健康创作者沙龙丨圆桌论坛:如何从“爱国卫生运动”角度做科普
2023-02-01 13:12汇商财经

2023年1月18日,由搜狐号主办、联合搜狐健康发起的“价值健康科普传播”搜狐号健康创作者沙龙在北京顺利举行。来自医疗、健康、传媒等行业的权威人士齐聚会场,通过个人演讲、圆桌对谈等方式,分享了他们对健康科普与健康生活的见解。

主题为《如何从“爱国卫生运动”角度做科普》的圆桌论坛在沙龙上展开。本场圆桌论坛由资深医疗媒体人、医学科普作家、TopMD创始人子琳女士主持,同场嘉宾包括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付虹女士,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先生,中国注册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事业发展与宣传部部长吴佳女士,以及搜狐健康主编袁月女士

以下为本场圆桌论坛实录:

子琳(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特别荣幸能够受到搜狐号、搜狐健康的邀请来主持我们这个环节。刚才也听了我们前面很多位专家老师们的科普,这个环节实际上是要围绕着“爱国卫生运动”的角度来说一说,到底应该怎样去做科普,什么样的科普叫价值科普,包括我们现在在后疫情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普。有了优质的内容之后,如何进行一个更广泛、更有效的传播,这是我们这一个论坛要探讨的内容。

第一个话题先请教支教授,这也是很多致力于做医学科普的医生朋友非常关心的话题,您觉得在繁重的临床工作和科普之间,如何权衡才能做好?

支修益 :听了前面一个单元的发言其实我也很受感动。我83年工作,一毕业工作分到了北京通州医院专门从事肺健康,这又是全国结核病中心又是全国的肺癌中心,工作40年一直搞肺癌,每天接触的患者都是肺癌患者,就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病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如果线上线下哪位朋友有兴趣跟我出一天门诊或者出两天门诊,你可以发现,问我的问题不外乎刚才那些问题,所以我们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90年,我当选了市政府的特约监督员,当时我建议应该用老百姓听的懂的语言去传播健康,就萌发了要做科普,当时的条件我记得只能做“健康大课堂”,让一百个人听到这些故事,就在医院大礼堂里招一百个群众,要想找一千个人就在大学礼堂搞一个活动,找一万个人就找一个公园做一次义诊,找十万人得上北京人民广播电视台,一百万人上北京电视台,一千万、上亿人上中央电视台,所以我当时的主体模式是从“健康大课堂”开始的。而大课堂都安排在周末,所以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face to face,但那种科普方式其实影响面很窄,一天做一个礼拜做一场,60个周才多少人?所以我们要跟媒体合作,那时候的博客我们也常来做。后来我们开始有了更多的新媒体、融媒体,可以说作为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中国癌症基金会科普宣传部部长,我们跟几十家上百家的媒体签了协约,聘请了几百个专家当我们的顾问,给他们提供平台。

我是研究肺的,研究消化道的科普做的比我们早20年,他们让全社会关注了一个吃出来的病。针对我们的肺,我概括为肺癌是一个被气出来的病——常生闷气、空气污染、一手烟、二手烟还有中国特色厨房油烟等等。刚才讲的健康生活方式,运动+饮食那才真正健康,不是所有抽烟的人都得肺癌、喝酒的人都得肝癌,总要有一定的几率的。这三年,数以亿计的人由于疫情做了胸部CT,如果您是首次做胸部CT,发现了肺部小结节,95%以上是良性的,别过度恐慌。但是由于我们有些地区、有些单位、有些医生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又助推了老百姓的过度恐慌。所以我也特别同意袁钟教授的主张,真要确诊,谁说你是肺癌了,找两三个医生以上看一看。别一说你是肺癌就积极做手术,其实你是良性的,90%以上的肺结节就等于眼角的皱纹,头上的白发,只不过你以前不做CT,做了CT有了档案,有个小结节也只是一个档案记录。没有三次以上的复查、没有一年以上的观察,这种腹内小结节尽量不要急于手术,找三到四个大夫商量一下是做还是不做。最后的结语最后呼吁请大家关注肺癌这么一个被气出来的病,关注肺癌的早筛。谢谢!

子琳(主持人):支教授的科普就是这么通俗易懂,特别深入人心,我想有很多医生朋友也希望入驻搜狐号,也希望像支教授一样做这么有影响的好科普,您能不能给年轻的后辈医生们一些做科普的建议?

支修益 :我们属于50后,我走进科普的工作中来真是要感谢搜狐。当时在搜狐博客,我也希望把每天接触病人的故事稍稍整理一下,趁年轻,有那么多患者的时候,用年轻人的口气做科普可能更真实,等当了某某教授了就做不成了。所以年轻的同志我也建议大家现在开始做科普,说出你身边的故事,既让我们的病人得到规范的治疗,又让被误诊边缘的人避免过度治疗,同时也让你的人生增加一份科普的历程。以前我们讲科技是生产力,看到二十大报告,看到现在各种场面上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科技+科普共同构成生产力,科技锁在抽屉里,如果加上科普才能造福百姓造福患者,才能真正做到健康中国。所以我说生产生活两不误,真正要喜欢上科普肯定不影响你的业务,甚至还能帮你业务提高。很多刚刚做科普的人,粉丝量一上来门诊量突然增加,你门诊量一增加,绩效考核你的工资奖金都被别人高一倍。今年年底各级卫生委、卫健委、包括各级医疗机构做科普考核都有科普分了,如果以前是0.5分现在涨到1.5分,以前5分涨到10分,现在关乎着你的生活质量,所以不仅仅是生产生活两不误,科普还能促进科研,科普还能提高绩效,科普还能帮你挣钱。

子琳(主持人):再次感谢支教授,因为是医学科普,医生是做科普的主力军,年轻医生更是主力军,希望各位在线的年轻医生朋友都能加入我们的搜狐号进行一个科普创作传播。接下来是付虹医生,付虹医生一直在给女性做科普,今天有这个机会想跟付老师聊一聊您这么多年一直做科普是怎样影响女性朋友的?

付虹 :大家好我是付虹医生,昨天我刚在病房值了一个24小时的夜班,所以今天也是下夜班赶过来,当然现在大家也都知道在一线我们这些医护人员其实还是挺辛苦的,所以下夜班有这个机会能够和大家欢聚一堂。临床工作很繁重,有了临床工作作为支撑其实才可以让我更好、更有底气做科普。

疫情其实大家最关注的就是阳了以后怎么办,其实我跟子琳当时阳了之后经常在群里交流,期间我发的一个视频就是说新冠阳后的医生只烧了一天,她只用了两种药物,那么这个视频在全网获得了500万的播放量,数据也是有十余万的点赞、八万的收藏。然后我分析了一下这个视频它好在哪里?相对来说内容深入浅出,说的是人话,把自己的表现、症状以及怎么用药怎么护理通俗地告诉大家。所以说我们医生做科普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要给大家一些实用的建议,不是说简单的告诉大家这个病是怎么一回事,更重要的是科普怎么治疗、怎么预防。

大多数医护人员的想法是干一行学一行,现在也是在临床中努力的工作积极的学习,艺多不压身嘛。我在病房里也能遇到八九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作为妇科医生,如果没有疫情可能没有机会遇到这么老的病人,给大家分享一个91岁的老爷爷,他来的那一天是一个嗜睡的状态,叫他他也不搭理我,经过两三天我在查房的时候这个老爷爷精神多了,眼睛也有一些光芒,可以和我互动。看到他这样其实我们作为医生也是发自内心的欢喜,这该是医生的一份责任和荣誉感所在吧。

袁月 :其实付虹医生在搜狐号健康上写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也是获得了搜狐网友特别多的关注。

付虹 :最后告诉大家的是疫情还是没有结束,希望医护人员和广大的朋友都是一起团结起来,一起战胜疫情,让我们一起拥抱美好的明天、美好的春天。

子琳(主持人):特别感谢付医生,刚才听您讲跟疫情相关的科普,您说流量特别高,我们经常说时效性问题,做科普一定要抓到热点和时效,热点就会很高,袁月老师还会讲怎么能够把东西传播的更广,希望大家关注付虹医生的搜狐号。接下来我们跟吴佳老师聊一聊,您专注的是营养领域,您觉得做营养方面的科普有哪些必要性,是怎么一直坚持下来的?

吴佳 :谢谢子琳的提问,也谢谢搜狐健康今天能够邀请我。我觉得营养为什么有这个必要性,有三点。第一,营养对大家都有用,怎么吃是每个人都关心的,每个人他都有自己的经验可以交流,好像我们从《黄帝内经》开始,寒凉杂症什么的都能讲。现在有两个跟健康相关的考证是特别受关心的。一个是心理咨询师,一个就是营养师,不会有人没事去考个医师,但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想去考个营养师?一个重要的点是,营养对大众来说非常有用,讲的人很多,错误的观点也还挺多的,所以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专业选手一定要来讲。还有营养领域也是一个它不断在更新的一个过程,因为食品工业在发展,我们对人群营养也不断研究。举个例子,大家知道反式脂肪酸不好,但是二十年前植物奶油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大家觉得它是好的,没有胆固醇,很多人都宣传,过了十几年研究发现植物奶油含有反式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比胆固醇还要大。所以,有的人会说,你们专家今天这么说,明天那么说,你们就不靠谱,但科学是一个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去科普知识。

第二个问题是怎么坚持的,我讲一讲做科普的历程。刚开始我们在聊的时候支教授说搜狐博客,我那个时候也是写博客,我还在上研究生,导师说你们都先学着写一写博客,零零星星的。我导师范志红做科普做了很多年,有杂志约稿跟着写一写,我当时有一个经历,2004年还在上大学,我看到《时尚健康》杂志的一篇文章好像不太对,我就给他们社长发了邮件,我说你们需要专业的人来写,他们社长就约我去时尚大楼喝了咖啡,说你要不要做我们特约的兼职,来给我们写写东西?我还是挺喜欢做科普的,后来就开始做自媒体。我在我们家小朋友二年级的时候写了一本营养科幻小说,讲了一群二年级的小朋友去春游,路上他们吃了很多垃圾食品,引来了一个大魔王,把老师抓走了,男主角的原型就是我们家儿子,女主角就是他在幼儿园的小女朋友,男主角他很爱喝雪碧,我们家儿子也是这样,但是他当天雪碧就被妈妈换成了白开水,从白开水里面冒出来一个水精灵救了他们,水精灵告诉他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一个膳食宝塔,带着他们去一层一层去每个宝塔里面历险打怪,有很多病魔王,下面有油、盐、糖三个大将军,他们会伤害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土豆本来很健康的变成了薯片,讲了很多跟食物加工有关的故事。这本书后来拿了中国营养学会科技技术奖科普奖,对我来说是很荣幸的,虽然大家觉得写书是一个比较落伍的事情,但是它的长尾传播是非常好的,而且更适合给小朋友看。

前几天有一个科学传播职称答辩,那个评审问我说,你又在做自媒体创作,你又在做一些科普传播的项目,你觉得这两点有什么不一样?我说科普传播的项目其实它也能让你有很大成就感,比如说我们做减盐的时候,在卫健委官网上发减盐的指南核心信息,请明星来代言海报,央视上拍的公益片有播出,社会效应也挺大的,但是做这种项目你需要平台、需要钱、需要资源。但是做内容科普创作不一样的,你只要有想去交流的心,你只要有一个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做到。这也是今天能够坚持下来的一个初心吧。谢谢大家。

子琳(主持人):特别感谢刚才三位营养师朋友、医生朋友给我们讲了一下做科普的经历,包括怎样做一个好的科普内容。现在我们大家知道了,有好的内容之后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有好平台传播出去,接下来我们想跟今天袁月老师方交流一下,您觉得这么多朋友开搜狐号,我们怎么去挑选好的内容,包括怎样及时有效的把它传播出去,因为现在信息铺天盖地的。

袁月 :谢谢子琳,我首先要讲的主办方是搜狐号健康,我们搜狐健康是协办方。我这么多年一直做媒体、做科普,我的想法是,选我喜欢的医生和喜欢的创作者,真的不是靠我个人喜好来选。您知道我是哪一年认识支教授的吗,2003年,因为您在做科普,而且是单独给我们记者做科普,我特别惊讶,那个年代做科普的医生不是那么多,像您说的这两年科普才成为我们工作考核当中的一个项目,在这之前那真的是没有要求的,他让我记忆犹新。当时我跟支教授换的名片,我留存到现在,因为那是我名片家里的第一张,我看到支教授永远都是在宣武医院的那张名片,那个时候我就感觉到,这个东西它的确是受到医生们喜爱的,只是说医生们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来做,那个时候能够出来做科普的大夫,让我觉得弥足珍贵,特别宝贵。

后来我又认识了很多医生,包括来搜狐认识付虹,说真的,我当时就觉得她哪有精力来做这个事情,可是她真的是搜狐健康当时更新最频繁、日更率最高活跃率最高的账号。后来发现除了她,还有子琳。说真的,其实不是我选,是大家的热爱在选择我们共同聚集在一起来做这一件事情,这是作为平台、作为我们媒体人来讲特别宝贵的,拥有这么一批能够一起做事情的伙伴。

我觉得做平台的人一定要把平台的生态打造好,为靠谱、权威、主流的声音给予更多资源和通道,让我们的受众去看到它。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看到子琳的内容,一看到付虹姐姐的稿子,甚至于吴佳的,还有支教授,我都是自己去采访。我们做平台的人也特别希望能够把平台打造成为这样一个能够为你们而服务的平台,所以刚才子琳问我的回答,大家第一对这个平台是热爱我们的创作者的。第二,这个平台是非常权威主流的,而这个来自于哪里,肯定也是来自于各位对我们的帮助。

子琳(主持人):我们也特别热爱搜狐号,我们也希望更多医生朋友能够加入到我们搜狐号去创作医学科普,一个好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支修益 :我补充一句话,我们说医生即使有精力、有热情,如果没有做科普的培训也不行,这个粉丝量也是要跟老百姓接地气的。第二,像我这样的医生,写出来的也顶多是半成品,正是由于媒体人把我们的半成品再转化成为老百姓能够接受,容易传播,能够叫知、信、行,能够行动起来真是感谢媒体人,把那些不会说人话的,说成成人话,把我们不成熟的作品弄成一个成功的作品,半成品做成一个作品,我们媒体就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刚才我说心里话,我就是从搜狐健康走向科普的,是这种打开的媒体平台。刚才又更正了一下,搜狐号又有了健康创作者沙龙,搜狐又回来了,我也再回到搜狐。

子琳(主持人):谢谢,特别感谢,其实搜狐对我的帮助也很大,我第一本书出版,出版社编辑跟我说,我在搜狐看到你的作品,你的搜狐号里写了好多科普,我能不能把它集结出版,我说没问题,这是我第一本书,我一直特别感谢搜狐对我的帮助。今天还有很多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因为时间原因告一段落,我们也是再次感谢各位专家今天来给我们分享做科普的历程以及一些做科普的经验。我们也再一次预祝大家新春佳节愉快,感谢大家,再见。

写评论
最新评论
健康
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