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投资
中日大量抛售美债,有两个原因,最终能否“清零”?美元霸权破灭

截至12月3日,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经达到31.32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由于面临潜在的违约风险,各国担心美国无法如期支付债务账单导致美元贬值,今年来开始大量抛售美债。

中国持仓已降至9336亿美元,相比于2013年11月的1.32万亿美元,累计净抛售比例达30%,而日本的持有规模降到了1.1万亿美元左右,创下三年来的新低。

很显然,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减持美债的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从金融本身的角度来讲,不管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持有美债实际上是一种寻求外汇保值的动作。

简单来讲,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全球贸易中的大宗商品交易时,通常都是用美元结算的。

因此一些贸易大国会积攒很多美元,哪怕是一些中小国家,为了确保危急关头能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到需要的产品,也会持有一些美元。

但美元也是会贬值的,尤其是受疫情影响,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不加节制的大肆放水,促使美元在世界上的购买力迅速下降。仅以2021年为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就向市场注资超过7万亿美元。

这是个什么概念?美国的GDP不过就23万亿左右,一年注入了7万亿美元的流动资金,约等于直接把货币的价值贬值了三分之一。

原本1美元能够买一斤的面包,现在只能买七两了。如果2020年在美国银行存了100美元,那么到了2021年底,理论上这笔钱就只相当于70美元的购买力了。

当然,由于货币的传导链条比较慢,另外美元不仅能够在美国购买东西,还是世界货币,因此美元贬值实际上被全世界给均摊了,并不会一下子就贬值30%那么狠。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由于此前美联储的大肆放水,美元贬值的速度太快,如果手上持有大量美元外汇的国家不进行投资保值,那么很快就会被美国收割损失惨重。

而在所有美元外汇可以投资的渠道之中,美债就是一个稳定性和收益率都比较均衡的产品,因此很多国家会大量地持有美债,以避免手中的美元外汇贬值。

但是现在美国为了缓解国内通胀,推进美联储激进加息促使美元升值,美元购买力重新上来了,世界各国对美元贬值的担忧自然也就下降了。

再加上美国债务规模已经超过了31万亿美元,比美国一年的GDP还高出许多,这意味着美债风险大增,对于第一诉求是保值的美元外汇来说就有点不划算了。

因此才会出现中国、日本等国家迅速抛售美债的现象。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日等国抛售美债,本身就是顺应经济规律的正常金融操作。

当然,就算因为美元升值,美债风险加大,各国开始抛售美债,但也不应该像现在这么迅速。

然而事实很明显,在金融市场美债就是一种投资产品,短时期内这么多国家同时抛售美债,只会产生一个结果,那就是造成美债抛售率更高,实际卖出价值更低。

说得直白一点,原本100美元的美债,如果大家都在往外抛的时候,你跟风去抛售,那么就只能降低价格,把100美元面值的美债,98美元卖出去。

很显然,这种集中抛售的操作,是会影响持有国本身利益的,并不符合国际债务市场的经济规律。既然如此,那么中日为何还要这么激进的抛售美债呢?

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美元迅速升值,其他国家的主权货币纷纷贬值,本国货币贬值的速度太快,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国家层面必然会想办法进行干预。

而国家干预货币贬值的最重要策略,就是直接购买本国货币。说白了,就是让银行和金融机构吃进市场上流通的本国货币,货币变少了购买力自然就增强了。

简单举个例子,由于美元升值,日元相对贬值了,这时候如果日本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大肆地收购本国货币,市场上流动的日元就会减少。市场上流通的日元减少了,日元相对于美元的汇率自然也就升上去了。

但日本央行用什么钱回收日元呢?如果直接印钱,那就等于是在刺激经济了,跟想要减少市场流动性的初衷并不符合。

因此这个时候,大量以美债方式所持有的外汇,就成了决定性力量。因为外汇本身并不参与国内的货币循环,所以用外汇兑换日元,促使日元升值,对于日本政府来说就是保住日元汇率的重要手段。

可日本的外汇,很大部分是以美元债务的方式存在的,而其它的钱要么是用起来不方便,要么是来不及变现。很显然,只有跟货币几乎一样,但不参与市场流通的美债,可以迅速地变成美元,用来解决日元贬值的问题。

这一点对中国而言,也是一样的。

当然,相比需要美元干预国内市场的日本不同,中国减持美债的更大原因,还是因为对美债失去了兴趣,这也是为何激进抛售美债的第二点原因。

说得通俗点,由于美国经济的不稳定性正在加剧,导致海外投资者对于美债的认可普遍降低,对于中国而言,在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我们减持美债将其变成美元,可以购买更多的固定资产,以此来降低我们外汇资产贬值的风险。比如,购买黄金就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当然,可能有人会问,中日可以把美债都抛售干净吗?答案是不太可能。

2022-12-04 21:13
A股牛市可期?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中信证券:A股全面修复行情已确立 建议提高仓位均衡配置

防疫政策调整方向,外部流动性预期拐点,地缘扰动改善三大因素都已明确,分别改善基本面、估值和风险偏好,A股全面修复行情已确立,市场易涨难跌,当前仍处于政策驱动的上半场,交易重心料将从政策预期博弈切换至政策效果博弈,建议提高仓位均衡配置,建议重点关注政策受益更明显的精准防控、地产产业链、全球流动性拐点三条主线。已明确的三大因素具体如下:其一,防疫政策调整有利经济的趋势已明确,“新二十条”落地标志着防疫政策科学精准的原则和逐步放松的趋势,新规下风险区域和管控人员数量或将减半,对经济的影响明显降低,并提高了稳增长政策的传导性,改善基本面预期。其二,外部流动性预期的拐点已显现,美国通胀拐点较明确,美元加息节奏放缓,美股阶段性反弹,美元指数拐点已显现,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基本结束,打开A股估值修复空间。其三,美国中期选举落地,俄乌冲突局势出现缓和迹象,G20峰会期间中美、中法等双边领导人会面已确定,地缘扰动边际改善也已明确。

全面修复行情下策略的核心是提高仓位均衡配置,当前建议重点关注政策落地后受益明显的品种,具体包括以下三条主线:①疫情精准防控下的受益板块,重点关注新冠相关的疫苗、特效药、消费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等细分行业;②房地产“第二支箭”加速落地对市场预期的提振下,重点关注优质的地产开发商,地产产业链上的建材、家电,以及前期估值受压制的优质银行;③全球流动性拐点预期出现,重点关注港股(互联网、创新药)和贵金属。

华安证券:内外利好共振 反弹契机已至

随着疫情防控优化二十条、地产融资政策调整以及美国CPI回落,前期市场对疫情扰动国内经济增长与美联储持续快节奏加息担忧均明显缓释,明显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内、外部情绪共同向好下,市场将有望迎来难得的反弹窗口期。我们认为,近期国内外释放的积极信号,在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美国公布11月失业率、CPI之前,资本市场有望维持向好态势。

配置上,建议把握当前更受市场利好因素提振的板块进行配置:一是受益于美联储加息风险缓释,中长期行业业绩仍具备优势的新能源赛道,包括光伏风电、储能等。二是直接受益于调控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地产板块。三是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提振增长预期,对应的消费复苏板块,包括医疗设备、白酒等。四是市场情绪提振下的券商板块。

中信建投:战略底部确认 运动战把握结构

战略底部确认,利好逻辑持续兑现。多项经济数据指示当前仍处于被动去库期,经济基本面依旧疲弱,短期仍需关注疫情反复与基本面数据波动风险。经济预期未明朗+剩余流动性充裕环境下,三季报过去,市场对于政策信号的解读及情绪有所放大,市场在轮动中寻找主线并且快速演绎,操作策略上需要用运动战对待。短期关注地产链估值修复,中期依然重点关注成长线索,在新能源、医药和科创中优选:高景气优选23年仍具备高业绩增速预期的风/光/储,关注基本面有望率先出现改善的医疗器械/零售药店/创新药和部分龙头中药,重视安全主题下的半导体设备/材料、信创、军工。

华西证券:年内修复性行情徐徐展开

防疫政策优化叠加美元指数回落,助力结构性行情延续。前期我们明确提出了“A股处于底部区间概率极大,当前位置不宜过度悲观”,目前仍维持这一判断。近期压制市场的内外因素均出现积极的变化:1)美国通胀放缓推动美元指数回落,全球资金对海外流动性紧缩的担忧缓解;2)防控优化二十条措施落地,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干扰将进一步减弱;3)“稳增长”政策再度加码,房地产领域融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等。随着内外资风险偏好的提升和经济增长预期改善,A股有望迎来一轮修复行情的窗口。

具体到行业配置上:1)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的可选消费领域,如“白酒、航空、餐饮、旅游酒店”等;2)景气度高的成长类行业,如“新能源、新能源车”等;3)与“安全、发展”相关的,如“信创、中药”等。

国金证券:A股市场或有望重演反转级别的行情

A股市场或有望重演反转级别的行情。1)首先,国内经济预期底部,短期疫情扰动不改经济韧性。而且经历了4月那波疫情明显反弹后,常态化核酸等措施下国内疫情大规模蔓延风险可控。此外,随着优化防疫二十大措施落地,防疫和经济的平衡处在动态优化阶段。2)其次,市场对美联储紧缩预期将逐步缓和,全球股票市场或迎来小牛市。美国经济持续下行,劳动市场虚假繁荣,劳动生产率下降。工资通胀和房租通胀在需求下行阶段将逐步缓解。3)最后,不可忽视政策催化。市场难以形成强共识,后续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成为凝聚共识关键会议。此外,随着“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后续产业政策方向是市场重点关注的方向,政策催化是后市走势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G20峰会、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有望成为新一轮行情向上的催化。

短期布局业绩持续验证板块,中期围绕国家产业

2022-11-13 22:43
高盛继续唱空:美股没见底!衰退情景下将再跌25%

高盛警告美股尚未触底,目前资产定价尚未反映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悲观情景下,标普500还能再跌25%。

高盛分析师Kamakshya Trivedi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该行追踪的所有美国资产都没有对经济衰退完全定价。若美国真出现经济衰退,或者乌克兰的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美股可能会 “显著下行”。在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悲观情景下,标普500指数将跌至2888点,较周二收盘价再跌25%。

Trivedi认为,如果经济衰退来临,股票和信贷将尤其脆弱。那些着眼于长期投资的投资者当前最好增加对欧洲投资级债券以及抵押贷款等资产的敞口。

目前华尔街弥漫着对未来的悲观情绪。根据媒体调查,经济学家们目前预计未来一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60%,高于一个月前的50%。部分悲观者甚至认为,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的可能性高达100%。

目前市场正高度关注美股三季度财。对于今年受严峻市场环境打击的美股来说,本轮财报季有望决定年底前的市场走势。

FactSet的数据显示,华尔街分析师对美股三季报盈利预期的下调幅度是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最大的。但许多市场观察人士认为,美股财报的盈利预期还会进一步下调,尤其是明年的预期。分析师预计,2023年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长仅约7%。

目前已经发布财报的大型科技公司数据相当疲软:微软净利润创两年多最大降幅,Alphabet收入、利润均不及预期,德州仪器公布疲软的业绩指引。这一系列业绩暴雷也引起了美股科技股大范围的抛售。

2022-10-26 22:56
特斯拉Q3在华收入同比增64.8%,前9个月炒币亏了1.7亿美元

特斯拉表示,由于比特币账面价值的变化,公司今年前9个月在数字货币上的亏损达到1.7亿美元。

当地时间10月24日,特斯拉提交10-Q文件。文件数据显示,在截至9月30日的9个月期间,由于比特币账面价值的变化,特斯拉记录了1.7亿美元的减值损失。

2021年上半年,特斯拉购买了价值15亿美元的比特币。截至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已将其中约75%的比特币转换为法定货币。相关转换在今年前9个月带来6400万美元的收益。

地区销售方面,特斯拉第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56%至214.54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营收达51.31亿美元,上年同期31.13亿美元,同比增长64.8%,中国市场仍为特斯拉第二大市场,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为23.9%;美国市场营收102.36亿美元,上年同期64.14亿美元。

特斯拉在文件中表示,公司降低成本的努力和额外的本地化采购和制造是汽车可负担性的关键,使其在中国的车辆价格具有竞争力。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海超级工厂累计交付量48.41万辆,其中9月共交付超过8.3万辆,再创月度交付量新高。

对于特斯拉下一阶段产量增长,公司管理层表示公司目前依然专注于通过提升弗里蒙特和上海的周产量,以及柏林和得克萨斯的产能爬坡,尽快提高汽车产量。尽管情况有所改善,但物流波动和供应链瓶颈仍然是迫在眉睫的挑战:

电池供应链受限将是电动汽车市场中长期增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尽管面临这些挑战,我们仍然希望在保持强劲运营利润率的同时,完成每辆车的交付。

对于资本开支,特斯拉表示参考公司核心项目数量级进度,目前预计公司资本开支在2022财年及接下来两个财年中将维持60—80亿美元的水平。

2022-10-25 07:19
从500亿缩水到160亿!英特尔“自动驾驶明珠”Mobileye估值雪崩

为推动认购,英特尔公司旗下自动驾驶汽车子公司Mobileye的估值从500亿美元缩水至160亿美元。

本周二Moblieye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该公司计划以每股18至20美元的价格出售4100万股股票,筹资8.2亿美元,而发行的目标估值约为160亿美元。

上个月,Mobileye宣布其已经提交了在美国IPO上市的申请文件,该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MBLY”。

作为今年美股市场最大的技术公司上市,Mobileye起初被寄予厚望,但随着之后科技股的暴跌,英特尔大幅下调了Mobileye的预期估值,从此前预期的500亿美元降至约300亿美元。

知情人士对媒体表示,该公司希望通过以更低的价格出售更少的股票来吸引投资者的兴趣,从而在股票开始交易后推高股价。

据报道,Mobileye仍将于10月26日开始在纳斯达克进行股票交易,并计划于本周二启动面向潜在投资者的路演,比之前的预期晚了一天。

申请文件显示,发行完成后,英特尔将获得所有已发行的B类普通股,代表约99.4%的投票权以及对Mobileye的控制权。

Mobileye:曾是“自动驾驶之王”,后被后浪赶超

2017年,英特尔以153亿美元的天价收购Mobileye,为英特尔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收购交易之一。在被收购的日子里,英特尔对Moblileye这个“亲儿子”可谓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不仅将自己的激光雷达和4D雷达开发团队划拨了Moblileye,更在2020年斥资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城市交通数据初创公司Moovit,帮助Mobileye迅速克服短板,成为自动驾驶新时代的“全栈自研”巨头。

与半导体巨头英特尔强强联手后,Mobileye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继续所向披靡,2020年之前,智能驾驶芯片几乎被Mobileye垄断。据研究机构Guidehouse Insights数据显示,Mobileye在全球先进自动驾驶辅助视觉系统市场上占有约80%的份额。

但当自动驾驶朝向L4/L5高速进发之时,“昔日王者”Mobileye也开始面临更大的挑战。

Mobileye主要的先发优势建立在“减少算力,降低成本”上。因此,在L1、L2等自动驾驶早期对算力需求不大的时候,软硬件一体的Mobileye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市场地位难以撼动。

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带来的新功能需求,算力要求越来越高。单论芯片算力,Mobileye的EyeQ系列Soc显得有些落伍,性能将被英伟达、AMD、华为、高通、地平线等“后起之秀”甩开身位。

此外,Mobileye选用软硬件打包,几乎无法进行二次修改从而差异化自己的算法。在如今英伟达、地平线、华为、百度等“开放型”厂商崛起的背景下,“给啥用啥”、难以调优的软硬件一体化“封闭型”方案就显得不那么讨喜了。

IPO市场的考验

Mobileye估值的下调凸显了新股发行市场的低迷景象——目前,美股IPO市场正面临着近20年以来最严重的“寒冬”状况。

据数据网站Dealogic的数据显示,美国IPO市场正在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糟糕的一年之一,传统IPO的筹资规模可能是1995年以来最少的。

由于市场波动加剧,以及去年上市首日表现令人失望,美国今年的IPO规模已骤降至223亿美元,而2021年此时的规模为2770亿美元。

大多数准备在2022年进行IPO的公司都将时间推迟到明年,但Mobileye依然坚持在今年IPO。今年晚些时候,食品杂货快递公司Instacart也将发行IPO,Mobileye的估值下调对已经下调了内部估值的Instacart来说是个坏信号,如果Mobileye上市之后表现不佳,将是对Instacart进一步的打击。

英特尔首席执行长Pat Gelsinger曾对媒体表示,Mobileye的上市将使其自动驾驶汽车部门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并吸引更多业务。他还表示,英特尔不需要Mobileye IPO带来的资金。

2022-10-18 22:53
摩根大通CEO:英国养老金差点暴雷不是终点,未来将有更多黑天鹅

在一个多月前,可能谁都没想到,英国政府的一个减税计划,让英国成为本轮加息周期中第一个倒下的发达经济体,甚至英国超过万亿英镑规模的养老金都命悬一线。

在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看来,这远远不是当前市场动荡的终结,投资者应当为更多的类似事件发生做好准备。

在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Dimon称:

我惊讶于英国一些养老金居然采用了那么多的杠杆。从我的经验来看,当我们经历现在这种宏观环境时,将会有更多意外事件出现。

当前,全球都感知到了美联储激进加息带来的影响,美元的强劲,更令其他经济体与通胀的斗争变得复杂。

Dimon认为,隐藏在英国养老基金等意想不到的地方的杠杆将继续放松:

将会有人最终越位行事。至今,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系统性的风险,但随着一些信贷组合存在的杠杆作用和某些公司存在的杠杆作用的增加,最终可能会显露出一些系统性的风险。

Dimon补充说,尽管美国银行体系“异常坚韧”,这主要归功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改革,但只要美联储继续提高利率并持续波动,美国市场的波动性将会只增不减。他认为,按照金融危机后的监管要求,在过去十年中,由于银行被迫持有更多资本来交易资产,使得它们在动荡时期变得不那么活跃,因此市场变得更加脆弱。

Dimon说,接下来最可能出现意外的是新兴市场或高杠杆的对冲基金。

本周两次警告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

本周,Dimon已经连续两次警告市场,美国经济可能会出现问题。

13日周四,Dimon表示,在通过加息压制通胀的同时,美联储不可能成功实现美国经济的“软着陆”。联储可能无法既让火热的经济降温,又不导致经济衰退。

Dimon说,消费者的强劲表现可以再持续9个月时间,他“完全相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又说,在美联储着力遏制物价压力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中,滞胀是其他多数结果都糟糕得多的一种。他预计,美国将在未来6到9个月内陷入衰退。他说,“直觉”告诉他,美联储会让利率高于4%至4.5%的水平,因为通胀持续居高不下。

本周一戴蒙说,虽然美国经济眼下“实际还挺不错的”,同时消费者的状态也要比2008年时好一些,但谈论经济时离不开讨论预期。到明年年中,美国以及全球经济都可能因为“非常、非常严重的因素”而陷入衰退。

2022-10-15 14:35
瑞信不是雷曼,如今也不是2008,但瑞信的时间确实不多了

瑞信的危机可能没那么严重,但它需要尽快向市场证明自己。

最近一个星期,围绕着瑞信是否会破产,是否将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以及是否会重演2008年的疑问不绝于耳。

尽管瑞信在周末紧急发声,但在忧虑的市场看来,这反而是重演当年的一个欲盖弥彰的危险信号。

对于瑞信CEO“千亿美元资本”的保证,市场向瑞信报以“股债双杀”:

瑞信股价昨日下跌超10%,今年以来已下跌超过60%,五年期信用违约掉期指数(CDS)价格目前约为293个基点,高于今年初约55个基点的水平,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对于市场而言,瑞信的生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瑞信是否真的会重演当年的“雷曼时刻”,乃至全球金融危机。

就这个更关键的问题,一些华尔街银行则提出了较为积极的观点——瑞信不是雷曼,当下的金融市场已经与当年有很大不同,因此,“雷曼时刻”不会重演,也不再会撼动全球金融体系。

不过,如果这些积极的观点最终验真,那也是一个属于全球市场的好消息,而不属于瑞信。

“现在不是2008”

一些认为“雷曼时刻”不会到来的观点指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根源是系统性问题,但这些问题现在并不存在。

乔治城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金融学教授James Angel昨日对媒体表示,现在的世界与2008年大不相同,当时人们是“突然意识”到整个金融体系的普遍亏损,而当时的银行并不像今天的那样面临着更严格的监管:

尽管鉴于经济衰退的逼近,如今市场上出现了“痛苦的现实”,但“不存在像2008年那样影响所有人的重大系统性问题。”

不过,危机虽不至于蔓延整个系统,但也并非可以被忽视。

专家们表示,最糟糕的情况是这家瑞士银行业巨头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这样的事件将对金融体系的其余部分产生负面连锁效应,因为交易对手的风险敞口将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

然而在这之前,瑞信将不得不达到无法为其资产提供资金的程度。

Angel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问题是监管机构将如何应对。瑞信可能会被迫进行资本重组——以稀释的利率筹集资金,或通过央行的贴现贷款机制进一步借款。

尽管如此,“雷曼式的爆炸”仍不太可能发生。Angel表示,瑞信的情况更像是个例,而并非系统性问题——瑞信正在为近年来的Archegos Capital爆仓、Greensill Capital破产等负面事件付出代价。

另一个与瑞信目前的情况相似的是2016年的德意志银行,当年德银正面临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相关的联邦调查,CDS同样飙升,债务评级被下调。但最终德银筹集了近80亿美元的新资本,并且支付了低于预期的和解费,使得该行免于破产危机。

有了德银的例子,一些分析师对于瑞信终将得以纾困怀有信心。

最近花旗集团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瑞信股价徘徊在历史低点附近,现在是“勇者必买”的选择,该行分析师Andrew Coombs表示:

现在不是2008年。

在本周一的报告中,摩根大通也表示,根据最近一个季度的财务业绩,瑞信仍拥有“健康”的资本和流动性。

留给瑞信的时间不多了

瑞信的下一份财务报告将在10月27日发布,而这可能是这家银行挽回公众信心的一个关键期限。

正如上一节摩根大通分析师所言,上一季度的瑞银核心资本充足率仍达到了13.5%的稳定水平。而这也正是管理层坚称公司资本充足,品牌依然强大的理由。

据瑞银方面表示,该行希望通过出售其证券化产品业务等盈利部门来筹集现金。但在如今利率不断上的大环境下,出售这些资产能否给瑞信带来期望中的回报,仍然值得怀疑。

据媒体估计,今年第三季度,美国资本市场的佣金可能下降了50%,甚至更多。

摩根大通分析师Kian Abouhossein指出,对于瑞信而言,当下另一条路是提前公布其三季度资本状况,以及全新的改革战略,以证明该行资产负债表依然稳健,稳定投资者信心。

就目前的环境而言,强劲的业绩已基本不在预期中,关键在于瑞信的改革计划。

此前,改革计划的轮廓已被市场大致知晓,但无论具体细节如何,这一次的瑞信必须真正实现所制定的计划,因为银行是一个需要信心的行业,而拖延的代价是昂贵的。

2022-10-05 08:44
中秋已过,国庆将至,双节中间A股还有行情吗?

中秋假期结束,国庆假期将至,在这中间的窗口期,A股将展现出怎样的走势?

中信证券认为,当前市场正处于预期博弈的关键窗口,增量资金缺乏下存量资金博弈延续高波动,市场仍在新平衡形成过程中,高波动提供了布局好时机,建议关注当前估值与未来景气匹配的高性价比品种,重心继续转向部分前期偏冷门的行业。

具体而言,首先,8月宏观数据明确国内经济弱复苏趋势,当前市场处于政策预期分歧较大的窗口,相关交易博弈性强,市场热点切换快且持续性弱;预计近期政策风格更重已有措施落地而非增量措施加码,房地产三类纾困政策循序渐进将缓解产业恶性循环风险,地产销售将先于开发投资修复。其次,欧美央行双双“放鹰”后,市场对加息和衰退的预期调整后已趋于一致,近期被动贬值的人民币已偏离基本面,预计中期兑美元走势将先弱后强。最后,持续数周“热切冷”的非典型切换后,市场估值的结构分化已开始收敛,市场热度将更趋于均衡,中报披露已结束,估值切换已临近,建议重点关注当前估值与未来景气匹配的高性价比品种。

中金公司重申“稳”而后“进”的观点,预计基本面回升弹性偏弱,可能仍将对市场未来一段时间指数层面的表现带来一定制约,但结合沪深300和上证50等蓝筹指数估值重回具备吸引力的位置,沪深300股权风险溢价回升至历史均值向上一倍标准差附近,对中期走势也不必过于悲观,更多关注结构层面的机会。建议在配置上仍以低估值、高股息、与宏观关联度不高或景气程度尚可且有政策支持的领域为主。

对于近期争议较大的新能源板块,海通证券研究所借鉴地产和移动互联产业链演变历史,认为目前新能源景气周期还未结束,相关产业链的基金配置和交易热度将长期持续在高位。

从产业周期方面看,人口年龄结构决定地产周期,智能手机渗透率决定移动互联周期,目前新能源车渗透率才25%、光伏风电发电占比才11%,新能源产业周期尚未走完。从盈利估值方面看,地产和移动互联高增长阶段,相关产业链PEG估值中枢在1附近,目前新能源车PEG在0.5左右,估值还不高。从配置和交看,目前新能源产业链基金配置和交易热度较高,但参考地产和移动互联周期,只要景气度还在,高热度维持较长时间。

金融市场的确在回暖之中。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390亿元。8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3万亿元,前值为4088亿元,同比多增631亿元。总体来看,8月份新增信贷数据回暖,尤其是企业融资需求有所回升。光大证券表示,8月新增社融略高于市场预期。展望来看,后续社融增速大概率将会维持窄幅震荡,年末存在走弱压力,全年增速在10.3%左右。疫情反复对生产经营和线下消费的扰动,以及房地产市场走势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LPR年内有望继续调降。

纵观机构策略,大都认为市场仍在博弈,行情多变之下,投资者仍需保持定力和耐心,等待逢低布局。兴业证券就直言,阶段性市场仍将处于“无主线”“弱风格”的窗口。

2022-09-12 21:43
“历史性干预”要来了 欧盟考虑设定新天然气基准及价格上限

欧盟正考虑设定新天然气基准及价格上限,以缓解俄罗斯断气带来的价格危机。

根据媒体披露的欧盟草案,欧盟将在本周五的会议上讨论一揽子限价措施,主要核心内容包括对俄罗斯进口天然气设定价格上限,或者建立俄罗斯天然气的单一买家,就具体价格进行谈判。

但欧盟方面担心,对俄设置天然气价格上限有可能触发欧洲天然气采购商与俄罗斯国有天然气供应商Gazprom的合同中的 "不可抗力 "条款,并 "导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

草案同时建议在供应中断最严重的地区实施行政定价,引入上限体系。具体措施包括根据不同国家受断供影响将欧盟成员国分为"红色 "和 "绿色 "区域。红区的国家将设定天然气价格上限,而绿区则将维持相关价格,以促进天然气向红区国家流动。

抑制欧洲天然气投机

除了价格上限外,欧盟还考虑抑制天然气价格炒作,评估将荷兰天然气交易中心(Dutch Title Transfer Facility,TTF)置于金融监管之下,以避免投机。暂停电力衍生品交易也在讨论之列。

欧盟委员会在文件中表示,TTF天然气指数与欧洲液化天然气出船交付指数(Europe’s LNG delivered ex-ship indices)间的价格溢价已大幅扩大,这引发了人们对其作为联系整个欧盟27国合同指数的代表性产生了质疑。

作为替代手段,欧盟将考虑建立一个欧洲液化天然气交易平台。为抑制价格波动,欧盟还将讨论暂时将TTF与JKM亚洲基准挂钩,作为动态价格上限。在这种情况下,JKM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球天然气的国际价格。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上周表示,其认为俄罗斯天然气应该有一个价格上限。

但欧盟内部对此存在争议,部分成员国担心对俄气的价格上限将导致俄罗斯天然气流量完全停止。欧盟委员会在文件中强调,尽管俄罗斯已经大幅减少了对欧盟的能源出口,但只有在欧盟准备接受全面中断的情况下,才应该考虑这一选择。

措施治标不治本

对于欧盟近期一系列稳价举措。曾在特朗普政府担任能源部长Dan Brouillette认为,欧洲政府为降低电力成本而采取的一些措施可以被描述为“庞氏骗局”,措施只是暂时缓解痛苦,并非长期解决方案:

它减轻了无法支付电费的直接痛苦,但钱只是循环流动,从消费者流向电力公司。

这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

Brouillette认为,随着冬季临近,更多的石油将用于取暖和其他用途。缓解目前市场状况的唯一方式就是“生产更多”,其呼吁美国能源业将产量水平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欧洲天然气价格本周一度跳涨35%,触及290欧元每兆瓦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此前宣布将无限期停止通过“北溪1号”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

作为应对措施,德国考虑延长境内核电站工作年限。德国经济部长Robert Habeck周一表示,德国现存3座核电站,其中2座将维持可运作状态直至2023年4月份,以防德国在2022年冬季出现电力供应短缺。

2022-09-06 18:01
没了俄罗斯天然气,高盛预测欧洲气价将挑战8月高位

随着俄气宣布“北溪-1”天然气管道无限期关闭,欧洲能源局势再起波澜。高盛预计,欧洲天然气价格将居高不下。

当地时间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在其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消息称,在与德国西门子公司代表共同对“波尔托瓦亚”压气站涡轮机进行检修时,发现多处设备漏油,“北溪-1”天然气管道将完全停止输气,直至故障排除。

在这场未见终点的能源博弈中,欧洲气电价格屡创新高。

上周,“欧洲天然气风向标”荷兰天然气TTF期货价格几度站上300欧元/兆瓦时的高位,是去年同期价格的十倍以上。传导效应之下,欧洲电价迅速翻倍,德国与法国明年交付的电力价格分别在8月29日与8月26日冲破1000欧元/兆瓦时关口,均为历史上首次。

受欧洲天然气补库进度超预期、欧盟将召开能源部长特别会议讨论市场干预方案等消息影响,周五欧洲基准价荷兰天然气 TTF 价格大跌近12%收至215欧/兆瓦时(MWh),欧洲高企的能源价格似乎看到了“降温”的希望。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北溪-1”号的无限期关闭预示着这场“能源大戏”还远远未及终章。

高盛能源研究主管 Damien Courvalin 预计,“俄气断供”或造成短期冲击,但若高气价导致严重的“需求破坏”,欧洲天然气出清价格可以稳定在略高于当前的价格水平上。该团队在报告中写道:

在“北溪-1”流量保持为零的情况下,我们估计西北欧天然气市场可以在215-230欧/兆瓦时(MWh)的价格区间内实现平衡。具体为多少取决于德国减少俄气再出口的数量,在多大程度上抵消了“北溪-1”流量减少量。

该团队补充称,在需求弹性下降的情景下,欧洲天然气市场均衡价格将高达290欧/兆瓦时(MWh),挑战8月高位:

在“北溪-1”流量归零的情况下,要使欧盟国家的天然气库存储气率达到90%,天然气价格或高达290欧/兆瓦时(MWh)。

2022-09-04 22:48
教育部等三部门:加快培养一批支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

教育部网站8月31日消息,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

通知表示,储能行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达成“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对于确保能源安全、实现绿色转型、推进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加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国储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出严重挑战。

通知要求,研究生教育要深入落实关于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决策部署,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加快培养一批支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为提升国家储能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战略核心科技作出更大贡献。

通知指出,实施本专项的高校根据企业需求,以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拟录取博士新生和在读博士生为对象,每个高校每年选拔20名左右优秀博士生进入专项,实行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培养,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实行校企双导师(导师组)指导,确保培养质量。

以下为《关于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全文内容

有关省、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有关企业: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加快推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方案(2021—2025年)》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储能技术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经研究,决定选取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见附件1)会同有关企业(名单见附件2)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储能行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达成“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保障,对于确保能源安全、实现绿色转型、推进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加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国储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出严重挑战。研究生教育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决策部署,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加快培养一批支撑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为提升国家储能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战略核心科技作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目标

聚焦我国对储能领域核心技术领军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储能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和引领产业快速发展的领军人才,形成储能领域高层次人才辈出新格局,为实现我国储能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三、工作方式

实施本专项的高校根据企业需求,以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拟录取博士新生和在读博士生为对象,每个高校每年选拔20名左右优秀博士生进入专项,实行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培养,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实行校企双导师(导师组)指导,确保培养质量。专项实施周期为4年(2022—2025年),由研究生培养单位会同有关企业(可不局限于附件2),按照工作指南(附件3)要求,从工作基础、专项设计、培养目标、重点举措、联合培养等方面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样表见附件4)。项目双方要签订完善的合作协议,明晰各方权责。

四、支持保障

(一)专项实施单位成立由校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实施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专项实施工作,积极配置资源,加大条件保障,确保专项高质量实施。

(二)教育部将承担专项任务高校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根据培养能力、实施情况等实际予以专门支持。承担任务高校也要通过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予以配套安排。

(三)能源局在试点示范、实证实训基地建设中,组织有关企业探索创新机制,加强与专项任务高校对接,为高校成果转化验证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配套支撑。

(四)中央财政将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纳入专项的学生人数作为各校专项资金分配因素安排经费予以支持。

(五)联合培养企业要设置面向专项博士生的科研课题,并提供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

(六)鼓励有关企业设置专项奖学金,支持专项人才培养。

(七)专项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成效评价的重要指标,以及动态调整专项引导资金支持力度的重要依据。

五、其他事项

(一)请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专项实施工作,将专项实施方案于2022年9月

2022-08-31 21:30
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 14年来,巴菲特首次卖出比亚迪

从传闻变成现实,巴菲特真的卖出比亚迪了。

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8月24日,以277.1016港元的均价,出售了133万股比亚迪H股。

一个多月前,伯克希尔哈撒韦将比亚迪2.25亿股股份转让给花旗银行,就引发了巴菲特要卖比亚迪的猜想。因为巴菲特不会凭空划转股份,后续一定会有减持或者配售的动作。

如今,老巴果然开始卖出了。

虽然本次卖出的数量不多,卖出后仍持有超2亿股比亚迪股份,但这无异抛给市场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接下来,巴菲特会不会把他持有的比亚迪股份清仓?

伯克希尔·哈撒韦这家知名机构选股的标准,是企业有竞争力。一般来说,在企业基本面、竞争力,以及行业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之前,不会轻易卖出。

而按照价值投资者巴菲特的习惯,当他开始卖出股份,就意味着还会有下次。

在过去一年里,巴菲特也曾多次卖出自己的“心头好”苹果的股票,但未曾清仓,只是对持股比例进行了调整。

此前,巴菲特曾清仓航空股,则因为他认为疫情对航空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从目前来看,巴菲特减持比亚迪,更多的是出于持仓调整的考虑。

这对比亚迪和新能源板块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前,新能源正处于上还是下的分歧中。

一位清仓比亚迪H的投资者认为,巴菲特已经将他的货从地下仓库挪到了货架,而且已经开始卖出了。比亚迪涨了两年,股价和估值已经累积了巨大涨幅,短期再迎来暴涨的机会比较小,估值消化需要时间。

不少投资者担心,巴菲特卖出比亚迪股票,会是压倒新能源板块的最后一根稻草,接下来新能源板块的走势,不乐观了。

不过也有投资者认为,比亚迪刚刚发布的中报,实现了超过两倍的利润,正处于爆发的前夜,后续还会有空间。

从巴菲特长达14年的持仓来看,比亚迪也是他一笔很成功的投资了。

2008年9月以每股8港元、总价18亿美元购买2.25亿股比亚迪股份,到如今以277.1016港元的均价售出。14年里,巴菲特的这笔投资上涨了超过33倍。

期间,比亚迪的股价一度上涨10倍,在2009年10月时涨至87港币,随后又在2012年7月跌到了11港币,伯克希尔也从未有过减持。

随着近三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爆发,比亚迪股份的股价从2020年3月的50港元/股,上涨至最高333港元/股。巴菲特对比亚迪的这笔投资,也逐渐成为伯克希尔持仓中的前十大仓位。

不过从巴菲特和芒格投资比亚迪开始,就已注定这段缘分终有尽时。芒格此前在2010年年会上曾解释,对比亚迪下注,就意味着某样东西即将被证实。

比亚迪8月29日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占全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达24.7%。到了7月份,这个数据进一步上升至了29%。

广发证券认为,对于新能源产业这样一个上升行业来说,从1%-20%渗透率的这个过程,是股价上涨最快的时间。此后,一家龙头公司想要稳住市占率,甚至进一步提升,带动股价上涨,只能靠新技术、新产品的突破。

而到了20%-40%的高渗透期,虽然渗透率仍在快速提升,但竞争格局的复杂化,也让公司业绩成长性迈过了增速最快的阶段。

对早期投资者来说,此后的投资期已是鱼尾阶段,想要获得想此前一样数倍盈利,是很困难的事情。

这也是在6月股价涨至高点后,比亚迪港股和A股区间震荡一个因素——投资者对比亚迪的未来存在分歧。乐观者看到比亚迪在电池、半导体方面仍有潜力,悲观者则认为比亚迪接下来市占率很难继续大幅提升。

像宁德时代,也在前不久公布了一份超预期的财报后,上演了高开低走之势。在近5个交易日里,下跌11.74%。

在经过过去2-3年的大涨之后,投资者对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能源板块的产业链龙头,估值已经打得比较充分。接下来,是这些龙头企业,通过自身经营能力改善,用业绩、财报消化自身高估值的时候了。

也许就像芒格说的一样,投资就是,“只有未来才能告诉我们,现在做的决定是不是对的。”

2022-08-30 23:48
人民币一日大跌600点,离岸做空套息卷土重来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鹰派表态引爆美元多头,人民币对美元在岸和离岸汇率双双刷新两年低位。

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8698,较前值调降212个基点。开盘后人民币就快速走贬,并先后跌破6.9、6.91和6.92三个大关。截至当日16:3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报6.9210,较上一交易日下跌589点,较上日夜盘跌495点;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破6.93关口,截至18:30报6.9218,跌263点。

“由于中国工业利润数据疲软、美元走强,今天上午美元/人民币高开并涨至6.92。中国央行将人民币中间价设定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6.8698,但这仍低于我们模型预测的6.8820,表明中间价仍存在一些缓冲。鉴于美元的最新一轮走强,亚洲货币普遍存在压力。”德国商业银行新兴市场分析师Charlie Lay对记者表示。

截至同日17:00,美元指数报109.2,位于20年高点附近。上周五鲍威尔在全球央行年会上强调,将维持紧缩政策直至彻底解决通胀。多位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在中国降息后,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加深(45点),做多美元对人民币存在套利空间,导致离岸人民币汇率压力加大。未来需要关注中美利差的变化。

人民币短期贬值压力加大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近期表示,三大因素导致人民币近期走弱——一是美元走势较强,二是国内经济反弹受阻,三是中美利差倒挂加深。

8月2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929.5亿元,同比下降1.1%,这也导致本周一人民币开盘表现不佳。事实上,早前社融数据就成为市场情绪转变的分水岭。8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信贷与社融增量分别少增4010亿元与3191亿元,反映当前融资需求仍然较弱。与此同时,社零增速2.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7%,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行至-6.4%。当时,美元/离岸人民币从6.7225贬值至6.7445附近。

随后的降息加大了人民币跌幅。作为对上述数据的回应,8月15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和逆回购利率双双下调10BP,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跳空下跌进入2.6%区间,美元/离岸人民币则跳涨至6.8163附近,人民币贬值幅度近700点,这是近几个月来人民币在6.7区间横盘后的久违突破。而后一周,5年期贷款报价利率(LPR)大幅下调15BP又加了一把火。

加之上周鲍威尔释放鹰派信号,这也加剧了本周人民币的贬值压力。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跳升至3.114%附近,10年中国国债收益率则在周一(29日)收于2.67%附近,倒挂幅度逼近50BP。

“离岸市场做空的情绪自降息以来就开始萌芽,套息交易势头又出现了,做多美元对人民币可以套取的息差越来越大。”某外资行交易员对记者表示。

另一中资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尽管有企业趁着人民币贬值较多之际而进行结汇,但也有部分企业还在观望。

强劲的出口动能始终在今年上半年支撑人民币汇率,7月贸易顺差达1013亿美元,这是有记录以来我国月度顺差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但管涛表示,贸易顺差能否支持人民币汇率走强取决于三点:一是海关贸易顺差本身的规模,二是贸易顺差转化为结售汇顺差的能力,三是贸易结售汇顺差被其他渠道结售汇逆差对冲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贸易结售汇顺差转化为银行结售汇总顺差的效率,还要看其他渠道的外汇供求状况。前7个月,银行代客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1634亿美元,被同期合计1126亿美元的代客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证券投资、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以及外汇衍生品净结汇敞口下降等,抵消了68.9%。去年同期,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1797亿美元,前述各项合计逆差575亿美元,仅抵消了32.0%。

Charlie Lay告诉记者,从中间价来看,似乎央行还有意缓冲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但是鉴于美元的最新一轮走强,市场仍偏向于认为贬值压力存在。不仅是人民币走弱,亚洲货币对美元全面下跌。与上周五(26日)相比,亚洲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平均下跌0.7%,其中韩元的跌幅超过1%,因为该货币流动性更强、波动性更大。

美元走强动能不减

强美元无疑是导致这波亚洲货币普遍走弱的主因,而鲍威尔的鹰派立场对市场影响重大。

当以鸽派著称的鲍威尔开始动真格,市场必然将为之抖三抖。鲍威尔上周五强调:“我们必须坚持加息,直至大功告成。历史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降低通胀的就业代价可能会越发高昂,因为高通胀在薪资和价格制定中变得更加根深蒂固。”当日,美国三大股指重挫超3%,美元、美债收益率攀升。

此前,市场对9月加息50BP的预期更高,但目前对加息75BP的预期飙升至60%。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辛可塔(Fiona Cincotta)对记者表示:“我认为美联储将更倾向于提前采取行动,9月加息75BP的概率仍大,毕竟就业市场仍强(薪资攀升或加剧通胀)。”

2022-08-29 21:15
鲍威尔讲话8分钟 美国亿万富翁们巨亏,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财富缩水了68亿美元;马斯克的财富蒸发55亿美元;比尔·盖茨亏损22亿美元;巴菲特也损失27亿美元

其中,损失最多的是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他的财富缩水了68亿美元;马斯克的财富蒸发55亿美元;比尔·盖茨亏损22亿美元;巴菲特也损失27亿美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警告市场,短短8分钟之内,美国最富有的那些人的财富就被血洗780亿美元。其中,损失最多的是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他的财富缩水了68亿美元;马斯克的财富蒸发55亿美元;比尔·盖茨亏损22亿美元;巴菲特也损失27亿美元;谷歌创始人之一的谢尔盖·布林的身家跌至不足1000亿美元。

当地时间8月26日周五上午,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一场仅有8分钟的短小精悍的演讲,引发了一场市场暴跌,美国最富有的人的财富随着美国股市的暴跌,蒸发了780亿美元。

周五,鲍威尔警告不可过早让货币政策放宽松,还称9月加息决策将取决于数据,认为可能一段时期内保持对经济增长有限制性的高利率水平。

此后,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加息75个基点的几率升至六成,加50个基点的几率只有三分之一。评论称,之前外界期望美联储从超激进行动转向较温和行动,鲍威尔的言论这种期望泼了冷水。美联储最早明年底降息的市场定价是错误的。他的讲话显示,7月通胀放缓不足以让美联储排除再次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在8月CPI公布前,9月加息50个还是75个基点的争论会一直存在。

鲍威尔讲话后,周五美股盘中跳水,道指三个月来首次一日跌超1000点,标普和纳指均创两个多月来最大日跌幅。科技股所在的几个板块领跌标普,英伟达等芯片股跑输大盘。全周科技板块也因此累跌,得益于原油反弹的能源板块一枝独秀。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超过4%,其中微软、亚马逊、特斯拉和Alphabet是该指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主要央行纷纷加息,以及宏观经济的恶化,亿万富豪们的财富几乎都在缩水。仅仅在今年上半年,全球500个最富有的人损失了1.4 万亿美元的财富,这是有史以来这些富豪们在六个月内财富缩水最严重的一次。

不过,6月底以来美股的反弹,一度让市场认为美股此轮调整已经结束,而随着美国通胀放缓,为了“救市场”,美联储可能会放缓加息的脚步。

但是,今天鲍威尔的讲话,和美联储其他高官的表态,却让市场如醍醐灌顶,意识到美联储只有在达到其控制通胀的目的后,才可能调整当前的鹰派立场,而且高利率可能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非市场此前猜测的明年年中就可能开始降息。

这意味着,虽然美国大型科技公司股价已经跌去不少,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们的估值依然处于高位,市场的抛售恐怕也远远没有结束。

2022-08-27 08:49
碳酸锂价格逼近50万元大关:上游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中下游企业苦不堪言

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8月24日,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今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涨3500元/吨至49.10万元/吨,近7个交易日上涨6次;工业级碳酸锂涨4000元/吨至47.95万元/吨,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

信达证券金属和新材料分析师陈光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需求旺盛而供给相对不足,特别是面临‘金九银十’的市场预期,碳酸锂价格仍有上涨动能,预计突破50万元/吨可能性很大。”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在其整体成本中占比超过40%。作为磷酸铁锂正极成本的核心来源,碳酸锂的价格变动受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广泛关注。目前,不仅是上游矿企在抢矿,产业链上其他环节企业也通过买矿、战略投资矿企、套期保值等方式,来降低锂矿价格上涨的影响。”陈光辉说。

短缺还是错配?

碳酸锂价格持续走高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碳酸锂等材料需求井喷引起价格上涨。据百川盈孚统计,2021年,国内碳酸锂表观消费量为30.34万吨。其中,国内生产24万吨,同比增长40.4%;进口8.1万吨,同比增长61.7%。

2020年9月份,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从最低的4万元/吨左右启动,到2022年一季度攀升至约50万元/吨。此后有所回调,近期又开始快速上涨。

本轮碳酸锂价格暴涨,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光辉认为,碳酸锂价格快速上涨主要还是受供需矛盾影响。今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421万辆,同比增长71%。考虑到下半年消费旺季,全球今年新能源汽车有望超过1000万台,与去年633.8万台相比,增幅超50%。此外,单车配电量还在增加,将进一步加大对碳酸锂的需求。供给方面,今年的增量主要来自此前停产矿山的重启和技改,而新投建项目产能集中释放将等到明年下半年,短期增量有限。

对于近期碳酸锂价格重拾升势,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碳酸锂分析师曲音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四川地区限电对于冶炼端供给影响较大,青海地区则受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受限,导致市场流通资源供给缩减,市场惜售心理明显,现货流通售价不断上涨,下游刚需采购,接价能力提升,碳酸锂价格上行速度加快。”

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0年之前新能源汽车销量相对低迷,锂盐价格纷纷跌破企业成本线,大量锂矿企业停业,甚至面临破产风险。随着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强劲增长,储能市场也逐渐爆发,导致需求快速增长,供需形势迅速逆转,而锂盐的产能释放需要至少3年至5年的周期,海外扩产也相对谨慎,导致碳酸锂价格的暴涨。”

上游锂矿公司业绩“爆表”

中下游企业加入抢矿大战

锂矿价格持续高位之下,上游锂矿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多家上市公司业绩“爆表”。

8月24日晚间,西藏矿业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439.2%,实现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1018.3%。分产品来看,因锂盐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加大销售力度,锂类产品营收同比增加961.55%,毛利率高达94.71%,同比增长53.25%。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晚间,共有10家锂矿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向增长,其中增幅最大的为鞍重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701.10%,紫金矿业更是大赚126.3亿元,半年归母净利润突破百亿元规模,同比增长89.95%。

从半年业绩来看,8月23日晚间,宁德时代发布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9.71亿元,同比增长156.32%;实现归母净利润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此前7月15日,比亚迪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138.59%至206.76%。

与上游赚得盆满钵满不同的是,中下游企业却苦不堪言抱怨原料价格太高。

事实也的确如此。以国内锂资源头部企业天齐锂业为例,根据公司最近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96亿元至116亿元,同比增长110.89倍至134.20倍。

面对节节攀升的价格,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抢矿大战。

8月18日,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从新能源动力电池最上游材料端展开合作,持续探讨在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各层面的深入合作。

无独有偶,8月15日,比亚迪宣布拟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资285亿元,其中涉及到建设年产10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及陶瓷土(含锂)矿采选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基地项目。

此前,赣锋锂业公告称,子公司已完成对Bacanora公司的要约收购,持有100%股权。Bacanora旗下Sonora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锂资源项目之一,总

2022-08-25 07:36
违约警报拉响?巴基斯坦债券遭投资者抛售

随着巴基斯坦的食物和能源价格猛烈上涨,持续高企的通胀加剧了经济危机,投资者担心该国最终会债务违约,纷纷大幅抛售债券。

有分析人士认为,通胀严重、失业率飙升、外汇储备告急、卢比快速贬值的巴基斯坦,将有可能步上经济崩溃的斯里兰卡的后尘。

巴基斯坦债务危机严峻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和信贷条件收紧,巴基斯坦是今年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债务发行表现最差的国家之一。

数据显示,巴基斯坦将于2024年、2025年和2026年到期的债券正在折价交易,交易价格分别为面值的约71%、65%和63%。

值得注意的是,不断飙升的通胀导致巴基斯坦的贸易赤字扩大,其外汇储备目前仅剩下大约90亿美元,只够再撑两个月,流动性危机迫在眉睫。

投资者担忧巴基斯坦的债务违约风险不断上升,从而开始纷纷大幅抛售手里的债券。

此外,投资者信心不足还表现在过去三个月以来,卢比兑美元已经下跌了超过15%。

近几周,惠誉、穆迪和标普三大信评机构均下调巴基斯坦的展望到负面。该国主权评级深陷垃圾级。

巴基斯坦会成为第二个斯里兰卡吗?

尽管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斯里兰卡之后,巴基斯坦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债务违约国。

但是市场预期,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其经济具有区域重要性,周边国家可能会避免该国像斯里兰卡一样经济崩溃。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会对巴基斯坦救助,再加上双边融资支持,可能有助于巴基斯坦避免于今年发生债务违约。

巴基斯坦财政部长米夫塔·伊斯梅尔周二表示:

人们非常担心我们会走上斯里兰卡的老路,事实上,我们目前也确实陷入了类似违约的境地,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经做出了一些重大的改变,比如:我们取消了燃料补贴和电力补贴,还提高了税收。

此外,我们已经在7月与IMF达成了协议,IMF预计将会采取措施使我们的经济重新走上正轨。我认为,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经济情况应该会开始好转。

IMF在巴基斯坦的常驻代表Esther Perez Ruiz上周表示,IMF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召开一次董事会会议,讨论是否批准向巴基斯坦拨款12亿美元的问题。

此前,巴基斯坦代理央行行长穆尔塔扎·赛义德(Murtaza Syed)还在7月底的时候表示,巴基斯坦正在与包括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在内的国家进行谈判,以期获得更多额外的融资支持。

2022-08-11 10:12
下半年光伏板块最大机会在哪里?中信建投:大尺寸新技术电池组件

中信建投证券预计,高效电池技术2022年迎来产业化元年、2023年进一步放量,电池企业盈利空间还将持续释放,估值、业绩有望迎来较大弹性。

今年以来,随着下游需求的增长,大尺寸电池片达产率持续攀升,出现产能紧张、供不应求的局面。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朱玥认为,四季度大尺寸电池将出现硬缺口,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即将迎来再分配,价值有望流向大尺寸电池片环节。

其中,大尺寸新技术电池组件将是下半年光伏板块最大机会所在:

“由于大尺寸电池产能供不应求、新技术电池贡献超额利润、上游产能释放利润向下游转移,预期后续电池环节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尤其高效电池技术2022年迎来产业化元年、2023年进一步放量,电池企业盈利空间还将持续释放,估值、业绩有望迎来较大弹性。”

“盈利低位+新技术切换”,2022年大尺寸电池产能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根据PVInfoLink的统计,2021年大尺寸(182、210)电池产能由年初的53GW 增加至年底的255GW。2022上半年,部分小尺寸PERC电池改造为大尺寸,大尺寸产能增量90GW。

中信建投预计下半年大尺寸PERC产能增量仅有57GW,2023年上半年则几乎没有。

对本轮PERC电池扩产放缓,中信建投认为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1. 2021年以来上游硅料涨价挤压,导致电池环节盈利能力长期处于低位,并且期间电池片厂商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

2. 电池技术切换期,扩产PERC电池可能会面临技术迭代风险,实业观望情绪浓厚。

目前市场PERC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约23%-23.5%,已逼近效率极限,亟需新一代高效电池技术替代。N型电池效率提升潜力大、投资成本不断降低,本轮光伏技术变革将由 P 型电池转向N型电池(TOPCON、HJT、IBC)。

Q4硅料产能释放后,大尺寸电池将出现硬缺口

相比小尺寸产品,182、210等尺寸组件能够降低产业链通量成本,是行业优质供给。

中信建投预计,下半年硅料供给释放将带动行业需求放量,大尺寸电池将出现硬缺口:

1. 硅料供给及大尺寸PERC电池有效产能将在四季度出现剪刀差:

12月大尺寸PERC电池单月有效产能预计为 31.39GW,小于硅料的单月产出37.29GW,并且在2023年上半年大尺寸PERC和硅料产出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2. 在大尺寸PERC电池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新电池技术供给,包括天合、晶澳的 TOPCon、隆基 HPBC、爱旭ABC等,2022年12月,大尺寸PERC+大尺寸新技术电池有效产能将达到35.87GW,相比于硅料供给低1.42GW,预计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上半年,优质电池产品仍然存在供给缺口。

大尺寸电池供不应求,溢价能力逐步增强

2021年初以来,硅料新增供给有限叠加下游硅片环节产能快速放量,导致硅料价格不断上涨,硅片环节因此也对电池片环节保持着较强的溢价能力。

中信建投表示,硅料价格对于电池片盈利能力弹性极大,后续随着Q3硅料产能逐步释放,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即将迎来再分配,下游电池、组件环节预计将有所改善:

2022-08-03 14:25
国家能源局:有信心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 清洁能源已占能源消费增量60%以上

7月27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介绍“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全力保障能源安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目前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保持在80%以上。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4亿千瓦,人均电力装机容量由2014年的1千瓦增长至1.7千瓦,人均用电量从4000千瓦时增长至近6000千瓦时,超过英国、意大利,接近德国、法国等国家。电力安全运行水平全球领先,全国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件,在多次重大活动中创造了保电“零事故”的记录。

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煤炭消费比重从2014年的65.8%下降到2021年的56%,年均下降1.4个百分点,是历史上下降最快的时期。天然气、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等清洁能源比重从2014年的16.9%上升到2021年的25.5%,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增量中的份额超过60%。

章建华指出,国内已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截至今年6月份,已累计建成392万台,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基础设施。2025年将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章建华强调,在去年全球能源供应紧张、欧洲多国重启煤电的形势下,我国非化石能源发展保持力度不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了0.7个百分点,就是从15.9%提高到16.6%,保持了十八大以来的年平均增速,从现在到2030年,预计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按平均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增长,有能力也有信心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

针对近期部分地区高温限电问题,章建华表示,近年来,电力负荷呈高速快速增长的趋势,电力负荷增长增速远高于电量增长,每天的电力峰谷差日益加大,也就是说,每天电力最高峰和最低谷的差额现在越来越大。在这种夏季高峰用电的时候,采取适当的错避峰措施是必要的,但是会坚决守住不拉闸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到了11月份以后,还要再紧接着迎接冬高峰,能源行业已经提前制定和实施相关的保障预案,确保下半年的能源供应稳定。

2022-07-27 18:39
上海第二批集中供地首日:17宗地块全部成交,金额420亿元

第三方研究机构中国指数研究院土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表示,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期,房企投资的避险趋势较为明显,核心城市仍然受到房企的追捧,上海整体去化速度较快且利润空间充足,对房企的吸引力较强。

7月25日,上海第二批集中供地首日,17宗挂牌地块全部成交,总出让金约420.17亿元。其中,9宗地块为仅有一家房企参与竞买的,未进行现场竞拍,均底价成交;2宗城中村改造项目同样均为底价成交;另外6宗地块均有多名竞买人竞拍进入现场竞价环节,其中4宗触及中止价进入一次性报价环节。

第三方研究机构中国指数研究院土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表示,在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期,房企投资的避险趋势较为明显,核心城市仍然受到房企的追捧,上海整体去化速度较快且利润空间充足,对房企的吸引力较强。

张凯称,上海落户等政策对土地市场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张江”地区盘踞着大量优质的、享受落户优惠政策的企业,此次2宗触顶地块——川沙新镇城南社区地块和新区唐镇中心镇区地块的客群就来自该区域,随着该区域产城融合发展,购房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房企也将加快在这里的布局节奏。

此次4宗触及中止价进入一次性报价阶段的地块,两宗位于浦东新区,一宗位于普陀区,一宗位于长宁区。

2022-07-26 11:28
酷热的夏天过后,欧洲将面临“漫长而艰难的冬天”

创纪录的热浪席卷欧洲,迫使人们打开空调,创纪录的热浪还引发野火并造成数百人死亡。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向欧洲大陆发出严厉警告:立即削减天然气需求,否则将面临“漫长而艰难的冬天”。

但对欧洲来说,这可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酷热的天气迫使人们打开空调,而高温本身也让法国和德国等国无法提高核能力和定期获得燃料供应。

总部设在法国巴黎、负责确保全球能源安全的国际能源署在7月18日的一份报告中警告说,由于人们越来越担心俄罗斯完全切断对欧洲大陆的天然气供应,欧洲能源危机变得“异常危险”。

“随着冬天临近,我们对俄罗斯下一步可能采取的行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是至关重要的。我一直敦促[欧洲领导人]现在尽其所能,为漫长而艰难的冬天做准备。”国际能源署的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在7月18日表示。

今年6月,俄罗斯最大的国有能源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减少了60%,理由是将俄罗斯天然气通过波罗的海的海底输送到德国的北溪1号 (Nord Stream 1)天然气管道需要进行维修。另一方面,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称,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举动是俄罗斯政府的“勒索手段”,目的是考验即便面临无法为经济提供动力和实现家庭供暖的威胁,欧洲是否会因为俄乌冲突而坚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

即使在努力为家庭实现降温、扑灭野火,并应对潜在的电力中断和因为高温而导致的火车轨道扭曲时,欧洲各国目前正忙着在冬季能源需求激增之前填充储气罐,欧盟的天然气储气库目前已满64%。国际能源署警告称,即使欧盟的天然气储存水平达到90%,一旦俄罗斯大规模切断天然气供应,各国仍将面临更高的天然气供应中断风险。

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占欧洲约40%的天然气进口供应。去年,俄罗斯向欧洲大陆输送了1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国际能源署表示,欧洲必须在未来几个月大幅削减天然气需求,以应对冬季的能源需求。

比罗尔说:“现在采取措施为过冬做准备要好得多,而不是让数百万人的福祉和欧洲经济受天气的摆布,或者……给[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额外的筹码。”

行动计划

国际能源署写道:“需要立即采取的第一步”是大幅减少当前的天然气需求——从企业到家庭——以确保在冬季之前有足够的天然气储存水平。据该机构称,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欧盟国家需要额外节省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足以填满130艘液化天然气(LNG)油轮。

为了避免严重的供应中断,欧盟已经采取行动确保替代能源供应国能够保证供应。7月18日,欧盟与阿塞拜疆签署了一项新协议,到2027年,阿塞拜疆每年至少供应20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国际能源署警告称,依靠来自俄罗斯以外国家的天然气供应是不够的,因为这些供应根本无法填补由于俄罗斯停止供应而出现的巨大缺口。即使阿塞拜疆和挪威等国的天然气达到最大供应量,如果俄罗斯完全切断天然气供应,欧盟就仍然面临供应中断的巨大风险。

根据国际能源署,在可行的情况下,欧盟应该暂时加大使用煤炭和燃油发电,以及风能、太阳能甚至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引入拍卖平台,允许工业天然气用户提供供应,以减少天然气需求。

德国经济和气候行动部的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当时表示,德国政府在今年6月做出了“痛苦……但十分必要”的决定,重新启用关闭的燃煤电厂以降低该国的天然气需求。该国的目标是在本十年末逐步淘汰煤炭发电。

欧盟各国还必须推进活动,鼓励家庭减少用电量,并制定夏季制冷标准和控制措施。

7月2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各国将采取的额外紧急措施,以遏制天然气需求。

国际能源署写道:今年冬天可能会成为“对欧洲团结的历史性考验——不能失败——其影响远远超出能源领域”。

2022-07-21 21:19
德银:欧洲央行若7月加息50基点 可能预示前瞻指引被抛弃

前瞻指引跟不上通胀走势,欧央行进入数据依赖模式。

德银表示,若欧央行在本周四偏离之前指引,加息50个基点。这表明央行官员可能放弃前瞻性指引,真正开始数据依赖。

德银经济学家Mark Wall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如果欧央行本周真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加息50个基点(是之前指引的2倍),这意味着央行官员可能确实处于数据依赖的模式中:

今年的一贯经验是,在这样一个快速上升的通胀环境下,前瞻性指引可能会很快过时,

如果确实偏离信号并在周四加息50个基点,欧洲央行将证明它确实处于依赖数据的模式中。

媒体周二报道称,欧央行决策者将在周四的会议上讨论是否加息50个基点,以抑制创纪录高位的通胀。欧央行首席经济学家Philip Lane将在会议上提出正式的政策建议。

如果欧央行最终完成7月50个基点的升息,将使央行决策者大幅偏离6月9日政策指引。欧洲央行曾表示,它只会逐步加息,在7月份加息25个基点,而将更大规模的加息推迟到9月份。

法兴预测认为,虽然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已经增加,但就目前而言,9月欧央行可能加息50个基点的指引可能仍然有效,部分原因是通胀预测需要在9月得到再次上修。短期而言。欧央行不会公布新的经济预测,但其如果更新评估可能会指出经济前景存在高度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在能源供应情况方面。

加息机会“稍纵即逝”

在加息进程方面,目前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欧央行的货币政策远落后于实际通胀形势。

受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影响,欧元区6月通胀率继续冲高。欧盟统计局周二公布数据显示,欧元区调和CPI在5月同比上升8.1%后,6月继续同比上升8.6%,续创历史最高水平。

虽然通胀压力持续,但不少分析师则认为,欧元区经济前景将限制欧洲本轮加息周期的幅度,欧元区经济衰退的风险令一些欧元区央行行长更加谨慎。

欧盟委员会上周将2022年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下调至2.6%,明年下调至1.4%。

根据欧盟的最新估计,如果今年冬天寒冷且未能采取预防措施来节约能源,俄罗斯停止向欧盟供应天然气可能会使其GDP减少多达1.5%。

汇丰外汇策略师Dominic Bunning认为,欧洲央行可能难以在未来几个月进行更大规模的政策收紧:

加息的窗口正在迅速关闭,无论欧洲央行做什么,欧元区经济都在放缓。

2022-07-20 22:44
历史性突破!我国首个!成功投用!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成功投用

目前渤海海域有十余个区块的储量动用受到限制,发现了油气资源但无法开发,而浅水水下采油树的成功研发应用,就能实现对这些油气资源的动用,这将为渤海油田2025年上产4000万吨油当量贡献十分重要的力量。

1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随着渤海海域锦州31-1气田点火成功,深埋于地下2000多米的天然气气龙通过水下采油树系统稳定输送到平台火炬臂,标志着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成功投用。

水下采油树是水下生产系统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之一,它连接了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水下采油树可以控制油气的开采速度、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情况,就像是油气田井口的智能“水龙头”。长期以来,全球仅有少数几家公司掌握水下采油树的设计制造。此次投用的水下采油树总成长宽为3.3米,在高度上仅2.65米,整体重量24.8吨,相较于常规水下采油树高度降低近25%,重量降低35%,具备紧凑型、轻量化特点。

中海油研究总院总经理 米立军:该系统历时三年的自主技术攻关,完成了1358个零部件的设计、加工、组装和测试工作,国产化率达到88%。我国首套国产化浅水水下采油树系统的成功自主研发,实现了我国浅水海域水下模式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渤海油田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油田所在渤海海域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渔业、航运和油气开发产业发达,海区多功能重叠。为了解决用海问题,保障油气增储上产,自2019年起,中国海油就着手开展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技术攻关,计划通过水下生产系统来代替海面上的导管架平台,从而实现在不影响航运等用海需求的情况下有效开发油气资源。我国自主研发水下采油树专门设计了“全包裹”型外部的防护装置,可有效避免渔网拖挂和船舶抛锚下砸等安全风险,更加适合浅水使用,整套系统可以在海底正常运行15年。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总工程师 喻贵民:目前渤海海域有十余个区块的储量动用受到限制,发现了油气资源但无法开发,而浅水水下采油树的成功研发应用,就能实现对这些油气资源的动用,这将为渤海油田2025年上产4000万吨油当量贡献十分重要的力量。

2022-07-19 13:39
台积电电话会: 2023年芯片需求将进入下行周期 但整体降幅将好于2008年

在周四下午举行的财报电话会上,台积电表示,2023年将出现一个典型的芯片需求下滑周期,但整体下滑程度将好于2008年。

台积电表示,目前客户需求继续超过公司供应能力,今年产能仍将吃紧。在全年营收方面,预计公司2022年销售额(以美元计算)将增长30%左右。2022年的产能不会受到设备延迟的影响。

对于芯片需求前景,台积电称2023年将出现一个典型的芯片需求下滑周期,但整体下滑程度将好于2008年。公司预计客户将开始减少库存,目前市场面临的芯片供应链库存过剩需要几个季度才能重新平衡。但对于台积电而言,2023年依然是“增长之年”,目前高端智能手机库存不太多。公司2023年的增长将由先进技术支撑,高性能计算(HPC)将成为长期增长的主要引擎。公司目前预计2023年产能利用率将保持良好。

在资本开支方面,台积电表示由于设备问题,公司将把部分2022年资本支出推迟到2023年,预计2022年资本支出将更接近预测区间下限(预测值400亿-440亿美元)。但公司拒绝给出明年资本开支的明确指引,称现在谈论明年的资本支出还为时过早,明年资本支出会维持有纪律地投资。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补充表示,以往台积电主要扩大先进晶圆制程资本支出,不过近年由于客户急迫需求,台积电也扩大特殊制程资本支出。公司将按照客户需求扩大特殊制程资本支出。

在下一代芯片投产时间点方面,台积电表示预计公司3nm(N3)芯片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此前媒体报道为8月),2nm芯片(N2)发展步入正轨,将于2025年实现量产。

在长期财务指引方面,台积电称公司面临全球通胀成本上升的挑战,但公司实现长期毛利率达53%是“可实现”的。预计长期销售额以美元计算复合年增长率为15%-20%。在短期财务指引方面,台积电总裁魏哲家称,公司今年营收(以美元计)有望增长35%,优于先前预估的30%。

在美国建厂方面,台积电称美国晶圆厂的建设成本高于预期,但公司不计划在美国建立合资企业。公司在美国的工厂将开发给所有客户使用。

此前财报数据显示,在先进制程芯片推动下,台积电二季报维持高增长,净利润同比大涨76%。

在制程方面,5nm制程晶圆出货量占据公司营收的21%(前季20%);7nm制程晶圆出货量占据公司营收的30%(前季30%);先进制程(7nm及更先进制程)营收总占比达到51%,较前季继续扩大(50%)。

2022-07-14 17:49
贝莱德警告:高波动时代来临,逢低买入可能不再适用,即便资产价格急剧下跌,不要抄底股票和债券

“‘逢低买入’可能不再适用,即便资产价格急剧下跌,也不会有政策入市救场。”

通胀“高烧”与衰退阴霾接踵而至,令全球股票和债券市场在今年举步维艰,并刷新三年以来最差表现。

对此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的策略师已经表示,目前看不到快速复苏的迹象。

劳动力短缺造成的供应瓶颈仍将继续推动物价上行,因此央行将收紧货币政策,直到经济衰退迫使他们转变方向,并开始习惯忍受通胀的存在。

Wei Li、Vivek Paul和Scott Thiel等贝莱德策略师在年中报告中写道:

我们正在迎接一个宏观波动加剧、债券和股票风险溢价上升的新世界......美联储可能会阻止经济活动的重启,只有当经济受到破坏时,他们才会转变方向。

长期以来,贝莱德保持对股票的看涨观点,然而随着增长停滞的风险上升,该机构在短期内减持了发达市场的股票。

贝莱德策略师表示,投资者应该押注公司债,因为估值已经有所改善,违约风险能够得到控制。

此外,虽然国债收益率飙升,但是贝莱德仍然在战略和战术上看空政府债券,并减持包括美债在内的长期政府债券。

贝莱德的资产经理对此认为,高通胀和高债务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总债务占全球GDP的256%)意味着投资者为持有此类资产,将要求更高的回报。

与此同时,贝莱德依旧对部分政府债券表示了青睐。该机构偏向与通胀挂钩的债券,尤其是欧洲国家发行的债券,并在7月11日增持英国主权债务。

根据贝莱德的分析数据,两者都被市场错误定价。

贝莱德策略师在对未来6—12个月的市场预测中提及:

自5月以来,欧元区盈亏平衡利率的回落表明市场低估了能源冲击带来的通胀压力......英国金边债券是我们首选的国家债券。我们认为,考虑到增长前景恶化,市场对英国加息的定价反映出不切实际的鹰派立场。

贝莱德策略师Paul表示,由于英国脱欧、新冠大流行、供应链中断、能源成本飙升以及食品价格冲击的影响,英国经济看起来比其他国家更加脆弱。因此,英国央行将避免过于激进地遏制通胀。

此外,贝莱德还认为投资者应该更加敏捷。该机构表示,所谓的“大缓和”,即一段稳定增长和通胀的时期已经结束,之后将迎来持续的通货膨胀,以及出现在经济活动中的剧烈且短暂的波动。

其策略师在报告中提及:

我们可能会重回1970年代的波动......那不一定适合‘逢低买入’,政策不会迅速介入以阻止资产价格的急剧下跌。

2022-07-12 10:24
“债王”格罗斯:美国将会衰退,什么都不要买,建议不要逢低买入债券、股票和大宗商品,如果非得要选的话,一年期国债是最好的的选择

格罗斯指出,尽管华尔街有句格言“总有牛市存在于某个地方”,但现在却很难找到,一年期国债可能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今年上半年,美股美债遭持续大幅抛售,录得数十年来最糟糕开局,同时经济衰退风险四起。那么在此之际,对投资者来说,什么才是最好的选择?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创始人、长期被业界称作“债券之王”的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在周一的专栏文章中给出了答案,什么都不要买,建议不要逢低买入债券、股票和大宗商品,如果非得要选的话,一年期国债是最好的的选择。

在格罗斯看来,美国加息很有可能导致衰退,其在年初以来一直敦促投资者采取谨慎态度,他指出:

鉴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而去年年底时为1.5%,这意味着“风险降低”,但“几乎不会有回报”,不要买。

股票必须与未来令人失望的业绩作斗争,而且价格也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便宜,不要买。

商品呢?它们“快没油了”。

尽管华尔街有句格言“总有牛市存在于某个地方”,但现在却很难找到,保持耐心。在我看来,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7%,这要比货币市场基金和几乎所有其他投资都要好。

现在不是采取“沃尔克”式政策的时候

格罗斯在文章中指出,当前全球还是处在经济学家明斯基所提出框架的“投机性融资”阶段,也就是更多的信贷流入金融投机,而不是支撑经济增长。

格罗斯写道:

明斯基框架将货币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对冲性融资”到“投机性融资”,最后到“庞氏金融”,每个阶段都需要越来越多的信贷增长,最终导致通货膨胀加剧,而脆弱的债务型经济可能“内爆”(如超新星爆发)。

像“超新星”一样,全球货币体系正在失去能量并具有熵效应,需要越来越多的信贷增长来维持经济增长水平,而信贷更多地流向了投机性融资,而不是实体经济。

接着,格罗斯表示,美联储不可能太高、太快地加息,而又能避免重创高杠杆的美国和全球其他地区的经济。

“因此,不管鲍威尔如何强调通胀是他首要认为,也是几乎唯一的政策考量,强硬行动也是行不通的。”他写道,“现在不是采取“沃尔克”式政策的时候。”

加息的终点在哪里?

加息的终点在哪里?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格罗斯使用布林带(Bollinger Band)技术分析,根据联储基金利率历史水平的标准差来预测美联储未来的行动。他得出的答案是——在3.5%时停止,并尽快到达。

格罗斯表示: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及其同事可能“尽快”将基准利率从目前的1.75%提高到3.5%,来“制造一次温和衰退,进而逐步降低通胀。”

这与债券市场目前对美联储基金利率峰值的定价一致,市场定价显示预计将在2023年第一季度达到该峰值。

2022-07-12 10:23
死咬住马斯克,推特这次获得的赔偿可能不止10亿美元

在马斯克终止了以440亿美元并购Twitter的协议后,一场诉讼甚至是多起诉讼开始提上议程,因为Twitter可能会要求10亿美元甚至可能更多的分手费。

上周五,反复无常的埃隆•马斯克终于在一份监管文件中宣布,他不想继续执行以440亿美元收购Twitter的交易,理由是Twitter“严重违反了合并协议中的多项条款”。此前,市场从未真正预料过这笔交易会完成。

根据此前双方签署的合并协议,如果任何一方中断交易,他们可能要向对方支付10亿美元的分手费。

可如果马斯克坚持咬定Twitter未遵守协议,根据Twitter董事会成员Bret Taylor的推文,公司将以违反合同为由将马斯克起诉到特拉华州商事法院,Taylor表示公司致力于按照达成的协议价格和条款完成交易。

另一边,专家表示,马斯克和他在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的高薪律师团队,也可能会起诉或反诉Twitter违反合同。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一旦诉诸法院,谁的证词更有利。

Twitter下一步:死咬住马斯克

专家表示,特拉华州衡平法院可能会迅速审查所有诉讼文件,Twitter的律师可能在上周末拟好诉讼文件,这些文件将直指马斯克承诺支付的全部440亿美元,或至少10亿美元的分手费。

圣克拉拉大学法学院法学副教授Stephen Diamond说,Twitter可能会试图优先从法院获得协议执行令,迫使马斯克履行合并协议,否则再要求10亿美元的赔偿金。

那么,Twitter会胜诉吗?

马斯克的律师在给Twitter首席法律官Vijaya Gadde的信中表示,推特自5月9日以来未提供马斯克要求的信息,违反了合并协议的两项条款。他们列举了Twitter未能提供信息的五个例子,其中最大的焦点是Twitter对“机器人账户”和活跃用户数的计算。

但其实很少有人会真的相信马斯克担心Twitter的垃圾邮件问题,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为了让Twitter同意一个更低的收购价格,因为今年上半年Twitter股价的暴跌,让440亿美元的交易价格,看起来更加昂贵。

马斯克团队意识到仅凭这些等问题胜诉的可能性不大,于是在信中还打出了其他牌,声称Twitter未经马斯克批准就进行了人员调整,并表示马斯克正在“审查公司最近的财务业绩和修订后的前景,并正在考虑公司不断下滑的业务和财务前景”是否可以引起退出交易。

但Diamond表示,如果开庭审理,那些认为并购协议签署后收购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论点,不太可能胜诉。“特拉华州对这类论点持怀疑态度,它们很少成功,”他说。

对此,里士满大学法学院威廉姆斯法学教授Carl Tobias说:

“Twitter可能会在特拉华州提交诉讼申请,而马斯克可能会想在德州或加州,或者他认为更有利的任何地方提交申请。”

Diamond说,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双方以更低的价格达成协议,但这在他们上法庭之前不太可能发生。

马斯克或将支付10亿美元甚至更多?

不过,没有马斯克,Twitter董事会和公司可能最终会更好。对于马斯克接管公司,将其私有化,并允许Twitter成为“在法律范围内”的言论自由平台的想法,Twitter员工们从来都不感到高兴。由于这笔交易,该公司已经失去了一些知名工程师。

如果收购最终告吹,根据此前协议,10亿美元分手费是板上钉钉。但付了这笔分手费,马斯克就可以“拍屁股走人”吗?可能没那么简单!

据媒体此前报道,一位熟悉此次交易的高级并购律师表示,Twitter市值损失不能成为马斯克放弃交易的正当理由,无论是否支付分手费。如果马斯克仅仅因为觉得自己支付的费用过高而放弃收购,Twitter除了能够收取10亿美元的反向终止费,还可提起诉讼,并要求数十亿美元赔偿金。

这种情况以前也发生过,比如2020年,蒂芙尼起诉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因为其试图退出商定的交易。当蒂芙尼同意将其出售价格从162亿美元降至大约158亿美元时,那起诉讼案得以和解。

寻求退出交易的收购者有时会利用合并协议中的“实质性不利影响”条款,辩称目标公司受到了严重损害。但与许多并购交易一样,Twitter交易协议中的措辞不允许马斯克因为商业环境恶化而退出,比如广告需求下降,或者因为Twitter股价暴跌等。而此前马斯克在谈判收购Twitter时也放弃了进行尽职调查的权利,以便促使后者尽可能接受他提出的“最好的、也是最终的”报价,此举让他更难在法庭上辩称Twitter误导了他。

在目前的情况下,Twitter或将在法庭上与马斯克见面,并要求他至少支付10亿美元,或者尽可能多地从他那里得到数十亿美元。Twitter可以不由马斯克经营,但公司需要他的钱来继续前进。

2022-07-11 14:01
去年全球纯电动汽车的份额首次超过了5%的门槛 美国电车渗透率跨越关键门槛

在过去的6个月里,美国、欧洲和中国这三个最大的全球汽车市场,共同超过了5%的临界点。如果美国延续这一趋势,到2025年底,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可能会占到新车销量的四分之一,这将比大多数主要预测提前一到两年。

对全球19个国家电动汽车渗透率的分析显示,电动汽车领域正在发生足以改变社会的巨大转变。

美国是最新一个通过关键电动汽车渗透率临界点——5%的国家。根据分析,这一门槛标志着电动汽车开始大规模普及,在这一时期,技术偏好会迅速转变。

在过去的6个月里,美国、欧洲和中国这三个最大的全球汽车市场,共同超过了5%的临界点。如果美国延续前18个国家的类似趋势,到2025年底,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可能会占到新车销量的四分之一,这将比大多数主要预测提前一到两年。

为什么5%这一临界点如此重要?

大多数成功的新技术——电力、电视、手机、互联网,甚至LED灯泡,都遵循一个S型的渗透曲线,S曲线的顶端代表了最后一批拒绝放弃旧有设备的人。在早期阶段,销售进展缓慢,但如果它一旦成为主流,销售量就会出奇地加速。

就电动汽车而言,5%似乎是早期用户被主流需求逐渐打动的关键时间点。在此之前,销售往往是缓慢和不可预测的,随后需求出现快速增长。

世界各国在电动汽车方面遵循类似的模式是有道理的。大多数障碍普遍存在的:公共充电器不够,汽车价格昂贵且供应有限,买家对它们不甚了解。一旦为前5%的人铺好了路,大众很快就会跟进。

分析认为,今年下一个接近临界点的主要汽车市场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班牙。

混合动力车的标准更高

一些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更快地采用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种汽车有更小的电池支持汽车发动机引擎。

分析师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包括这些因素在内,全球在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刚刚超过2000万辆;到明年年底,这一数字还将翻一番。

由于使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不需要同样水平的基础设施或消费意识,因此早期阶段的渗透不太一致。直到10%的新车配备了插头,这一更广泛的电动车类别才达到了一个稳定的临界点。

美国和中国大多跳过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直接转向全电动汽车,而美国还没有突破混合动力汽车10%的门槛。

拜登政府去年发布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到2030年电动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到新车总数的一半。根据临界点分析,它应该能在几年内超越这一目标。

汽车制造商的临界点

销量是否能持续增长还取决于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的增产能力。大众、福特和宝马的目标都是到本世纪末,电动汽车在全球销量中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50%。

事实证明,汽车制造商也有所谓的临界点。工厂必须重新装备,供应链必须重新配置。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整个汽车必须重新设计,并考虑电气化。在欧洲,一旦汽车制造商季度销售的10%转向电动汽车,这个比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会翻三倍。

丰田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但其电动汽车销量还没有达到10%的门槛。丰田的目标是到2030年电动汽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占其1000万辆汽车年销量的35%,这是主要汽车制造商中最“没有野心的”。

全球将向电动汽车趋势过渡

迄今为止,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90%来自美国、中国和欧洲,这意味着占全球汽车年销量约三分之一的国家还没有超越临界点。拉丁美洲、非洲或东南亚的国家都没有实现这一飞跃。若果真如此,全球矿商能否满足电池金属的需求就不确定了。

尽管如此,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两倍。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的净增长全部来自电动汽车,而据媒体预测,这一趋势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今年可能是电动汽车进军市场的高峰期。

如果将这种临界点分析应用到全球,去年全球纯电动汽车的份额首次超过了5%的门槛;如果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内,10%的临界点将在今年某个时候被突破。如果这种趋势是正确的,需求预计会加速增长。

2022-07-10 18:35
马斯克终止并购推特,推特:“法庭见”,股价盘后跌9%

周五,马斯克团队终止了并购推特的协议,理由是推特严重违反了协议中的多项条款。推特回应称将对马斯克采取法律行动,以执行这宗并购交易。

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在特斯拉CEO马斯克和社交媒体推特的世纪收购案中,这段耗时多月一路磕磕绊绊的收购仍然无法以马斯克单方面“分手快乐”而告终,因为推特董事会回应其对这宗并购协议仍有信心,并表示会恪守承诺执行条款。推特周五美股盘后跌幅扩大至9%。

美东时间7月8日周五,媒体报道称,马斯克团队终止了并购推特的协议,理由是推特严重违反了协议中的多项条款。华尔街见闻周四文章提及,马斯克收购推特这笔交易陷入严重困境,因为马斯克的阵营认为推特的垃圾邮件账户数据无法核实。

马斯克周五在一封作为监管文件——写给推特的信中表示:

推特公司没有“遵守其合同义务”,没有提供关于如何评估机器人在社交媒体服务中的普遍程度的信息。

推特此前提供的信息"带有附加条件、使用限制或其他人为的格式化特征",使其"用处很小"。

推特没有正常的业务运作,实行了招聘冻结,解雇了高级领导人,并出现了其他重大离职。该公司没有得到母公司对其业务行为变化的同意,是对合并协议的 "重大违反"。

推特公司董事会成员Bret Taylor表示,已收到特斯拉CEO马斯克关于终止收购推特的意向。但推特方面表示,其将恪守承诺,将按每股54.20美元的价格和现有协议条款执行马斯克收购推特的交易,此外,推特还计划针对马斯克采取法律行动,以执行这宗并购交易。

相信推特将在特拉华州衡平法院占上风。

媒体评论认为,虚假账号并不是导致马斯克明显改变主意的唯一因素。推特的股价已经从过去一年高点73.34美元骤降周五收盘的36.81美元,远远低于马斯克5月提出的推特每股54.2美元的收购价格。分析人士认为,寻求更低的价格成为推特股价暴跌后马斯克方面的核心诉求。

那么问题来了,马斯克团队欲终止收购协议,推特执意不肯且计划诉诸法院,未来何去何从?

首先,根据此前双方已经签署的法律协议,如果任何一方中断交易,他们可能要向对方支付10亿美元的费用。那么,解约方将需要支付推特10亿美元“分手费”,但如果马斯克方面咬定推特公司未遵守协议,那么该笔费用的裁决或将诉诸法院。

其次,即使马斯克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合并协议中包括的"具体执行条款",即只要马斯克仍有融资,Twitter就可以把他告上法庭,迫使他继续进行收购。不过,相关行业人士表示这或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马斯克在4月25日签署购买协议时放弃了重新修订交易的所有权利,其声称的“推特严重违反了该协议的多项规定,并作出了虚假和误导性的陈述或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可能并无优势可言。也就是说,法院的裁决将可能是,法官强制执行原来的交易,这一结果可能会在几年的诉讼后发生;或重新谈判降低购买价格。

然而,“法院见”对于两方而言或许都是“负担”以及“风险”。

对于推特而言,在不打官司的情况下得到54.2美元/股的收购无疑是目前其能看到最有利的情况,毕竟从“毒丸计划”后,推特股东会和董事会的表现都倾向于完成此笔交易。一旦诉诸法院,耗时耗力暂且不论,已经士气低迷的推特将会加剧其不确定性,对于其商业前景而言并非好兆头。

对于马斯克而言也是一种风险,如果未来马斯克仍然想要收购推特那么现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无情的摧毁”,此外,马斯克的名誉和信用都会受到波及,未来或将影响他其他投资收购事宜。

2022-07-09 09:30
富国银行:美国已陷入衰退,二季度GDP将萎缩

富国银行是目前最早预测美国正在衰退的投行之一。

富国银行投资策略部门表示,无需再猜测美国经济衰退的时间了,因为美国已经陷入了衰退。

策略师们认为,由于通胀比预期更高、影响范围更广、消费者信心减弱以及企业支出显示出转向疲软,美国将在下半年(换句话说,就是现在)进入衰退。

这一预测与一个多月前有所不同,当时该行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年底才会出现衰退,并且预计程度将是“温和”的。

此前,野村证券等华尔街机构已经指出,美国经济衰退“难以避免”,而且就在今年第四季度,而通胀将持续更久。但富国银行是最早预测美国正在衰退的投行之一。

该预测甚至与富国银行旗下另一个部门的经济学家的预测有所不同,后者预测美国经济直到2023年中期才会出现温和衰退。

美国第一季度GDP下降了1.6%,而亚特兰大联邦储备银行的实时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国GDP也出现了类似程度的下滑,但政府的初步估计官方报告要到本月晚些时候才会公布。如果数据再次显示为收缩,那么美国将陷入技术性衰退。

富国高级全球市场策略师Sameer Samana表示:

“虽然现在衰退是技术层面的,但消费和就业状况明显恶化。”“技术上的部分是前半部分,失业和消费状况恶化将在下半年显现。”

2022-07-08 10:32
市场有多悲观?德银调查:投资者预计美股底部在3300点,还要再跌近15%!

伴随着美股持续动荡,投资者对于市场波动的预测愈发悲观。

德意志银行上周进行的调查显示,高达72%的受访投资者预计,标普500指数将先跌至3300点,然后才能经历反弹,这较目前市场估值水平还有15%的下跌空间。90%的受访者预计美国2023年底前会出现经济衰退,20%的受访者预计今年就会出现经济衰退,调查比例高于1月份的37%和2%。

历史数据也暗示美国熊市尚未见底。Strategas Securities将目前市场和经济指标与过去90年的美股熊市进行对比后发现,几乎没有理由相信美股大跌已经结束。

Strategas Securities研究显示,历史上,只有当市场估值极低且经济增长已经放缓时,股市才会出现反弹(坏消息已充分定价)。

目前的市场状况则截然相反。在估值方面,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为18倍水平(6月阶段性低点),远高于此前13个美股熊市周期的底部估值。美国经济环境也相对乐观。劳动力市场依然非常强劲,5月非农3.6%的失业率依然处于低位区间。而在历史上的熊市谷底,对应的失业率平均为5.8%。

相较于历史,美国金融环境目前依然相对宽松,不符合传统熊市见底的特征。收益率溢价较高的垃圾债券的信用利差目前平均约为569个基点,为过去三个熊市周期结束时平均水平的一半。

安联投资组合经理Marcus Morris-Eyton警告,在全球央行撤出宽松流动性之际,市场的焦点已从对通胀担忧转移到对衰退的担忧。尽管目前股市估值全面下调,但企业盈利预期还未被大幅下修,这可能成为未来市场新一轮抛售的理由。

2022-07-07 17:12
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在美国5年了!“下周回国”成了网络梗,第一款车FF91到现在还没交付

2017年7月4日,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登上去美国的飞机。在去美国之前,他曾称只是短期出差,下周就回国。

可时至今日,贾跃亭仍身在国外,“回国之旅”并未成行。由于他的食言,“下周回国贾跃亭”也早已成为网上著名的段子。

回过头来看,贾跃亭赴美已有5年时间。尽管过去的时光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但这个男人仍在 “为梦想窒息”。

回溯来看,早在2014年,还是乐视网实控人的贾跃亭即有个造车大打算,但当时并没有得到乐视内部的支持。据媒体透露。贾跃亭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他想做乐视汽车的决定遭到了“99%核心高层的反对”。

2017年7月4日,遭遇债务危机之后,贾跃亭去了美国,并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造车梦中。

从造车历程来看,FF在对外公布第一款可量产车FF 91之后,曾表示将在2018年正式交付首批FF 91,但随后被曝出在内华达州工厂的项目已经彻底终止,量产时间是一拖再拖。

根据FF官方此前披露的消息,法拉第未来FF91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交付,2024年FF 81投产,预测2025年实现盈利。

对比近年来火热的“造车新势力三剑客”,法拉第未来的造车速度可以说是落后了一大截。

从“蔚小理”披露数据看,截至2022年6月末,理想ONE累计交付量已达184491辆,小鹏汽车历史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台,蔚来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217897辆。

2022-07-06 17:52
李书福收购魅族,想造的不只是手机

一个汽车圈大佬要跨界造手机总共分为几步?在李书福眼里,第一步是成立一个造手机的公司,第二步是寻找一个合适的队友一起造手机。这两步,李书福花了十个月。

7月4日,由李书福担任董事长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纪时代”)和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魅族科技”)正式合体官宣,星纪时代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

星纪时代成立于2021年9月26日,吉利集团(宁波)有限公司是星纪时代第一大股东,持股32.3%,但其受益所有人显示,李书福最终受益股份为57.85%,沈子瑜为15.13%,王勇为6.29%。

收购后,魅族会保留魅族品牌。魅族科技首席执行官(CEO)黄质潘向《财经》记者透露,魅族新产品预计在2023年一季度推出,“我们本来打算在今年9月推出新产品,但现在因为我们的新战略,我们把产品也调整了。”

星纪时代推出的手机如何划时代?星纪时代CEO王勇向《财经》记者表示,星纪时代定位于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能够和海外竞争者进行竞争,和魅族现有的产品规划没有冲突。具体来说星纪时代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解决全场景下全域连接的问题,实现天地一体化;二是实现多终端、全场景、沉浸式的融合体验;三是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进行突破。

在手机红海时选择下场造手机,李书福有自己的逻辑。一位接近李书福的人士曾如此告诉《财经》记者:“李书福的布局总是有一根主线,那就是出行行业。”用吉利汽车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的话说,吉利控股集团的战略目标是要致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电动出行和能源服务科技企业。

2022-07-04 22:32
“小巴菲特”Seth Klarman:我是黄金的粉丝,相信黄金在危机时刻的价值

瑞银则表示,虽然投资者喜欢黄金,但他们正在等待一个更加明确的催化剂来增加黄金头寸,例如衰退风险显著升高和持续的通胀压力。

在金价持续走弱之际,对冲基金Baupost Group的创始人、价值投资大佬Seth Klarman仍然力挺黄金。他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表示:

“我是黄金的粉丝,我相信黄金在危机时刻的价值。”

Klarman认为,黄金仍是一种保值手段和避险对冲工具,虽然他预计利率将会上升,但他认为美联储的激进行动有限。如果全球经济环境以及地缘政治持续恶化,在投资组合中持有一点黄金将是比较谨慎的做法。

"如果世界变成了地狱,一切变得更加糟糕,我想人们会说:'我怎么知道什么东西值钱了?我要确保我有一些黄金,因为我不希望在绝望的时候没有钱。’也许永远不会走到那一步,但我认为在你的投资组合中拥有一点黄金是谨慎的。

有“小巴菲特”之称的Klarman是一名非常低调的对冲基金经理,也是美国市场上最受投资者尊敬的人物之一。在2017年LCH Investment评选的一份“史上最伟大的基金经理”名单中,Klarman名列第四。

其掌管的Baupost Group成立于1982年,投资横跨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等不同的资产类别,如今该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300亿美元。

2022-07-02 19:13
燃料成本翻倍,亚马逊自建物流分食,联邦快递净利大缩水

燃料成本翻倍,主力业务增速放缓

套餐收入中包含美国隔夜业绩及国际国内的包裹收入,营收达到93.18亿美元,占据总营收的38%,是联邦快递的主力业务。除此外,其运费总收入22.7亿美元,其他业务收入3.5亿美元。

这项业务的主要成本用在了人工、交通和燃料费上。工资和员工福利支出40.28亿美元。购买交通工具花费达到15.82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其燃料费开支增长近一倍。这季度燃料花费15.21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7.89亿美元增加了93%。但其维修护理费和公司重组成本大幅降低,综合下来营业利润为7.4%,同比增长了0.9个百分点。

联邦陆运营收84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为34%,同比增长仅4%。快递货运部门营收27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为11%。联邦快递货运经营业绩大幅增长,营业利润率提高570个基点至21.8%。主要是由于持续关注收入质量和盈利增长,每批货物的收入增长了28%,推动了业绩的改善。

据了解,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供应链中断,以及购买的运输和工资率较高,运输需求下降。联邦快递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的改善主要是由于收入管理措施,包括燃料对每个运输部门的影响以及较低的可变薪酬费用。

在2022财年的数据中,联邦快递全年营收935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由14.33亿美元增加至20.61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40亿美元营收增加了11%,调整后的净利润同比增加13%。未调整前,净利润同比减少26%,将近5亿元。

在业务营收中,依然是快递部门业绩占比最大,达到全年总营收的49%。联邦陆运、快递货运部门分别占比为36%、10%。而快递服务部门业绩增速最快。营收同比增加691%。这一数据在第四季度中达到了惊人的850%。

2022-06-24 22:55
熊市的尽头:美股的抛售才刚刚开始 华尔街转而看好中国

道指和标普500创下50多年来开局最差的100天。纳指的开局也是史上最糟糕的一年。但以史为鉴,抛售只不过才刚刚开始。

投资者经常将市场崩盘归咎于美联储。而历史数据表明,当美联储放松货币政策时,美股或迎来触底反弹。

英国《金融时报》研究显示,追溯到1950年,标普500指数已经有17次超15%的跌幅。高盛全球市场策略师发现,这17次中有11次,是在美联储再次转向宽松货币政策时,股市见底。

2022年,标普500指数下跌23%,这是90年来最糟糕的一次开局。该指数上周下跌5.8%,创2020年3月大流行以来的最大跌幅。

而与此同时,美联储的紧缩似乎才刚刚开始。在上周开启了大规模加息后,美联储表示今年将多次加息以抑制通胀。

而当下,没有人能确定,美联储何时会改变立场,以及在此期间经济可能会面临多大的压力。

美国经济或逼近衰退 市场下跌放缓但远没到底

许多投资者担心经济将走向衰退。近几周,零售销售、消费者信心、房屋建设和工厂活动等数据明显疲软;分析师预计,下半年企业将面临压力。

CIBC私人财富美国公司首席投资官David Donabedian表示“我预计夏天会很波涛汹涌,市场的下跌不会继续保持这种速度,但很难实现触底。”

David Donabedian劝阻客户不要试图“买入下跌的股票”,也不要期望市场很快好转而折价买入股票。他表示,即使在经历了一场惨痛的抛售后,股票看起来仍不便宜。

股市在衰退期间通常表现不佳。德意志银行研究显示,在1946年经济衰退期间,标普500中值下跌了24%。德意志银行策略师表示:“如果我们没有陷入衰退,我们正逼近衰退极限。”

熊市的尽头在哪?

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 Michael Hartnett表示,本轮美股熊市或在10月结束。届时,标普500指数可能跌至3000点附近,较当前水平仍有约18%的下跌空间。美国经济衰退、股市崩盘或将是熊市的最后两站。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EF66AEC01EDFAC04CAB5D97731065B347ABAE59A_size115_w540_h301.png

过程可概括为:通胀冲击(2021年下半年开始)——利率冲击(2022年上半年)——衰退冲击(2022年下半年)——崩盘(尚未完全完成),这一过程若在2023年下半年尘埃落定,机会就来了。

外资看好中国市场

摩根大通策略师则预计通胀压力和美联储的鹰派态度将在下半年降温。值得注意的是,策略师们再次提出了增加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建议,称对新兴市场的投资比重仍高于发达市场。

欧洲最大资管公司东方汇理的首席投资官表示,在经历了一季度的严重抛售后,现在更看好中国股市,“当前是买入(中国)股票和信贷的大好机会”。

高盛分析师Kinger Lau表示,随着监管以及海外上市和资本融资方面的政策更加清晰,中国互联网股票将得以进一步重估并缩小公允价值和现有估值的差距。

2022-06-21 15:02
中办印发《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

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有关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压实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严肃纪律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规定》贯彻落实。

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举措。《规定》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总结实践经验,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的适用对象和情形、工作措施、纪律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对于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防范廉政风险,促进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规定》明确,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管理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厅局级及相当职务层次以上领导干部;经商办企业情形,主要是投资开办企业、担任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等高级职务、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及从业、从事有偿社会中介和法律服务等行为。《规定》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别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分别提出了禁业要求,领导干部职务层次越高要求越严,综合部门严于其他部门。

《规定》要求,领导干部每年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时,应当如实填报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情况,年度集中报告后新产生的经商办企业情况要及时报告。对领导干部报告情况要进行随机抽查和重点查核,发现有关经商办企业违反禁业规定的,责令领导干部作出说明,由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退出经商办企业,或者由领导干部本人退出现职、接受职务调整,并视情况给予领导干部相应处理处分。其中,对拟提拔或进一步使用的领导干部,结合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四必”进行查核,不符合拟任岗位禁业规定的,应退出经商办企业,不同意退出的不予任用。

《规定》要求,对领导干部不如实报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情况,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反禁业规定经商办企业和以委托代持、隐名投资等形式虚假退出,以及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谋取私利等行为,依规依纪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对管理不力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2022-06-19 23:24
数字藏品平台已突破500家,数字藏品发行多而不精,同质化严重,正陷入“假性存量竞争”怪圈

2022年,数字藏品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许多互联网大厂、上市公司、国资平台等纷纷入局。截至2022年6月15日,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数字藏品发行平台数量已经突破500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2年2月,国内数字藏品平台为有100余家。

不过,数字藏品发行多而不精,同质化严重,以二级市场为营销重点的策略导致炒作盛行,数字藏品产业被拖入了“假性存量竞争”的怪圈,亟需监管。

在6月14日召开的“2022观火元宇宙数字藏品线上峰会”中,多位业内专家对数字藏品突破“假性存量竞争”的怪圈与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强调以区块链技术坚定实践文化数字化,首先要从企业端加强引导与监督,重点赋能实体经济。

陷入“假性存量竞争”怪圈

处于早期阶段的数字藏品平台野蛮生长的同时乱象丛生,降低收藏门槛、放任炒家入场带来的藏家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许多虚假上链、操盘二级市场的平台。可以预见,未来有关数字藏品行业的具体监管措施一旦落地,数字藏品行业将面临大面积洗牌局面。

数字藏品产业如何突破“假性存量竞争”怪圈、可持续发展?数字藏品监管与合规的靴子会以何种方式落地?成为数字藏品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

哈工大(深圳)区块链发展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员吴俊杰认为,数字藏品发展要注意平台、数据、产权三点合规。平台合规要关注资质合规落地,所需资质的要取要齐备;数据合规要按照数据安全法的规定,切实履行数据安全及数据质量的管理职责。

“关于知识产权的合规,国内NFT第一案中的杭州互联网法院认为,数字藏品平台需要承担较高的事前审查义务,开展了数字藏品业务建议要严格的事前审查机制,同时要设立举报机制。”吴俊杰介绍。

“数字藏品想要突破‘假性存量竞争’的怪圈、良性可持续发展,首先在企业端加强引导与监督,重点进行实体经济赋能;在用户端,首先在行业内部形成加强消费者保护与投资者保护的共识,建设聚合导航社区,加强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企业的沟通。”中国万网创始人、Hyperchain超块链董事长、青怡投资创始合伙人张向宁介绍,“假性存量竞争”指的是市场教育受阻、新用户流入通道被屏蔽,海量新用户群体拓展受限,行业只能在现有格局里面竞争。

在企业端,此次观火峰会中,发布了以数字藏品赋能实体经济解决方案提供商“数藏云”。张向宁宣布,“数藏云”将拿出1亿人民币,为1000家实体企业提供免费数字藏品领域的技术供应,帮助实体企业跨过Web2与Web3的鸿沟。

在用户端,用户共创型数字藏品聚合导航社区“数藏之家”及“观火文化数字化产业智库”成立。数藏云共同发起方代表、火讯财经创始人、中信出版社《数字化引擎》作者龙典表示:“数藏之家将形成对数字藏品行业的媒体服务矩阵,推出导航、点评、访谈节目、评级、排行榜等类别,帮助解决数字藏品行业用户端存在的信源质量低,炒作盛行,用户分辨能力低等诸多痛点,并在用户端产生对数字藏品的多样化、高质量、多使用场景的高级需求,倒逼B端进行结构调整,促进数字藏品‘良币驱逐劣币’效应的出现。”

2022-06-17 16:41
英语培训巨头没落:以相亲之名打擦边球招生,英孚成了相亲俱乐部?

【胡歌当初代言英孚教育的时候,英孚事业正如日中天。不过,胡歌应该庆幸的是,没有和英孚续约代言,要不然现在麻烦就大了。】

如何才能退费,成为英孚学员们讨论最热烈的事,群里的接龙消息不断闪烁,此起彼伏。

日前,英孚教育(以下简称“英孚”)将关闭除“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外的西安、武汉、苏州、徐州、成都、无锡等多地线下成人校区的消息传开。英孚校区关停前夕,手背上还有留置针的刘思明,暂停一天输液,心急火燎地赶到校区。

“我背着3万多的贷款,没敢跟爸妈说。”刘思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

对于像刘思明这样“分期付款”的学员们,虽然线下门店要关了又无法顺利退款,但他们仍须继续每个月按时还款,否则就要支付滞纳金,还将影响个人征信。当初英孚工作人员劝他们使用的所谓“分期付款”,事实上并不是每个月分期付学费给学校,而是与第三方金融机构签署的贷款。

而一位学员卢月此前在与英孚销售人员交流中,流露出自己是单身时,对方立即说她的未婚夫就是通过学员介绍的,“说不定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男朋友。”

曾经,在英孚课后辅导老师口中,无论是想要排遣孤独的老年人、想要相亲的年轻人、还是想要考过大学英语拿学位证的在校学生,英孚都能满足。“认识高净值对象的好去处”“说不定也可在这里找到男朋友”“不想当‘单身狗’了吗?你们的相亲课来了”……透过课后辅导老师的这些说辞,似乎主打高端成人英语的机构一下变身成了相亲俱乐部。

2022-06-13 17:22
阅读更多
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