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天才失敗”的案例? 頭部量化機構是怎麽在一個月虧掉40%的
2022-02-17 21:34匯商財經

一夜之間,頭部量化機構九坤的一只海外產品,年內回撤近40%的消息在業內傳遍。

這幾乎是業內一線量化機構目前有據可查回撤最快、最深的歴史紀錄。

而且考慮該產品投資對象主要涉及A股,這更加引發了對於當下A股量化投資策略的關註。

這樣的回撤會否在規模已十分龐大的私募量化行業內有所蔓延?

這個產品究竟是怎麽操作的?

策略怎麽會突然失靈,這個產品虧損點究竟是什麽?

未來它們的應對是什麽?

本文嘗試探究下這些問題的答案。

這是一個怎樣的產品?

根據資事堂獲取的資料顯示:涉事產品為“Ubiquant Asia Pacific Quantitative Hedge Fund ”,中文名為“UBIQUANT亞太對沖基金”,成立於2019年4月12日,

在2021年8月之前,該產品在兩年零四個月內獲得了140%以上的收益,年化收益接近50%,冠絕市場。

但此後半年內,該產品經歴了巨幅回撤。回撤最差的今年1月份,該產品直接下跌了39%以上。

截至今年1月末,該產品單位凈值回到了1.11元(換算成1元面值),曾經的豐厚盈利幾近一掃而光。

對沖產品是怎麽運作的?

根據資事堂獲取的相關資料,該產品主要策略特點是:

  1. 運用量化多因子等模型進行選股,模型以量價為主,疊加基本面因子
  2. 全市場選股,多頭一籃子股票,同時做空一籃子股票,博取對沖收益
  3. 通過收益互換疊加日內高頻策略
  4. 以股指期貨、股票指數互換等衍生工具縮減組合波動率和回撤
  5. 離岸基金可使用5倍杠桿,多空共10倍杠桿,放大產品收益。

翻譯一下,該產品使用的基礎策略主要是多因子選股、統計套利、衍生工具對沖等常規的量化對沖手法。

但離岸產品可使用5倍以上的高杠桿運作,這是境內產品所不具備的,也是此次1月份凈值大幅虧損的主要原因。

為何使用高杠桿?

答案就是為了放大收益。

妳當該產品歴史上140%以上的收益率是怎麽來的?

資料顯示,境內量化機構的同類量化產品,在2019年到2021年中的凈值增長率大概在30%~45%一線,亞太對沖基金的收益率足足放大了幾倍。

當然,這麽操作還有兩個前提:

1.融資成本足夠低。

境內量化產品的資金成本大致要在5%~7%一線,而海外市場據說只有1%以內。有些量化策略只有在海外才能放的起杠桿。

2.對策略收益有足夠信心。

後者才是“所有問題的源頭”。如果手持一個每年看似穩定收益比如年化20%的策略,通過杠桿放大幾倍收益,難道不香麽?

但,真的有這樣穩定收益的策略麽?

或許有些投資經理相信是“有的”,或許當年對沖失敗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也是這麽想的

策略為何失靈?

很明顯的 ,在去年8月以後,該產品的策略開始經歴回撤階段,這個收益率在四季度曾經有所反彈,但最後在今年1月爆發。

去年8月以後發生了什麽?就是中小盤股的跌幅開始大於大盤股跌幅。

以中小盤的代錶指數中證1000和大盤股的代錶指數滬深300為例,在去年7月份和8月份,小盤指數要跑贏大盤指數10.4和6.5個百分點,此後兩個月則是分別跑輸5個點和1.1個點。

11月份,小盤指數重新跑贏,同期可以發現九坤的對沖基金收益也是反彈的。

類似的指數跑輸可能還只是部分原因。指數強弱切換背後,可能是市場內部結構的規律發生了變化,這可能帶來更多策略上的回撤。

呼嘯而來的“風險”

種種的情況在今年一月份鑄成“呼嘯而來”的風險。

根據亞太對沖產品的“一月報”,該產品在今年一月份的虧損主要集中第一周和第四周。

第一周基金凈值下跌約-26%(杠桿後)第四周基金凈值下跌約-13.7%(杠桿後),兩者虧損接近全月總虧損。

去掉五倍杠桿後,第一周基礎策略收益虧了5.2%,第四周基礎策略虧了2.74%。

具體細分來看,在不考慮杠桿因素的情況下,該基金的收益在一月份回撤了約-7.8%“其中-4.7%來自 alpha,-2.1%來自市值敞口暴露,費用和基差(對沖成本)分別貢獻-0.5%左右的虧損”。

翻譯一下的意思是,選股上該組合虧了4.7%,市值偏嚮中小盤風格又導致了2.1%,對沖工具的使用和其他成本又虧了1個百分點。

也就是說,在1月份,UBIQUANT亞太對沖再度經歴了選股策略和風格押註的全面回撤,而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樣的大幅回撤疊加5倍杠桿後,把月度虧損推高到非常高的高度。

風控措施呢?

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產品的風控呢?回撤的控制措施呢?

這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量化產品通常是怎麽控制回撤的。

投資有一個原則叫“盈虧同源”,意思是每一個投資策略都有本質上的固有風險,妳用什麽方法掙的錢,也會從同一方嚮把錢虧出去。

早期的量化產品以套利策略為主,當時的風控是很簡單有效的,日內收益不佳就可以對部分策略做修正了,所以,當年的量化產品回撤是很小的。

但如今的量化投資,考慮到大規模的資金容量,已經越來越多的使用交易杠桿和頻率高中低兼有的投資策略。即越來越多的傾嚮於用承受一定的波動風險,來獲取收益。

所以,對於量化產品的回撤,全行業的風控都在做相應的調整,私募量化產品的收益波動整體也越來越大。

我們以幾家頂流機構的量化產品來看,各家的凈值曲線雖然各有不同,但多數都是去年9月份後見頂的,而且過去半年內大波動都不小。

這錶明,類似問題是這個行業的普遍性挑戰。

未來應對

出現了這個問題,相應的管理人也已經給出對策,九坤投資在亞太對沖基金的一月報中錶示,已經追加了3000萬美元自有資金申購,和持有人共擔風險收益

此外針對前述的虧損原因,九坤還將做以下調整:

1.對因子配置做出調整,“將保持對風險因子暴露的更嚴格的管控”。

2.提高對沖比例,防範指數整體下跌,“將產品市值敞口調整至 0,對沖市場風險”。

3.承認高波動的風險特徵定位不會發生改變,投資優化的核心將繼續聚焦在策略、團隊和技術上。

但其實還有兩個問題,值得全行業來考慮。

第一、如何充分嚮銷售渠道和投資人溝通部分量化策略現有的高波動特徵?

第二、如何在受托資金規模增長的情況下,平衡好回撤和收益之間的關繫。

莫種程度上,只有平衡好這兩個關繫,量化私募產品才有更好的未來。

写评论
最新评论
帽子姐聊財經
資深黃金、外匯分析師,長期從事黃金外匯研究工作。在行情把握以及操作策略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擅長分時短線交易,中線波段捕捉,交易風格穩健。
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