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智能汽車本質是“消費電子”產品,全球前5的品牌必將手握80%以上份額
2022-08-20 16:06匯商財經

小米為何敢造車?雷軍的思考:“小米在國內擁有數以仟萬計的忠實粉絲和用戶,他們當中只要有1%的人願意給我們一個機會,小米汽車就可以獲得一個夢幻般的開局。”

本文作者:雷軍,內容摘自:《小米創業思考》,中信出版集團2022年8月出版

2010-2020年,小米前10年的所有主幹業務戰略在公司創辦之前都已經在規劃之中。而新10年中,第一個全新的重大業務拓展,就是2021年3月宣佈造車。

這是小米發展史上最重大的決定之一,是公司管理層反復論證、慎重決策的結果。小米成立一家全資的智能電動汽車子公司,預計10年內投入100億美元,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我本人再次親自帶隊,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CEO。同時,我也嚮米粉、公眾錶達了我的想法,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後一個重大創業項目。我願意押上我人生全部的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

1 戰略思考的終局意識

在造車項目的調研過程中,我的出發點不是論證造車的必要性,而是努力在找不造車的理由。

事實上,在過去的若幹年間,公司內外都有過關於小米要不要造車的議論,但一直沒有形成正式的討論。為什麽過去不討論造車?我的考量主要出於兩個方面:第一,我始終關註公司業務的專註性,小米現有業務有著巨大的體量,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而汽車業務體量也特別巨大,我們一定要避免貪多嚼不爛;第二,從2015年開始,小米的核心主業手機業務經歴低谷,幾年間都在全力補課,無暇分心考慮造車。到了2021年年初,隨著國內外各種環境和小米自身業務發展格局的變化,造車第一次成為小米管理層必須嚴肅對待的話題。

汽車,造還是不造?這是個問題。機會和風險併舉,如何抉擇?面臨重大戰略思考時,我們不能陷入碎片化的局部信息,而是要有終局意識,以宏觀終局判斷來反推我們的策略和選擇。關於造車,我們進行了三個層面的終局推論。

第一層,對公司業務終局會有怎樣的影響?

我們必須看到幾個客觀事實:第一,手機行業已經進入成熟存量競爭階段;第二,車是最大的個人消費品,智能汽車就是當下最大的風口;第三,智能汽車是智能生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它與個人移動設備和居家環境一起組成了完整的智能生活場景。

此外,一個非常清晰的現實也在警醒我們,消費電子領域幾乎所有的巨頭都已紛紛下場佈局,如果我們不做汽車,未來小米會不會淪為一個失去了成長空間的“傳統公司”?

所以,對小米而言,造車是大勢所趨,別無選擇。

第二層,智能電動汽車的行業終局是什麽?

最根本的判斷是,產品的形態屬性的終局是什麽?經過調研分析我們發現,電動時代,汽車的制造門檻已經大幅降低,3萬個零組件高度模組化,過去10年間動力電池成本下降了80%,未來至少還有50%的下降空間,電動汽車的本質已經是“消費電子”產品,“軟件定義汽車”將是競爭的制高點,同時電動汽車也會變成“鐵人三項”的商業模式,未來的收入將由硬件、軟件和各類汽車服務組成。我們認為進入智能電動時代,汽車工業的內核將從“機械工業”嚮“信息工業”和“消費電子”轉變。

這個結論,指嚮了一個關鍵問題:這個行業的終局是什麽?

如果智能電動汽車“消費電子化”,那麽就必然會遵從消費電子行業的規律,當15~20年後行業進入成熟期,全球前5的品牌必將手握80%以上的份額。也就是說,只有最終進入全球行業前5,做到年出貨1000萬臺以上才有意義。這將是極其殘酷的競爭。

第三層,戰略決策的根本檢驗依據是什麽?

小米造車未來有沒有機會贏得5張“終極船票”中的一張?這是個靈魂考問,我們一直在痛苦地思考。一位叫吳嚮宇的米粉的話,對我的最終決策起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他說:“妳們敢造,我就必買。”

也正因如此,我決定,不想太多,不再糾結,眼下只關心為米粉造出一輛好車來。小米在國內擁有數以仟萬計的忠實粉絲和用戶,他們當中只要有1%的人願意給我們一個機會,小米汽車就可以獲得一個夢幻般的開局。

所以,當妳做關鍵決策時,最基本的推演依據就是,這個決策是否符合用戶的期待,是否能贏得他們的支持。

基於以上三個終局考量,我和我的同事們堅定了造車的信心。

關於造車,相比特斯拉,我們晚了十多年,相比國內最具代錶性的造車新勢力,我們也晚了五六年。現在入行晚嗎?我認為併不晚,汽車是一個百年賽道,電動汽車才剛剛起步,我們還有充足的機會。同時,我們還有非常顯著的獨特優勢:

(1)智能電動汽車徹底改變了汽車業的商業模式,小米對基於硬件的互聯網服務模式理解極為深刻。

(2)小米擁有業內最豐富的軟硬件融合經驗,在互聯網業內對制造業的理解無人能敵。

(3)小米擁有業內規模最大、品類最豐富、連接最活躍的成熟智能生態。

(4)小米有大量的關鍵技術積纍可以復用。

(5)小米有強大的品牌積纍的厚實的用戶基礎,有全球米粉的信賴和支持。

(6)小米有充足的超1000億元現金儲備,可以心無旁騖地大膽投入。

這一繫列推演也指出了另一個關鍵決策的答案:我們必須把小米汽車放在小米集團架構內。唯有如此,才能保障全集團生態統一、心態統一,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才能保障小米汽車融入小米的高效模型和文化氛圍。同時,這也決定了小米汽車創立之初要拒絕外部高額估值的誘惑,完全由小米集團獨資培育,以純粹的心態踏踏實實把產品做好。

從2021年1月15日開始,經過75天85場業內拜訪溝通、與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深度交流、4次管理層內部討論會、兩次正式的董事會,我們終於迎來了小米史上最重大的決定: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未來10年,將投入100億美元,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小米將以巨大的投入、無比的敬畏和持久的耐心來面對這個全新的徵程。

2 大公司做新項目的“三個大坑”

2021年3月30日,公告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之後,我們馬上開始了緊張有序的籌備工作。

截至2021年年底,我們已經投入數十億元資金,組建起超過1200人的團隊。汽車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對我們的團隊組建、文化融合提出了極大的挑戰。我們從汽車技術制造領域迅速引進了大量傑出的專業人才,招募組建起一支具有全球化背景的精幹設計團隊,同時從集團內部抽調精兵強將,收購業內先進團隊,加上小米原有的深厚積纍,迅速擁有了業內一流的自動駕駛技術實力。截至目前,整體進展超過預期。

來自五湖四海的團隊在同一個目標下走到一起,在小米方法論的指導下,大家馬上開始了如火如荼的討論推演,迅速碰撞出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想法。

2021年年底,當我收到汽車各團隊提交的產品定義、技術選型、供應鏈計劃、團隊擴張方案時,一方面看到了團隊野心勃勃的旺盛士氣,另一方面也隱隱覺得步子跨得有點太大。

於是,我把核心團隊約到一起,進行了近一個月的高強度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話題成了參會同事的討論風暴眼:我們到底要用什麽心態來造車?是用500強公司做新業務的心態,還是一個小團隊從零開始創業的心態?由這個話題又延伸出一個新的話題:為什麽過去大公司做新業務,失敗的概率會那麽高?比如有知名的消費電子公司、房地產公司造車失敗,還有著名的軟件公司、互聯網公司做手機失敗。這樣的失敗案例比比皆是。相比創業團隊,大公司無論是財力還是資源等各方面都要強大得多,為什麽成功概率沒有明顯增加呢?

經過反復討論,我們總結出了大公司做新業務的三個大坑:認知錯位、慣性思維、偶像包袱。

認知錯位就是錯誤地預估了行業復雜度和自己的能力。比如,很多大公司的業務主管往往對自身和所屬團隊估計過高,沒有意識到很多成績實際上是由所在平臺長期積纍而成。又比如,經歴過成功的大公司團隊往往會低估新業務的行業復雜程度,先入為主地過高估計團隊在這一領域的影響力。認知錯誤最大的危險之處,就是會導致對新領域缺乏足夠的敬畏之心,陷於不知己也不知彼的危險境地,嚴重延誤有效推進速度。

一旦出現認知錯誤,必然會導致慣性思維,會把原先的行業經驗、行為習慣不假思索、刻舟求劍似的照搬到新業務中來。比如,習慣了大團隊、大預算,就會本能地在業務初期脫離實際地鋪張浪費;習慣了在供應商面前的甲方姿態,在新業務中就缺乏足夠的主動開拓動力。慣性思維一旦發生,危害極大,輕則效率低下,重則方嚮錯誤。

而“偶像包袱”則是一方面面對合作夥伴時低不下頭,俯不下身,無法用謙遜的心態嚮同行學習,另一方面總想著第一款產品就要驚天動地,全面勝出。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是一種傲慢,也是一種虛榮,更是一種莫名其妙的速勝論幼稚病。

如何避免這三個大坑?我們需要在做策略推演時大膽設想,小心求證;同時,始終堅持創業團隊心態,杜絕一切盲目樂觀與傲慢,保持警醒、謙遜,甚至保持對生存的恐懼。借用劉慈欣在《三體》中的精彩論述,就是“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具體到小米的汽車業務中,我跟團隊說,首先,我們是一個剛剛上路的新人,憑什麽第一款產品就要做全面而徹底的顛覆?我們能不能先確保做一款好車,一款能夠與當下同級所有產品比拼的好車,在確保這個目標的基礎上,再考慮顛覆的部分。其次,我們要想明白我們為誰而造車。能不能先從我們最熟悉也最具市場容量的群體做起,兼顧集團整體業務的步調。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再次踏入全新的領域,必然面臨諸多挑戰。汽車行業復雜度之高、投入之大、周期之長、容錯率之低,都需要小米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踏實、敬畏之心來面對。況且,目前業內的主流選手比我們早出發至少6年,作為一個後來者,我們必須保持謙遜,保持敬畏,全力追趕,才能勝出。

写评论
最新评论
富路理財
理財市場是有經驗的人獲得更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更多經驗的地方!
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