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讀|防風險與保民生併重 房地產如何實現平穩發展?
2023-03-08 11:29匯商財經

南財集團全國兩會報道組記者張敏、實習生黃俊鈞 北京報道

據新華社消息,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會5日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錶國務院,嚮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在回顧過去5年來的主要工作中,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建立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擴大保障性住房供給,推進長租房市場建設,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但同時,“房地產市場風險隱患較多”,也是當前發展面臨的諸多睏難挑戰之一。

在今年的工作重點中,房地產相關工作主要被置於三個工作大項下。在“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的工作大項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在“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的工作大項下,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在“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的工作大項之下,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住房保障體繫建設,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

這也意味著,在防風險、保民生、促消費等方面,房地產都將承擔重要角色。這與房地產具備的金融、民生、消費等多重屬性有關,同時也說明,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對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至關重要。

防風險仍是底線

近年來,“防風險”一直是房地產業的重要關鍵詞之一。過去多年來,不少房地產企業借助“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模式進行發展,在實現快速增長的同時,也纍積了不少風險。

在監管部門的去杠桿政策下,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一些擴張速度過快、風險抵抗力不強的房企出現流動性危機,加之其他內外因素的影響,房地產業的風險開始顯現,併逐漸影響到經濟發展、金融安全、民生保障等各個方面。

此後,各級監管部門接連出臺穩樓市政策,在提振市場信心、穩定住房消費的同時,也著力化解行業風險。進入2023年,隨著房屋、土地交易的復蘇,房地產業的流動性緊張局面也有所改善。

但對於體量龐大,且剛從築底狀態中恢復不久的房地產業來說,防風險工作仍然不可放鬆。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4.9萬億元,同比下降25.9%。企業層面,雖然融資環境改善,且房企採取了各種措施進行了債務展期、資金回籠等改善流動性工作,但由於發展模式的轉變併非一朝一夕,風險仍然時刻存在。

事實上,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將房地產相關工作納入“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的大項下。

今年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雜誌發錶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的一部分《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其中對處理房地產風險有著明確的錶述:

“房地產對經濟增長、就業、財稅收入、居民財富、金融穩定都具有重大影響。要正確處理防範繫統性風險和道德風險的關繫,做好風險應對各項工作,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文章還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深入研判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繫和城鎮化格局等重大趨勢性、結構性變化,抓緊研究中長期治本之策,消除多年來‘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發展模式弊端,推動房地產業嚮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防風險是2023年地產的主題。”廣東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嚮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紓睏企業端,目的是防止風險擴散到優質房企,防止風險外溢,政策重點(“三支箭”等)都是為了確保優質房企能穩定下來,這是行業和市場的基本盤。對於其他出險的企業,堅持市場化原則,該破產的破產、該重組的重組。至於出險企業的項目保交樓,既是各地的政治任務,也是基於民生的考量。這樣就守住了不發生風險的底線。

不僅如此,防風險還將是房地產業中長期發展階段的主旋律之一。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在新的發展階段,主動調整,徹底改變“三高”(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發展模式,是企業應對風險、穿越周期的根本之道。

嚴躍進還指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還包括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這與頭部房企風險密不可分。房地產風險的化解,也將有助於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房地產如何穩經濟?

在防風險的底線下,房地產如何在經濟增長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同樣值得關註。

由於體量龐大、產業鏈長,房地產在穩經濟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去年年末,監管層就陸續釋放“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的信號。此後,地方政府制定2023年經濟發展目標和政策時,也將房地產納入其中。

雖然難以再現以往的快速發展階段,但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難看出,無論從短期還是中長期來看,房地產都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一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5年來,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60.2%提高到65.2%。分析人士認為,這既是一個巨大的成就,同時也意味著,我國的城鎮化率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房地產業也將存在新的發展機會。

另一方面,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李宇嘉錶示,這意味著房地產至少不能形成拖纍。而要助力經濟增長,在今年的投資、施工、消費中,房地產都需要有較好的錶現。

近兩年來,監管部門一直強調對住房消費進行支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這也被認為是今年房地產政策的重要方嚮。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從政策方嚮上,今年將繼續取消各類限制性措施,促進住房消費。只有租、購等住房消費恢復,作為重要風嚮標意義的市場交易才能繼續回溫,併進而對投資、拿地、建設等鏈條形成正嚮影響。

值得註意的是,進入2023年,價格信號已經出現改善。今年1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有36個,數量為近17個月以來的新高;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13個,為近6個月以來的新高。

因此,如何通過激發消費熱情,保持市場熱度,使之延續當前的回暖趨勢,將是各地的樓市政策重點。

李宇嘉指出,住房消費的主體,或者說有切實需求的,就是3億左右新市民、青年人。這部分人群已經進入城市,但沒有體面的住所,無法在城市“紮根”,也就無法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務。因此,政策重點就是將這部分人群納入住房保障、住房消費,從而激活住房發展的可持續動力,也是擴大內需的關鍵。

写评论
最新评论
地產
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