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第3章 看透了钱的本质,你就了解了金融的真谛——每天学点货币

在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

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一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支香烟,一件衬衣值80支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支香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

在过去100多年的时间里,无政府主义者,甚至那些极端的保守分子和嬉皮士,他们都曾经梦想废除货币。那么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家庭或个人、各类经济单位几乎每天都要接触货币;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货币来计价,任何购买都要用货币来支付。但是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地方,假设这里是一个没有货币的世界,那么,我们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现在我们就来复活一下古老的交易方式:一个村子里住着养羊的人、种麦子的人、打铁的人。现在养羊的人想要一把斧头,但是打铁的人却固执地只愿意接受面包,那么养羊的人会怎么做呢?首先,在和种麦子的人讨价还价之后,他会让对方牵走一只羊,然后换来50个面包,接下来,他再和铁匠商量,最终用20个面包换来自己需要的一把斧头。

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采取的就是这种物物交换形式,这样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极其麻烦的,人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为最琐碎的结果而讨价还价,而且这种交换往往还会带来一些不快。

但是随着人口增加,物产增多,商品流通规模也随之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物物交换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为了加快贸易的速度,人们发明了“钱”。在上面的例子中,一只羊最终可以换来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解释,货币是交易的手段,制度化的信用象征,它能有效降低交易的成本。当人们将货币引入经济系统之后,任何商品的价格都可以用这个自由度来表示,由此经济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荷马史诗》就记载着这样的内容:当时的人们经常用牛来代表物品的价值,一个工艺娴熟的女奴值4头牛,而第一名角斗士的奖品值12头牛。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流通的货币就好像一条公路,尽管它们可以流通,可以把所有的牧草和谷物从农村带到市场上,但货币本身不会产生任何东西。

最后,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货币的功能:

(1)计价单位。所有的交换都以货币为媒介,于是人们拥有了一项衡量任何一种商品的标准了。

通过货币,我们可以轻松地将一种商品或服务同其他商品或服务联系起来,由此诞生了伟大的价格体系,人们能够从经济的角度计算得失:一辆汽车大概价值60盎司黄金,而一间房子价值180盎司黄金,也就是说一间房子能换来三辆汽车。瞧,这非常简单明了!

(2)流通手段。货币的引入消除了物物交换中的各种弊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为商品和服务交换提供便利,不仅提高了交换的效率,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货币源于流通,服务于流通。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任何形式的货币运动的最终归宿都是交换,无论是借、贷、存、贮、汇等运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消费(即交换),它的终点总是商品,否则货币就失去了意义。

(3)价值贮藏。货币可以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被贮藏起来,即“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

作为价值的载体,货币的运动就是价值的运动,货币的贮藏也就是价值的贮藏。一般来说,纸币的稳定性比较实物货币相对要差一些。因为纸币的价值及其发行是央行人为决定的,具有无限扩大的可能。而且现代政府和央行也喜欢这种凭空创造财富的机制,总是具有扩大发行的冲动。纸币的价值稳定性比较商品货币要差得多,因此削弱了纸币的价值贮藏职能,在极端情况下,纸币变成了白纸一张,完全失去了价值,不具备货币真正的职能,比如津巴布韦的100万亿纸币。

(4)支付手段。货币的转移就意味着价值的转移,这种转移就是支付过程。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无论是由商品转化为货币,还是由货币再转化为商品从而最终完成商品间的交换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商品的转移,即交货的过程,卖的过程;其二为货币的转移,即付款的过程,买的过程。买或卖的过程以交货及付款的完成而结束。其中付款的过程就是支付的过程。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是货币充当交易媒介的必要条件。

无法抵挡的金灿灿的诱惑

印加帝国,这个500年前南美洲的最先进的社会就没有货币,印加帝国虽然拥有贵金属,但印加人是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稀有金属的。他们认为黄金是“太阳的汗水”,白银是“月亮的眼泪”。

在印加帝国,劳动被视为价值单位。此外,印加经济往往依赖的是严酷的中央计划和强迫劳动。因此当西班牙殖民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囚禁了印加皇帝之子时,印加人在几个月内上交了13 420磅重的黄金和26 000磅重的纯银,但却仍然无法满足对方的胃口。印加人无法理解那些欧洲人对黄金和白银贪得无厌的欲望。“即使把安第斯山脉所有的积雪都变成黄金,他们仍然不满足。”印加人抱怨说。

印加人无法明白的是,对皮萨罗和他的部下来说,金银不仅仅是闪闪发光的金属装饰物,它可以铸为货币,可以作为计算的单位,具有贮藏价值,也就是具有便捷的购买力。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那么,黄金到底具有怎样的价值,才使其如此受人青睐?

作为一种硬通货,黄金的保值储值功能以及流通性、稀罕性、耐久及延展性,历来为人们所青睐,而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则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黄金被称为最诚实的金融资产,它与其他资产最根本的不同在于,黄金不是任何人的负债。法定货币在极端情况下将不被任何人接受,而黄金永远不可能被拒绝。

远古时代以物易物的方式极其繁琐,因此当时的人们渐渐想到找一种交易媒介来简化这种交易。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为我们描述了人们的要求:这种东西可以在人们之间彼此平等交换,自身必须有价值,出于生活的考虑,它应如铁和银或其他类似性质的物品一样有方便携带的额外优点。

那么用什么媒介来交易呢?这种东西必须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还要不容易大量获取,还必须可以携带……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羽毛、石头等都曾作为货币使用过。但是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这些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所取代。不仅是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当人们需要选择最适合充当货币形式的商品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金银。所以凯恩斯说:金本位是野蛮的遗迹。

人们说:金银是天然的货币,在这里不妨诠释一下黄金成为货币的先天条件和优势:

首先,黄金色彩鲜艳,有光泽,是唯一不褪色、不生锈的金属。其次,黄金价值高,便于携带。试想一下,如果以羊作为货币,那么在匆忙之间我们又该如何携带呢?再次,黄金易于分割,便于锻造,可以满足不同数额的支付需求。最后,黄金易于识别,便于测量。

但是使用黄金交易也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成色需要鉴定,重量需要称量。渐渐地,人们又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铸造重量、成色统一的贵金属硬币。这样,在使用货币的时候,既不需要称重,也不需要测试成色。这些硬币上有国王或皇帝的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以免伪造。

小亚细亚吕底亚王国(今土耳其西部)金币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金币。币材采用流经吕底亚王国首府萨迪斯河中的自然金银矿粒打制而成。这种矿粒成分约为3金1银,呈黄白色,俗称琥珀金。

西方国家的主币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量逐渐增大,到15世纪时,经济发达的佛兰德斯和意大利北部各邦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恐慌。从16世纪开始,大量来自美洲的黄金和白银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挽救了欧洲的货币制度。

慢慢的,人们发现金属货币使用起来也并不方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其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请看一个惊人的事实: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

在这种情况下,金本位出现了。在金本位货币制度下,政府规定金银之间的价值比率并按这一比率无限买卖金银。让我们来看一下金本位的基本特征:以一定量的黄金为货币单位铸造金币,作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清偿能力,同时限制其他铸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或等量黄金;黄金可以自由出入国境;以黄金为唯一准备金。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金币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以黄金为核心和本位货币。到1914年,已有59个国家实行了金本位制。黄金是货币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也是最后一个本身拥有价值而又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与价值尺度的实质性货币。黄金是本位货币,是国际硬通货,可自由进出口,可支付贸易赤字,可作为国内货币流通。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就这样,黄金成了货币的中心,也成了经济的中心,黄金的金融属性非常完全。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金本位制带来很大的冲击: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时,黄金紧缺并且受到官方控制,伦敦黄金市场关闭,“金本位制”彻底崩溃,我们从此进入了货币信用时代。

从1938年开始,已没有一个国家允许国民将货币或存款兑换成黄金,黄金的货币属性已经消失。尽管近几年来黄金不断上涨,但金本位复归仍然是一种渺茫的梦想。

劣币驱逐良币与良币驱逐劣币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二手车市场,里面的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但其质量有很大差别。卖主对自己车的质量了解得很清楚,而买主则没法知道车的质量。假设汽车的质量由好到坏分布的质量了解得很清楚,而买主则没法知道车的质量。假设汽车的质量由好到坏分布比较均匀,质量最好的车价格为50万元,买方会愿意出多少钱买一辆他不清楚质量的车呢?最正常的出价是25万元。那么,卖方会怎么做呢?很明显,价格在25万元以上的“好车”的主人将不在这个市场上出售他的车了。这样一来,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当买车的人发现有一半的车退出市场后,他们就会判断剩下的都是中等质量以下的车了,于是,买方的出价就会降到15万元,车主对此的反应是再次将质量高于15万元的车退出市场。依此类推,市场上的“好车”数量将越来越少……

请思考一下:为什么质量较差的车反而会战胜质量较好的车,成为二手车市场上的主流呢?

这个问题或者可以用一个著名的定律解释。400多年以前,英国财政大臣格雷欣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货币,也就是“良币”,必然退出流通——它们被收藏、熔化或被输出国外;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也就是“劣币”,却充斥市场。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格雷欣法则”,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由于金和银本身的价值是变动的,这种金属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与两者兑换比率相对保持不变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比如说当金和银的兑换比率是1:15,当银由于其开采成本降低而最后其价值降低时,人们就按上述比率用银兑换金,将其贮藏,最后使银充斥于货币流通,排斥了金。如果相反即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用金按上述比例兑换银,将银贮藏,流通中就只会是金币。

事实上,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不难理解,因为这种情况在生活中也广泛存在。比如在公共领域,当潜规则盛行时,守规矩的人肯定争不过不守规矩者。就说排队购物或上车吧,文明程度低的城市,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搞得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苦不堪言。

回归正题,劣币驱逐良币这种现象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我相信,世界各国的君主,都是贪婪不公的。他们欺骗臣民,把货币最初所含的金属分量,次第削减。”在欧洲,从罗马时代到17世纪,铸币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不断贬值的历史。臣民可以拒绝贬值的货币吗?不能!那将被视为对王权的挑战。

在中国,汉武帝曾经把禁苑里的白鹿皮做成钱币,规定一块白鹿皮币值40万钱,强行卖给王侯宗室。在欧洲,对政府铸造的金币、铜币,也总有人想办法从边缘弄下一些边角余料,降低了货币的实际价值,但由于是法定货币,它们仍然能得以流通。总之,在每一个大规模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案例中,都能看到“法定货币”的身影。

如果再进一步探讨一下,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货币都是国家“垄断”呢?私人为什么不能铸币呢?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铸币行业与其他行业没有什么区别,19世纪初资本主义开始时期,铸币权都是分散的,每一个铸币者生产最讨顾客喜欢的钱币——大小或形状讨顾客喜欢,其价格经市场自由竞争后确定。古希腊几乎每个城邦都有自己铸造的货币,中世纪的德国各封建领主的铸币机构有600多所。

人类用货币欺骗的历史和人类最早使用金币的历史一样久远。在坦桑尼亚,牛曾经被用来当做货币,可不幸的是,人们发现交易中所支付的牛都是瘦弱的病牛,因为价格只是用牛的数量来表示,价格在优质牛和劣质牛之间没有区别,因此将劣质牛作为支付,而将优质牛保留起来就是很自然的事。即使在纳粹集中营里,劣币也会驱逐良币,手工卷烟很快就将机器卷烟驱逐了出去。

古罗马时期达到了最疯狂的时候,曾铸造仅含白银2%的银币。渐渐的,那些足值的货币会离开市场。

为了避免劣币充斥市场,人们开始反对私人铸币,他们更愿意信赖政府铸币,并相信政府能够防止或者惩罚那些私人铸币的欺诈行为。于是,政府渐渐地垄断了铸币权。

可是政府就真的值得信赖吗?

在16世纪英国,贵金属不敷造币使用,必须在新铸造的货币之中加入其他金属成分,故当时市场上就有两种货币,一种是原先不含杂质的货币,另一种是被加入其他金属的货币。虽然两种货币在法律上的价值相等,但人们却能加以辨认,并且储存不含杂质的货币,将含杂质的货币拿去交易流通。故市面上的良币就渐渐被储存而减少流通,市场上就只剩下劣币在交易。

公元1世纪,在臭名昭著的尼罗皇帝时期,这些铸币的贵金属含量开始减少,金币和银币中越来越多地掺进了合金,紧接着用这种计量单位表示的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涨,罗马帝国的衰落也就从通货膨胀开始了。

但是很多时候,经济生活中也存在“反格雷欣法则”的现象,也就是说良币驱逐劣币。

你拿着100元在菜市场买菜,当你认真检视找回来的50元钞票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你在检查收到的是否是假钞,套用经济学术语:你在驱逐劣币。

没错,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劣币则不能驱逐良币,因为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在自发地驱逐劣币。买主固然倾向于使用劣币支付,但他们未必能够得逞。因为卖主和买主一样精明,他们会拒绝接受劣币。买主要想买到商品,只好把藏起来的良币投入使用。

每个人既是买主又是卖主,当他作为买主被卖主拒绝劣币之后,他做卖主时,自然也会拒绝劣币。你为什么反复检查出租车司机找给你的钱?因为你知道如果你收到假币,就很难把它花出去。长期下来,劣币就将退出流通。因此,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总是良币驱逐劣币,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比如在中国的钱庄、票号时代,哪家的信用好,哪家的银票就坚挺。山西的四大恒票号信用卓著,四家的银票同时通行全国,连慈禧太后也得使用。而那些信用成问题的钱庄票号,它们的银票就会被迅速抛离市场,充分体现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威力。红顶商人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信用出问题后也是落得个被抛弃的命运。银元时代,墨西哥鹰洋和袁大头由于其优质的成色,一直作为良币稳占市场,从来没有被驱逐之忧。

也就是说,当金融货币为银行券或纸币替代后,“格雷欣法则”就被倒置了,即良币驱逐了劣币。这是因为,金融货币与商品相交换时,体现的是一种“钱货两清”的等价交易;而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与商品的交换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的信用关系,商品生产者售出商品接受纸币,以信任纸币发行人的信用为前提。所以,“好”的纸币发行人发行的纸币必然受到欢迎,而“差”的纸币发行人发行的纸币必然遭到抵制,于是良币驱逐了劣币。

纸币是让一个国家繁荣的最好方法

约翰·劳是18世纪欧洲的一个金融家,以推行纸币而闻名。当时,欧洲各国货币还是采用金属本位,市场上不是金币就是银币,总之没有纸币。因为欧洲人民都觉得跟黄金白银相比,纸币太不可靠了。但是,约翰·劳先生说:“不,纸币是一个国家繁荣的最好方法。”他的信念就是,“要繁荣,发纸币”。

1715年法王路易十四去世。这个死去的国王生前喜欢奢侈品,倡导高消费,搞得法国到了财政濒于破产的地步。在他死后掌管法国的摄政王奥尔良公爵,为了还清他哥哥生前留下的财政窟窿,伤透脑筋。这时约翰·劳先生出现了,他说纸币可以带来繁荣,可以轻松地还清债务。奥尔良公爵立刻听从了这个建议,授权劳这个英国人组建法国历史上第一家银行,发行纸币。在开业初期,约翰·劳先生坚守承诺,他的任何银行发行的纸币都可以立刻兑换相当于面值的金币。老百姓因此相信他的纸币是有价值的,争相持有。可是,到了后来,法国政府顶不住增发纸币的诱惑,纸币泛滥成灾。终于在1720年的某一天,人们发现纸币的面值已经超过了全国金属硬币总和的1倍还多,于是纸币崩溃了,不得不全数被折价收回,重新流通金属硬币。无数人遭受巨大损失,法国差点爆发革命。约翰·劳先生逃到了意大利,这位曾经的全法国最大的红人,1729年无声无息地死在威尼斯的一个贫民窟里。

这位约翰·劳先生可以算得上是货币史上的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发行纸币这个观念本身并没有错。那么,约翰·劳先生为什么会失败呢?他的错误又是什么呢?

劳最初的成功在于,他发现当商品货币短缺时,可以通过发行信用或纸币来从新达到最优,这样就弥补了货币不足对经济的影响。但约翰·劳后来的错误在于,他将创造货币等同于创造财富。然而,对于国家而言,重要的不是创造货币,而是创造财富。

纸币作为货币的价值符号,现在已经通行世界。如中国的人民币、美国的美元等都是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由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统一发行、强制流通,以国家信用作保障,私人不能印制、发行货币。纸币本身没有金属货币那种内在价值,纸币本身的价值也比国家确定的货币价值要小得多,它只是一种货币价值的符号。

如果单从纸币本身的质地看,它自身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纸币不仅可以交换任何商品,甚至连昔日的货币贵族——黄金也可以交换。这是为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纸币的历史说起。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北宋时期,四川缺铜,流通中主要使用铁钱。铁钱易腐烂、价值低,10单位铁钱只相当于1单位铜钱,用起来极为笨重。比如,买一匹布需要铁钱2万,重达500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富有的商人就开起了“交子铺”,人们可以把笨重的铁钱交给交子铺保管,同时换取交子铺开出的纸票——交子,然后拿着轻便的交子去买卖货物,交子铺则收取一定比例的保管费。最早的交子印有密码、花押,以防伪造,金额是兑换时临时填写的。后来,有些富商联合起来,共同发行数额已经写好的标准化交子。

有了交子和交子铺,人们可以随时把钱币换成交子用于买卖,也可以随时凭交子从交子铺兑换现钱,确实大大便利了流通。但是问题出现了,如果发行交子的商人不讲信用,或者因经营亏损而拿不出别人要兑换的现钱,甚至是弄虚作假,就会导致交子票无法兑现,持有交子的人就和开交子铺的富商打起官司来。后来,北宋政府不得不进行干预,禁止私人发行交子,改由政府印制发行官方交子,称为钱引。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纸币未能持续流通。

纸币诞生后,在很长的时期内只能充当金属货币(主要是黄金,也有的国家是白银)的“附庸”,就像影子一样,不过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纸币的含金量,人们可以用纸币自由兑换黄金,这种货币制度也被称为金本位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金本位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货币制度,但它存在着先天无法克服的缺陷。

困扰金本位制的就是纸币与黄金的比价和数量问题。当依据黄金发行纸币的时候,必须确定一个比价,而此后不论是黄金数量发生变化还是纸币数量发生变化,原先的比价都无法维持,金本位制也就无法稳定运行。

英国最早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规定纸币与黄金的固定比价,纸币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为了筹措军费大量发行纸币,同时从美国购买军用物资,支付了大量的黄金。纸币发行量剧增,黄金储备量急剧下降,原先纸币和黄金的比价无法维持。英国不得不在战时停止英镑兑换黄金,暂时放弃金本位制。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中,英国的金本位制彻底崩溃。

这个问题在后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仍然存在,并最终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金本位制最终崩溃并退出历史舞台表明,纸币再也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也就是不能直接兑换回金属货币,纸币这个金属货币的“附庸”终于走上了舞台的中央,成为货币家族的主角。纸币成为本位货币,以国家信用作保障,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流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黄金储备居世界第一。1944年,各国在布雷顿森林市召开会议,决定确定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价(35美元=1盎司),各国货币再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这个新的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后,为了适应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美国大量发行美元,远远超过黄金储备量,人们对美元逐渐失去信心,黄金抢购狂潮不断。1971年8月,美国不得不宣布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金本位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此纸币大行其道。

1年后的1元钱已不同于今天的1元钱

一个虔诚的教徒有一天遇见了上帝,就问:“上帝啊,对你而言,100年意味着什么?”上帝回答说:“不过一瞬间而已。”教徒又问:“那100万元呢?”“不过1元钱而已。”于是教徒很高兴地说:“上帝呀,请给我100万元钱吧!”上帝给了他一个让人绝望的回答:“没问题,请等我一瞬间。”

会心一笑后请认真思考一下,这个小幽默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请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相同的1元钱在今天和将来的价值是否相同?很多人都会说是的,但经济学家说:不同。为什么?回答是,因为人们具有时间偏好——人们在消费时总是抱着赶早不赶晚的态度,认为现期消费产生的效用要大于对同样商品的未来消费产生的效用。因此,即使相同的1元钱在今天和未来都能买到相同的商品,其价值却不相同——因为相同的商品在今天和未来所产生的效用是不相同的。正是人们的时间偏好使货币具有了时间价值。这也正是上面那个小幽默的寓意所在: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今天的1元钱到明年可能就不是1元钱了,通常今天1元钱的价值要多于明天的1元钱。

所谓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后所增加的价值。换句话说,货币用于投资并经历一定时间后会增值,增值部分即为时间价值。今天的1元钱和一年后的1元钱的潜在经济价值是不相等的,前者要大于后者,因为现在的1元钱在1年之后,可以超过1元钱。因为如果把这1元钱用于投资,从社会的角度分析,投资会有一个收益,而这个收益就是时间的价值。如果从投资者角度分析,投资就是将目前的消费推迟到将来,把这1元钱用于投资而不是用于消费,投资是要求报酬的,这个报酬就是货币时间价值。当然也可以这样考虑,由于投资者消费时间向后推迟,货币的时间价值就可以理解为是对投资者牺牲当前消费的一种补偿。

相信每个人对时间价值都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只是有些人没有注意。如1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为5%,那么把1元钱存入银行,1年之后就可以获得1.05元,这0.5元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为5%,那么,只要现在存入1÷(1+0.05)元,1年之后就可以得到1×(1+0.05)÷(1+0.05)元,这就表示,1年之后的1元钱只相当于现在的1÷(1+0.05)元钱。这个原理构成了投资学分析的基础,不管多么复杂的定价公式,其分析模型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在货币的时间价值计算中,有两种计算方式:单利和复利。

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每一次都按照原先融资双方确认的本金计算利息,每次计算的利息并不转入下一次本金中。比如,张三借给李四1 000元,双方商定年利率为5%,3年归还,按单利计算,则张三3年后应收的利息为150元(3×1 000×5%)。

在单利计算利息时,隐含着这样的假设:每次计算的利息并不自动转为本金,而是借款人代为保存或由贷款人取走,因而不产生利息。

复利是指每一次计算出利息后,即将利息重新加入本金,从而使下一次的利息计算在上一次的本利和的基础上进行,说白了也就是利滚利。上例中,如张三与李四商定双方按复利计算利息,那么张某3年后应得的本利和计算如下:

第1年利息:1 000×5%=50;

转为本金后,第2年利息:(1 000+50)×5%=52.5;

转为本金后,第3年利息:(1 050+52.5)×5%=55.125;

加上本金,第3年的本利和:1 050+52.5+55.125=1 157.625。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复利带来的巨大利润。事实上对于财富来说,复利是最大的奇迹。

还记得那个24美元买下曼哈顿岛的故事吗?这笔交易确实很划算,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重新计算一下呢?如果当初的24美元没有用来购买曼哈顿,而是用来投资呢?我们假设每年8%的投资收益,不考虑中间的各种战争、灾难、经济萧条等因素,这24美元到2004年会是多少呢?说出来吓你一跳:4 307 046 634 105.39也就是43万亿多美元。这不但仍然能够购买曼哈顿,如果考虑到 “9·11”事件后纽约房地产贬值的话,买下纽约也是不在话下的。

回到前面上帝与教徒的例子。假设你将1元钱投资到股票市场,每次收到的红利都进行再投资,如果每年投资能获得15%的收益率,根据科学计算,1元钱连续投资100年后的收益将近120万元!

不知你是否意识到,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在起作用。

投资可以获得收入,银行存款可以给储户带来利息,今天收到的1元钱比明天收到的1元钱更值钱。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你将现在的100元存入银行,存款利率假设为5%,那么1年后将可得到105元。这5元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或者说货币的时间价值是5%。

假设1年后,我们继续把所得的105元按同样的利率存入银行,则又过1年后,您将获得110.25元。第二年的利息比第一年多出0.25元,这是由第一年5元利息创造的利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复利计算或者利滚利。以此方式年复一年地存款,则当初的100元将会不断地增加,年限够长的话,到时可能是当初的几倍,几十倍。通过科学计算,如果将100元存入银行连续50年,假设每年利率维持在5%,50年后您将有1146.74元!

回到前面上帝与教徒的例子。假设你将1元钱投资到股票市场,每次收到的红利都进行再投资,如果每年投资能获得15%的收益率,根据科学计算,1元钱连续投资100年后的收益将近120万元,因此上帝的说法也许并不夸张,不是吗?!

时间就是金钱。货币的时间价值对个人理财很重要的启示是:理财要尽早计划、尽早行动,这样才能让你的财富不断增值。

货币供应中神秘的M0/M1/M2

资深股民老李最近正捧着一本金融学书籍苦读,朋友们很奇怪:怎么不研究财务数据,改研究金融学了?!知识面广一点很好,可这会不会离题太远了!老李对此疑问不屑一顾:“你们懂什么?!我是在学一些货币学常识,知不知道股市的涨跌和M1、M2的增速有很大关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都得弄清楚才能在股市上无往不利!”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对M0、M1、M2只有一知半解,平常我们听报道M1大于M2时,国民经济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而当M2大于M1时,股市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那么M0、M1、M2这三个神秘的数字各自代表的是什么呢?

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在现代经济里,各个国家只有一个银行可以印钱,那就是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最重要的机构之一。中央银行把印出来的钱贷给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把钱贷给企业或者个人收取利息。中央银行再从商业银行回笼货币,烧掉一部分现钞,又印一些新钞,维持心目中理想的现钞总数,即M0的数量。大部分贷款是用票据或者电子形式大额走账的,并没有对应的现钞,总数会大大高于M0的数量,就是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例如,支票、活期存款算M1。M2包括M1,还多出了机构存款这样的大头。

下面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在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中M1=现钞+支票,M2=M1+储蓄存款。而在英国的银行体系中还有M0、M3等项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开资料,我国是以M0、M1、M2为框架体系。其中货币总量为M0、M1、M2。

M0=流通中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M0+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M1+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在生活中,M0与消费密切相关,它的数值高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更高;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而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货币投放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外汇占款投放,二是通过银行信贷投放。它们的投放增长越快M2的增速越大。

那么M1、M2与股市涨跌有什么关系呢?


货币供应与股市之间的实证关系表明,M1增速与M2增速之差与上证指数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与上证指数走势的相关性最高,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高点时(2000年、2007年),上证指数到达阶段性高点。在增速之差到达低点时(1999年、2005年),指数也处于阶段低点。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在货币供应的各个层次中,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各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

(2)在一般情况下,M1和M2增速应当保持平衡,也就是在收入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的环境下,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同步增加的,这也符合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对三大动机的解释。历史规律表明,每当M1大幅度上升,都推动了经济升温,或引发投资过热,或通货膨胀,或股市上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M1增长超过M2增长速度是产生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

(3)如果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如果M1增速小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

(4)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可能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

(5)M1增速一般领先于股市,而股市又领先于CPI。从CPI与股市的波动特点可以大致看出:CPI的趋势与上证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股市一般对CPI的拐点有提前反映,CPI同样是3~4年的周期。

我们走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了吗

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到来,以黄金为后盾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了,或者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

20世纪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决定把油价从2美元涨到12美元。尽管西方国家以武力相逼,最终石油输出国组织赢了。由于基础原料价格突然高涨,美国经济遭到重创。又加上美国还背上了越南战争的包袱,各国对美国的信任大减,纷纷拿出储备中的美金换取黄金。尼克松总统于1971年8月15日决定,让固定汇率见鬼去吧。美国可不想丧失所有的黄金储备(至今美国的黄金储备仍远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而且是一个相当机密的数字,没人知道美国的黄金身价到底有多厚)。虽然没有以黄金为本位固定汇率制度,但是国际贸易依然存在,一国的汇率还是要以另一国汇率为基准。但是美国人这时留了最关键的一手,即:迫使海湾国家以及其他资源密集国都同意将大宗商品、能源、粮食等以美金计价。美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灭亡后仍然是世界首要的贸易货币,因此大多数国家的货币还是只能用美元为基准而自由浮动,并没有形成不同国家用不同基准货币的多头自由浮动国际金融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怎样建立的呢?为什么它会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崩溃了呢?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黄金是天然的货币。事实上在人类的文明史里,无论国家、信仰、种族发生了何种变换,黄金始终都是世人公认的财富形式。尽管这种信任曾经随着金矿的发现而产生波动,比如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得大量的金银进入西欧,物价飞涨,但随后经济学家们发现,金银的增加仅仅引起物价的飞涨,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为了摆脱黄金数量带来的波动,经济学家威廉费雪甚至提出了激进的方案:如果黄金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下降了,那么就应该提高美元中黄金的含量,从而相对于其他商品价格而言,美元保持相对稳定,如果黄金价格上升了,那么就应该相应地减少黄金比例。当然,这样的方案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黄金含量的变化并不能随意改变,但是,重大的货币改革已经为时不远了。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个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真正需要保持的是美元相对于作为总体的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而不是专门保持黄金的稳定。可是,黄金的数量也是不稳定的,因此美元和金银挂钩并不能确保交割的稳定性。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有个地方叫布雷顿,一次真正改变黄金命运的会议就在那里的华盛顿山大旅社召开。当时来自44个国家的代表们签署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它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它规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1盎司黄金对应35美元。所有其他的货币兑换美元的汇率都是固定的。这种体系使得美国可以决定货币和经济政策,其他国家必须要顺应美国的政策,但是同时也从固定汇率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中获得了益处。这个体系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种种缺陷。一方面,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要求美元币值稳定,才会在国际支付中被其他国家所普遍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不仅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愿接受美元。但另一方面,长期贸易逆差必然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从而引起美元危机,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这种矛盾终于慢慢爆发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

在1971年8月15日,黄金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此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美元也不再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的中心,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完全崩溃,这意味着完全信用基础的货币取代了黄金成为本位货币。也就是说,从1971年开始,人类放弃了对黄金的信任,这个信任完全由国家来承担了。

社会运转究竟需要多少钱

在一个小小的海岛上住着三个人,一个农民,一个铁匠,一个养牛人,岛上流通的货币为一种珍稀的海贝。现在假设每个人有2个海贝,以便购买他人产品使用。假设第一年农民生产3份粮食,铁匠生产3份铁具,养牛人出栏3头牛。这样这个社会是经济平衡的:农民卖出2份粮食给铁匠和养牛人,留一份自己使用,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那么这一年下来,农民自己享用了自己生产的一份粮食和一份铁具、一头牛,并且仍有2个海贝,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这样货币流通次数也只是一次。第二年他们同时扩大生产,将产品数量增加到以前的2倍,但是生产成本也增加了,如农民以前只用一份铁具就可以完成3份粮食生产,但他需增加消耗2份铁具才能实现6份产量的目标,其余类推。因为他只有2个海贝,所以他不能同时购买2份铁具和2头牛,他需要4个海贝,那他能怎么办呢?第一种情况:他先各买一份,安排生产,等生产出来产品,卖出后再买第二份,安排下一步生产。铁匠、养牛人也是如此。这时货币的流通速度为2次。假使农业生产是春种秋收,不能按半季来算,那么这个农民要增加生产,他必须一下买到2份铁具和2头牛。于是有了第二种情况:他只能先借铁具和牛各一份。那么这就产生了货币需求。第三种情况:我们分别再给他们3个人各2个海贝,那么货币需求平衡了。

这就涉及一个货币需求量的问题。那么,维持一个文明社会健康运转又需要多少货币呢?货币需求量与什么有关呢?

货币需求其实是一个存量的概念。它考察的是在特定时点和空间范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点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

事实上,经济学家关注货币需求量要比关注货币供给问题早得多,而这个问题也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让经济学家感到困惑。比如早期的经济学家们曾经天真地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足够的货币是指多得可以支付所有英格兰土地半年的租金和一个季度的房租,所有人1周的花费以及约所有出口商品价值的1/4。

对货币数量的需求计算是复杂的,幸好欧文·费雪重新整理了商品与货币的交易关系,给了我们一个简明的货币方程:MV = PQ。

其中:M=货币供给;V=货币流通速度;P=商品与服务的价格;Q=商品与服务的数量。

货币数量论表达了这样的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反之则相反。也就是说,在货币数量变动与物价及货币价值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商品价格水平涨落与货币数量成正比,货币价值的高低与货币数量的多少成反比。

对货币数量理论这一公式的争议很严重,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第一次明确地将货币现象与物价水平联系起来。

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他的观点很明确: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决定了利息率的高低,而利息率的高低同时支配着投资需求。利息越高人们持有货币在手中所付出的代价越大,利息越低人们持有的货币的数量越多。

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大幅度增加公共开支来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同时为了刺激投资以及减少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储备系统应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曾经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不幸的是这种货币政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出现了“滞胀”的局面。

为此经济学界中出现了众多的“反凯恩斯学派”,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的M.弗里德曼。他认为,货币数量论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而首先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他看来,由于货币需求函数是极为稳定的,因而物价的变动决定于货币的供给。从货币供给的变动去研究对物价的影响是货币数量论的特点。

比如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名义收入增加,导致人们各种消费的增加,包括消费支出以及投资支出,这样能促使社会产出的增加也包括物价水平的上涨。至于货币供应量增加多少影响产出,多少影响物价,则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好了,关于货币需求量的理论衍变我们就说这么多,再来说第二个问题:货币需求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货币需求量应该与国家的GDP(国内生产总值)成正向关系。国家的GDP越大,国家需要的货币就越多。应该比较接近正比例关系。对于同一个国家基本是正比例关系。比如,对于同一个国家,国内流通的货币总量,与国家经济总量具有一致性。

对于不同国家,在相同GDP总量时,国内需要流通的货币数量并不相同。原因是,各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差异不小。各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主要取决于国民性格与金融政策及其他国家政策,关于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细说。

总之,按照理想状态来说,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肯定是由市场自己来解决。不过在纸币本位制时代,这个需求量就未必是市场的客观要求,而是跟本国的经济政策有很大关系。

货币流通速度快与慢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与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低。1993年,美国名义GDP为65 530亿美元,M1余额为11 284亿美元,V1是5.81,而中国为2.12,差2倍多;V2美国1993年为中国的1.5倍多。中国货币流通速度V2与日本相当,略低于英国,与美国和新兴国家韩国差距较大。同时,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很小,1993-1999年V2的方差仅为0.0026,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和经济的稳定性较强。

各国货币流通速度有如此大的不同,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举个例子可能会更明了。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苹果,乙用这10元向丙买橘子,丙又用它向丁买葡萄,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

货币流通速度与社会经济状况有一种定性关系: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往往会上升;在经济紧缩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倾向于下降。一般而言,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量是与收入和货币量的变动规模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以美国为例。与1929—1933年货币流通速度的急剧下降相反的是,一战期间货币流通速度急剧上升,并伴随着货币存量和货币收入的迅速增加;而在经济平缓发展阶段,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也比较温和。

除此之外,货币流通速度还与消费习惯有关系。

热爱消费的民族或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应该比较快。这些国家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因为这样的国家,对货币增加的敏感度比较大,一旦增加货币供应,乐于消费的国民,会使这些增加的货币产生很大的放大效应。

而热爱储蓄或节俭的民族构成的国家,货币流通速度一般比较慢。这些国家不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这样的国家,对货币增加的敏感度比较小。这样的国家,对新增加货币的放大系数比较小,自然不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

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拥有量(包括固定资产与金融资产以及现金),也会影响国民的消费行为。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越多,一般越有利于增加国民的消费行为。国民自我感觉的财富越多,国民就会越及时地把自己手中的现金消费掉,货币的流通速度就会加快。

比如,股票价格的上涨,会导致股民自我感觉的财富增加,导致股民的日常消费增加。

房子价格的上涨,虽然可以导致国民感觉的财富增多,但是,部分国民需要购买房子,日常就必须少消费一些,多储蓄一些钱才能购买房子。房子价格上涨,在绝大部分国民都有房子时,会导致国民总体日常消费增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增加。如果较大一部分国民没有自己的房子,就很难说了。

国民福利的增多,也有利于国民增加日常消费。国民福利的增多,等效于国民财富增多,日常消费增加一些也是正常的。国民福利减少了国民的某些后顾之忧,不需要过多地储蓄了,自然也有利于增加国民日常消费。

最后,存款准备金率也会影响货币总体的流通速度。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效于把较多的货币囤积起来,不参与市场流通。减少了市场的货币供应,等效于减少了全部货币的流通速度。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部分国民会自己储存自己的货币,不进行消费。这些货币自然也难以流通。而银行的存在,可以使这些货币方便转借给愿意的消费者。就是考虑准备金的存在,银行的效果也是促进了社会的消费行为,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速度,减少了社会需求的货币。

一句话,银行的存在,对社会消费会有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大小与存款准备金比率大小成反向关系。如果存款准备金比率不大,银行的存在可以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减少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

欧元:不可能三角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实践

自1999年1月1日零时起,欧元引入无形货币(旅行支票、电子支付、银行业等)领域;2002年1月1日,新的欧元纸币和欧元硬币启用,称为欧元区国家的法定货币。原有的纸币和硬币的转换期持续2个月,直至2002年2月28日。欧洲各国官方停止使用原有货币作为法定货币的日期是不同的,最早的是德国,德国马克于2001年12月31日不再是德国法定货币,但是在2002年2月28日之前可以转换成欧元。到2002年2月28日,欧洲所有的国家都停止使用原有货币作为法定货币。但是,在此日期之后,各国的中央银行在几年内仍旧接受原有货币,奥地利、爱尔兰、西班牙的中央银行永久性地接受原有货币。最早停止使用的硬币是葡萄牙埃斯库多,它于2002年12月31日不再具有货币价值,而纸币直到2022年则仍然是可转换的。

芬兰决定除了为收藏者而少量铸造外,不铸造1欧分和2欧分的硬币,所以在芬兰兑换欧元时,以1欧分或2欧分结尾的将舍去,以3欧分或4欧分结尾的将进位为5欧分。但是1欧分和2欧分在芬兰依然是法定货币。

欧元可以说是自罗马帝国货币改革以来最重大的成果。那么欧元是怎样形成的呢?

最优货币区域的定义是:一般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交易时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间的汇率保持浮动。

20世纪60年代。1961年,蒙代尔第一次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的概念和组成货币区的一个经济标准,即要素的充分流动性标准。他认为,当要素在某几个地区内能够自由流动,而与其他地区之间不能流动时,具有要素流动性的几个地区就可以构成一个“最佳货币区”。

20世纪70年代。因为前人的努力多集中在最优货币区的形成条件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突出该理论的正面效用的同时忽略了成本的产生。该理论在70年代开始转向对货币联盟的成本—收益分析。

加入货币区的好处有:①降低交易成本;②不变的固定汇率减少了不确定性,并能排除伙伴国之间的投机性的资本流动;③节省成员国的外汇储备,降低储备成本;④货币一体化能促进经济政策的一体化。

而加入货币区的成本则包括:①单个国家失去了货币和汇率政策的自主权;②国家财政政策的决策权受共同货币政策的影响和限制;③有可能加剧失业;④有可能恶化本已存在的地区失衡。

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通过大量运用历史经济数据对最优货币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翔实的实证分析,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对联盟内政策的协调以及其有效性的分析。格鲁夫认为,在理性预期及政府政策随意性存在的前提下,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以借助同另一个货币政策声誉比本国更好的国家结成货币联盟部分或全部实现。格鲁夫的这一分析既为近年来拉美趋势加强的美元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也为东亚国家危机后重建其汇率机制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当然,现在人们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批判很多,但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和理论发展变化是一个主要的批判点,而另一个方面则集中于批判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具体来说:

第一,世界经济运行环境的新变化和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重新界定了被OCA理论强调的货币同盟的宏观成本,致使成本—收益分析得出的结论值得进一步商榷。

第二,无论是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还是后来新的理论,都只强调了实际经济因素对组成和加入货币区的影响却忽视了金融市场的作用。

第三,OCA理论某些标准自身有理论弱点,且标准间存在常被人们忽视的替代、交叉、因果和矛盾等种种关系。OCA标准有内生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政策的适用性。

总的来说,仍然有许多声音认为该理论的体系和框架依然不够成熟,线索过于庞杂,难以梳理。

但不管怎么说,欧元区最优货币理论区理论的实践确实通过欧洲货币一体化得到了实现。欧元区的建立,是为了实现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统一市场,实现人员、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同时,有效地协调了各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及货币政策。

欧元的流通促进着欧洲统一金融市场的形成。其成功运作更对世界区域货币合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即建立在区域经济合作基础上的货币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曾在国际经济学研究方面作出过天才般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一是关于最优货币区的理论;而另一项就是关于国内经济政策和汇率关系的理论——勾勒出了后来被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总结为“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定理”的思想雏形。可以说,蒙代尔在20世纪60年代所做的这两项贡献已经成为现代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而不可能三角是说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如果一个国家想允许资本流动,又要求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难以保持汇率稳定。如果要求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在这三个目标之间究竟哪一个更为重要?如果放弃资本流动,将退回到闭关锁国的封闭经济体系,不利于经济增长。如果放弃汇率稳定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两害相较取其轻”,只有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比较可行。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向单一的区域货币或世界货币过渡。于是,人们在贸易全球化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金融全球化,如果货币统一了,就不存在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和资本管制的各种弊病了。

我们以欧元为例分析。因为欧元区实行的统一货币,相当于各成员国实行的是1:1的永恒的、固定的货币兑换关系,(即各成员国共同使用欧元,等于是固定汇率的极致形式)。由于是同一种货币,所以资本在各成员国之间流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相当于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欧洲央行的存在,使得各成员国完全丧失了独立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的这个三角组合,就是固定汇率、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完全丧失独立的货币政策的结合,实际上各成员国是以完全丧失独立的货币政策的代价,来实行固定汇率。

作为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或者是作为有一定规模的经济体来说,国内的经济政策总是主要的,货币政策就是非常重要的国内政策,对于该经济体影响必然是极其重要的。而资本的流动,也会带动经济体实体经济的变化。汇率,说起来只不过是两个货币之间的一个数量对比和兑换关系而已。因此在这三个因素中,按照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应该是:货币政策、资本流动、汇率政策。所以,一个经济体首先应该完全坚守独立的货币政策,其次是决定资本流动的自由程度,最后才考虑货币的兑换关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