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第6章 搅动世界的那些人——每天了解一点国际金融巨头

富过八代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滑铁卢战役真正的赢家是谁?不是拿破仑!也不是威灵顿公爵!而是梅耶·罗斯柴尔德!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与反法联军之间的战役,战争的时候,拿破仑因为指挥出错,而且士兵不足,反法联军又来了支援,必败无疑。这个时候,没有人看见有一个人从战场上离开,那个人马不停蹄地前往内森·罗斯柴尔德居住的小镇,把战况说给内森·罗斯柴尔德听。马上,持有大部分英国国债的内森·罗斯柴尔德抛出所有的英国国债,其他人也跟着抛出,不到半日,英国国债跌到低谷。第二天,内森·罗斯柴尔德用最低价购进绝大部分国债,并稳稳地持有。大约几天后,反法联盟胜利的消息传来,英国国债的价格呈几何倍数上升。从中,内森·罗斯柴尔德赚了很多钱,而后才有了众所周知的60万亿美元的家产。


以上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史的一个小片段。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号称欧洲“第六帝国”。那么这个家族是怎样搅动世界金融风云的呢?


一部《货币战争》让很多人都知道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今天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是第八代了,尽管财富与权势相对而言不如19世纪时,但仍然是一个超级富豪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19世纪欧洲最富有、最神秘的家族。当时德国诗人海涅就说:“金钱是我们时代的上帝,而罗斯柴尔德则是上帝的导师。”可是,250年前第一代罗斯柴尔德开始创业的时候,他只不过是法兰克福的一个普通犹太商人,仅仅用了不足100年的时间,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整个欧洲的金融命脉,在其鼎盛时期,势力范围遍布欧美,所控制的财富甚至占了当时世界总财富的一半,达到50万亿美元,相当于目前美国全年GDP的四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国债由他们发行,每天黄金交易的开盘价由他们来确定,世界各国的股市都随着罗斯柴尔德资金的走向而波动,他们被称为当时欧洲凌驾于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和奥地利之上的第六帝国,他们五箭齐发的族徽也成了世界金融权力的象征。


19世纪初,罗斯柴尔德家族建立了自己的战略情报收集和快递系统。就像我们在前面小故事中提到的,滑铁卢大战中,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公债投机上一天狂赚20倍,一举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获得的财富甚至超过了拿破仑和威灵顿在几十年战争中所得到的总和。


主宰英国金融业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并没有停下征战的脚步,他们随后便征服法兰西,问鼎奥地利,甚至把持德意的财政。其家族产业不仅遍布欧洲,甚至通过扶植摩根财团牵制美国,并力图全面控制美国。此外,当时的花旗、摩根、美国第一、第二国民银行都处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间接控制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罗斯柴尔德家族达到了自己的最高峰——控制了全球金融命脉。


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还是衰落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的许多位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资产被摧毁了,其中位于法国的办公室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国有化了。作为犹太人家族,罗斯柴尔德在纳粹统治下受到的打击是惨重的,虽然英国总部基本没有损失,但欧洲大陆的家族势力基本被消灭了。冷战期间,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东欧的许多资产又被苏联接管了,结果可想而知,这些资产是不会退回来的。


当然,导致衰落的原因还有经营上的错误:首先,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865年出现战略判断失误,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大幅度发展,于是把它在美国的分行都撤销了。这是一个致命失误,直接导致了摩根家族的兴起;其次,罗斯柴尔德坚持家族产业,也阻碍了它的继续发展。从1960年代开始,欧美的大银行纷纷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罗斯柴尔德则还是用自有资金发展,速度缓慢,逐渐落伍了。


可能很多人更关心罗斯柴尔德家族现状如何。


现在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的业务主要是并购重组,就是帮助大企业收购兼并其他的企业,或者对其资产结构进行重组。罗斯柴尔德的并购重组业务主要在欧洲,在2006年世界并购排行榜上可以排到第13位。而罗斯柴尔德银行集团一年的营业额不到100亿美元,利润不到30亿美元,估计其资本总额不会超过300亿美元,不到欧美大银行的一个零头。罗斯柴尔德在亚洲有一个办公室——香港,不过,这个办公室的正式名字叫做“荷兰银行—罗斯柴尔德”,因为它在亚洲的业务处于荷兰银行的控股之下,自己的发言权不大。甚至某些人事权,都是由荷兰银行主管的。


但如果你据此认为怀疑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沦为明日黄花了,那你就错了。在金融海啸来袭时,正因为保守稳健的投资风格,罗斯柴尔德家族却毫发无伤,在金融新时代再度书写传奇。无论是固定资产还是投资,罗斯柴尔德家族都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而正当国际投行们疲于应付金融海啸“后遗症”之时,罗斯柴尔德却协助吉利完成了对沃尔沃的收购。这也是中国最大一宗海外汽车业收购案。事实上,根据汤森路透数据,除了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交易,罗斯柴尔德在过去12个月中共承接了总价值高达892.5亿美元的汽车业并购交易,远超其他银行。近期客户包括大众汽车、宝马和英国、美国政府。


而吉利收购沃尔沃,对于罗斯柴尔德来说,既不是一个开始也不是一个结束。媒体信息显示,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南京汽车和上海汽车的合并,都有罗斯柴尔德的参与。在中国接手财务项目时,罗斯柴尔德还不吝于接手来自各行业的项目,几乎是“大小通吃”。就像我们看到的,就算褪去了金融帝国的光环,罗斯柴尔德家族仍然不容小视。


最后,还有一点小趣闻要和大家分享:罗斯柴尔德家族不仅在财富上登峰造极,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同样优秀。有153种或次种类昆虫、58种鸟、18种哺乳动物、14种植物、3种鱼、3种蜘蛛和2种爬行动物被冠以“罗斯柴尔德”之名。爱好红酒的人当然都知道拉菲,这种酒出自罗斯柴尔德名下的拉菲葡萄庄园。


打上世界财富标记的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家族到底多有钱?1975年,尼尔森·洛克菲勒在得克萨斯州购买了1.8万英亩土地,仅仅是作为“室外活动场地”。在他的另一处山庄,随时待命的各类家政工人,包括清洁工、保安、厨师和园丁等超过500人,位于哈伯的一所度假庄园有仆人45人,尼尔森一所私宅雇仆人15人。不完全的统计中洛家仆人已超过2 500人。洛家人人爱旅行,行踪随意不定,因此所有庄园场所都保持在随时可以使用的完美状态,预备任一位主人兴之所至大驾光临。


而洛克菲勒财团经营的投资资产就更多了:股票类有价值8 500万美元的加利福尼亚标准公司,7 200万美元的IBM;超过1 0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计有大通曼哈顿银行、美孚石油、通用电气、得克萨斯仪器、明尼苏达矿业制造等。


洛克菲勒财团声名显赫,一度成为财富的象征。那么洛克菲勒家族史怎样发迹的呢?


当人们谈论金融史或者是当代美国史时,很难避开洛克菲勒这个家族的姓氏: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基金会、大通银行、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还有令美利坚合众国悲伤的在“9·11”中倾倒的双塔。


而当我们在回顾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家史时,发现正是由于这个家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成就了辉煌的洛克菲勒财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战胜国决定成立一个处理世界事务的联合国。可在什么地方建立这个总部,一时间颇费思量。地点理应选择在一座繁华的城市,可在任何一座繁华都市购买可以建立联合国总部这样庞大楼宇的土地,都需要一笔巨资,这笔款项从何而来?这令各国首脑感到十分为难。洛克菲勒家族听说了这件事,立刻出资870万美金在纽约买下了一大块地皮,无条件地捐赠给了联合国。这令世人大感惊诧。


联合国大楼建起来后,四周的地价立即飙升起来,而洛克菲勒家族在买下捐赠给联合国的那块地皮时,也买下了与这块地皮毗邻的全部地皮。洛克菲勒家族的慷慨这时才表现出其深谋远虑的超人智慧:凭借毗邻联合国的地皮,它获得了不知多少个870万美金。


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1839-1937年)最初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一家干货店干活,每周挣5美元。后来他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实际上就是美国石油业的开始。


1910年,当约翰·洛克菲勒在发现自己名下的财富已经达到近10亿美元时,他开始考虑如何运用这笔财富。由于他对购买法国庄园或苏格兰城堡没有兴趣,又不屑于购买艺术品、游艇或中世纪韵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资于煤矿、铁路、保险公司、银行和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其中最出名的是铁矿生意。


如果约翰·洛克菲勒现在还在世,他的身价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约有2 000亿——根据2003年的《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当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身价为407亿美元。


70年前,劳伦斯·洛克菲勒在华尔街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他成为现代风险投资的开拓者,也把从洛克菲勒家族继承来的财富成功翻了数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数10年供职期间,他经常用他与生俱来的商业本能作出下一个重要决定。他不满足于单纯赚更多钱,而是希望能让金钱生产出具有长久意义的东西。小约翰·洛克菲勒现在唯一健在的儿子大卫·洛克菲勒这样评价他的哥哥:“我很佩服他在生意场上表现出来的非凡才能,在风险资本领域我总是跟着他做事。他在这一领域确实是真正的先锋。”


大卫·洛克菲勒,1915年6月12日出生于一个具有2个世纪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姓氏之家——洛克菲勒家族。他是这个经济帝国的第三代掌门人。作为美国第一家族的后代,大卫有其他人没有的机会,可以接触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最有权势的家族、影响整个欧美政局的政治家、每一届美国总统,参与了很多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访问。他在冷战时期造访苏联,跟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都有过直接而锋利的面对面交流,他也是第一批在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的1973年到访中国的资本家,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跟中国密切接触,并成功开展商务活动的国际金融家。


1931年,小约翰·D.洛克菲勒不顾笼罩在北美和西美上空经济萧条的乌云,决定要实施久已怀抱的宏图:要在曼哈顿中心建造一群建筑,使之成为经典娱乐中心。洛克菲勒中心是一个包括19幢大楼、占地22英亩的建筑群。全国电视节目播送基地大都在这儿,国际许多公司的总部也设在这儿。地下的商店和餐馆,把各个大楼连在了一起。地下广场引人瞩目,那是城市的和平绿洲,飘扬着联合国的159面彩旗。小广场的周围有带状街心花园,供人们小憩,并经常举办各种展览。中心的各个建筑物之间都有地下通道连接。建筑群的主体是GE大厦,70层,高259米。外观强调垂直线条,是板式高层建筑的雏形。整组建筑群布局紧凑,建筑密集有序。这里有NBC新闻网总部,时代华纳等美国主要出版社,以及全世界最大的新闻中心——美联社。


每天在这里上班的总人数达65 000人。这里的餐厅、药店、理发店、银行、电影院、书店等设施样样齐备,俨然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由于工作、休闲功能建筑的综合搭配,晚上10点,这里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从1932年起,每年圣诞节前夕,洛克菲勒中心广场都要竖立一棵纽约市最大的圣诞树,这里的圣诞夜景是来纽约的游客必看之处。


如今,老洛克菲勒的遗产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产业,他本人也堪称今天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业的人格化象征。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经历了1个多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仍在续写着辉煌的历史,约翰·D.洛克菲勒的后代们没有整天躲在房间里计划如何守住自己的财富,不让金钱落入别人口袋,而是积极地参与文化、卫生与慈善事业,怀着富有的负罪感将大量的资金用来建立各种基金,投资大学、医院,让整个社会分享他们的财富。


金融海啸背后的操纵人高盛公司


在敌意收购在美国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有一天高盛的合伙人弗莱德曼在一家律师行和人讨论一个案子。这个时候那家律师行的一个工作人员拿着第二天《纽约时报》的小样走了进来请自己的老板过目,那上面印着某个敌意收购方第二天准备用来启动针对盖洛克纸业公司的要约收购的广告。弗莱德曼得知后,匆忙走出会议室,打电话告诉自己的同事:“给盖洛克打电话,告诉他们两件事:第一,他们明天将被敌意攻击;第二,我们准备好了帮助他们。”从那以后,高盛负责并购业务的团队每天晚上10点都会有人专门打出租车到离《纽约时报》印刷点最近的地方,等待新鲜出炉的第二天的报纸。在他们看来,一个交易是交给自己还是让给自己的竞争对手,可能差的就是这先人一步的几十分钟。


这就是高盛,从小故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高盛强韧的一面,可以说高盛由弱到强就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如果你对高盛的“发家史”感兴趣,那就和我们一起来吧!


大名鼎鼎的高盛也曾经无比弱小,也曾经作为一家由犹太人所经营的公司因而只能在很狭窄的范围内开展业务,也曾经是一个有很多弱点,仅仅在大宗交易、商业票据以及风险套利这三个独立业务上拥有明显优势的二流企业,也曾经在多项投资和决策中失误并且付出高昂代价……但是,最终,这家起源自地位卑微家族的家族型企业,却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银行以及现在的金融业巨头。


1869年,48岁的德国犹太人后裔马库斯·戈德曼在纽约曼哈顿南部松树街一间狭窄的小屋里挂出了“马库斯·戈德曼公司”的招牌。这就是高盛的前身,主营业务是倒卖商业本票。当时,一些缺钱的企业会从富裕的珠宝商和皮革商那里借钱,并立下借款字据,到还款期限时再凭字据还钱。这种字据是可以转让的,到期时,谁手中持有字据,企业就把钱还给谁。这种字据就是商业本票。


渐渐的,戈德曼开始意识到,本票倒卖这种不起眼的经营手段远比不上股票和债券承销业务所能创造的利润。为了把公司做大,1882年,戈德曼邀请女婿塞缪尔·萨克斯加入公司,成为公司合伙人,并将公司更名为“戈德曼和萨克斯公司”,即高盛。3年后,他的儿子亨利·戈德曼也进入公司并成为合伙人。当时的高盛,是一家以血缘和姻亲关系为纽带、实行合伙人制度的小型家族企业,即由家族中的几个人合伙并共同拥有公司股份、分享经营利润。比高盛更早成立的罗斯柴尔德金融集团、摩根公司以及雷曼兄弟公司等,也都是采用这种合伙人经营机制。


20世纪初期的美国,投资银行业务迅猛发展,在经济甚至政治领域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摩根为代表的大财团,影响力甚至一度与美国总统平起平坐。处于相对弱势的高盛,没有错过难得的发展机遇,30年里联合雷曼兄弟公司,为56家企业完成了114次证券承销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公司一直实行合伙人制,在高盛的等级体制中,能成为合伙人是升迁的重要步骤。在高盛全球2万多员工中,只有200多人能成为合伙人,他们年薪可达60万美元以上,并可参与公司分红。合伙人每两年就重新评选一次,竞争非常激烈,大多数合伙人的任期都很短暂。这一竞争正在加剧。在20世纪80年代,高盛合伙人平均任期达10年,而现在仅有8年。激烈的竞争使得高盛职员工作起来格外卖力。往往是当华尔街其他银行想到要拜访某客户时,高盛早就拜访过了。


在这样的制度下,2年一次的合伙人选拔就成为了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往往一选就是7个月。2.4万名员工都想成为1 200名中层中的一员,而1 200人又个个想成为300名合伙人之一。而这300人,年薪60万美元以上,还可以参与公司分红。这一机制的特点,很好地保证了所有高盛员工一面努力赚钱,一面对共同利益进行高度监督。


一位合伙人曾经这样解释高盛的合伙人制度:“高盛公司看起来就像有五六十个小部门在运营,并且他们有充分的自由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在这个组织里,获得声望的唯一途径就是业务上的成功,得到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的手段则是相互合作。”


就这样,高盛在合伙制下成功地运转了很多年。但是,1998年,当金融市场的合并使高盛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而高盛业务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需要更好的融资渠道时,高盛适时地放弃了合伙制而转变成为上市公司。


但是近几年来高盛为人所熟知,大多是因为各种麻烦与控诉,比如今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向高盛提出控告,指控后者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在次级债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涉嫌欺诈投资者,造成投资者损失约10亿美元。高盛欺诈案也与证交会达成和解。


最终高盛同意,向美国财政部和几家潜在受害方支付5.5亿美元的罚款和赔偿,以了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其提出的“欺诈门”指控,这也创下了华尔街单个公司领受罚单的新纪录。对高盛来说,5.5亿美元只能算是“小钱”,更值得担心的其实是,高盛的商业模式受到压力。对利益冲突的密集调查将导致该公司无法像从前一样在客户和自身利益之间游刃有余,因为它不再能一方面作为客户的顾问、金融家和做市商,一方面又为自己积极投资。美国金融改革法案中关于证券化利益冲突的条款就是为高盛量身订做。


在2008年9月2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采取了一项非同一般的措施,批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从投资银行转型为传统的银行控股公司。这是华尔街,也是全球金融市场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这意味着,全球排名第一与第二的独立性投资银行,也将变成一个混业经营的银行机构。高盛作为投资银行百年的辉煌,在2008年的这个多事之秋成为一段历史。近期,高盛很低调地购买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认证仓储公司,新一轮的反扑正在酝酿。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摩根财团:华尔街的“拿破仑”


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战争,老摩根乘机向政府大肆推销各种枪支弹药,大捞了一笔钱,这些积累成为摩根财团日后四处扩张的资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公司利用其在国会中的关系,独家包办了美国对西欧的金融业务。摩根公司先后为英法政府筹措战债30亿美元,仅此一项的佣金就获利3 000万美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是政府最大的军火承包商。


正是由于以摩根财团为首的军火商在国会的游说,才最后促成了美国政府通过对盟国的“租借法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依据租借法案向盟国提供了本息总计近万亿美元的武器和资源,谁又能知道,摩根财团在其中的进项有多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摩根财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军火生意。美国政府战后在世界各地发动的大小战争中,到处都有摩根财团经手买来的武器,在越南战争爆发后,摩根财团下属的通用电气公司仅1967年一年就接受了14亿美元的订单。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故事开场,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在摩根财团的发展史中多次出现。


权力和财富的关系从来就密不可分,摩根财团的政治冲动也总是和有利可图的机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摩根财团的创始人老摩根出生于一个金融世家,祖父和父亲都一直从事银行和保险业。150年来,老摩根和他的后代都是极善于利用政治和权术来达到经济上目的的,从而使得摩根财团的规模得以迅速膨胀,成为主宰华尔街乃至全球的金融霸主: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摩根成为超脱交战双方的通吃赢家;在两次毁灭全球的经济危机中,摩根两度使美国经济起死回生;直至今日,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中,摩根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摩根让全球众多的总统和亿万富豪成为他们的棋子与工具;摩根开创了由家族成员之外的人担任CEO的先河,成为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范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用电灯照明的家庭,装灯泡的电工是爱迪生本人;而老字号摩根总部,则一直无比低调地坐落在华尔街拐角处,至今连招牌也没有。


20世纪初,老摩根把西奥多·罗斯福捧上总统宝座。为了报恩,这一届罗斯福政府处处遵从摩根财团的指示。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也是得到摩根财团支持才得以压倒对手上台的。摩根财团后来促使这届美国政府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赫伯特·C.胡佛是摩根财团用钱推上政治舞台的,最终也成为摩根财团的代言人兼美国总统。20世纪50年代,在杜鲁门政府中,先后的三个国务卿都与摩根财团有瓜葛。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三个国防部长都与摩根财团有密切关系。由于摩根财团在20世纪上半叶牢牢地控制了政府,才得以受到种种经济保护,并拿到源源不断的政府订单,从而牟取暴利。


摩根财团的主要势力集中在西欧和加拿大,但在19世纪及20世纪上半叶的殖民主义时代,摩根财团也将扩张的步伐迈进了那些落后的亚非拉国家。比如在我国清政府时期,它曾经取得广州至汉口的铁路建筑权,后因为我国群众发起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而作罢。但摩根财团还是乘机向清政府索取了600多万美元的赔偿。它属下的公司在旧上海设立的爱迪生灯泡厂、慎昌洋行、钢车公司,都是当时上海滩上赫赫有名的企业。当然,摩根财团在中国的经济利益和种种特权,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而烟消云散。


摩根财团利用1893年的经济危机,取得通往美国西部铁路的修筑专营权,从而控制了美国铁路总长度的30%。1901年,它又收购了13个钢铁企业,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工业垄断组织,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些钢铁公司(如美国钢铁公司)都在摩根财团的控制之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它已经统治了美国的金融业和钢铁、电气、运输、电讯等部门,总资产达300亿美元之多,占当时美国最大八家财团总资产的一半,堪称巨无霸财阀,其势力发展到顶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伴随着美国成为大债权国,企业合并的浪潮又高涨起来。到1923年,这种浪潮更迅猛推进,在世界大恐慌开始的第一年(1929年),摩根体系金融资本又是怎么分配的呢?摩根家族体系包括银行家信托公司、保证信托公司、第一国家银行,总资本34亿美元。


摩根同盟总资本超过48亿美元,由国家城市银行、契约国家银行构成,摩根同盟与摩根家族系被总称为摩根联盟。摩根联盟中,以摩根公司为轴,进行董事连锁领导,五大金融资本以下,超过20万的主力金融机构互相联结,这样就构成结构庞大、组织严密的“摩根体系”。这一金融集团占有全美金融资本的33%,总值竟至200亿美元!还有125亿美元保险资本,占全美保险业的65%。


事实上,在摩根财团的发展史上,也曾经遇到数次经济危机,但是摩根财团不断恐慌中寻找“机遇”,结果不但安然度过危机,甚至还从中找到了牟利机会。


美国在1837年、1857年、1873年、1893年连续发生“经济恐慌”,就是由于“银行家们有规律地放松银根,等待经济过热产生严重泡沫后又收缩银根”制造的结果。金融寡头们在精确计算这次金融危机的时间和预计成果:“首先是必须能够震撼美国社会,让事实说明,没有这样的中央银行,美国社会是多么的脆弱;其次能够挤垮和兼并中小竞争对手,特别是令人侧目的信托投资公司;第三就是得到垂涎已久的企业或行业”。


1907年危机爆发前的几个月,纽约的“摩根系”一直在伦敦与巴黎之间度假,会晤各大国际银行家。等他们回到纽约,即1907年10月,有关“几个重要投资公司破产”的流言迅速像病毒一样蔓延,出现“挤兑风潮”,现金严重短缺,银行也要求投资公司立即还贷,危机开始爆发,到10月24日,纽约交易所几乎停盘。


这时摩根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纽约证交会主席来到摩根的办公室,祈求他出手帮助解决资金困难,否则关闭股票市场,别无他路。经过开会,16分钟筹集2 500万美元,以“高息发放借款,解决资金短缺”,挽救了“纽约证券交易所”。但是有8家银行和信托公司倒闭。摩根又到纽约清算银行,以“发放票据”作为临时货币,应对严重的现金短缺。


随后的11月2日以同样的手法,“摩根”为拯救风雨飘摇中濒临倒闭“摩尔斯莱”公司(是田纳西矿业和钢铁公司的主要债权人,拥有田纳西、佐治亚、亚拉巴马周的铁矿和煤炭资源)提出“一揽子方案”,这将大大加强摩根控制下的“美国钢铁公司”垄断地位。但这个方案必须得到总统的批准,逃脱垄断法案的制约。于是11月3日(星期日)晚上,摩根派人到华盛顿,劝说“对反垄断一点都不含糊”的总统老罗斯福:“务必在11月4日纽约股票市场开盘之前,批准“拯救莫尔斯莱公司一揽子方案”生效。摩根的态度很明确,也就是必须按时批准。


结果,总统在巨大金融危机面前,并顾及政治危机对总统宝座产生的危机,离周一开盘前5分钟被迫签署城下之盟。当天股市闻讯大振。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蓄谋已久的精确定向爆破,崭新金融大厦总是建筑在成千上万的破产者的废墟之上。当时摩根以4 500万美元超低价吃下“田纳西公司”,其实际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


现在的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依然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支行,还有1 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也称美国信孚银行。1998年,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批准,出资102亿美元兼并美国信孚银行)以及西北银行公司(1998年与富国银行合并)、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等。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和南方公司。


生产事业方面,全美35家主力企业中有摩根公司的47名董事。包括US钢铁、GM(通用汽车公司)、肯尼格特制铜公司、德州海湾硫黄公司、大陆石油公司、GE(奇异电器)等。


摩根公司在铁路上的渗入已是尽人皆知了,同时,服务业方面它还拥有联合公司、ITT(国际电话电信公司)、全美电缆、邮政电缆、AT&T(美国电话电信公司)等。


摩根同盟的两大银行——国家城市银行和契约银行有510亿美元总资产,它们下属的亚那科达铜山、美国香芋、古巴及美国的砂糖、西屋电气、联合金属炭化物等主要托拉斯企业也属于摩根联盟。


花旗集团:无限风光的全能金融超市


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银行控股法》禁止银行通过控股公司的形式从事证券业和保险业以及“与金融业无必然联系的业务”。但该法也有意无意留下一个漏洞,即并未将只拥有一家银行的所谓单一银行控股公司列入监管范围。花旗银行迅速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了单一银行控股公司——花旗公司,而把花旗银行置于该控股公司控制之下。这个花旗公司纯粹是块招牌,但花旗银行通过它却实现了向证券、保险及“与金融业无必然联系的业务”的渗透,绕过了1934年大萧条时期美国仓促通过的G-S法所严格分业经营的隔墙,这本身已是一项了不起的制度创新。瑞斯顿更是再接再厉,发动全体员工为拓展银行业务范围献计献策,共征集到可进一步开展的业务建议数十项。随即,花旗银行向联储局提出大量的新业务申请,有时甚至多达每天一项。花旗银行从此脱颖而出,成为了美国银行业的带头人。


那么,花旗银行近些年来的发展又如何呢?


2004年年底,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一项对全球1 000名首席执行官的调查显示,花旗集团是全球最受尊崇的金融服务公司。


接受调查者普遍认为花旗集团庞大的规模及其在金融领域的辉煌成就最为引人瞩目。


作为一个无比庞大的金融集团,花旗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有近两亿客户,包括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服务——从消费银行服务到信贷、企业和投资银行服务,以至经纪、保险和资产管理,非任何其他金融机构可以比拟。


数十年来,花旗集团一直以其在借贷、交易和盈利方面咄咄逼人的进攻性策略而自豪。它比竞争对手更乐于接受新科技、引入新产品。2003年时,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银行,花旗在全球六大洲100多个国家营业,总收入为774亿美元,实现利润180亿美元,是美国盈利最多的企业之一。


当我们提到花旗银行时,就不得不说起沃尔特·瑞斯顿。沃尔特·瑞斯顿生于1919年。他的父亲亨利·瑞斯顿是颇具影响的历史和政治学专家,曾担任过美国长春藤名校之一布朗大学的校长。奇怪的是,这位历史学教授和他的妻子露丝,在新生儿沃尔特的摇篮旁边放着一部装帧考究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如果他们有心要儿子继承父业,放在摇篮边的更适合的书应该是希罗多德的《历史》才对。沃尔特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他一生的成就是在美国的银行业,而且他效力的是美国一家古老而华贵的银行——花旗银行。


当年轻的瑞斯顿刚刚涉足美国银行界时,金融财东们都是势力强大的白种人,他们社会地位举足轻重。架子十足又老派保守,怕冒风险,缺乏企业家的魄力和远见卓识,这些构成了当时银行业的主要特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瑞斯顿锐意进取,极富创新精神,他的才华很快得到了管理层的赏识,被先后调入信贷部门和海外部,均做出不俗业绩。于是在不到20年间,瑞斯顿跃升为花旗总裁。


沃尔特·瑞斯顿在他的壮年居然执掌一家这样的银行达17年之久,而且具有决定意义地提升了花旗的国际地位和品牌价值,不仅为美国银行业所瞩目,也经常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瑞斯顿过去长时期内是美国与世界无法绕开的风云人物。


在贷款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为瑞斯顿的职业生活生计开辟了另一条施展才华的辉煌门路:花旗把获利最丰的海外营业部花旗银行网站交给了瑞斯顿来掌管。


当时的花旗海外部比国内各部掉队10年,虽有所获利但获利甚微,当时只能用“原始”二字来形容,但却建立了美国银行业在海外最大的银行机谈判网络。花旗的海外营业是从拉丁美洲铁路贷款起头的,后来扩展到菲律宾、日本和欧洲。


瑞斯顿到任后,以非凡的胆魄和智慧在非洲建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非洲南部分行,后来在非洲遍设分行,形成了花旗非洲海外部,又经过政治、外交、经济等各类渠道千方百计而又史无前例地在冷战期间的苏联和对垒的伊朗开设了分行。他恢复了花旗在神州的分行,用10年的时间使欧洲的分行网络遍及欧洲各国,澳洲的分行也获利颇丰。这些成绩的取得使瑞斯顿相信,花旗的使命是在全世界每一个可以获利的处所提供符合法律的银行服务。


作为美国最主要的房贷企业之一,花旗在2006年第四季度共发放贷款506亿美元,在美国房贷企业中排名第三。次贷危机爆发后,花旗集团资产水平也因此遭受重创。


由于坏账的影响,2007年第三季度花旗集团盈利比上年同期大跌57%。当年7月至9月,花旗盈利23.8亿美元,远低于上年同期的55.1亿美元。此外,由于9月份住房抵押贷款坏账加速增长,花旗第三季度抵押贷款债券业务损失15.6亿美元,高于此前市场预期。与此同时,随着消费信贷状况进一步恶化,花旗还增加了22.4亿美元的坏账准备金,这一支出也高于原先预期。这些因素导致普林斯随后引咎辞职。花旗集团股东还于此时期向曼哈顿联邦法院提起诉讼,控告普林斯及其他数位高管在次贷相关债券投资问题上不计后果,导致集团出现巨额损失。


2007年11月,花旗集团宣布,阿联酋主权基金阿布扎比投资管理局(ADIA)将投资75亿美元购入该集团4.9%的股权,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花旗集团表示,这笔资金将用来冲抵集团此前因抵押贷款和其他投资项目造成的损失。该笔资金的注入将使集团的资本充足率在2008年上半年重新回到监管目标之上。


而此后花旗仍未能摆脱次贷的“噩梦”。花旗集团2008年第三、第四财政季度连续亏损28.1亿、82.9亿美元。2007年全年,花旗净亏损187.2亿美元。


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已三次对花旗伸出援手,购买了大量的花旗优先股,投入总计450亿美元资金及超过3 000亿美元的资产担保。但至今为止,花旗的经营业绩尚无起色。


集团拆分后,一部分公司命名为花旗银行,将专注于花旗集团在100多个国家的银行业务;另外一部分公司则为花旗控股,业务将包括资产管理和消费融资。花旗控股将主要集中于对风险和损失进行严格管理。


花旗集团能否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淖,重现往日光彩,让我们拭目以待!


从收购中起家的苏格兰皇家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执行官弗雷德爵士是一位电工的儿子,出生于格拉斯哥郊区的佩斯利。在他的领导下,苏格兰皇家银行在收购的道路上快步前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是一家拥有骄傲传统和较小资产负债表的银行——1727年,该银行获得了乔治一世国王颁发的皇家特许。但当竞争对手苏格兰银行向规模更大的Natwest发起敌意收购时,弗雷德爵士受到触动,觉得应该作出回应。经过一场旷日持久的竞购战,苏格兰皇家银行最终胜出。这笔交易让苏格兰皇家银行一举跻身银行业顶级阵营之列。它还让弗雷德爵士得以发挥自己的强项,由于他在担任规模较小的克莱德斯戴尔银行首席执行官期间在削减成本方面的成功,他得到了一个绰号:“剪刀手弗雷德”。通过亲自负责苏格兰皇家银行承诺的111项成本削减计划,弗雷德爵士节省下来的成本超出了该银行的预期。投资者为此欢欣鼓舞,该银行股价随之飙升,这为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英国保险集团和美国零售银行美隆金融公司扫清了道路。


作为一家国际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建于1727年,总部设在英国的爱丁堡,是英国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经过自身不断地发展和收购,到1969年,苏格兰皇家银行成为拥有700家分行、40%当地市场份额的英国苏格兰地区的最大银行。该银行在英国的法人、个人及海外银行业中排名第一,在零售银行业及私人汽车保险业中排名第二。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在英国和爱尔兰拥有2 000多家分行,服务于1 500多万客户。


在2000年以前,苏格兰皇家银行还是一个总部设在英国北部城市爱丁堡的地区性银行,在世界银行排名中处于200名以后。但到2004年6月30日时,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资本市值已达到了490亿英镑,总资产增加到5190亿英镑,使该行成为拥有2 200万客户和12.5万名员工、AA信用评级、英国和欧洲的第二大商业银行,世界上排名第五的大商业银行。从苏格兰皇家银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该行虽然是一个百年老店,但它的观念和思想并不保守,它不仅能够及时适应时代的变化,而且还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1969年,苏格兰皇家银行通过兼并苏格兰商业银行,使自己成为苏格兰地区最大的商业银行;20世纪80年代,它先后创立了汽车保险公司、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使苏格兰皇家银行成为英国最具活力的银行之一; 90年代,它通过后台业务集中处理工程的实施,不仅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而且提高了该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000年2月,苏格兰皇家银行一举成功收购了比自己资本规模大3倍的国民西敏寺银行,使苏格兰皇家银行完成了跨入世界著名商业银行的关键一步。该项收购涉及金额达210亿英镑,创下了英国历史上银行业收购的最高金额记录。从这次成功收购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勇气、智慧以及创造性和执行力。


实际上,最早提出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的并不是苏格兰皇家银行,而是英国另外一家位于苏格兰的地区性银行——苏格兰银行。苏格兰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共同特点就是资本规模较小,但经营管理非常好,费用收入率特别低。1993~1998年,苏格兰皇家银行的费用收入率由原来的56%下降至52%,苏格兰银行的费用收入率则一直保持在48%,而同期国民西敏寺银行的费用收入率则由66%上升至68%。因此,两家银行都认为,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将为自己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拓宽空间。


起初,两家银行准备共同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但由于在收购流程及收购成功后的管理等方面未达成一致意见,苏格兰皇家银行决定单独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


苏格兰皇家银行作出这一大胆决定后,该行通过自上而下的收购总体益处分析、自下而上的分业务线盈利测试及管理人员能力分析,提出了一套发展战略清晰、操作细节可行的收购方案。由于收购方案准备得充分、详细、可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不仅在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的竞标中一举获胜,而且在收购成功后,收购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如领导人员配备、职责分工、内部风险控制、报告制度、绩效评估等)迅速到位,并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完成收购后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实际成本降低额和收入增加额均远远超过了收购前的预期。


苏格兰皇家银行在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后,在公司和金融市场等服务公司、机构客户的业务方面,实行的是统一品牌战略,即将原来国民西敏寺银行的公司与机构业务统一用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品牌;在零售业务方面,为了减小对国民西敏寺银行原有个人客户的震动,在实现了零售业务产品统一、财务统一、风险管理统一的前提下,实行了多品牌战略,即保留了原国民西敏寺银行零售业务的品牌,形成了独特的多品牌零售业务架构。


但是在2008年,由于信贷和金融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苏格兰皇家银行在2008年全年出现70亿到80亿英镑(约118亿美元)的损失。如果算上商誉损失,亏损可能增加150亿到200亿英镑,后者主要与该行对荷兰银行的收购交易有关。


这也意味着,苏格兰皇家银行的累计亏损总额可达280亿英镑,约410亿美元,一举创下有史以来英国公司年度亏损的新纪录。此前,这一不光彩的纪录由电信巨头沃达丰保持,后者在2006财年遭遇了220亿英镑的巨额亏损。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