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读懂金融学
第10章 昔日可买一房,今日只抵一瓶酒——关注通货膨胀要学的

通货膨胀与我们的生活

33年前,四川的汤婆婆往银行里存了400元钱,当年这笔钱能买1套房子、400斤猪肉、1 818斤面粉、727盒中华香烟或50瓶茅台酒。今天,汤婆婆取出这笔钱,连本带息835.82元,仅够买420斤面粉、69斤猪肉、40盒中华香烟。

通货膨胀在无形中侵吞着我们的财富,影响着我们每个人。那么,就我们所能感觉到的通货膨胀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说起通货膨胀,大家都不会陌生。在传统的教科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描述一定是这样的: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发生通货膨胀,而这时货币会贬值,物价会上涨。

阿根廷曾经是繁荣兴旺的代名词,阿根廷的名字原意为“白银之地”,或许这是因为它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坐落在拉普拉塔河岸,而拉普拉塔河在西班牙语中是“白银之河”。尽管河水的颜色是浑浊的,可是河水上游沉淀着大量的白银。1913年,阿根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10个国家之一,甚至连总统在访问中央银行时也发出过这样的抱怨:“这里的金子实在太多了,过道都无法通行了。”

然而短短的60年后,阿根廷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阿根廷通货膨胀率一度达到20 000%,通胀使得每个人都战战兢兢,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通胀吞噬一切,社会陷入极度混乱……阿根廷的一个省甚至决定发行自己的货币——帕特隆,尽管很多人都担心这种货币不被企业接受,当地麦当劳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帕特隆堡”的套餐:两个芝士汉堡、一份炸薯条、一杯饮料。这个昔日富裕的国家逐渐被新加坡、日本赶超,甚至是邻国智利。

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因此,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十分迅速的传导性。任何一部分的商品的涨价,将会很快地通过各种渠道推动其他商品的涨价。以此次正在中国发生的通货膨胀为例,先是食品价格的上涨,紧随其后的必然是工资的上涨。而工资在各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中占有重要的权重,这一成本的上升必然会带动中国物价的进一步上涨。

货币的增加不等于财富的增加,使我们富有的是商品,而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的稀有限制了商品的充裕性。让钱币加倍无法使这些资源突然出现,或许我们一时间会感觉自己更富有了,但显然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在稀释货币供给。由于大众急着花掉他们新发现的财富,于是商品价格也会上涨一倍,或者至少涨到供需平衡,不会出现拿着货币却买不到商品的情况。

显然我们知道,当货币供给增加时,会使其价格下跌,而这样的改变不像其他商品那样会为社会带来好处,社会大众不会因此而更富有。新的消费或资本可以提高生活水平,但是新货币只会使物价提高,换句话说,我们的购买力被稀释了。

事实上,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货币的用途只在其交换价值,其他商品则有各种“实质”用途:商品的供给增加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欲望,但货币只能用于未来的交换,它的用途在于交换价值或“购买力”。

要知道通货膨胀表现出来的危害不只是物价上涨那么简单,通货膨胀是我们个人投资者的敌人,日常或波动性的股价改变虽然惊心动魄,最让投资人担心,却不是个人投资者最大的忧患。通货膨胀的侵蚀力量才真的令人害怕,以5%的通货膨胀率来说,你的钞票的购买力在不到15年内,就会少掉一半,在随后的5年内,又会再少一半。通货膨胀如果是7%,只要经过21年,也就是从61岁“提早”退休,到82岁为止,你的钞票购买力就会降到只有目前的1/4。然而现在82岁却是日渐常见的平均寿命。这点显然是严重的问题,特别是个人已经退休,没有办法再增加资本,来抵消通货膨胀对购买力可怕的侵蚀。

通货膨胀刺激经济的故事就如同上帝愚弄人们的花招,它让就业机会看上去更加诱人,诱使人们接受工作。这就好像一场全民参加的赛跑,它表面上创造了经济的繁荣,实际上损害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如果人们对经济形势多了解一些的话,人们是不会接受的。米尔顿·弗里德曼说过这样一段有名的话:“通货膨胀开始的数月或数年,就像饮酒刚开始的几口,感觉很不错。每个人都有足够的钱花,物价的上涨跟不上金钱的增加。只有当物价迎头赶上的时候,其后遗症才开始显现。”

美国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曾经作过关于通货膨胀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7%的民众认为通货膨胀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穷,而只有12%的经济学家认同这样的观点。当被问到,如果工资和物价以同等的比率上升,能否让你更加满足。结果有49%的民众认为可以,然而对此只有8%的经济学家赞同。

通货膨胀对社会从来没有好处,只是牺牲一群人的利益来造福另一群人。通货膨胀是用欺诈的方式侵占他人财产。在自由市场中,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手段。而通货膨胀恰恰会打乱市场价格反映给经济体的正常信号,一旦这个信号失真,很多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会出现明显的非理性,导致经济体的混乱,甚至经济危机。就如同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理查德·W.费舍尔所说:“通货膨胀是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不管它看起来多么诱人,但最终都将以灾难收场。”

世纪回眸:我国的通货膨胀

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07年10月份美国CPI涨幅达到3.5%,10月份欧元区CPI涨幅达到2.6%,比前一个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超过欧洲央行2%的预期目标。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物价快速上涨,俄罗斯、南非、阿根廷、越南CPI超过8%。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了9.8%,其中,中低收入国家食品价格上涨了9.7%。2007年一季度,全球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11.6%,其中,中低收入国家上涨了8.7%。应该说,全球的通胀压力都在增大。

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它在很多国家都曾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那么,我国之前是否也曾出现过通货膨胀呢?这些通货膨胀是怎样发生的呢?

目前,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等各种物价指数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已经初露端倪,社会上关于通货膨胀的关注也不断增强。通货膨胀对我国老百姓来说其实算不上新鲜事物,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们已经几次经历过了。

第一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80年。从1980年开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开始快速增长,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我国也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首次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运行上,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激增,财政支出的加大致使出现较严重的财政赤字,以及盲目的扩大进口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外贸赤字严重。

在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上,1980年比1979年新增货币384.8亿元,而从1970年到1979年每年平均新增货币仅为90多亿元。在价格指数方面,1979年、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1980年通货膨胀达到7.5%,其中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1%,在CPI的上涨中占了很大比重。但值得注意的是,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在这次通货膨胀中并没有伴随CPI同时上涨。

针对此次通货膨胀,我国主要采取了严厉的宏观调控手法:比如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和控制物价等办法。结果这次通货膨胀从1979年出现萌芽,到1981年基本得到遏制,历时2年多时间。

第二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84年。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通货膨胀的原因就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我们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价格指数就可以看到。1981—1983年,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货币增长速度为22%,1984年比1983年新增货币竟高达1071.3亿元;在价格指数方面,1985年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8.7%,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3%,其中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6%。这次通货膨胀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历时3年才消除。

第三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88年。可能很多人对1988年的抢购风潮还记忆犹新,那可算得上是新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幕:大到百货大楼,小到街边的杂货铺,都挤满了疯狂抢购的人。什么东西都抢着买,珠宝首饰、电视机,甚至是肥皂、大白菜,不管是否用得着,也不管一时能用得了多少,买到手再说,有的人家抢购的肥皂几年后还没用完。CPI创造了新中国成立近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同比上涨高达18.8%。在如此之高的CPI背后,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同比竟然还上涨了2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也上涨了15%。在广义货币供应量(M2)方面,从1984年到1989年,平均每年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到1989年货币存量已达11949.6亿元,应该说,货币供应量的大规模增加是形成此次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这次通货膨胀从1987年到1989年持续了3年时间,在治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到1990年物价水平普遍下降。

第四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93年。1993年和1994年的中国经济就如同吃了兴奋剂,开发区热得冒烟,股票在疯涨,期货被热炒,资金涌动,泡沫泛起。许多人按捺不住暴富的诱惑,“下海”经商成了一时潮流。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多了起来,物价也涨了起来,连平常吃的大米白面、菜肉蛋奶的价格也一个劲儿地往上蹿。日常花销增加许多,工资却没涨多少,人们感觉钞票又不值钱了,不少人又在抢购囤积值钱的东西。1993—1994年3年间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年均同比上涨分别为19.5%、18.6%、24.4%,与前三次通货膨胀相比,这次通货膨胀各种指标上涨尤为严重。以农产品为代表的基础价格上涨所形成的成本冲击型通货膨胀,是此次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

那么这一次通胀是怎样降温的呢?首先,货币政策总体上打出了适度紧缩的信号,开出的“药方”大致如下:一是控制基础货币供应。1994年汇率并轨后,买入外汇成了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中国人民银行同时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从而对冲抵消过多的货币,实现基础货币的稳定供给。二是强化信贷控制。商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开始“分家”,中国人民银行强化了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监控,同时整顿金融秩序,制止违规拆借资金,整肃金融机构。资金流动受到有效约束,犹如釜底抽薪,固定资产投资自然迅速降温。三是提高存贷款利率,保护储户利益,鼓励储蓄。

从1993年到1996年,各项政策逐渐发挥作用,通货膨胀率成功地降了下来,经济增长率回落到一个合适的水平,国家经济避免了大起大落的震荡,因此人们形象地称其为“软着陆”。

今天,我们遇到的物价上涨面临着一些与以往不同的新情况。比如我国当前物价上涨的特点在于出现了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房地产价格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同时上涨,因此,仅仅采用单一的货币政策来抑制当前的物价上涨是行不通的。不仅如此,本次物价上涨较之前4次通货膨胀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首先,由于2004年6月以后美联储连续17次调高基准利率,导致2007年次贷危机的产生,该危机向物价的转嫁导致全球物价上涨,同时利率的调高使美国国内面临严重的流动性不足;此后美联储的不断降息,使我国通过加息抑制物价上涨的空间越来越小。其次,国际市场粮、油等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使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加大。最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推动了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扬,国内成品油一旦受之影响大幅提价,这个“工业粮食”涨价将带动一大批工业消费品生产成本推动下的涨价。

剧烈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冲击如果没有别的政策来抵消,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政策相互配合的策略,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抚平经济周期的波动。

通货膨胀从何而来

1921年1月德国每份报纸的价格为0.3马克,随后上升为1922年5月的1马克、1922年10月的8马克、1923年2月的100马克直到1923年9月的1 000马克。在1923年秋季,价格实际上飞起来了:一份报纸价格10月1日2 000马克、10月15日12万马克、10月29日是100万马克、11月9日500万马克直到11月17日7000万马克。

另外还有一些故事讲通货膨胀下的德国:

一个小偷去别人家里偷东西,看见一个筐里面装满了钱,他把钱倒了出来,只把筐拿走了;德国街头的一些儿童在用大捆大捆的纸币马克玩堆积木的游戏;一位妇人用手推车载着满满一车的马克,一个小偷趁她不注意,掀翻那一车纸币,推着手推车狂奔而逃;一位家庭主妇正在煮饭,她宁愿不去买煤,而是烧那些可以用来买煤的纸币。

这些夸张得让人心酸的小故事就是通货膨胀的真实写照,严重的通货膨胀会损害我们的幸福和希望,那么通货膨胀从何而来呢?

大家都知道通货膨胀是个侵蚀财富的大问题,物价总水平的持续、全面的上涨,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大家所熟知的它的导因之一就是印的票子太多了,使货币供给的增长率远远高于经济体整个产出量的增长率,而让更多的货币在市场的供求中追逐和竞购较少的物品。

为了弄清通货膨胀的成因,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奥地利学派先提出了颇具争议的观点,他们把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指向政府,冯·哈耶克曾经指出,政府控制货币史造成货币体系不稳定的原因。他严厉地批评说,政府控制的货币政策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不论何时何地,通货贬值都是政府行为的后果。为什么不能依靠市场自发力量来提供人们所需要的交换媒介呢?

紧接着,奥地利学派的新领袖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更严厉地指出:“只有政府这个机构,既能把白纸印成钱来花费,又能滥印纸币而让其变得一文不值。”他认为:“要说历史大部分是通货膨胀的历史,我认为这毫不夸张。一般而言,通货膨胀就是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精心炮制出来的。”

下面是经济学家们罗列的几个主要理由:

(1)通货膨胀使得我们的国债更便于管理,因为我们可以用更便宜的美元偿还之。

(2)在一个全民负债的民主国家,政府自然是选择有利于债务人的货币政策,以期赢得选举的胜利。

(3)通货膨胀有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以实现选民所要求实行的社会项目,从而避免了不利于政治选举的选项,如提高税收等。

(4)通货膨胀容易与经济增长相混淆,而经济增长又容易与经济健康发展相混淆。当然,从理论上讲,GDP是考虑了通货膨胀的,但通货膨胀数字是否被人为操纵,那就不得而知了。

(5)通货膨胀导致名义资产价格上涨,比如说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从而给选民制造一种创造财富的假象,即便是他们手中资产的实际购买力已经下降。

所以,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政府一方面在制造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在掩盖通货膨胀。最后让我们记住艾伦·格林斯潘在1966年撰写的《黄金与经济自由》中对通货膨胀的描述:“将财富秘密充公的计划”。空穴不来风,比如伯南克就曾在华盛顿特区全国经济学家俱乐部发表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打了一个从直升机上撒钱的比喻,表示美国经济可以通过政府财政(降低税收)和货币政策(印刷钞票)来实现高速增长。这就是有名的“直升机理论”,从根本上讲,这就是在鼓吹通货膨胀。

好了,还是让我们回到本来的问题上: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这种观点认为是由于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了通货膨胀。资源价格上涨后生产率没有相应地提高,那么最终将导致产品价格提高。比方说,对一家汽车制造商来说,钢铁的成本便是钢铁制造商出售钢铁的价格,而当钢铁价格上升时,那么汽车生产的成本就会增加,由此带来整个价格水平的上升。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这种观点认为是由于总需求过大而引起了物价水平上升,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由于太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产品,或是由于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了现行价格条件下可能的供给而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货币主义者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经济体内,货币供给与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总体上是一种平衡关系。当然,在这一框架内,如果某一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那么其价格也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会被系统内的其他变化所抵消。也就是说,总需求和总价格仍将保持不变。

导致总价格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货币供给的扩张,或者说商品和服务供给的紧缩,这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政府把价格上涨归咎于需求,实际上就等于把通货膨胀解释为经济增长。也就是说,我们成了我们自身成功的受害者。但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将导致消费价格下降,因为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性产出增加,也就是说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增加。这样,在货币供给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消费价格自然是下降的。

简单打个比方,当人们解释为什么会被淋湿时,都会说因为下雨,而不是说由于高气压南下与冷气流相遇等,同样,人们在面对通货膨胀时,也只是知道成本增加,需求拉动,人们并不知道货币增长的根本原因。而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只有政府才有权印刷钞票,所以,通货膨胀的成因,就是政府发行了过量的钞票。这是通货膨胀的成因,也是通货膨胀的唯一成因。

与通货膨胀对决

津巴布韦2008年7月的通胀率写下天文数字:2.31亿%。2009年1月,央行发行100万亿津巴布韦元的大钞,1的后头有14个0,也算是一项世界纪录。为了抑制犹如脱缰野马的通胀,津巴布韦政府在4月正式废掉国币,宣布以美元和南非币为流通货币,不过旧津巴布韦元还是在民间继续流通。

在津巴布韦,一旦出了大都市,强势货币一文难求。城市的巴士司机有小额美元或南非币可找零,乡下商店虽然没有,但山不转水转,店家会给顾客糖果、巧克力,或是在收据上注明下次消费可享折扣。首都哈雷拉,一位大妈抱着总值3万亿津巴布韦元的钞票搭公车,只为了支付一次车费。更有意思的是,司机大叔根本懒得清点,收下就对了。

通货膨胀是目前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对抗通货膨胀呢?

通货膨胀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多少年来经济学家们一直为解决通货膨胀苦苦思索,当然也为理清这一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20世纪的经济学界有一位伟大的与凯恩斯齐名的经济学家,他也是“二战”以后至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也是一位货币主义者,他的思想对策:“我们可以用一匹马来代替联邦储备当局,在每年的第一天,这匹马会站在联储局总部门口回答有关货币政策的问题。”记者会问:“今年的货币供给将如何发展?”这匹马跺了4次蹄,结果第二天报纸新闻就会登出:“联储局又要增加4%的货币供给了。”

1973年,智利军事政变以后,皮诺切特开始当权,当时的智利混乱不堪,大范围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严重并存,皮诺切特政府邀请弗里德曼为智利的经济病痛出谋划策,弗里德曼实施了休克疗法,大量削减政府开支降低货币总量,尽管这样的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但是智利也经历了严重的衰退,国民收入下降了13%。今天,关于智利改革的讨论仍在继续,但是无论如何,弗里德曼一生都在捍卫他的自由主义思想,这一点足以让全世界的人记住他。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对抗通胀的方法:控制货币供应。而为了降低通货膨胀,政府必须做的就是,让增加货币供给的速度慢于经济的增长,这正是撒切尔夫人经济政策的基础,而这种方法却最终被放弃了。被放弃的原因是,政府从来不能达到其货币供给增长率的目标。

这虽然是一个简单易行的遏制通货膨胀的方法,但却很少有人敢用,这个方法就如同阻断通货膨胀这个发动机运转时所需要的燃料,并以此来放慢货币增长。但遗憾的是,由于高通胀带来的高货币需求,骤然减少货币供给的企图会使得利率陡然上升,进而激发一次严重的经济紧缩。

第二,通过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比方说,央行为了减缓通货膨胀采用升息的政策,以引导市场利率上升,使企业融资的成本增加,承担较多的利息支出,从而降低了投资的需求。另一方面更多的资金会流到银行体系,有助于抑制消费从而缓和过渡期的经济。在格林斯潘就任期间,这个目标的实现过多的是依靠个人判断而不是制度保证。毫无疑问,美联储的政策对产量和就业有实质影响,但这些影响是暂时的。

但是事情却不是这样发展的。1979年,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开始彻底治理通货膨胀。一时间,美国的利息率达到了20%以上,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尽管在这之后全球通胀这个幽灵就销声匿迹了。可是沃克尔,这位后来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至今回忆起那段经历仍然是非常痛苦的,他似乎永远不愿意再提起那段时光。

沃克尔实行的高利率使得1982年的实际GDP下降了约2%,而当年的失业率接近10%。据说当时愤怒的农民给沃克尔送去了一袋袋腐烂的食物,情绪激动的群众甚至在美联储的会议室里挥舞弯刀,一名美国参议院的共和党候选人甚至说沃克尔的“高利率政策正在扼杀美国经济并导致了上百万的美国人失业”,人们担心这种日益严重的衰退会演变成经济萧条。直到1983年,货币增长速度逐渐开始改善,一起都慢慢变好了,尽管沃克尔最终因消除了两位数的通货膨胀而在今天广受赞誉,但当时他所采取的行动却遭到广泛的抨击。

事实上,近年来,全世界的许多中央银行都采用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战略。它们选择一个特定的通货膨胀目标,比如2%,然后根据需要提高或降低利率使得通货膨胀维持或者接近在目标水平上。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众多优点之一是它可以防止经济陷入通胀的怪圈。如果央行在以利于击退任何微小的高于目标的通货膨胀方面具有完全的可信度,那么它根本不必担心对抗一次严峻的通货膨胀,因为这样的通货膨胀永远不会出现。

第三,废除中央银行制度,允许私人发行货币。奥地利学派继承了弗里德曼的衣钵,他们坚定地维护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他们认为,由于政府的货币垄断权的存在,私人部门自由活动的条件受到限制,从而妨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他们的代表人物哈耶克认为,如果货币发行权被征服垄断,必然会带来市场的不稳定,引起失业和通货膨胀。因此,奥地利学派最先明确地提出了解决通货膨胀革命性的意见:废除中央银行制度,允许私人发行货币。

这种方法看起来未免过于走极端,但是奥地利学派相信,竞争的过程将会发现最好的货币。这些绝对的自由主义者坚持认为,货币非国家化的本质是剥夺国家的铸币权,转而将这种铸币权完全交给市场约束下的金融机构,以此完全消除国家可能从金融资本全球化中获得的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

第四,回归金本位制度。现代金融体系通过部分准备金在创造信用的同时,必然会创造通货膨胀,因此奥地利学派提出的又一个方法是,回归金本位制度。这种做法主张,恢复美国1933年以前那样的金本位制,即美元价值由法律规定一定的含金量,政府铸造金币发行流通,所有纸币和银行存款都可以随便兑换金币。

金本位制度的优势在于,它不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政府手段去实现货币流通的平衡,它所带来的问题就是试图达到一个国家收支平衡的同时,忽略了这种平衡给国内经济带来的损害。

拥护者们认为,政府或者私人银行有可能进行欺诈,而黄金兑现的威胁抑制了欺诈行为。恢复金本位制能使联邦储备委员会控制货币数量有所依据,可以限制委员会管理货币的权力。金本位制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只有使美元重新恢复金本位制,才能消除人们的看涨心理,增强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保证物价稳定,利率下降。但是除非以切合实际的金价回到古典金本位制,否则国际货币制度会在固定和浮动汇率之间来回摇荡,每个制度都会有一堆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后运作不良直至解体。

CPI不完全等于通货膨胀

马先生是纺织相关行业的民营企业家,近来因为工人工资上涨还难以请到合适的工人,他有意缩小了业务量,从中抽出300万元投入了股市。他的理论是,近来CPI不断上涨,通胀马上要来了,自己只要抓住一两个涨停就可以抵御通胀了。而此前,他只买风险低到可以忽视的固定类收益的理财产品。

另一位胡先生没有这么大手笔,但他还是努力凑了60万元,大部分投资于黄金,以此来保值。

还有更多客户,一到银行就很焦急地问理财师,“怎么办啊,钱都不值钱了,我是买房还是买股票,要么买点黄金?”一副不把钱拿来投资,钱就马上会变成纸的样子……

是这些人过于焦虑,还是通胀真的要来了?CPI上涨就意味着通货膨胀开始了吗?

前面已经说过CPI上涨对经济的影响,因为CPI是经济运行中最敏感指标——它的涨跌直接关系着社会民生。但是请注意一点,CPI虽然可以称得上是通货膨胀的风向标,其涨跌幅度会成为对通货膨胀初步判断的尺度,但却不能简单地将CPI上涨等同于通货膨胀。

我们知道CPI通常是世界各国判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但各国的判断标准并不一致。一般而言,当CPI持续地普遍地上涨,比如半年、1年以上时间,且其上涨的品种又达到60%以上,CPI的涨幅大于3%左右,就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国家就会相继出台一些紧缩的或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反之,当CPI的涨幅小于0.5%左右,有可能出现通货紧缩,国家又会出台一些积极的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比较良性的运行状态下CPI的涨幅控制在0.5%~3%。

因此很多我们通常认定的概念“CPI=通胀”是错误的。其实从通货膨胀这个词的词义本身就可以看到,所谓通货,就是货币的意思,通货的膨胀,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货币供应增加了,这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钱毛了”。而商品价格的上涨,包括日常消费价格、房价、股价、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等资产价格的上涨,只不过是越来越多的货币竞相购买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结果。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CPI的计算过程中对商品和服务进行了分类,又从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商品,把他们的价格波动进行加权平均。所以,权重大的商品其价格波动对CPI的波动有更大的效果,权重小的则效果小。这样一来就可能出现下面这种情况:很多权重小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小幅度下跌,而有一两种权重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在大幅度上涨,最终导致CPI是上涨的。那么,此时根据CPI涨幅为正数就不能得出社会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在上涨的结论,那就不能根据CPI涨幅为正数来论定经济出现通货膨胀。这和股票市场上某几个权重股下跌或上涨导致股市指数下跌或上涨的状况是类似的。

CPI指数往往会高估通货膨胀。如果我们想比较2010年与2000年的物价水平,必须用某种方法比较今天电脑的价格与10年前打印机的价格。由于电脑比打印机昂贵,这些新物品的出现倾向于使CPI大于通货膨胀。汽车、CD等许多物品都是一年比一年好,这些物品部分价格上升是为质量改进的支付而不是通货膨胀,而CPI把价格上升算作通货膨胀,因此,现在又有一种观点认为,关注CPI指数是否意味着通胀应该更关注核心CPI。所谓核心CPI是指一般用整体通货膨胀指标扣除一些价格容易波动的项目来衡量,扣除项目通常包括食品、能源、间接税、住房抵押贷款成本(一般以住房抵押贷款利率表示)等,最常见的是食品和能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联动上涨,就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数据显示,在CPI连续大幅度上升的同时,核心CPI始终稳定在1%左右的水平。

无论如何,CPI涨幅太大对民生是一个严重的伤害。不管是真的“狼来了”还是假的“狼来了”,作为普通的个人,我们都只能提醒自己打起精神警戒,并且合理投资,以此来抵御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

反膨胀斗士:通货膨胀的缘起缘灭

20世纪70年代美国进入滞胀阶段,1979年保罗·沃尔克临危受命担任美联储主席。凭着正直的品格、非凡的勇气与专业智慧,他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成功地制服了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为美国经济此后长达20余年的平稳增长奠定了基础,也改写了经济周期在美国每隔几年就发生一次的传统格局。

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的说法,沃尔克实际上是最为华尔街憎恨的人,因为这位沃克尔不愿大力支持里根总统放松监管的政策。既然为财阀们所不容,沃尔克自然赚不到大钱,以致生活就过得比较清苦了。80多岁的沃尔克,在纽约出门还是坐地铁。他本人似乎并不在意,一直都淡定自若。沃尔克家在纽约,在去华盛顿任美联储主席期间,租的房子也只有一室一厅,小得简直就像学生宿舍。沃尔克曾长期照看患病的妻子,在妻子离世10年之后,方才续弦,而且只是订婚,还有待举行婚礼。他也没去找花样年华的貌美女郎,而是与他的一位女助手共度晚年。

那么沃克尔是怎样抑制通胀的呢?

20世纪70年代是经济混乱的时期。这10年是从决策者力图降低60年代遗留下来的通货膨胀开始的。尼克松总统实行了对工资和物价的暂时控制,而美联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引起了衰退,但通货膨胀率只有很少的下降。当工资与物价控制取消之后,控制的影响也结束了,而衰退又如此之小,以至于不能抵消在此之前繁荣的膨胀性影响。到1972年,失业率与10年前相同,而通货膨胀高出了3个百分点。

在1973年年初,决策者不得不应付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所引起的大规模供给冲击。欧佩克70年代中期第一次提高油价,使通货膨胀率上升到10%左右。这种不利的供给冲击与暂时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引起1975年衰退的因素。衰退期间的高失业降低了一些通货膨胀,但欧佩克进一步提高油价又使20世纪7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上升。

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受以下因素的影响:80年代初始的经济条件、罗纳德·里根总统的风格和政治哲学以及经济学家和行政官员中新的社会思潮倾向。70年代末惊人的高通货膨胀率和迅速增长的个人税赋以及六七十年代庞大的政府支出,已引起公众普遍的不满。罗纳德·里根1980年当选为总统反映了这样一种公众情绪,人们期待新总统降低通货膨胀、降低税率以及削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沃克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危受命,登上了美历史舞台。1979年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强力提升美元利率。高息的强势美元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资本流入美国,将美国推入强势美元时代。沃克尔执掌美联储的前几年,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通胀达到了13.5%(1981年),沃克尔成功把它降到了3.2%(1983年)。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1979年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美国的同业拆借利率)是11.2%,1981年被沃克尔抬到了20%,银行基准利率跟着涨到了21.5%。但是利率飙升极大损害了美国的农业,愤怒的农民们开着拖拉机闯进华盛顿街区,堵住了埃克尔斯大楼(美联储所在地)的大门。

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事实证明,沃克尔的这一政策非常成功,三年后通胀被抑制,到1983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降到了3.2%,并在此后一直将其保持在低水平上。最重要的是,即使在1982年出现经济衰退期间,美联储也坚持实行高利率,这种在面临通货膨胀威胁时大力加息、在通货膨胀比较温和时才下调利率的做法为美联储赢得了声望。

不过,沃克尔最被人所诟病的也正是他紧缩的货币政策。因为这一政策,美国失业率直逼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并陷入一场经济衰退中,直到里根时代才有根本改观。然而此后,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连续25年高增长,这充分证明了其政策的有效性。

按照我们的想象,沃克尔从美联储的位置上下来之后,会有很多肥缺,可离职后的沃尔克大部分时间处于赋闲状态,因为那是一个格林斯潘等保守派得意的年代。奥巴马上台之后,为了平衡,重新起用沃尔克,但给他的还是一个闲职,大多数时候沃尔克仍然被冷藏。

沃尔克离开美联储之后,曾接受了主持一个犹太团体和瑞士银行联合委员会的艰巨任务,帮助解决大屠杀受害者无人认领的银行账户问题。他时常面对的是情绪激动、剑拔弩张的场面,一种失败几率极高的情形。然而,沃尔克临危受命,监督了对瑞士银行记录的大规模查账,迫使瑞士银行签署了价值12.5亿美元的补偿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沃尔克还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无论是在他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还是在卸任之后,沃尔克都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开放给予了密切关注和热情支持。他曾经多次访问中国,就金融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向中国政府坦陈己见。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