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
第十二章 儒家财宗思想的形成及走势

民众博弈两头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在这里说:我老人家也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但我喜欢穷究事物的根本,愿意花费时间精力从各个角度来探究事物的真相罢了。

这么说起来,儒家的财宗思想,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对世道人心的洞彻与人生经验的积累。

最早给我们提供了这一经验的是春秋时代的楚人孙叔敖。

说起来孙叔敖这个人,堪称一个让我们认识人性与群体博弈规则的典型,而且他这个典型不是谁捧起来的,而是通过他一生与民众相博弈所获取的贤名。这一贤名史来已久,在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隐喻。

这个隐喻就是两头蛇。

什么叫两头蛇?就是长了两个脑袋的蛇。

好端端的一条蛇,它干嘛要长两个脑袋?

这个问题,要从蛇的繁殖说起了。蛇这东西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物种,它是陆地上唯一没有长腿的怪物,连天上飞的鸟儿都长了两只沉重的脚,也不嫌飞起来的时候累得慌。但是蛇却不明缘由地居然不长脚,按道理来说,蛇虽然不长脚,但却应该长一个脑袋的。长一个脑袋的蛇是正常的蛇,不长脑袋的蛇是死蛇,长了两个脑袋的蛇,那属于畸变,是卵在受精的过程中没搞明白,可以理解。

但古人对这个正常现象却极不理解。蛇原本就是一种可怕的动物,那阴冷的目光会带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但比见到一条蛇更可怕的是,见到一群蛇;比见到一群蛇还要可怕的是,见到了一群长着两个脑袋的怪蛇。

这种长着两个脑袋的怪蛇可把古人吓坏了,很有可能有年老体弱的古人还被吓死当场。所以自上古就有传说流传下来,说是遇到两头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那就表示这个人马上就要倒霉了。民间相传,如果遇到两头蛇,那是一定触犯不得的,必须要烧香磕头,三拜九叩,这样的话灾难或许会得以消除。

这个传说的隐喻我们马上就会弄明白,既然地球上出现两头蛇的概率极大,那么,人遇到两头蛇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

我们这里说的楚人孙叔敖就碰到了一条。

当时孙叔敖发一声喊,操起手边的家伙,追上去照着那条两头蛇就乱打一气。可怜那条蛇,它莫名其妙地长了两个脑袋已经够上火的了,又突然遇到孙叔敖这么野蛮,就更没脾气了,结果被孙叔敖三下五除二给打死了。

孙叔敖遇到了两头蛇,非但没有照老规矩烧香磕头,反而把两头蛇给打死了,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大家都远远地躲着孙叔敖,生怕晦气沾染到自己身上来。有和他相熟的人就责怪他:阿敖啊,你是不是昏了头了?两头蛇那可是山神啊,你遇到不烧香磕头倒也罢了,居然还敢把山神给打死,是不是活腻了?

孙叔敖回答道:不是的,我之所以打死那条两头蛇,是因为大家都相信,遇到两头蛇就会祸从天降。我把两头蛇打死,别人就不会再遇到这条怪蛇了。我死不死倒没有关系,但我希望别人不要再遭遇到这种恐怖。

孙叔敖的话,让人对他既敬且佩,从此他就因为这一义举,而荣列贤人之榜。

而且最重要的是,孙叔敖并没有因为打死那条两头蛇而遇到什么灾难,这就更让人相信他的德行之深厚,足以消除任何祸患。

于是孙叔敖就做了官。

做官之后的孙叔敖仍然不改旧日,时时事事处处都想百姓所想,系百姓所系。为此他积极主张兴修水利,替楚人消除水患之灾。

这个水利一修,孙叔敖就遇到了麻烦,而且是比两头蛇更大的麻烦。

麻烦来自于他治下的民众。

话说那黄河之水,有着一个最大的特点:不听话。未修水渠之前,大水动辙泛滥成灾,淹得人民群众哭爹叫妈,但等到修了水利之后,水势却突然减弱了。这样一来,在河道上就留下了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这里的土壤肥沃而富含矿物质及各种有机质,人民群众见了之后,乐得手舞足蹈,当即冲上积田,立即跑牛占地就在河床边上热火朝天地建设起幸福的新家园来。

孙叔敖见了这情形急忙上前劝阻,说:不要搞,不要这么搞,你们就在河床上耕种,万一什么时候洪水再袭来的话,那你们的庄稼岂不是惨了?

人民群众回答道:歇菜吧你呐,老孙,你还是玩你的两头蛇去吧,少在这里瞎掺和。

总之,人民群众不听劝。

洪水说来就来,洪峰以每秒钟六公里的速度袭卷而来,向着人民群众刚刚建设起来的新家园淹了过来。孙叔敖急得跳脚,说:你看看,你看看,我早劝你们什么来着,让你们别在河岸上耕作,你们偏偏不听,现在庄稼全都被水淹了,后悔了吧?

一席话未曾说完,孙叔敖的家已经被一个巨浪拍了过来,家里的一切拍了个七零八落,孙叔敖也差一点丧身鱼腹。幸好他会游泳,扑腾扑腾从水里边游出来,心里说不出的纳闷:不对啊,我明明已经将河渠修好的啊,怎么这又发起了洪水呢?

等到他登到高处一看,这才明白过来。

河渠是修好了不假,可是耕作于下游河床边的人民群众,担心暴涨的河水淹了自己的庄稼,就索性掘开上游的河渠,把整个楚国都给泡在水里了。

只要自己的庄稼不被淹了就成,别人的家爱淹成什么样就淹成什么样,都淹了才好呢。

这就是人民群众的想法了。

从这以后,孙叔敖就和楚国人民斗智斗勇,连哄带骗,想让人民群众们顾全大局,别为了自己的小家淹掉整个楚国。可是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积极开展了游击战术,水来我挖,水退我耕。而孙叔敖则顾了东顾不了西,刚刚修补好南面的缺口,人民群众又偷偷地把北边的水渠给挖开了。就这样孙叔敖跟人民群众赌了一辈子的气,直到最后活活气死为止。

等到孙叔敖临死的时候,他修筑的水渠早已被人民群众给挖得连影子都没了,结果就是人民群众都没得地可种了,楚国重新恢复了水患不断的旧日时光。

没地可种,楚国人民从此又返贫了,过上了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但是人民群众却非常满意,因为他们终于得到了一位大贤人孙叔敖。事实证明,只有孙叔敖才是真正为他们所想,只可惜水渠早被大家挖没了,那么孙叔敖他干嘛不再给大家修好呢?

可孙叔敖已经顾不得大家了,与人民群众斗智斗勇了一辈子,已经为他积累了丰富的人生智慧。临死之前,他告诫儿子说:傻儿子,给爹我听着,因为我一生为民众操劳,虽然民众最终什么也没得到,可我的心意大家还是领了。所以楚王几次三番地要封我一块地盘,都被我给拒绝了。但我死后,楚王还是会念及我的功德,再封你们地的。你们记住,如果接受楚王的封地的话,千万不要挑选最肥美的地方,在楚越之间有一个地方叫寝丘,那里土地沙化严重,穷到了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步,到时候你们就要求楚王将那里分封给你们好了。

儿子诧异地问道:老头,你是不是脑子糊涂了?连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我要来干什么?替兔子拉屎吗?

孙叔敖说:笨啊你,如果分封给土地肥沃的地方的话,就凭你的德行和智力能够守得住吗?土地越是肥沃,到时候和你争夺的人就越多。也只有兔子都不拉屎的贫瘠之地,才没人跟你争没人跟你抢,可以让你们世世代代地在那里居住下去,这个道理你听明白了没有?

道理明白不明白不知道,但是孙叔敖的儿子的确听了父亲的吩咐,等到楚王封他地的时候,就要了寝丘那个贫瘠之地。结果一直到了汉代,孙姓后代仍然幸福地生活在寝丘一带,孙叔敖的血统也终于得到了后世人的传承。

孙叔敖的思维,正暗合了老子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金钱思维观。

须知,金钱是最忌讳拼争的,因为金钱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这一特质界定了它的不具对抗性的规律。所以任何时候,越是人扎堆抢成一团的地方,就越是不可能弄到金钱。金钱与财富永远在无人争抢的地方。

财本不争之物

钱本不争之物,财为和气而得。

这就是和气生财的社会性机制了。

这也是孔子能够成功地将财宗打包在儒家思想里边的原因。相比于人一生的成就而言,发财只是人生目标的一部分,而儒家所教导的是让人们掌握人生的大智慧,如果大智慧已经掌握了,那么发财的小智慧当然就不在话下了。

也就是说,儒家之道,大于财道。掌握了儒家之道,当然就掌握了财道,但如果掌握不了儒家之道的话,那么人终其一生的成就,最多不过是得到财术而已。这就是后世以来财道终于失传的原因,大道已没,小道焉存?

如果我们想重新获得人间大道,那就只能从儒学的思想形成及后来的策术流传说起来了。

所以有这样两件事有必要在此提到:

一件事情是战国末年,赵国被秦国所灭,全国的老百姓都成了秦人的俘虏,被流放到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去开荒种地。赵国人卓氏也是这众多的亡国奴中的一位,他们夫妻被秦人赶出了家园,赶往边荒地带。同时被流徙的百姓们争着拿钱财贿赂主事的官吏,央求就近迁徙,谁也不愿意被流放到边远蛮荒地带。

但是卓氏却说道:我听说有个地方叫汶山,那里有肥沃的田野,地里长出来的芋头比猫头鹰还大,人如果到了那里,到死也不会挨饿。而且那里的百姓善于交易,容易做买卖,我们为什么不前往那个地方呢?

于是卓氏主动要求迁到远处,结果被迁移到临邛。他非常高兴,就在有铁矿的山里熔铁铸械,用心筹划计算,财势压倒滇蜀地区的居民,以至富有到奴仆多达一千人。他在田园水池尽享射猎游玩之乐,可以比得上国君。

卓氏的智慧堪可与孔子比肩,他主动要求迁往远方的想法,也与孙叔敖要求封贫瘠之地是同一个思路。这个思路就是智者与愚者的区别,就是研判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智慧解析这世界之上的财富之秘。

另一件是到了秦朝败亡之年,天下英雄豪杰都疯了一样地抢劫金银珠宝,而宣曲的任氏独不然,而是用地窖储藏米粟。后来,楚汉两军在荥阳展开拉锯战,农民无法耕田种地,米价每石涨到一万钱。任氏卖谷大发其财,那些英雄豪杰拼了老命才抢来的金银珠宝,最后全部归了任氏。

史载:任氏屈己从人,崇尚节俭,致力于农田畜牧。田地、牲畜,一般人都争着低价买进,任氏却专门买进贵而好的。任家数代都很富有。但任氏家约规定,不是自家种田养畜得来的物品不穿不吃,公事没有做完自身不得饮酒吃肉。以此做为乡里表率,所以他富有而皇上也尊重他。

我们曾经在前面说过的,金钱不是财富,金钱与财富更多的是相互的敌人。看看任氏的选择与结果,正证明了我们这个结论。

卓氏和任氏,都是秦末汉初之人,他们的谋财之策远不如陶朱公与子贡,但却是后世人所难以比肩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正是孔子临死之前大放悲声的缘由啊!

公元前481年,子在鲁。时鲁虞人在曲阜西边的大野中打猎,打死了地球上的最后一只麟兽。孔子听了后落泪说:

“吾道穷矣!”

自此天下失其道。

但是在大道失传之前的战国年间,又有两位不世巨子横空出世,再一次将财道策术推至极顶,以如此的雄壮宣告了财富时代的终结。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