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
第二十七章 金钱面前人人平等

债台高筑说君王

历史上的老百姓们都渴望着“明君圣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百姓们相信世界上真的会有这玩艺儿存在呢?

理由非常简单,皇帝这东西是天下人用好米好饭喂养起来的动物,他们不缺吃也不愁喝,不会像老百姓这样每天要为一日三餐发愁,所以他们吃饱喝足了,捎带着脚替老百姓干点正事,这应该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

但是这个想法就把这个世界想得太简单了。

实际情况是,皇帝们也是天天被钱这么个东西给逼得快要发疯。

有一句成语叫做债台高筑,这个成语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而这个成语,却是来自于君王,而非百姓。这个成语源自于战国末期,最后一任周天子周赧王居于洛阳,仍然以为自己是天下“共主”,这时候秦国出动大军,进逼洛阳,周赧王好不闹心。

当此之时,楚国派来使者,建议周天子召集六国,共同讨秦。周赧王听后龙颜大悦,当即下诏,命令六国出兵。但是作为天子,周赧王也应该“御驾亲征”的,亲征倒是没有关系,周赧王的本事还是不小的,硬是在洛阳这么个小地方凑足了六千人马。但是钱呢?六千人马每天都要吃要喝,少一顿大家也不乐意的,于是周赧王就发“战争债券”,向国内有钱人借款,立字为据,言明取胜回来之后,连本带利一并归还。

兵马粮草备齐,周赧王带着六千人马到伊阙会集诸侯大军,谁知等了三个多月,韩、赵、魏、齐均未出兵,只有楚、燕派了少量的军队赶来。大家看看兵寡将少,不敢行动,只好草草收场,各自返回。

周天子要伐秦,惹恼了秦国,秦国趁势派兵灭周,把投降了的周赧王迁到伊阙南的新城。这时,周赧王出兵时借的钱都花完了,商人、地主都拿着借据来向周赧王讨账。逼债人成群结队、吵吵闹闹,弄得周赧王六神无主,只好在城内筑起一座高台,躲到上边,眼不见为净。后人称此台为“避债台”,并据此有了“债台高筑”的成语。

周赧王绝非是一个特例,事实上,历朝历代的君王,莫不是为这个钱字愁到杀人放火的地步,所以不管听了什么人提出能弄来钱的建议,都迫不及待地采纳,管能不能弄来钱,总得试试再说。

理论上来说,一个皇帝搞钱的办法要比老百姓多得多,但这只是理论上,实际情况根本是两回事。

由于皇帝根本不晓得怎么样才能够搞来钱,大凡提到钱,就一个办法,向老百姓加赋,但每逢这种时候,大臣们就会一窝蜂地拥上来,豁出去老命不要,大讲特讲历朝历代因为加赋导致朝代灭亡的事情,这种故事听得久了,谁心里都会别扭。

所以皇帝不是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惹这个麻烦的,那么皇帝通常是如何解决钱的来源呢?

三个办法,一是晋武帝式,二是汉灵帝式,二是和珅式。

晋武帝式又称坐地分赃式,这个办法最没劲,方法就是授权各地的官吏可以随意杀人放火,弄出钱分给晋武帝一笔,有钱大家一起花,这样就算完事了。可这个办法比直接向老百姓加赋的后果还要严重,所以皇帝们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皇帝们用的最多的,是汉灵帝式的法子。

这个法子说起来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就是一个卖官鬻爵。

汉灵帝好像非常有先见之明,就在把全国的官吏职位全都明码标价出售之后,他分明有着一种强烈的危机感,经常在宫里到处挖坑埋钱,但这一招最终也没能够帮得了他,他被乱兵追出了宫,那些辛辛苦苦弄来的钱也不知道便宜谁了。

相比之下,清朝的和珅绝对是一个高手,他弄钱有两个原则,一是不弄大钱,二是不惹百姓,只是给官场上的兄弟们搞出许多名堂,进门要钱,出门要钱,走路要钱,不走路坐在那儿也得缴钱,每笔费用说起来都不多。有人为此嚷嚷到皇帝面前,结果让大家都瞧他不起,瞧这个家伙,好歹还是个领导呢,这么点小事嚷嚷到皇帝面前,真没劲!

即使是皇帝,钱也不好弄,这个道理皇帝们都清楚。但在所有的皇帝们之间,要数着明朝的皇帝智商最低,低就低在他们连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都不清楚。明成祖朱棣曾经下过一道圣旨:“那军家每年街市开张铺面,做买卖,官府要些物件,他怎么不肯买办?你部里行文书,着应天府知道:今后若有买办,但是开铺面之家,不分军民人家一体着他买办。敢有违了的,拿来不饶。钦此。”

这个圣旨,表明了明朝的皇帝连大鱼小鱼的概念都没有,也不说动一动他们的猪脑子想想,如果官家就这么明抢老百姓,那老百姓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等老百姓全都跑光了,你又去找谁要钱去?

事实上,明朝流寇四起,盗匪横行,比之于此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命短,原因就是他们搞不懂这个钱应该如何一个弄法,所以干脆撸胳膊挽袖子去明抢,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的土匪了,所以搞到最后,大家只能一拍两散,不陪你玩了。

总之一句话,皇帝们在金钱方面的智力表现形同于弱智,有这样的皇帝,那下面的官吏又能有什么绝活拿得出手?

但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是这样的昏头涨脑,明白的皇帝还是有的,毕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四百多位皇帝,有这么大的一个数量单位放在这里,怎么也能拼凑出几个像样的皇帝来的。

皇帝也过苦日子

弄钱不容易,有时候,皇帝也要过一过苦日子。

齐明帝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拿着竹筷子对卫尉应昭光说:“你理解我使用竹筷子的意思吗?”应昭光回答说:“当初夏禹的衣服穿得平常,他针对流言说,生活过于舒适,使用象牙筷子,会导致腐化的风气。这是古代的贤人对我们的告诫,如今皇帝你明智地提倡俭朴,发扬古代圣贤的遗风,太平盛世,只有用竹筷子了。”

齐明帝听了应昭光的话,非常满意。

这位齐明帝一心要做到节俭朴素,负责膳食的太官一次给他进献一种名叫裹蒸的食品,他对太官说:“我一次吃不完这么一个,可以把它分成四块,剩下的晚上再吃。”

还有一次,明帝使用皂荚洗浴,指着用过的皂荚水对身边近侍说:“这个还可以使用。”太官在正月初一给明帝上寿,温酒时使用了一个用银子制作的酒铛,明帝要把它毁掉,大臣们都忙不迭地称颂他品德高尚,偏偏卫尉萧颖胄却瞎捣蛋,说:“朝廷中最隆重的节日,莫若正月初一,这个银制酒铛是旧物了,所以不足为奢侈。”明帝听了心中很不高兴。

后来明帝又在宫中设宴,席上有许多银制器皿,萧颖胄可算又逮到理了,对明帝说道:“陛下前次要毁掉酒铛,恐怕应该毁坏的是眼前这些银器呀。”说得明帝满面愧色。

说实话,这个萧颖胄确实有点过分,齐明帝并非是做作,他却纠缠于枝节无休无止,这个就是孔子所说的求全责备了,世界上的事情,多半是被这种人搞坏了。

唐朝的时候,王勃写了篇名著《滕王阁序》,结果一举成名。而修筑滕王阁的这位滕王,却是一位有名的大贪官,当时的滕王李婴,蒋王李恽,这二位并称双贪,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皇帝赏赐其他李姓皇室五王,就是没有滕、蒋二王的份。皇上下敕书说:“滕王叔、蒋王兄,能够自己照料自己,不需要劳驾皇上我赏赐你们财物。”这封敕书送到滕、蒋二王那里,二王误以为是赐给他们钱财呢。看完敕书后,非常羞愧。

从这以后,满朝的文武百官都严格要求自己,都以巧取豪夺与收取贿赂为贪赃枉法,认为这样做贻害终生,没有一位官员敢于违犯。

唐肃宗做太子的时候,经常陪着皇帝玄宗吃饭。有一次御膳房准备了熟肉,其中有熟羊腿。唐玄宗让肃宗把羊腿分割开来,肃宗便将羊腿割开,然后他用饼将手上沾满的羊油擦下去,唐玄宗看了不高兴。等到肃宗擦完手将饼吃了,唐玄宗这才露出满意的神情,对肃宗说:“幸福的生活应当爱惜。”

唐玄宗搞节俭,甚至搞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有一次,他在宫中遇到一位裁缝——不知道这个裁缝怎么跑进宫里去了——就问裁缝,朕有一顶平天冠破了,你能补好吗?裁缝说能,于是唐玄宗就拿来他的平天冠让裁缝修补,等补完了之后,唐玄宗左看右看不满意,就把平天冠递给裁缝,说:这个就送给你了,吓得那个裁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唐玄宗这时候才琢磨出来不对味来,忙中出错,又补了一句:没事,这个东西你带回家去,晚上没人时自己关起门来戴着玩吧。

这玩艺是能随便戴着玩的吗?这个唐玄宗,可真能扯淡。

临到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大臣韩择木称赞他节约俭朴,歌女跳舞的时候没有华丽的衣服和装饰,饮食不吃山珍海味。唐肃宗听得沾沾自喜,因此而伸出衣袖给韩择木看,说:“我这件龙袍已经洗过三次了。”

唐文宗皇帝命令中使通知两军中尉以及诸司使内的官员,一律不准戴值钱的绫罗头巾。命令发下去以后,驸马韦处仁来朝见皇帝,戴着昂贵的头巾走了进来。皇帝对他说:“本来因为你的家庭正直朴素,所以才挑选你做驸马。这样昂贵的头巾和衣服,允许别的亲戚穿戴,你不许穿用。”

什么事情都不能走过头,过了头,就只有搞笑的效果,而达不到本来目的了。

夏侯孜当左拾遗,他曾经有一次穿着桂郡产的绿色的粗布衣服去见唐文宗。文宗皇帝没有什么规矩和忌讳,只是爱好文学。他问夏侯孜所穿的衣服为什么那么低劣粗俗,夏侯孜告诉皇帝,这是桂郡产的粗布。并且说这种布厚,可以御寒。过了几天以后,皇帝对宰相说:“我观察左拾遗夏侯孜一定是个正直可靠的人。”宰相秘密调查夏侯孜的言行,称赞夏侯孜是今天的“颜冉”。皇帝赞叹很久,也学着穿起了桂郡产的粗布做的衣服,满朝官员全都仿效起来,这种粗布因此而抬高了价钱,结果卖得比丝绢还要贵。

清朝的道光皇帝就是一个最典型的艰苦朴素的典型,他的龙袍脏了洗,破了补,搞得上面破破烂烂全都是补丁,大臣们也依样效仿,一个个都穿得像是叫花子,搞得庄严的朝堂简直成了丐帮总舵了。曾经有一次,道光皇帝问一个大臣:你膝盖上的那个补丁花了多少银子?

大臣回答: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当时普通百姓一年的生活费用!

可是道光皇帝听了后却惊呼:你的补丁真便宜,我这个补丁可是花了五两银子的。

不管花了多少银子,但皇上是希望大家都节省一点,这总是没错的。

那么为什么要节省呢?

看这话问的,还不是钱太难赚了。老百姓难赚,连皇帝也不容易弄来。

那么普通官吏又如何呢?

官吏们的花样,说起来那就更让人哭笑不得了。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