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第十五节 先进技术与落后生产力的恐怖平衡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和技术发展史,无论是早期的手工技术,还是后来的机械技术、自动化技术,或是现代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都极大地改变了生产中的劳动手段和方式,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每一轮技术革命都引发了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世界经济就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走向繁荣。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对经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技术进步是推动生产关系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也是决定经济活动、推动经济结构变革的主导因素。

要想在货币发行加快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低的通胀水平和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就必须做到两点:一是依靠低廉的进口商品来压低国内商品的价格;二是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动权,分享更多的利润。

要同时做到这两点是非常困难的,而美国做到了——通过其先进的技术与中国落后的生产力的对接,同时达到了这两个目标。

我们知道,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制造业都曾达到GDP的1/3以上,其主导地位和基础作用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替代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带动制造业升级,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各种发展计划或战略,促进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积极发展知识密集型、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的制造业,从而提高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比如,美国政府于1990年、1993年和1997年分别实施了“先进技术计划”“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下一代制造——行动框架”,以推动美国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毫无疑问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竞争力量。谁占据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在全球竞争和财富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

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中国实际利用的外商投资中,为何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注释]投资(2001年的数据高达70.3%)的原因了。

在国际贸易中,商品中所包含的自主技术的含量决定着一国在全球财富分配中所占的份额。

当技术落后的时候,中国就会对国外的先进技术产生依赖,而这种依赖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它意味着,在全球的利润、财富分配过程中,中国处于食物链的最底端,在付出艰苦的劳动之后,常常只能获得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加工费。

创新能力差、科技水平落后的国家为创新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的国家打工,早已成为常态。

以电脑为例。个人电脑是我国比较大的出口项目。据国际贸易账目,用基于电脑出口价格与进口配件及软件的成本之间的差额来计算,中国从电脑出口中积累了大量顺差。但由于外国企业在供应的关键部件上享有较高的利润率,因而从中国的出口中获利丰厚。

在电脑的所有部件中,利润率最高的是软件,而软件是由微软公司及其他应用软件公司(大多数是美国公司)研发的。其次是电脑芯片,一枚芯片的总利润中的80%或超过80%被英特尔公司(Intel)或超微公司(AMD)等获得。所以,在生产一台电脑所产生的全部利润中,至少有3/4被开发软件、设计芯片和经销整机的各家美国公司瓜分,只有不到5%的微薄利润留给中国企业。这种“贸易逆差”使得逆差国(这里指美国)更富裕而非更贫穷。[注释]

这正是美国在长期贸易逆差情况下,依然能够促进自身经济繁荣的根源。正如美国卡托研究所的丹尼尔·格里斯沃德所言:美国贸易赤字对美国经济是有利而无害的,它与不公正的外国贸易没有直接关系,也不代表美国工业没有竞争力,更没有损害就业状况。

美国凭什么做到了这一点?

先进的技术!

在国际贸易中,顺差未必是好事,关键在于,你在利润分配中所占的份额,而这种利润分配的主导因素正是技术!

美国是全球先进技术的领导者。以“三维(3D)打印”为例,这是代表着制造业发展新趋势的崭新技术。美国《时代周刊》将3D打印产业列为“美国十大增长最快的工业”,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则认为它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实现新的工业革命。

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这项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

这项伟大的技术革新依然源于幻想。美国科幻作家罗伯特·希克利曾经描写过关于“万能制造机”的场景。故事的主人公之一阿诺尔德站在一台奇特的大机器前,按下按钮,对它响亮而清楚地说:“我要硬铝螺帽,直径为4英寸。”接到指令,机器发出低沉的轰鸣声,灯光闪烁,闸板缓缓打开,眼前赫然出现了一颗闪光发亮已经制好的螺帽。如今,一台3D打印机可以将罗伯特书中的幻境变为现实。

对比一下,美国的电视、电影中,科幻题材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而我们的影视作品多是历史题材的,而且,基本都是以宫廷斗争为主题。

中国人活在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过去的辉煌中,在辉煌中寻找互相倾轧的宫廷斗争经验;而美国人活在未来。

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投机热,在疯狂十几年后,已经摧毁了许多人的幻想和未来,使他们变得极度现实乃至庸俗。

重回本文的主题。

当美国的先进技术与中国落后的生产水平相对接的时候,就出现了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环境污染在中国,资源消耗在中国,拿着低廉工资辛苦劳作的是中国人,而绝大部分利润却被美国人拿走。

如果把高科技比喻为一条绳索,那么,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就掌控着这条绳索,而技术落后的国家,则是被捆绑着遭受掠夺的一方。

这是中美之间形成的另一种恐怖平衡。

这种状况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大的变化。中国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计算机产品出口2208亿美元,其中,高达1959亿美元属于“加工贸易”,高附加值部分仍然与中国无缘。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消费拉动型的国家,消费在其经济增长中,占比一直高达70%以上。法国学者杰拉尔德·杜梅尼尔和多米尼克·列维指出:在美国公司的利润构成中,从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占有重要的地位——占其总利润的50%以上……如果美国的统治地位不复存在,这样一个消费热潮将不能维持,或者,它将导致低积累率、美元的贬值,进而使美国相对衰落。

那么,美国靠什么来维持这一局面呢?

一是靠从其他国家争夺智力资源,以刺激美国的创新能力,改变美国的技术变革条件。

二是靠军事力量。通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力量布控已经没有空白点。美国已在世界45个国家建有395个大型军事基地和大量小型基地,部署了25万军队。

但美国的军事力量之所以强大,依然靠的是超强的创新能力和遥遥领先的先进技术。事实上,强国都重视这一点。笔者连续数年研究普京,普京在俄罗斯最困难的时候,也努力优先考虑研发资金的投入,以确保俄罗斯在科技领域的优势。以军事领域为例,虽然起初俄罗斯没有经济实力立即把高科技武器配置给军队,但普京竭尽全力确保研发的顺利进行,一旦经济发展跟上来,马上就可以把技术领先优势转化成强大的军事力量。

在“全球创新投入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前20名的国家,有19个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比例。

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2.8%,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一比例在1%以下。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想通过市场换技术,其实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西方企业在占据市场之后,依然牢牢地把持着技术不放手。谁都明白,技术就是灵魂,掌控着技术,就能在市场中占据强势地位,就能坐享暴利。一旦先进技术让中国企业掌握,中国企业就能借助技术的力量逐渐赶超上来,蚕食它们的利润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谁愿意把技术拱手相让?

不仅如此,美国在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方面一直严加管制。

下图为2003~2007年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出口比较。

从上图不难看出,2003~2007年,美国对华高科技进口持续大于对华出口。5年累计的结果是:美国这个高科技强国对中国总共出口679.75亿美元的高科技产品,而从中国进口的高科技产品却达到了2950.29亿美元!

显然,指望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向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让中国引进它们先进的技术,毫无疑问就是幻想。中国只能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研发,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逐渐掌握核心技术。这是一条充满艰辛却非常务实、非常现实的道路。

但是,中国在GDP飞速增长中却忽略了科技能力的提升——尽管科技进步时常被提起,但它常常被淹没在包括GDP在内的美丽数字和炒房、炒楼的热火朝天的洪流中。很多人以为有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就拥有了一切,先把经济搞上去,就具备了搞科技创新的经济基础。

无论说这是自负、短视,还是浮躁,都阻碍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高度功利化、高度浪费的现象和腐败问题,成为阻碍中国科技发展更重要的障碍。

据报道,全国科研经费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于科技研发的,而60%都用于开会、出差等。

很多所谓的“科研项目”,只是为了抢食财政资金,而不是真正为了做研究。以广东为例,广东积极出台扶持LED产业发展的政策,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财政每年投入4.5亿元设立LED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少LED企业为了争专项补助资金,把精力放在了拿项目上面,几乎放弃了对科技的研发,这几乎成了行业普遍现象。”

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具有代表性。莫说企业,不少研究机构也是如此,借助项目拿钱,钱到手后应付了事,真正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少之又少。

必须认识到,技术的差距与其他领域的差距不同,技术差距会越拉越大。尽管我们看到自己在很多领域的技术研发水平正快速提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的发展速度更令人震撼。

这一点,可以从世界创新竞争力[注释]的排名中看出来。中国在2001年全球100个国家创新持续竞争力的排位中位居第71位,到2010年排名第47位。中国的确在进步,但依然在第二梯队(31~70位)。而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进步更快,2001年它的排名是83位,到2010年已经排到第30位,进入了第一梯队(1~30位)。而美国常年保持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没有动摇过。

中国的创新能力为什么相对依然落后?我们不妨对中国、巴西、美国的2010年一些指标进行对比,具体如下表所示。

长期来看,一个国家只有长久保持创新,不断增强其创新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在短时间内轻易获得和超越的。实践证明,发达国家之所以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就在于它们具有很强的国家创新竞争力,能够持续保持创新潜力。

而且,技术的进步只能靠自己。中国曾经幻想靠引进外资提高自己的技术,但是,首先,来中国做得最成功的是像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等吃喝玩乐型的企业;其次,即使技术型的外资企业到中国投资,留给中国的也只是生产环节,他们对技术是严格保密的。

中国要想打破中美之间形成的不利于中国的这种恐怖平衡,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创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从制度、资金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鼓励创新。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