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第二十七节 美元去哪儿了

历史似乎总是在不停地重复:重复着成功与辉煌,也重复着失败与哀伤。

在这个周期内,美国依然会采取让美元强势升值的大战略,吸引资金大规模回流美国,从而对其他经济体,尤其是美国要重点打击的经济体,造成严重的抽血效应。

而美国实体经济的稳健复苏,将成为美元最强大的支撑。

尤其是当实体经济的复苏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之上的时候,会使基础更加牢固。纵观这几十年的历史,重大技术革新的引领者非美国莫属。

以3D打印技术为例。这项技术在美国已经日臻成熟,迅速被运用到各个领域,比如用3D打印机制造耳内助听器,或者用于器官移植。

3D打印技术甚至已经被应用于美军武器装备的研发、制造。

在美国“2013年最值得关注的五种武器”中,3D打印枪支位居第一。美国军方正在研究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携带的武器装备,以帮助部队减轻携带装备的重量。

2014年1月初,美国《外交政策》刊文指出,目前,所有制造美军战机的国防承包商都在使用3D打印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正在从零部件的生产拓展到整个系统。而无人机已经被证明是近代军事行动中一个既有游戏规则的颠覆者,与人类驾驶的飞机相比,无人机能够飞行更远,能在空中停留更长的时间,运作成本也低得多。

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来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需要什么就可以打印出什么。有先进技术作为支撑,美国不仅经济复苏变得越来越稳健,而且其军事力量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对美元构成了强有力的支持,拓展了美元的升值空间。

美元的快速走强,将在美联储宣布加息以后,更彻底、更深入地展开。美联储加息就意味着它吹响了集结号。

有人认为,美国不堪承受美元升值之痛,削减购债和加息,将使美国的国债收益率上升。这是典型的刻舟求剑式的结论。

趋势的决定性因素已经发生巨变。

当美国加息使得更多国家的危机被引爆时,回流到美国的资金也将越来越多,而这些资金有相当一部分将购买美国国债,从而拉低美国的国债收益率。

2013年12月,美联储宣布削减购债以后,新兴市场资金开始流向美国。2014年1月24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经济正在收缩。更严重的问题是,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开始飙升。此外,中国还面临一个考验:是否会允许信托贷款(影子银行的一种)出现违约……在诸如此类的担忧情绪影响下,资金流向美国国债。如今,美国国债收益率几乎与2013年12月美联储宣布缩减量化宽松时的水平完全相同。”

这就是水平!美国在削减购债规模的同时,却同样达到了大规模量化宽松时压低国债收益率的效果,如此精巧的战术不能不令人感叹。

曾担任过美国政府顾问的经济学家布拉德利·希勒(Bradley R.Schiller)在其著作中写道:“当我们从国外借到资金的时候,我们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增加了为政府行为筹集经费的能力。事实上,其他国家借钱是为了让我们进口更多的必需品……如果外国贷款人愿意永远购买、积累美国国债,那么,这对于我们将是一顿免费的午餐:他们得到了大量的纸币(国库债券),而我们则将每年消费一部分他们的产品。只要外国贷款人愿意一直持有美国债券,那么,外部筹资就没有了实际的成本。我们不需要为了偿付这些得到的额外产品而放弃任何物品或劳务。”

显而易见,美国在事实上成为全球其他经济体危机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进可强攻,退可严守,一直是美国金融战的精髓。

这意味着,美国有足够强大的动力,通过加息等方式加速资金向美国流动。而到那时,世界上大部分经济体最感切肤之痛的将是美元的短缺。

这当然也包括中国。

也许有人会说,中国不是有着非常庞大的外汇储备吗?而且,在这些外汇储备当中,美元又占据着主导地位,怎么可能会出现美元短缺的情况呢?

的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1月15日发布的金融数据,2013年,我国外汇储备相比2012年末增长了5097亿美元,达到了惊人的3.82万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及年度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我们不妨简单地做一个算术题:

(1)外债。截至2013年12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8631.67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

(2)购买的美债和欧债。2014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1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122亿美元,总额增至1.317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由于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在过去10年中跌到了创纪录的低点,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缩水。中国一直在积极购买欧元资产,以防止高达3万多亿美元规模的外汇储备过度依赖美元。但中国购买的欧债金额一直没有明确公布,国内媒体通常引用的基本都是路透社曾经报道的“中国持有的欧元区公债估计接近8000亿欧元”这个数据。

美债、欧债的投资巨大,而这部分资金并不容易变现。假如中国抛售,无论是抛售美债还是欧债,如此巨量的抛售,谁会去接?由此引发的都将是崩溃性的下跌,由此给我们自身造成的损失将可以用“惨烈”来形容。这部分资金看起来非常大,但其中的大部分基本可以认为是被锁住的。

从美联储2013年12月宣布削减购债开始,美联储加息的日子就在一天天地临近。一旦美联储加息或者出售资产,就会引发美国国债大幅下跌,中国的这部分资金将被牢牢地锁住。

有研究者指出,过多持有美国国债会降低外汇储备的变现能力。我国外汇储备不仅含有外商来华投资的款项和我国所欠的外债,还包含国际游资和贸易顺差。即使在贸易顺差中,也不全是国内企业出口所得,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跨国企业。2008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额7904.93亿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5.25%,因此为了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外汇储备就必须满足外商和内商的经常性兑换需求。如果美国国债在外汇储备中的配比过高,就会导致外汇储备的流动性显著下降。如果遇到大量外资撤离、我国被迫出售美国国债时,其国债价格很可能大幅度下跌,我国将不得不承受高额的变现成本。

不仅中国,仅次于中国的美债持有者日本,其庞大的资金也将被牢牢锁住。而中国和日本恰恰是美国将来抄底优质资源、展开大收购行动的竞争对手。美国需要的不仅是削弱竞争对手,还要创造出廉价收购竞争对手资产的机会。

当美国国债大幅下跌的时候,国债的收益率会上涨,但最终的实质收益率则往往是负数。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债券的持有者只能无奈地承受损失。

(3)“两房”债券等。中国政府持有大量“两房”发行的债券,但具体数据有分歧。标准普尔曾经在报告中指出,截至2010年6月,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两房”债券总额达到3400亿美元。而兴业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鲁政委估计,中资机构持有约5000亿美元的“两房”债券。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给出的数据,也是5000亿美元:“中国持有近5000亿美元两房债,其重组或破产及股价变化等,均会牢牢绑架中国股东的利益。”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的一些参议员最近一直在积极推动关闭两房。2014年1月8日,美国参议员鲍勃·考克(Bob Corker)和马克·华纳(Mark Warner)再次提出关闭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方案,他们表示应该尽快解决2008年救助时遗留下来的问题,建议由私人部门接管两房的同时,政府建立一个公共担保部门起到稳定和监管作用。根据该方案,房利美和房地美将于5年内关闭,政府则要仿照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成立新的联邦按揭保险公司,保证私人部门承担10%的信贷损失。而在2013年11月,布鲁斯·伯克维茨(Bruce Berkowitz)的Fairholme基金就曾建议由两家私营机构接管两房的业务,政府从中撤出股份。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参议院的领袖蒂姆·约翰逊(Tim Johnson)和迈克·克拉波(Mike Crapo)表示,他们支持从考克和华纳的建议中选出部分条款,形成一个折中方案。

美国政府一直在幕后对“两房”未来的命运进行辩论,一个粗略的改革思路似乎倾向逐步关闭两房,扩大私营部门在按揭贷款市场上的作用。由一个“公共担保人”取代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共担保人将监督一个新的抵押贷款市场,而银行和其他私营公司将在这个新的市场中发行抵押贷款或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截至2013年底,“两房”已经累计向政府分红1853亿美元,它们在金融危机中一共接受政府援助1880亿美元。

美国参议员推动关闭“两房”的时机非常微妙——美国政府即将拿回它的全部投资!中国所持“两房”债券的命运又将如何,显然是非常不令人乐观的。

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面前,但中国没有抓住。

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在其著作中写道:“(2008年8月)我在北京听到的消息令我自己绝难安心:俄罗斯官员已经与中国进行了顶层会晤,提议两个国家共同卖出大量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债券,迫使美国政府动用应急权力而对两家公司提供支持。中国人已经拒绝了这一居心叵测的计划,但这一消息令人寝食难安——大量抛售可能导致人们对这两家公司突然丧失信心,对资本市场造成冲击。我一直等到回到美国后才将这一消息通知总统……”

随后,俄罗斯抛售了所持有的全部656亿美元“两房”债券。

(4)中国的海外投资亏损与机会成本损失。中国在海外的投资盈亏情况,现在也缺少具体的数据。但2009年3月的《证券市场红周刊》综合外媒的报道称,我国外汇管理局自2007年2月以来累计海外投资亏损达800亿美元。外管局报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2008年初外管局出资25亿美元与德州太平洋集团(TPG)共同投资美国最大的存贷机构华互银行(MAMU)半年之后,该银行于2008年9月因次贷危机已被命令停业,外管局的投资自然全部蒸发。

2014年4月,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2013年中国资本对外输出所得(涵盖外汇储备对外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与FDI(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投资所得利润的轧差为-599亿美元,创出30年来的次高,仅次于2011年的-853亿美元,比2012年扩大70%。

中国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截至2013年12月末,中国央行持有的储备资产3.88万亿美元,对外净资产1.97万亿美元,但1.97万亿美元的净资产却换来了599亿美元的投资收益逆差,投资收益率为-3%。而“当期外商在华投资的收益较上年增长23%”。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资产负债表课题组的测算,FDI在中国获得的收益利差平均22%,美国更高。如此来算,中国1.5万亿美元的FDI年收益达到了3300亿美元。

透过这些信息,或许我们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庞大外汇储备的对外投资莫说亏损,假如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仅机会成本的损失就足以令人痛心疾首。

(5)保持正常贸易所需的外汇。根据中国海关2014年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元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如果要保持正常的贸易往来,至少需要8000亿美元的流动性!

还有更大的一块,在下节继续分析。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