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第五十二节 中国之殇

非洲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

未来最好的发展机遇在非洲。

花旗私人银行发布的展望2014的研究报告认为,未来100年,非洲有理由出现最令人兴奋的机遇:

今后100年里,在非洲这块“年轻的大陆”,人口将剧增——从目前接近欧洲人口规模的水平增至接近亚洲水平,是当前水平的4倍。人口激增而基础设施落后、资源欠开发,这意味着那些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的非洲经济体将进入飞速增长期。

对特定的行业而言,这是非常好的机遇。比如电信业,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调查显示,非洲近来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手机市场。过去5年,非洲的手机使用量以每年65%的速度增加,相当于全球平均增长的2倍。总人口1.7亿的尼日利亚已经成为全球手机通信增长最快的市场,预计全国将使用手机8800万部。

非洲对于中国的意义极其重大——尤其是安哥拉、尼日利亚、苏丹、南非等国,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矿产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2013年,位居中国原油进口前十的国家依次为:沙特阿拉伯、安哥拉、阿曼、俄罗斯、伊拉克、伊朗、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其中,从沙特进口5390万吨、安哥拉4000万吨、俄罗斯2435万吨。

安哥拉是中国的第二大原油进口国,仅次于沙特。

据普氏能源资讯统计,2013年,中国来自中东的原油进口增长了8.6%,达到1.4654亿吨,占到了总进口量的52%;来自拉美和非洲的原油基本稳定在2770万吨、6424万吨,分别占中国进口量的9.8%和22.8%;购买自亚太的原油则下降了16.9%,至644万吨。

一旦非洲出现危机或者动荡,影响了原油的出口,那么中国的原油进口将遭受重大影响,石油安全将受到巨大威胁。

因此,中国这些年一直花费巨资经营非洲,在非洲的影响力大增。

但同时,非洲对于美国也非常重要。一是非洲的战略地位,二是非洲的矿产、能源资源。

仅以原油为例。美国早已经把目标瞄准几内亚湾——无论是从战略的角度还是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看,此地都是美国必争之地。

几内亚湾是近年来被发掘的新的石油富集地区,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蕴藏量的10%,油气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到2005年,在332口钻探井中,有100口发现了油气资源,预计储量超过380亿桶。在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15个超大型油田中,有4个位于安哥拉海岸外的深水区域。

几内亚湾的石油有着众多优势。

这里出产的原油质量好,含硫量低,可供美国东岸炼油厂直接使用,因而可为这些炼油厂提供充足的货源。几内亚湾的海上油田通常位于深度1000~2000米之间的海域,有的甚至更浅,如此便利的开采条件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虽然这一带的非洲国家以贫困和政局不稳著称,但由于几内亚湾的油田绝大部分是海上油田,因而能够避免受政治和社会动荡的冲击——这一点对于动荡的非洲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几内亚湾的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向欧洲和美国市场输送石油。而且,所产原油都是通过海上运输的,既安全又快捷,运输成本大大低于波斯湾地区。

几内亚湾距美国较近(距离美国纽约不到1万公里,距离中国天津近2万公里),运输成本较低,从美国东部到非洲油田的距离只有到海湾国家的一半。

而且,西非石油由若干彼此没有历史联系的国家分享,加上这些西非国家同美国政治关系普遍良好,不大可能联合起来对美国实行“禁运”。此外,由于安哥拉、加蓬(1995年退出)不是欧佩克成员国,石油生产不受配额限制。

由于几内亚湾石油丰富,在这里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成为最大受益者。尼日利亚和安哥拉是非洲最大的两个产油国。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372亿桶,居世界第十位。2012年,尼日利亚(最高时曾经是美国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和安哥拉都位居美国前十大原油进口国之列,如果再加上从美洲进口的原油,美国2012年从大西洋两岸进口的原油超过2.9亿吨,约占其总进口量的70%。而美国从沙特、伊拉克和科威特等中东产油国进口的原油量为1.07亿吨,占总进口量的25%。

美国对非洲石油政策的核心内容已经十分清晰,接下来,美国政府会动用强大的政治和外交手段,帮助美国在非洲尤其是在几内亚湾取得更大的石油和战略利益。

别忘了,美国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减少从中东的石油进口量。美国学者指出,从1975年开始,美国为进口石油,花费2.2万亿美元帮助邻邦和盟国的发展,却也资助了挥霍浪费、不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暴力和恐怖主义——这可能也是美国减少从中东进口石油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在美国2016~2022年的棋局中,中东将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如果结合美国的大战略来看,其实是一目了然的。

减少对中东原油的依赖,就意味着未来中东动荡对美国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

在美国廉价控制全球资源的棋局上,中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美国研究者指出,未来发达国家与经济增长快速的亚洲国家之间争夺中东能源资源的竞争,将成为全球地缘政治棋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油价下跌,产油国各项公共事业支出就会减少,就业率就会下降,就容易引发动荡甚至武装暴动。

正因为中东地区的这种巨大不确定性,使得非洲对于中国的意义更为重大。

由于欧洲人本身的疏忽大意和美国人的精力分散,使中国过去10年在非洲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如今中国面临着在非洲取得决定性甚至压倒性优势的难得机遇。

而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日趋深入,无形中就与美国的利益发生了冲突。美国会利用各种机会,将自己的势力向非洲大陆尤其是矿产大国和产油大国扩展。

事实上,一些苗头已经非常明显。

苏丹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保守估计至少有80亿~100亿桶,曾是中国石油进口的第七大供应地。其中,中石油更是掌握石油资源的南苏丹的主要买家(南苏丹的石油产量几乎占据了整个南北苏丹的80%)。自1995年进入苏丹以来,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中国石油公司拥有苏丹石油业务约40%的权益,其中苏丹高达60%左右的石油都是出口中国。

来自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1年,中国每日从南苏丹进口的石油约为26万桶。但是,2011年2月,南苏丹超过99%的选民选择了独立,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一时间表示要承认这一新的独立主权国家,承诺作为一个稳定可靠的伙伴与朋友,与苏丹和南苏丹政府合作,确保其和平地走向独立。

2011年7月,宣布独立的南苏丹已停止石油生产,而该国原油日产量约为35万桶。2012年1月,仅仅为填补伊朗进口石油减半的缺口,中石化就不惜以每桶支付价比迪拜价格还高出6.88美元的代价,从俄罗斯原油生产商Rosneft购买两船原油,每船货运量为73万桶。此外,还比布兰特原油价格溢价7.5美元向越南石油公司购买40万桶原油。

苏丹石油生产停止对中国的威胁之大,可想而知。将来一旦非洲危机与中东动荡结合在一起,对中国的原油进口通道几乎是直接的扼杀!而美国作为南北苏丹分裂的始作俑者,在石油资源分配中将获得较大份额。

正因为非洲原油对中国实现原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意义重大,所以非洲尤其是其中的能源、矿产大国,才更容易成为被狙击的对象,从而间接打击中国——这正是中国应该高度警惕的。

非洲同时又是全球最动荡的地区。非洲的冲突数量占全球的75%,吸纳全球维和经费的65%。早在2004年7月,美国就以“种族灭绝”为由,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尽快对苏丹进行制裁。2005年3月,联合国安全会正式宣布制裁苏丹的措施。

苏丹的动荡到2013年12月进一步升级。值得一提的是,在苏丹3400多万人口中,阿拉伯人约占39%,其余为黑人;70%以上的国民信奉伊斯兰教,主要居住在北方,南方的人则多信奉原始宗教或基督教。而中国的投资主要是在南方。一旦冲突引发中东地区相关国家卷入,对中国苦心多年的投资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2013年12月17日,美国国务院下令“非紧急”政府雇员撤离局势持续动荡的南苏丹。美国驻苏丹大使馆敦促本国居民离开南苏丹,并在2014年1月4日停止领事服务。

这背后的含义是,美国随时可能军事介入,把苏丹变成第二个利比亚。美国的这步棋,已经非常明显。

俄罗斯科学院非洲研究所塔季扬娜·戴奇指出,中国已在苏丹解体为两个国家之前的2011年夏天投资200亿美元——这正是中国在利比亚因其内战而损失的数额。2012年4月,中国又提供给南苏丹总统萨尔瓦·基尔80亿美元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石油行业。在政府军事冲突爆发的背景下,许多国家的公司从南苏丹撤离本国国民和员工。美国打算重新部署海军陆战队队员,并宣布这是为了确保美国人的安全。这种举措会加强美国在这个国家和整个东非的影响力。现在,美国有机会争夺南苏丹地盘。

中国研究者也指出,虽然美国也把反恐、推动人权等“主张”加进其“苏丹新战略”之中,实质上确保南苏丹独立才是美国苏丹新战略的要义。而这一战略目标背后凸显的是,美国对苏丹丰富石油资源的觊觎,以及防止北苏丹伊斯兰政权及其影响进一步向非洲渗透和扩张的双重长远战略考虑。多年来,美国政府及各大美国石油公司一直不甘心做苏丹石油开发的看客,早就希望重返苏丹。南苏丹即将独立将使美国石油公司率先突破“制裁”令的禁锢,推动该地区石油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洗牌。

从地缘政治和防止伊斯兰势力扩张的角度看,“9·11”事件后苏丹独特的地理位置对于美国全球反恐战的地缘政治意义凸显。美在非洲的反恐战主要集中在非洲之角和撒哈拉中西部地区,苏丹是连接上述两片地区的重要纽带。一个世俗的、信仰基督教和非洲传统宗教的、独立的南苏丹则无疑可以成为抵挡伊斯兰势力扩张的缓冲区和屏障。

退一步说,即使美国不能有效控制苏丹,实现利益最大化——这种可能性很小——那么,仅通过听任苏丹军事冲突的持续,就能把中国此前的投资慢慢化为乌有。因为苏丹南部教派林立,部落繁多,部落和种族矛盾更为复杂。

必须指出的是,一旦经济危机大爆发,与军事冲突交织在一起,对该地区造成的破坏性和对中国造成的伤害将更大。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