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第五十四节 中美非洲石油战

南非是非洲大陆最发达的经济体,当南非逐渐步入经济危机时,也意味着,这个空前的大危机正在向整个非洲蔓延。

安哥拉和尼日利亚,对于中国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原油进口国。其中,安哥拉是仅次于沙特的中国第二大原油供应国——曾经一度超过沙特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而2012年时,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尼日利亚的最大原油进口国。

在美国的棋局中,一直想把几内亚湾建成自己的“后备油库”。

正因为这一点,几内亚湾成为大国角逐之地。

中国首先是通过大量援助的方式拉近与非洲的距离。从1956年起,中国开始援助非洲国家。

最著名的是坦赞铁路。

新华社所发的《共和国的足迹——1967年:中非友谊的丰碑》中报道说,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中国政府表示,帮助修建一条由坦桑尼亚到赞比亚的铁路。毛泽东主席坚定地对尼雷尔说:“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是你们的困难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也要帮你们修建这条铁路。”随后几年间,中国出钱出人(共派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5万人次,牺牲69人),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全长达1860.5公里的坦赞铁路于1976年5月完工。

这只是中国援助非洲的一个项目。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4月21日发表的《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介绍说,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主要有三种类型: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1062亿元,无息贷款765.4亿元,优惠贷款735.5亿元。

2009年底,中国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个国家签署免债议定书,免除到期债务380笔,金额达255.8亿元。其中,非洲就占了312笔,金额达189.6亿元(见下表)。

下表为中国政府免除受援国债务统计表(截至2009年底)。

美国国会研究处曾援引纽约大学的研究数据,发布了一份报告《中国在非洲、拉丁美洲及东南亚的对外援助及政府投资》,整理了2002~2007年间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援助的数据总额,共计747.4亿美元(合人民币约4708.62亿元)。

此外,中国在非洲还有大量的投资。下图为中国在非洲直接投资的年度存量数据。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南非、尼日利亚、刚果和安哥拉。其中,后三个国家都盛产石油。截至2012年10月,中国企业在非洲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382亿美元,增长27%,占同期中国海外承包工程营业总额的1/3。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增长迅猛:中国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非贸易额达到1269亿美元;2011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663亿美元;2012年,中非贸易额达到1984亿美元。

看到美中两国在非洲此消彼长的实力和影响力,美国明显感受到压力。英国学者指出,美国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切断中东、非洲、中亚生产商与中国的联系。中国曾经被迫离开利比亚石油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美国指责中国不干涉内政和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是在非洲支持极权政府,破坏了在非洲的法治、人权、反腐等努力,甚至指责中国在搞“新殖民主义”。

2009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非洲时曾表示,要建立与非洲国家“相互负责和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伙伴关系。

2011年6月11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在赞比亚表示,在中国不断加强与非洲关系的同时,非洲必须当心中国的“新殖民主义”。希拉里说,从长远来看,在非洲的投资应该是为非洲人民的利益着想,应该是可持续的,非洲应该警惕那些“只与精英们打交道的朋友”(暗指中国)。

很显然,美国急了!

2012年1月16~17日,希拉里·克林顿对西非四国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多哥和佛得角进行了“闪电访问”。

希拉里称,她此次访问是为了加强美国与非洲国家在民主体制建设方面的合作。据悉,美国欲使科特迪瓦成为其在该地区的情报中心。美国官员宣称,美国在非洲错过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是美国的缺位让中国获得了在非洲国家发展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希拉里所访问的国家中,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和多哥都属于几内亚湾沿岸国家,这其实非常清晰地表露出了美国下一步的战略布局。

2012年6月14日,美国政府公布的《美国战略转向撒哈拉以南非洲》明确提出,非洲对于世界的安全与全球的经济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对美国尤其重要。美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核心利益包括:确保美国公民、盟友及伙伴的安全;促进民主国家的发展;扩大美国的贸易和投资机会;防止冲突和大规模暴行,等等。

美国为什么要构建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新战略?

在非洲的版图上,撒哈拉以南地区正是中国近些年来苦心经营、投资最集中的地区——美国新战略的意图显而易见。

非洲的矿产、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这里。

石油储量丰富的有尼日利亚、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刚果共和国、加蓬和喀麦隆等国。

矿产储量丰富的有南非、博茨瓦纳(非洲第二大矿产品生产国,主要矿藏为钻石、铜等,钻石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钻石产值最大的国家)、赞比亚(号称“铜矿国”)、纳米比亚(主要是钻石和铀矿,矿业资源在非洲占第四位)、津巴布韦(钻石储量居世界第一,铂金和铬矿储量都居世界第二)等。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真正意义上的“聚宝盆”。

就大国博弈来说,仅能源这一项的吸引力就足够了,更何况还有那么多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果再考虑到地缘战略的价值,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

地缘政治学家指出,美国对非洲的兴趣并不仅仅局限在油气资源上,它对非洲出产的战略原材料都很感兴趣,包括锰、铬、钴以及铂系列金属等。美国通过与非洲国家签订各种政治和军事协议的方式,加强了自己在非洲的存在,进而确保其战略原材料供应。

在美国推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新战略的第二个月,2012年7月31日,希拉里就起程开始“马拉松式的海外之旅”。在这次长达11天的安排中,她访问了乌干达、肯尼亚、马拉维、南非和2011年刚刚成立的南苏丹。其目的是警告非洲国家警惕中国投资带来的潜在危害,劝说非洲国家领导人仔细考虑“外国提议的非必要、可能滋生腐败、不利于人民”的项目,要求非洲精英意识到建设更好政府、提高生活水平的最佳机会在于同美国等负责任的伙伴进行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希拉里访问的国家中,乌干达、肯尼亚和南苏丹等国都是美国非洲反恐战的前沿国家,其军队的高级军官和预算都由美国控制,其训练和后勤保障通过私人承包商由美国政府雇用的退役军人来指导。美国目前正在发展涵盖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等7国的反恐伙伴,增强美国在西非地区反恐的领导能力,强化美国与西非国家双边军事关系,以抗衡中国。

美国要重新返回非洲,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显然已经很难竞争过中国,但美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美国战略转向撒哈拉以南非洲》中指出,支持民主对美国的利益至关重要,美国将采取强烈和一致的立场,反对破坏民主体制和民主进程的行为,如果非洲国家领导人威胁到当地的民主进程,美国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干预。

显然,美国在考虑以推动非洲相关国家政权更迭的方式,实现后来者居上,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美国与中国竞争,靠的不单是经济,还有军事、金融和民主价值观等。

2006年初,美国五角大楼着手组建非洲司令部,以进一步牵制中国。非洲司令部的驻地初步考虑是西非几内亚湾沿岸的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简称圣普)。

圣普面积仅1001平方公里,总人口只有18.7万(最新数据),其武装力量由武装部队、警察、总统卫队和民兵组成,全部加起来总共300余人,其中陆军2个营、海军1个排、民兵1个营和总统卫队160人——这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微型军事力量,拉几个人就可以发动一场政变。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感知到这个国家的规模了。

圣普位于西非的几内亚湾,其附近水域就有丰富的石油。更重要的是,圣普地处非洲能源运输的咽喉要道——非洲原油出口很大一部分须经此处运往世界各地。

对于美国来说,这恰恰是圣普的优势:地缘如此重要,而又如此容易控制!

一旦美国在圣普扎下根,则军事上可以控制非洲大陆,经济上可以监控非洲资源与运输通道,政治上能策动变更美国所不喜欢的政权——可谓继美国在夏威夷、关岛、迪戈加西亚岛之后的又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

2006年12月初,美国驻圣普大使馆发表声明,美国海军将在圣普修建一个规模庞大的雷达网(雷达网项目总价高达1800万美元),加强美海军对几内亚湾的海上监控能力,力图控制非洲最大的油源几内亚湾,以随时切断向中国供应石油的“非洲油路”。

2007年2月,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成立非洲司令部,这成为自卡特总统在20世纪80年代组建负责保卫波斯湾石油命脉的中央司令部以来美国首个在境外的司令部。

此前美国主要由欧洲、中央和太平洋三个司令部共同负责非洲事务,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美国始终缺乏对非洲事务的完全掌控能力。

能源利益是美国设立非洲司令部深层次的目的。据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预测,美国今后十年所需的石油将有25%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超过美国从整个波斯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显然希望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保证其在非洲的利益。

美国最后建立起来的非洲司令部是美军的九大联合作战司令部之一,总部暂时设于德国斯图加特的凯利军营,负责美军在非洲53个国家(不含属于美国中央司令部责任区的埃及)领土的作战。2011年3月,法国率先对利比亚实施空中打击的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行动,就是由美军非洲司令部统一指挥的(后由北约接手)。

非洲司令部为美国在非洲的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比如,美军可以通过保卫或支持推翻非洲相关国家的政权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2012年6月,美军帮助它的一些非洲伙伴国家将叛军将领绳之以法,这对于政变犹如家常便饭的非洲动荡国家的政府而言,当然是最为重要的。2013年,美国总结说,非洲司令部是美国与非洲保持稳定伙伴关系的强有力保障,美军正在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非洲。

美国要与中国竞争,削弱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根据美国以往的行事风格和固定套路,必然的选项是:在中国投资大的国家制造动荡,通过动荡焚毁或者转移中国的投资——实质是利比亚模式的重演,苏丹之乱与当年的利比亚几乎如出一辙;对中国能源、矿产资源合作密切的国家施压,通过重新进行民主选举甚至通过支持政变的方式,促使相关国家的政权围绕美国的利益最大化实现更迭——美国在这方面的天赋可谓人尽皆知。

更重要的是,引爆相关国家的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趁大危机之时将自己的触角迅速渗入非洲的每一个角落。

2016~2022年的非洲,将在这种大危机的冲击下,裸露出不计其数的机会。美国的棋局一目了然,如何破解,对中国而言将是最严峻的挑战。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