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
第五十七节 千疮百孔

在日本试图包围中国的时候,却忽略了它自己的经济已经处于近乎四面楚歌的状态。

日本经济在战后之所以取得奇迹,很大程度上是沾了朝鲜战争的光。此战改变了美国对日本的定位,美日化敌为友,美国从压制日本改成大力扶持日本,向日本提供资本、技术和市场,拉动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

但是,随着冷战的慢慢结束,美日之间的关系悄然变化,日本对于美国战略上的重要性减弱,而两国在经济层面的竞争关系则日益明显。当日本人带着钞票在美国大肆收购的时候,日本在经济、金融层面对美国的威胁也处于白热化状态。

美国通过联手西方发达国家逼迫日元升值,吹大日本经济泡沫,最后再“帮助”日本捅破泡沫,使得日本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步入了“失去的10年”,至今也没有结束。而且,“这种经济长期停滞的状态或许本身就没有尽头……现在已经过去20年了,这么长时间都没能解决问题,很难想象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年内可以得到解决”。

日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劳动生产率低下。2007年,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在经合组织中排行第20位。

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前景,首先要看这个国家的企业。

财团垄断阻碍了日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真正主导日本经济的力量源于六大财团——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芙蓉)、第一劝业银行、三和。这六大垄断财团掌握着日本的经济命脉,控制着日本的大量公司。

我们从根源上来分析,这对日本未来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战后,日本企业间交叉持股现象发展迅速。交叉持股的主要动机之一是为了构建战略联盟,共同发展,同时能够阻止恶意并购。企业间交叉持股在早期促使日本形成了多资本形态并存的混合型企业联合体系,促进了日本企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几家大的财团。

日本财团通常都是以横向联合的方式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主力银行、综合商社、大型制造企业。其中,大型制造企业大都最终发展成为以产业和行业分类的垂直一体化的企业集团。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交叉持股公司占日本市场市值总额的比例达到18%。直到2002年,企业间相互持股在日本已发行股份总额中的占比,才从1990年的18%下降到7.4%。

以主力银行为核心组成的企业集团,通过银行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交叉和稳定的持股,形成了完全封闭的企业体系。

交叉持股降低公司控制的市场效率,进而降低企业收益率。一些研究表明,独立企业比由交叉持股公司构成的公司联盟具有更高的增长率。

而且,日本企业的这种体系繁杂、层次过多、存在严密的上下级关系的状况,导致速度经济效应明显锐减,企业监控机制失灵,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往往染上个人色彩。这种体制还同政、官、财的企业体系紧密结合为一体,造成新的“政商”型企业家,成了结构性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财团垄断所构筑起来的坚硬躯壳使得它不惧未来的竞争压力,这抑制了日本企业的进步。如果对这一点缺乏概念,我们不妨想一下:这些年来美国不断涌现出新的全球知名企业,日本出现过吗?我们耳熟能详的日本企业,仍然是我们小时候知道的那些名字,至今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日本是一个出口主导型国家,它的外向度一直很高。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问题,主导产业没有及时地更替。

经济增长是主导产业部门依次更替的结果,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的存在。主导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它的发展能带动其他产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出现新的主导产业代替传统的主导产业,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保持经济的活力。

但是,日本没有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且传统的主导产业也失去优势,突出表现在家电和汽车产量的下降。一方面,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生产领域,日本已渐渐与美国拉开了距离,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受到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威胁;另一方面,在大众消费品的生产方面,日本已很难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相抗衡。

1992~2000年,日本9次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总额已达12911万亿日元。如此巨大的财政支出规模却没能使日本经济走出低迷,带来的是政府高达666万亿日元的债务,相当于其海外纯资产的5倍。

为支持银行处理不良债权,日本金融当局1991~2001年连续十几次下调官方利率,从6%降至0.35%,以清理坏账。为防止新的不良债权出现,银行还出现了惜贷现象,这又对企业的设备投资乃至整个经济恢复起了拖后腿的作用,导致不良债权继续增加。企业经营长期萎靡,投资下降态势明显。泡沫经济期间形成的生产过剩和目前的需求不足,使企业原有设备开工率下降,经营业绩持续下跌。2001~2002财年,几家知名企业经营业绩令人堪忧:东芝、日立、三菱、富士通等均出现巨额赤字或大幅下降。

当掌握着日本经济命脉的大垄断财团业绩下滑,日本经济也很难真正向好。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饱受通货紧缩之苦。

经济数据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资产紧缩和通货紧缩的双重紧缩之中。通货紧缩不仅加剧了资产紧缩,而且使日本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失去了作用,日本经济迟迟摆脱不了长期停滞的局面。

如果是由于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而促进价格下跌所形成的通货紧缩,并不值得担忧。但日本通货紧缩的根源是生产能力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这导致价格总水平和产出增长率同时下降。这种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危害在于:

其一,生产能力过剩导致大量的社会生产能力闲置,造成巨大浪费。其二,通货紧缩降低了企业的预期,从而限制企业投资。由于企业推迟投资或者减少投资,导致生产规模很难扩大。其三,通货紧缩降低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抑制了个人消费。而个人减少消费将促使企业停止或者推迟、缩减投资,导致经济进一步萎缩。

下图为近年来日本与中国、韩国CPI比较,可以看出,一直到近年,日本的CPI也明显低于中国和韩国。

日本政府急于把经济从紧缩的状态下拉出来,为此不断降低利率。日本自1999年起开始实施零利率政策、自2001年起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这些都是为了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

但当时日本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是:拥有不良债权的银行以及向银行借贷的企业,出现了负债大于资产的巨大漏洞。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资不抵债的问题,不论是

民间资金还是公共资金,只有不断增强资本。但是,从90年代中期以后的状况来看,由于政治上的制约,只能采用有限度注入资金的手法。

由于没有完全堵住资不抵债的缺口,只有让银行和企业带着漏洞继续生存下去。而由于债务的缺口是以名义利率为增长率不断扩大的,名义利率如果为正值,缺口就会逐年扩大,最终导致破产。为了隐藏债务缺口继续维持现状,就不得不将名义利率降低为零。

由此可见,在拥有脆弱金融体系的经济中,既要回避经济的崩溃,又不能实施彻底的金融健全化改革,金融当局只得将名义利率固定在接近零的水准上。由此,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状态。

虽然日本实行了多年的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但日本的失业率依然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下图(见第374页)为日韩失业率的比较,日本的失业率明显高于韩国。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