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股市名言:85大投资定律精解
第四篇 专家观点

股票分析师、经纪人、基金经理、公司内部人士,当然还有财经作家,全都喜欢自诩为所谓的专家或专业人士。投资者在面临需要做出有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甚至几代人生活的复杂财务规划的时候,总是会感到忐忑不安,迫切需要得到专家的指点。当然,许多专家都十分了解和熟悉本书涉及的股市投资格言,他们甚至自己也提出一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以吸引投资者关注的目光。本篇的以下内容就是这方面所谓的“名言警句”。

投资定律57:熊市中主动型基金脱颖而出

当股市处于熊市而投资者心中焦虑不安时,他们通常认为那些专业投资经理或许确实“物有所值”。人们普遍认为,主动管理型基金(或称“主动型基金”)的业绩在熊市中可以击败指数,因为这些基金可以降低股票仓位甚至空仓,保留更多的现金头寸;而类似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这样的被动管理型基金,无论股市行情是好是坏,都必须与指数保持一致而不能够像主动管理型基金一样可以主动调整投资组合的股票仓位。此外,主动型基金还可以回避正在下跌的大盘股,因为标准普尔500指数是以股票市值加权的方式计算得出的,类似3M或福特公司这样的大盘股对指数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小盘股。主动型基金可以尽早剔除福特股票,而指数型基金却不得不继续持有福特股票以便与指数比例保持一致。

嘉信理财投资研究中心的分析报告却打破了这个神话,它指出:尽管主动型基金操作更加自由,但在熊市里面其业绩表现仍落后指数型基金55%。嘉信理财投资研究中心对1987年9月至2001年3月期间共计20多次的熊市进行了研究,这些熊市持续时间为1~7个月。研究发现,指数型基金胜出11次,主动型基金胜出10次,两者几乎平分秋色;而在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最严重的熊市期间,指数型基金平均下跌幅度为23.25%,而主动型基金则下跌23.29%,两者再次难分伯仲。

但是,如果正像上面理论提到的那样,主动型管理基金的积极调整持仓结构是在熊市中脱颖而出的关键,那么熊市持续时间越长,对主动型基金就越有利。毕竟,在熊市中增大现金头寸更为安全,将资金放在银行并不会贬值,另外固定收益债券也更吸引人。问题在于这些基金经理每年拿那么高的薪水就应该为基金投资者好好挑选股票,如果他们只会把委托给他们管理的大部分资产放到银行,投资者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因为投资者可不会傻到每年缴纳1.4%的管理费而只是请人帮他们把钱存到银行,而基金经理们也深知这一点。

大部分规模较大的主动型基金也无法避免拖累指数的大盘蓝筹股。共同基金的相关法律规定,投资单个股票的比例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5%,对同一家公司也不得握有超过10%的股权。因此,资金规模达数十亿美元的大型基金如果想要全面投资股市,那么除了标准普尔500指数排在前30位的成分股以外,很难找到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合适投资目标。

嘉信理财研究中心的研究发现:在主动型基金经理看对方向时,他们的业绩的确不错。在主动型基金胜出的10次中,其收益率平均超过指数1.64个百分点;而在指数型基金胜出的11次中,其收益率平均仅超过主动型基金0.58个百分点。同样,这些数据根据我们所谈及的股市类型而略有差异。在下跌幅度不超过5%的温和环境下的9次较量中,主动型基金胜出7次;而在跌幅超过5%的8次较量中,指数型基金胜出6次。因此,看起来主动型基金在熊市中短期内表现尚可,但随着熊市持续时间加长,其表现便远逊于指数型基金。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种类繁多的指数型基金不管名字叫什么,仍旧是指数型基金,其收益应该与大盘指数相差无几。那么,何不选择那种费用最低且最具节税效益的指数型基金?通常,先锋基金公司的很多基金产品就符合这些特点。但是,主动型基金的情况就大不相同。投资者在选购主动型基金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难以回答的问题就是:“这个基金经理究竟是否物有所值?”在本书的其他章节中,我们曾经讨论过,主动型基金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许多主动型基金从长期来看效益确实不错。不过,嘉信理财投资研究中心指出,熊市中为了追求更好表现而将资金在不同的主动型基金中换来换去的做法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此外,熊市令人难以捉摸,没有人知道熊市何时开始,会持续多久。

如果你中意指数投资,那就一直做个指数投资者好了;如果你打算雇个投资经理替你管理资产,那就花钱雇个投资经理。一旦做出决定后,就不要再过分担心股市的涨跌,那只会徒增烦恼。

投资定律58:跟随基金经理操作

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网上申报材料后,即使是最慢的电话拨号上网的投资者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所喜欢的基金经理每季度的主要持仓情况。不过由于这些数据滞后一个季度,因此对于那些想要模仿并跟随基金经理操作模式的投资者而言,这个间隔多少有些太过漫长。显然,基金公司往往将股票持仓变动情况视为核心机密,绝不可能及时主动向外披露。不过,人们还是可以从网上披露的这些过时数据以及基金经理在媒体的各种评论中找出一些持仓变动的蛛丝马迹。

基金持仓报告所提供的内容往往是基金所喜欢的长期投资目标。有些基金经理多年来一直持有这些股票,甚至持续加码。基金持仓报告显示一个季度以来股票头寸增加或减少的变动情况。尽管它并没有显示基金持仓成本,但从这些资料中投资者可以看出哪些股票是基金经理心仪的投资目标。但是涉及股票价格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与普通投资者相比,基金公司有更多渠道获得新发行的股票,其价格往往是发行价甚至更低,这对于基金公司无疑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同样的股票到普通投资者手中的时候可能就会贵得吓人。基金持仓报告并不会明确告诉你应该购买哪些股票,但它们确实可以为你自己的股票研究提供参考。

“跟随基金经理操作”方法的缺点在于,你并不知道基金经理选择股票的动机。基金经理与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并不相同。举个例子,人们付给基金经理高薪是希望他们在股市中采取主动管理方式来管理委托给他们的资产。这样基金经理也不愿意手中持有大量现金,因为他们也担心投资者会因此大发牢骚,认为自己何必为银行存款而支付1.4%的基金管理费。

当投资者决定撤出市场的时候,基金经理还要面临基金的赎回压力。有时候,在基金新的申购资金不足以弥补赎回资金的情况下,基金经理就不得不卖出部分股票持仓来填补资金缺口,而这种做法就根本无法顾及基金经理对这些股票的感受。

因此,投资者的另一种做法就是从基本面角度出发来审视所关注基金的持仓状况。著名基金评级公司晨星公司提供了某些投资组合的平均市盈率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在构筑投资组合的时候作为参考标准。所以,如果你喜欢的基金经理偏好中盘股,那就不妨认真参考一下晨星公司这方面的信息。

有些投资经理拒绝在财经媒体上透露自己的选股内容,而另一些投资经理则乐于与公众分享自己的投资目标。许多像美国财经新闻网、美国有线新闻网或美国有线新闻网付费频道等电视媒体,都会要求基金经理在上电视的时候,必须申明自己是否已经购买了在节目中推荐的股票。这些投资经理在谈到他们买进股票的时候总是显得夸夸其谈,而对于他们卖出的股票却总是闪烁其词,毕竟这总会对这家公司带来负面影响。财经评论员在涉及相关话题时,也需要引起警惕。

正如投资银行和金融行业的每个部分一样,基金公司和他们的基金经理也会面临利益冲突的考验。假如你所在公司的养老金股票投资账户,也就是所谓的401(K)退休金计划碰巧是由美国著名大型基金公司之一的某家基金公司负责管理,而你所在公司又是一家大型上市公司,那么这家负责管理养老金投资账户的基金公司就很可能持有你所在公司的股票。这样一来,这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可能就会顾及401(K)退休金计划业务,而不会对你所在公司的股票发表任何不利看法,而投资者却根本无法区分这一点。

同样需要记住的是,共同基金的投资目标经常包括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的股票。有些共同基金可以卖空股票,或者采用卖方期权(put options)的方式与市场对赌。即使是作风一向温和的先锋基金公司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也会采用指数期货的方式来获取额外收益,以期能够击败大盘指数。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基金公司投资组合的换股更为频繁,因为基金公司批量交易的手续费远远低于散户的手续费。即便如此,基金公司收益率也会因为这些批量交易的手续而大受影响,那么就更不用说手续费给散户带来的影响了。实际上,个人投资者每笔交易都要交纳10~30美元的手续费。

当然,完全无视行业内某些最优秀投资经理的做法也殊为可惜。股票投资千万不要东施效颦,否则只会贻笑大方。

投资定律59:机构持股时间越长,股票波动就越低

许多投资者相信,类似银行、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养老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有助于降低股票的波动性,因为这些机构投资者的股票周转率通常较低。此外,人们还认为机构投资者是市场真正的推动力量,而股票频繁波动并不符合这些机构的利益,因此,它们的股票往往走势平稳。问题是这些机构确实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也不是无所不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伯顿G.马尔基尔(Burtong G.Malkiel)在199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整个市场的个股波动性普遍提高,但整个世纪大盘的波动性却相对稳定。马尔基尔教授将这种个股波动性称为“个别波动”(idiosyncratic)。但是如果“机构持股时间越长,股票的波动越小”这种说法成立,那么所谓的“个别波动”便不应该出现。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今天的股票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在80年代,共同基金行业成长迅速。70年代末还仅仅只有300余家国内股票型基金,由于当时基金数量较少,《福布斯》杂志在发表年度基金调查的时候,甚至可以将市场上所有基金的业绩表现包括在内。如今市场上的基金数量已超过5000只,只有那些表现特别出色的基金才不会被排除在《福布斯》基金榜单之外。

美国最大的前100家金融机构,持有全国一半左右的股票。尽管有关法律规定,共同基金持有的个股比例不得超过该股票的5%,但像富达投资和普莱斯投资(T.Rower.Price)这样的巨型投资基金,却能持有企业的大量股票。富达基金股市投资规模高达3300亿美元,该基金持有美国食品百货零售业巨头(Pathmark Store)20%的股份以及花花公子集团(Playboy Enterprises)18%的股权;杰纳斯资产管理公司(Janus Capital Management)作为杰纳斯基金公司的投资顾问,则持有阿普里亚医疗保健集团(Apris Healthcare Group)10%的股份;先锋基金集团拥有《读者文摘》杂志13%的股份以及美国康卡斯特公司(Comcast,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传输和宽带通信公司)5%的股份。

这些大型投资基金并不会轻易出手这些股票,因为大量抛售会导致股价一路下滑,影响投资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的业绩。基金公司的任何一位基金经理也不能毫无顾忌地随意处置手中所持股票。基金公司所有基金经理同时抛售股票,肯定会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可能会被指控操纵股市、恶意炒作的罪名。

马尔基尔教授通过分析1926~1997年的市场波动规律发现,整个股市波动加剧趋势并不明显。当然,股市也确实出现过几次大波动,如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大萧条时期、70年代能源危机时期以及1987年股市崩盘时期。但是就整体而言,股市波动加剧趋势并不明显。

当马尔基尔教授将研究重心转向个股时,发现股票的波动性明显增加。他说:“在某个交易日,波动率最大的股票,其股价涨跌幅度也非常可观。每个交易日都会发现几只股价涨跌幅度超过25%的股票,甚至对于有些股票(不包括新发行上市股票)而言,涨跌幅度超过50%也并不罕见。”

马尔基尔教授认为,机构对于这种个股波动加剧局面至少应承担部分责任。1950年以来,机构投资者的股票市场份额已增长7倍,单笔成交数量1万股以上的批发交易如今已占到市场日均成交量的一半。马尔基尔的数据显示,当机构持有大量股票时,这只股票的波动就会更加剧烈。因为这些机构投资者如今就像散户投资者一样经常改变对股票以及股市的看法,而其见风使舵的本领比起散户投资者总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并带有很大的欺骗性。

不用介意这些机构投资者可能首先得到信息。即使你和富达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同时得到某只股票的消息,你大概也需要花一天时间才能够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而基金经理则只需给公司的分析师打个电话就可以得到答案。当他放下电话的时候,你可能还在浏览雅虎的财经网页。此外,富达基金买卖股票的行动对股价造成的影响更是散户所望尘莫及的。

同样需要记住的是,即使你能够区分哪家机构持有什么股票多大比例(这些数据通常可以在公司年报上找到),你也无法知道它们持有股票的原因。基金公司所持股票,可能只是反映了牛市中基金经理的看空观点,或者仅仅是体现了某些基金公司的偏好而已,这些基金公司专注于高科技或成长型股票。银行也可以进行股票自营或为其客户买卖股票。许多养老基金、银行和共同基金出于分散化考虑往往别无选择,只能投资大盘蓝筹股。这些机构投资者的利益与普通投资者并不一致。除非你确切知道别的投资者或机构持有股票的原因,那么从网上公开信息中你很难发现什么实质内容。所以,与其费尽心思打探小道消息,还不如把心思放在研究哪些股票被高估或哪些股票被低估上面。

投资定律60:关注分析师的目标价位

股票分析师发表公司研究报告的时候,往往包括其股票的目标价位。也就是说,当股价涨到目标价位之前,股票分析师的看法都不会改变。当然,在股价突破这个价位后,分析师有可能根据新的估值改变原来的推荐。设定股价目标自有其道理,因为股价为20美元看来是个好价钱,但涨到35美元后就未必如此。不幸的是,许多分析师设定目标价位的意思是,他们期望股价至少涨到这个水平。但投资者据此判断,他们购买的股票几乎肯定会涨到这个价位,那就大错特错。

尽管现在人们不再把华尔街分析师当回事儿,但仅仅在几年前人们还把他们宣布的目标价位当做福音。这种毕恭毕敬的态度使得分析师更加自我膨胀,这样导致他们宣布的股价目标过于武断,而且他们总是在将研究报告提交律师审查并寄给投资客户前夕,才匆忙确定所推荐股票的目标价位。

科技股泡沫破裂几个月后,当时仍在美林证券工作的分析师亨利·布洛杰告诉我,他现在已不在研究报告中保留股票目标价位内容。他说:“我已不再列出股票目标价格,因为它只会干扰分析师所做的基本面分析。实际上,对任何一位分析师所做的股票目标价位,投资者都应持保留态度。”

大约在同一时间,我刚好与主要面向高科技行业的投资银行维特-桑德维尤公司(Wit SoundView)的分析师加里·赫明聊及此事,他说:“我们确定目标价位也是迫于无奈,因为公司的销售人员要拿它去忽悠客户。”的确,所谓的股价目标一直都是一种营销工具而已。尽管我们总是在谈论研究报告的独立性,但只要分析师没有与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划清界限,就根本没有独立性可言。而投行业务涉及的公司上市和兼并收购正是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你怎么能够指望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师还能够保持独立性呢?而且分析师与那些通过电话向投资者推销股票的零售业务经纪人也没什么区别。说到底,股票分析师只不过是不用靠佣金提成过活的推销员而已。

如果分析师确实认为公司治理良好、长期前景看好,往往会在研究报告中添加较为乐观的股价目标。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向投资者证明自己所言不虚。在某些公司,如果分析师报告手册上的一只股票定为“强力买进”(strong buy)级别,那就意味着分析师预计这只股票未来一年内股价将会上涨25%,也就是说这种最高级别的推荐相当于未来股票价格可以在目前价位上增加25%。目标股价未免过于武断,并且喧宾夺主使客户不再关注报告的其他内容。实际上,大多数分析师都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研究公司财务报告,与供货商、客户和内部人士交流方面,真正花在预测股票目标价位的时间则少得可怜,而他们也确实应该如此。

当投资者拿到一份分析师研究报告的时候,至少应该不要马上翻到最后一页,仅仅看一下最后的股票推荐和目标股价部分,而是应该从头到尾完整通读完报告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永远不要期望股价会达到甚至超过目标价位。当股价合理时就买入,股价虚高就卖出。总而言之,目标股价仅供参考,千万不要当真!

投资定律61:遵循专家建议

我们都倾向于相信某些人能够解答我们的疑问。毕竟,金融行业高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既然能够赚取这样可观的收入,那么这些人肯定天赋超群。但是,谁是真正的专家呢?这个定义似乎经常在变。在互联网泡沫膨胀时期,像亨利·布洛杰、玛丽·米克尔以及杰克·古鲁曼等分析师曾被视为专家。当亨利·布洛杰预计亚马逊的股价将会突破每股300美元时,投资者的趋之若鹜让其预言成为现实。事实上,这些投资者的热情使得他的预测显得过于保守,因为亚马逊的股价最终竟高达600美元。当时,这些分析师就是所谓的专家。股市崩盘后,投资者忙于起诉这些专家,追讨过去“羊群效应”投资(盲目追随大众投资)造成的巨额损失。

斯卡福投资研究中心(Schaffer's Investment Research)的数量分析部门主管克里斯托弗·约翰逊认为,按照分析师建议买卖股票的做法简直就是玩火,因为这只会错过最佳买入时机。“如果25位分析师关注某只股票,并且其中24位建议买进,那么就不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这只股票了。”他说,“到那个时候,所有想要购买这只股票的人都已经买过了,股价也就无法继续上涨。”

按照约翰逊的说法,当分析师推荐某只股票或建议投资者建仓的时候,这些专家的意见常常会在股民当中引发嗡嗡的回响,这些回响就会导致场外观望资金加大对这只股票的投入,而这个过程短时间内就会发生。问题是这种场外观望资金数量有限,一旦投资者将其投入“热门股票”,就没有更多的后续资金继续购买股票并进一步推高股价。此外,投资者一窝蜂扑向热门股的做法更加增添了股价的压力,因为此刻由于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数量巨大从而导致潜在卖压也十分巨大。此时,即使一条原本看来无关紧要的坏消息,也会变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造成股价狂跌。这就好像约翰逊模仿格林斯潘所说的俏皮话一样:“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通常会听到‘非理性卖出’这样的字眼。”

约翰逊寻找股票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总是在分析师不喜欢或完全忽略的公司中淘金。他希望在股票引起机构分析师关注之前寻找到它们。

同样,约翰逊也不同意另外一些专家的说法。他认为,相信商业期刊上封面故事介绍的企业只会带来灾难。事实上,他根本不相信魔法,他反而认为,当一家公司的股价涨到如此程度以致期刊杂志需要借光吸引眼球的时候,这只股票很可能在市场上太过知名而处于超买状态。约翰逊说:“除非公司不仅实现、而且超过了报道中提到的各种预期,否则,投资者就会感到紧张,并且通常就会卖出手中的股票。”

公司内幕人士也经常会被贴上“专家”的标签。有时候,看这些人买卖与其密切相关的公司股票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是,观察这种内部交易却不一定是持续获得有用信息的方法。打电话给任何一家有董事或总裁宣布要卖出大笔股票的上市公司公关部门,他们都会向你保证,这些内部知情者卖出股票只是出于分散个人投资组合的考虑。这种陈腐的回答就像公司在解释某位高管离职原因的时候,只会说是为了“追求其他兴趣”而不会说是因为“与公司其他高管水火不容”。实际情形则是,这种陈腐的回答往往是正确的。

摩根私人银行的理财部门擅长为公司高管之类的富人管理资产。这些高管本身就是所谓的专家,而他们也需要聘请银行理财专员来替他们理财的事实说明,专家并没有聪明到不需要听取建议的地步。假如一家公司高管成为摩根私人银行理财部门的客户,那么银行理财专员最先要做的就是建议他分散投资组合。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致富后通常不愿意卖掉自己公司的股票,因为到目前为止这只股票运转良好。但是,真正的富人若想保住财富必须要分散投资风险。所以,这些创业者必须卖掉部分他们经营公司的股份。因此,这种内部高管人士卖出公司股票的行为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无须进行过度解读,完全是处于分散风险的目的,更与公司前景恶化的臆想无关。

要记住,公司内部知情人士多数情况下不会在公开市场买入股票。他们在公司服务多年,很可能都有股票期权。这样就使得他们可以较低的折扣价格买入股票。如果你在公开市场上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买入股票,而公司总裁只花了1美元;那么当你买进的时候,公司总裁卖出股票就可以大赚一笔,而你却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获利。你通常也会发现,公司内幕人士往往在其股价低迷的时候买入股票。这也许是一种信号,意味着公司高管可能认为公司股票目前非常具有投资价值。不过,这种做法也可能是一种公关策略,只是为了诱导投资者。从表面上很难判断出公司高管的真实想法。

有时公司高管对于自己公司的未来前景也会看走眼。ImClone公司的创始人山姆·瓦克沙(Sam Waksal)就曾因为涉嫌内幕交易而被定罪,他在获悉该公司开发的抗癌新药Erbitux将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U.S.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拒之门外的消息后,大量抛售公司的股票。大约一年半之后,瓦克沙已被判处87个月监禁并处800万美元罚金。此时欧洲医疗研究机构发现,Ebritux的确能够延长结肠癌重症患者的生命。命运如此弄人,如果当初瓦沙克没有抛售股票,他不但可以免于牢狱之灾,还可以亲眼目睹ImClone公司的重新崛起。

我们谈论的专家还包括共同基金和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问题在于,共同基金每季度申报一次投资组合的股票持仓情况。所以,如果你想模仿某位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就会有三个月的时间滞后。对冲基金则根本不用对外披露投资组合的持仓情况。也曾有一些对冲基金,例如最近的Gotham Capital Partners故意高调宣扬它们即将买卖的股票,希望引发投资者跟风操作,这样它们就可以浑水摸鱼、从中渔利。

总之,尽管投资动机各不相同,但投资者都是自负盈亏的。专家或许真的聪明,但如果你打算遵循专家建议,你应该尽量挑选那些与你利益相一致的专家建议。换句话说,专家将他们的智慧发挥在追求自身利益上,而这些利益可能并不与你自己的切身利益相符。

投资定律62:经济学家能够预测未来

经济学家备受投资大众推崇是因为他们是一群想法周全并受过良好教育的思想家,同投资领域追逐利润的芸芸众生相比,他们更像是科学家或学者。分布在各类智囊团、大学或投资银行里面的经济学家,似乎从未遭遇过困扰股票分析师之类的利益冲突方面的烦恼。当他们就职于大型银行时,他们关于利率和贸易赤字的预测被用于债券交易或提高银行在这方面的信誉。这些经济学家之所以对于股票投资者至关重要,就在于他们往往密切关注美联储动向,而众所周知,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会对股票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观察经济学家的一个问题在于,人们并不十分清楚这些经济学家的动机何在。他们之中的某些人显然试图进行准确的预测,而另一些人则语焉不详、模棱两可。贝尔·史登公司(Bear Stearns)的首席经济学家韦恩·安格尔(Wayne Angell)曾经是美联储理事,也因此与格林斯潘私交不错。由于这层关系,每当美联储开会期间,投资者和众多财经媒体经常会采访安格尔,希望从中探听到一点消息。不过,在2001年2月23日,这种做法的不明智之处显露出来。安格尔公开宣称美联储将在原定3月20日例行会议之前提前召开会议并决定降息。那些追随安格尔的投资者不假思索就杀入股市,期望一旦降息变成现实股市就会如往常一样跳空高开。然而,2月23日当天,道琼斯指数当天最多下跌了232点,并最终以下跌88点报收。

降息并没有兑现,一位感觉上当的投资者颇为生气,指责安格尔太过乐观。安格尔回应道:“我说过,‘很明显当美联储并不打算采用我之前强烈建议的时候,你卖了股票吗?’他说道,‘没有’,而我说:‘好吧,我却卖了’。”

安格尔对此的辩解说明他并非提出预测,他只是建议而已。美联储应该降息,但它并没有这样做,如此一来安格尔只好将股票出手。也许这只是一场误会,但对于那些打算按照自己最喜爱的经济学家的建议行事的投资者来说,这确实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一点。

经济学家密切关注美联储动向并非没有目的。美联储动向如此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们能够影响长期债券收益率(而这些收益率正是反映了债券交易者对经济方面的看法,从而间接影响股市的长期走势)。债券收益率要么上涨,要么下跌,或者维持平稳,三者必居其一。因此,随机猜测的结果就是,经济学家有1/3的概率猜对结果(换成其他人也是如此)。芝加哥比安科研究中心(Bianco Research)主任詹姆斯·比安科从1982年起电话跟踪采访了许多经济学家,结果发现在预测长期债券收益率走势方面,这些经济学家只有28%的正确率,离随机预测1/3正确率(33%)尚有一段距离。

经济学家的预测结果同样有点落伍,尽管他们的工作要求预测结果尽可能超前。整体而言,经济学家预测1999年纳斯达克指数将上涨30%,而实际上指数飙升了86%。也许意识到他们对1999年行情的预测太过保守,经济学家于是大胆预测2001年纳斯达克指数将上涨61%,不幸的是当年该指数重挫40%。

这并不是说这些经济学家根本就是假聪明,因为他们确实都是些绝顶聪明的人物。经济学也许应该被划归为“悲观的科学”。但毫无疑问的是,任何希望真正了解社会的人都应该熟悉经济术语。与预测即将发生的未来相比,经济学家似乎更擅长解释过去发生的现象,而这种不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向投资者提供建议的能力。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