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资本论
第六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资本家声称资本的积累是由于自己的节欲,即减少消费基金,增加积累基金,但是他们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即消费基金与积累基金都是同一个来源,即剩余价值,而这部分价值是资本家们对工人劳动成果的无偿占有。

本章内容提要

1.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原有生产规模的重复

2.剩余价值的转化与资本积累:资本家永恒不懈的追求

3.资本积累的一般法则:富人愈富、穷人愈穷

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秘密:血与火的历史

1 资本的简单再生产原有生产规模的重复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必须从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充,才能再度进入再生产过程。

再生产的条件

当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时候,执行资本职能的价值运动是在市场上,是在流通领域内进行的;当生产资料转化为商品时,这些商品的价值大于其组成部分的价值,必须再投入流通领域,并包含原预付资本和剩余价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所消费的生产资料,即劳动资料、原料和辅助材料,只有被数量相等的新物品所替换的时候,社会才能在原有的规模上再生产或保持自己的财富。而劳动力的价值也只有从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充,才能再度进入再生产的过程。

再生产的过程与特征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表现为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而生产和再生产也就有同样的资本主义形式。如果撇开一切积累的话,生产过程的连续或者简单再生产必然会使资本转化为积累资本或资本化的剩余价值,而进入生产过程的资本迟早也要成为不付等价物而被占有的价值,成为别人无酬劳动的货币形式或其他形式的化身。虽然工人本身不断地把客观财富当做资本,当做同他相异、统治和剥削他的权利来生产,但是资本家不断地把劳动力当做主观的、物化的、抽象的和只存在于工人身体中的财富源泉来生产。换而言之,把工人当做雇佣工人来生产,而不断再生产或永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中,劳动力和劳动条件的分离不仅能够迫使工人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使资本家能够为了发财致富而购买劳动力,而且可以使资本家和工人作为买者和卖者在商品市场上相对立,是再生产过程中剥削工人的条件。虽然把工人不断地当做劳动力的卖者不是偶然的事情,但是把工人自己的产品不断地变成资本家的购买手段确实是再生产过程本身必然的选择。实际上,工人把自己出卖给资本家以前就已经属于资本家,而工人经济上的隶属地位也是由于他的卖身行为的更新、雇主的更换和劳动的市场价格的变动造成的,同时又会被这些事实所掩盖。

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

社会所消费的生产资料,只有被数量相等的新物品所替换的时候,社会才能在原有的规模上再生产或保持自己的财富,而要保证再生产的进行还要包括劳动力价值的补充,而这一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2 剩余价值的转化与资本积累资本家永恒不懈的追求

将剩余价值在资本家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上的划分,给人以这样的假象,好像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由于资本家的节欲。

资本的积累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

在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我们应该考察资本是怎样从剩余价值产生的。一般来说,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就是将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要积累,就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产品转化为资本。实际上,只是在劳动过程中可使用的物品,即生产资料以及工人用以维持自身的生活资料,能够转化为资本。总而言之,剩余劳动必须用来制造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它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它们的数量要能够转化为资本。交换规律要求商品交换价值的相等,甚至要求商品使用价值的各不相同。虽然这样的要求同它们的消费毫无关系,毕竟消费只是在买卖结束和完成以后才开始的,但是货币最初转化为资本是完完全全符合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权的。尽管如此,这种转化仍然有以下的结果:

1.产品属于资本家,不属于工人;

2.产品价值包含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而且要耗费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不需要资本家耗费任何东西;

3.只要找到买者,工人就可以重新出卖劳动,保持自己的劳动力。

节欲论

我们可以把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看做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基金,也可以把它看做积累基金,甚至是二者兼而有之。换而言之,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由资本家作为收入消费,另一部分用作资本或积累起来。另外,在一定量的剩余价值中,两者成反比关系。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初期,资本主义暴发户的致富欲和贪欲都是作为绝对欲望占统治地位的,而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仅仅是创造一个享乐世界而已。随着投机和信用事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进步还开辟出千百个致富的源泉。换而言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习以为常的挥霍,不仅能够作为炫耀富有和取得信贷的手段,而且成为“不幸的”资本家营业上的一种必要,甚至成为列入资本的交际费用。此外,同货币贮藏者相比,资本家财富的增长,不同自己的个人劳动和个人消费的节约成比例,而是同他榨取别人劳动力的多少和强迫工人放弃生活享受的程度成比例的。因此,虽然资本家的挥霍从来不像封建主那样直截了当,但是资本家的挥霍依旧隐藏着最肮脏的贪欲和最小心的盘算。

资本的积累

在简单的再生产中,资本家将剩余价值全部用于消费,如果将其再转化为资本,再度进入生产过程,就叫做资本积累。

资本和收入积累量的情况

积累的资本量显然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而决定剩余价值量的情况也影响着积累量。当然,我们对这些情况的说明范围,只限于它们在积累方面提供的新观点。

我们认为剩余价值率取决于劳动力被剥削程度,而政治经济学非常重视剥削程度的作用,甚至会把提高劳动生产力而造成的积累加速和加强对工人剥削而造成的积累加速等同起来。虽然我们假定工资至少和劳动力的价值是相等的,但是把工资强行压低到这一价值以下,就是把工人的必要消费基金转化为资本的积累基金,的确在实际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至于资本积累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体现一定量价值可以提高一定量剩余价值的产品量。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甚至下降的前提下,剩余产品量会增加,但其下降比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要缓慢得多。因此,在剩余产品分为收入和追加资本的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的消费可以增加,而积累基金并不减少,甚至可以通过牺牲消费基金而增加积累基金的相对量。

随着资本的增长,所使用资本和所消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也在增大,比如建筑物、机器、排水管、役畜以及各种器具的价值量和物质量都会增加。在不断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用自己的整体执行职能,就是为达到某种有用的效果服务和损耗本身。作为产品形成要素,这些劳动资料把自己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且如同我们在上面说过的自然力如水、蒸汽、空气、电力等那样,提供无偿的服务。这一点就像被活劳动抓住并赋予生命的无偿服务一样,会随着积累规模的扩大而积累起来。

促进资本积累的因素

积累的资本量取决于剩余价值的绝对量,但也与剩余价值的消费与积累基金的分割有关。下面列举能够促进资本积累的三种情况。

按道理来讲,工资等于劳动力价值,但由于机器的使用等影响,资本家可以把工资强行压低到这一价值以下,把工人的必要消费基金转化为资本的积累基金。

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剩余价值,使资本家甚至在消费增加的情况下仍可以加大积累资本数量。图中卡特莱特发明的动力织布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随着资本的增长,机器等生产资料的物质量都会增加,这在客观上也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图中英国中部贝德华斯镇的绒线厂,使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机器。

3 资本积累的一般法则富人愈富、穷人愈穷

不管劳动力的出卖条件对工人是怎样的有利,追加资本的目的都是使劳动力不断地再出卖,使财富作为资本不断地扩大再生产。

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在资本增长对工人阶级命运产生影响的研究中,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应该从双重的意义上来理解资本的构成。从价值方面来看,资本的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就是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的价值的比率;从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来看,资本构成是由所使用的生产资料量和为使用这些生产资料而必需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来决定的。前一种构成可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后一种构成是资本的技术构成。当然,二者之间有密切的相互关系。为了表达这种关系,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可以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因此,资本构成始终应当理解为资本的有机构成。

一般来说,资本增长包含它的可变部分,即转化为劳动力部分的增长,而转化

为追加资本的剩余价值总有一部分会转化为可变资本或追加的劳动基金。假定资本的构成不变,我们为推动一定量的生产资料或不变资本始终需要同量劳动力,那么对劳动的需求和工人生存基金显然按照资本增长的比例而增长,而且资本增长得越快,它们也增长得越快。

在以上最有利的积累条件下,工人可以忍受对资本的从属关系,就像伊登所说的“安适和宽松的”形式。随着资本的增长,这种关系更为扩大,也就是说,资本剥削和统治的范围随着它本身的规模和臣民人数的增大而扩大。

实际上,不管劳动力的出卖条件对工人是怎样的有利,追加资本的目的都是使劳动力不断地再出卖,使财富作为资本不断地扩大再生产。按照工资本性来说,要求工人提供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即使完全撇开工资提高而劳动价格同时下降等情况不说,永远不会达到威胁制度本身的程度。

资本构成

资本的构成可分为资本的价值构成和资本的技术构成,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资本的构成是研究资本的秘密的重要公式。

资本可变部分在积累积聚进程中的相对减少

如果撇开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和独立生产者的技能来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就可以表现为一个工人在一定时间内,以同样的劳动力强度使之转化为产品的相对量。随着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生产资料的用量也会增长。由此可见,生产资料的增长不仅会比并入生产资料的劳动力相对增长得快,是带来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结果,而且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条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带来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也就是表现的劳动量要比它所推动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主观因素要比客观因素减少得快。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或资本不变部分的相对量,同资本的积累增进成正比,而用来支付劳动或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量,一般同积累的增进成反比。

作为资本积累的手段,生产资料的积聚不仅指挥着一支数目庞大的劳动军,而且会随着财富数量的增多而扩大这种财富在单个资本家手中的积聚,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和执行资本职能。通过许多单个资本的增长,生产资料就会在资本家家庭内部的分配中起着重大作用,并按照它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份额的比例而增长。

由于分散为许多互相排斥和互相吸引的单个资本,社会总资本已不再是生产资料和对劳动支配权简单的积聚,而它们个体独立性的消灭,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的过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竞争和信用也以同样的程度发展起来,不仅使集中的材料即单个资本增加,而且使资本主义生产持续扩大和建立起强大的工业企业。此时,单个资本的互相吸引力和集中趋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下,可以用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

由此可见,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而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地排斥它以前所雇用的工人。

资本有机构成的扩大

随着社会生产率的发展,资本不变部分的增速事实上要比可变部分的增速要快,这就导致了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扩大。此外资本的积聚与信用的发展也是这一过程的刺激因素。

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随着资本量的扩大,资本积累不断发生质的变化,而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而实现资本构成的改变。随着总资本的增长,总资本可变部分的相对减少也会加快,而且比总资本的增长还要快。实际上,工人人口的绝对增长总是比可变资本即工人人口的就业手段增长得快,而资本积累也会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追求能力和规模的增长,并形成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在工人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资本扩大的规模生产也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人口规律,而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没有受人干涉的动植物界里。

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一支绝对地隶属于资本,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就好像它是由资本出钱养大的一样。由于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过剩的工人人口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值需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原料。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

过剩人口经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和停滞的形式。

在现代工业的中心,尤其是在工厂、制造厂、冶金厂和矿山等等,过剩人口处于流动的形式。总的说来,工人时而被排斥,时而被吸引,而增加的比率同生产规模相比不断缩小。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领农业的时候,对农业工人的需求就会绝对地减少,而且对人口的这种排斥会得到补偿。因此,一部分农村人口经常准备着转入城市无产阶级或制造业的队伍,尤其是在有利于这种转化条件发生的时候。当然,相对过剩人口流向城市是以农村潜在的过剩人口为前提的。

至于第三类相对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是形成现役劳动军的一部分,但其就业极不规则。虽然它为资本提供一个贮存着可供支配劳动力的蓄水池,但是在这种劳动力的生活状况降到工人阶级平均正常水平以下的时候,它就会成为资本剥削的广泛基础。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构成不断的扩大,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速度随着资本的积累不断加快,甚至快于总资本的增长速度,这样出现了相对过剩的人口。

图为在纽约街头排着长队的工人,等待着就业的机会,资本主义财富的积累和发展,使他们处于过剩境况。

4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秘密血与火的历史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伴随着本国劳动者的血泪和在殖民地上的炮火而完成的。

我们已经知道,资本积累要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要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然而,在这么一个恶性循环中,就是在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又产生更多资本的过程中,要想跳出这个循环,就只有假定资本主义积累之前曾有一种“原始”积累(亚当·斯密称之为“预先积累”)。当然,这种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实际上,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就像是劳动者和劳动所有权分离的过程,不仅能够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而且可以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虽然这个过程表现得“原始”,但是作为历史过程,对于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是由于原始积累的作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和解放出来。

工业资本家的产生

毫无疑问,工业资本家不能像租地农场主那样逐渐地产生。虽然有些小行会师傅和独立手工业者,甚至雇佣工人,变成小资本家,并逐渐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和相应的积累,最终成为不折不扣的资本家,但是在中世纪欧洲城市,逃跑的农奴成为主人或仆人的问题多半取决于他们逃出日期的先后。当然,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情形往往也是这样。虽然这种方法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15世纪末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但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资本,就是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在极不相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逐渐成熟,从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来的时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随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要么被剿灭、被奴役,要么被埋葬于矿井,而对东印度和非洲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也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曾经所谓田园诗般的过程成为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而欧洲各国进行的商业战争,尤其是以尼德兰脱离西班牙开始的战争,使得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制度和商业战争等真正成为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嫩芽成长起来。

原始积累的过程

原始积累与工业资本家产生的过程绝非田园诗式的,虽然作为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力量具有进步意义,但这一过程对于整个人类来讲却是久久难以平复的伤痛。

原始积累的过程,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旧制度(封建经济结构和行会制度)中产生的历史时期。图中,波罗的海哥德兰岛的维斯比港,商业行会内商人们组建的船队正在港内停憩。

对于旧制度的挣脱,是工业资本的力量对于农业经营形态的挑战,但是,付出血泪的却是广大的农民,这正是图中英国为了发展毛纺业而进行的圈地运动的写照。

对于广大殖民地的掠夺,尤其是金银的掠夺,为资本的原始积累提供了重要条件。图为西班牙对墨西哥的疯狂掠夺。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的原始积累,即资本的历史起源,究竟是什么呢?从奴隶和农奴直接转化为雇佣工人,不过是单纯的形式变换,是直接生产者的被剥夺,意味着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私有制的解体。实际上,作为集体所有制的对立物,私有制只存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而私有制的性质也会因为归属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阶层。

作为生产资料私有权的基础,劳动者的小生产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在奴隶制度、农奴制度以及其他从属关系中,这种生产方式也是存在的。然而,劳动者是自己使用劳动条件的私有者,农民是耕种自己土地的私有者,手工业者是自己运用工具的私有者。只有小生产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显示出它的全部力量。虽然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但是它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和共同协作,也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对自然的统治支配,甚至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要使它永远存在下去,就要根据贝魁尔指出的那样,“下令实行普遍的中庸”,让它会同生产和社会产生的界限相融,去感受社会内部束缚的力量和激情,一旦转化过程使旧社会充分瓦解,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的时候,劳动者就会转化为无产者,他们的劳动条件就转化为资本,并进一步社会化,而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就转化为社会使用的生产资料。因此,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应该采取新的形式,即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比如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随着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协作日益发展,科学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转化为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生产资料的使用日益节省,各国人民被卷入世界市场网,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具有国际性质。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有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的存在,同时他们必须与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剥离。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对私有权剥夺的过程。

资本集中使资本运作更为社会化,资本积累的趋势便是私有权不断集中的过程,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趋势和要求。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