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资本论
第四章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

商品经营资本,也叫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流通过程中独立出来,执行一种特殊职能的资本。这对于缩短产业资本的流通过程,从而加快资本周转有着重要意义。而商品经营资本家的利润并非来自加价,而是对产业资本利润,也就是剩余价值的分割。

本章内容提要

1.商品经营资本:专业化的优势

2.商业利润的获得:商人的“生意经”

3.商业资本的周转与商品价格:买卖之间的玄机

1 商品经营资本专业化的优势

流通过程中的资本职能独立起来,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特殊职能,商品资本就变成了商品经营资本或商业资本。

商品经营资本的本质

处在流通过程中的资本职能只要独立起来,那它就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特殊职能,并且固定下来,成为一种通过分工给予特殊种类资本家的职能,此时,商品资本就变成了商品经营资本或商业资本。

事实上,商品经营资本只是这个不断处在市场上、处在形态变化过程中的并总是局限在流通领域内的流通资本的一部分的转化形式。

作为一般资本家的商品经营者,他首先是作为某个货币额的代表出现在市场上的;他作为资本家而预付这个货币额,也就是说,他要把这个货币额从x(这个货币额的原有价值)转化为x+△x(这个货币额加上它的利润)来达到增值的目的。但是,对他这个不仅是一般资本家,而且特别是商品经营者的身份来说,很显然,最初他的资本必须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因为他没有生产商品,而只是在经营商品,也就是说,此时他对商品的运动起中介作用,而要经营商品,他首先就必须购买商品,因此也就必须是货币资本的所有者。

商品经营资本同商品资本的关系

然而,这种商品经营资本同作为产业资本的一个单纯存在形式的商品资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麻布厂主来说,他靠商人的货币实现了他生产的麻布的价值,完成了他的商品资本的形态变化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把他的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现在就能够把这个货币再转化为麻纱、煤炭、工资等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其中一部分也转化为生活资料等等,以花掉他的收入;因此,在对撇开收入进行的花费不说的前提下,他现在就能够继续进行再生产过程了。

商品经营资本介入资本循环

处在流通过程中的资本职能只要独立起来,那它就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特殊职能,再加以固定化,便形成了商品经营资本。

但是,麻布的出售,即麻布到货币的形态变化,对他这个麻布生产者来说,虽然已经发生,然而,对麻布本身来说,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麻布仍旧作为商品资本处在市场上,有待于完成它的第一形态变化,即被售出。对这批麻布来说,发生转变的不过是它的所有者而已。按它本身的性质来说,同时按它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说,它还是商品资本,是要出售的商品;只是它现在是在商人手中,而不像之前那样是在生产者手中。把麻布卖掉的职能,即对麻布形态变化的第一阶段起中介作用的职能,现在,由生产者转到商人手里了,成为商人的一种特殊业务了,而以前,这种职能是生产者在生产麻布的职能完成以后要由他自己去完成的。

因此,商品经营资本无非就是生产者的商品资本,这种商品资本必须经历转化为货币的这一过程,也就是说它必须在市场上完成它作为商品资本的职能。

商品经营资本的决定因素

既然商品经营资本在自行销售的生产者手中只是他的资本处于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上,即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停留在流通领域,那么,是什么使得商品经营资本具有一个独立地执行职能的资本的性质呢?这源于下面几种情况:

第一,商品资本是在一个和它的生产者不同的当事人手中最终完成了它转化为货币的这一过程,即完成它的第一形态变化(商品转化为货币),完成它在市场上作为商品资本所固有的那种职能的;商品资本的这种职能,是以商人买卖行为作为媒介进行的,于是这种活动就形成了一种特别的、与产业资本的其他职能分离的,并因此而独立存在的业务。

第二,这同时是由于独立的流通当事人即商人在他所处的这个地位上要预付货币资本(他自有的或借入的)而产生的。那个对于处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资本来说仅仅表现为W—G,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或某种单纯的卖的行为,对商人来说却表现为G—W—G',即同一商品的买和卖这两种行为,因而就表现为货币资本的回流,这个货币资本在商人进行购买时离开了他,但是通过出售又会重新回到他手中。

商品资本到商品经营资本的转化

商品经营资本实际上就是商品资本,代替商品资本来完成向货币的转化,它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独立地执行职能的资本有两个决定因素。

商品经营资本的决定因素

商业资本的周转

如果商业资本没有超过它的必要的比例,那就必须承认以下几点:

1.由于分工的形成(产业资本家和商人的分工),专门用于买卖的资本(在这里,除了购买商品的货币以外,还包括在经营商业上所耗费的必要的劳动方面和在商人的不变资本即仓库、运输等方面必须支出的货币),比之产业资本家必须亲自从事他的企业的全部商业活动时所需要的资本要小。

2.因为商人现在专门从事这种业务,所以,生产者不仅可以较早地把他的商品转化为货币,而且商品资本本身在完成其形态变化时,也会比它处在生产者手中的时候更快。

3.就全部商业资本同产业资本的关系来看,商业资本的每一次周转,不仅可以代表一个生产部门许多资本的周转,而且还可以代表不同生产部门若干资本的周转。

商人预付的货币资本的流通速度主要取决于:生产过程更新的速度和不同生产过程之间相互衔接的速度,工人和资本家对商品消费的速度。

如果商业资本仅仅为了完成周转,那他就不需要按自己的全部价值量先买进商品,然后再把它卖掉。事实上,商人可以同时完成这两种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资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商品资本,另一部分为货币资本。他在这个地方买东西,从而把他的货币转化为商品。他又在另一个地方卖东西,从而把另一部分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

我们可以说,商业资本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但是,既然它对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帮助,那它就能间接地有助于产业资本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增加。既然它对市场的扩大有帮助,并对资本之间的分工起一种中介的作用,从而使资本能够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那么它的职能就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并且能够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既然它能够帮助缩短流通时间,那它就会提高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的比率,当然也就能够提高利润率。既然它能够使资本作为货币资本束缚在流通领域中的那部分变小,那同时它就会使得直接用于生产的那部分资本扩大。

商业资本的周转

为了保证商人资本的合适比例,必须满足三个参照条件。商人资本的正常周转要求商人资本要有合适的划分比例。

2 商业利润的获得商人的“生意经”

商业利润并非如其表面那样通过对商品的加价来实现,它仍然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商业利润的表象

因为商人资本本身并不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就会很清楚,以平均利润的形式归商人资本所有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其实只是总生产资本所生产的总的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商人资本是通过什么方式从生产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中获得了归它所有的那一部分呢?

很显然,商人只能从他所出售的商品的价格中获取他的利润,更加明显的是,他出售商品时赚取的这个利润,必然等于从生产者那里对该商品的购买价格和他在市场上的出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即必然等于后者超过前者的那部分余额。

从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最初的情形是:商业利润是通过对商品的加价来实现的。其实,认为利润来自于对商品价格的名义上的提高或商品按照高于它价值的价格出售这整个看法,是通过对商业资本的观察产生的。

商业利润的实质

事实上,商业利润是通过对商品的加价来实现的是一种假象,它来自于一种假定,即产业资本家是按商品的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人的。依此假定,商人的出售价格超过他的购买价格的那部分差额事实上就必然等于商品的商业价格超过它的生产价格的余额,因此,归根到底商人是以高于商品价值的价格来出售一切商品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假定产业资本家是按商品的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人的呢?或者换句话来说,这个假定究竟是以什么为前提的呢?这就是:商业资本实际上(在这里,我们还只是把它看做商品经营资本)不参加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在阐明一般利润率时,我们也必须从这个前提出发,第一,因为商业资本本身,对我们来说那时还不存在;第二,因为平均利润,从而一般利润率首先必须作为在不同生产部门中的产业资本实际生产的利润或剩余价值的平均程度来说明。但是对于商人资本,我们考察的却是一种不参加任何利润的生产而只分享利润的资本。

商业利润的实质

只有在假定商业资本不参加平均利润的形成的前提下,商业利润才会有来自商品加价的假象,当它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时,就可以看出,商业利润的实质不过是对剩余价值的分享。

商业利润的实质仍然来自于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家与产业资本家一起来分享这一价值。

商业资本不参与平均利润形成时

商业资本利润的影响

在平均利润率中,总利润中归商业资本所有的那一部分已经包含在计算之内了。因此,全部商品资本的实际价值或实际生产价格=k+p+h(在这里,h代表商业利润)。所以,生产价格,或者说产业资本家本人将商品出售给商人时的价格,小于商品的实际生产价格。或者,就全部商品的规模来看,整个产业资本家阶级出售全部商品的价格,小于这些全部商品的价值。

商业资本虽然并不参加剩余价值的生产,但却参加剩余价值到平均利润的平均化过程。因此,此时的一般利润率已经意味着从剩余价值中扣除了属于商业资本的部分,也就是说,其实是对产业资本的利润作了一种扣除。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如果同产业资本相比,商业资本越大,那么产业利润率就越小。反之亦然。

2.如果说,利润率经常会表现为一个小于实际剩余价值率的比率,也就是说,它总是把对于劳动的剥削程度表现得太小,那么,既然平均利润率本身由于将商业资本应得的份额计算进来时通常会表现得更小,这样,在与其剩余价值率相比时,这个比率则相差得更大。因此,直接从事剥削的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率所表现出来的利润率小于实际的利润率。

如果产业资本家自身之间相互直接出售商品时损失的劳动时间——从客观上说,其实也就是商品的流通时间——根本不会向这些商品中添加任何价值,那么,就会很清楚,这种劳动时间绝不会因为它是由商人来花费而不是由产业资本家来花费,就因此而获得另一种性质。由商品(产品)到货币和由货币到商品(生产资料)的这两种转化,都是产业资本的必要职能,因而也是资本家——他事实上只是人格化的——具有自己的意识和意志的资本的一种必要活动。但是这种职能既没有增加价值,也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利润的影响

商业资本参与到平均利润的形成中来,使得利润率会低于实际剩余价值的比率。之所以说商业资本是分享产业资本的利润,那是因为在流通领域,商品本身并没有得到劳动时间的添加。

利润分割

产业资本家与商业资本家一同参与了利润的分配,同产业资本相比,商业资本越大,那么产业利润率就越小;利润率经常会表现为一个小于实际剩余价值率的比率,总是把对于劳动的剥削程度表现得太小。

流通时间

商品的流通时间根本不会向商品中添加任何价值,这种劳动时间绝不会因为它是由商人来花费而不是由产业资本家来花费,就获得另一种性质。

商业资本家同商业工人的关系

现在的问题是:商业资本家即这里所说的商品经营者所雇用的商业雇佣工人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

从某一方面来说,一个这样的商业工人,和其他工人没什么区别,他也是雇佣工人。第一,因为这种劳动也是用商人的可变资本,而不是用其收入中拿来花费的那部分货币购买的;因此,购买这种劳动的目的并不是为其提供私人服务,而是为了使预付在这上面的资本发生增值。第二,因为这些劳动力的价值,从而他们的工资,也和一切其他雇佣工人的情况一样,是由他的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和再生产费用决定的,而不是由他的劳动的产物所决定的。

但是,由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之间的差别,进而在产业资本家和商人之间产生的某种差别,必然也会在商业工人和产业资本直接雇用的工人之间发生。因为商人作为单纯的流通当事人既不能够生产价值本身,也不会创造剩余价值。

商业资本之所以能获得利润,是因为对于包含在商品中的无酬劳动(这是投在这种商品生产上的资本作为总产业资本的一个相应部分来执行职能时包含在商品中的)没有给予全部支付,相反,在出售商品时他却让购买者把这个仍然包含在商品中的、但他并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支付给自己。商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与产业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有不同之处的。产业资本通过直接占有别人的无酬劳动来获取剩余价值。而商人资本则是间接地使这个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产业资本手里转移到自己手里,从而分享了这部分剩余价值。

正如在生产部门工人的无酬劳动为生产资本直接创造剩余价值一样,商业雇佣工人的这种无酬劳动,为商业资本在那个剩余价值中也创造出了一个份额。

尽管商业工人不直接生产剩余价值,但是,他的劳动的价格仍然是由他的劳动力的价值决定的,也就是由他的劳动力的生产费用所决定的,而对于这个劳动力的应用,作为力的一种发挥一种表现和一种消耗,实际上和任何其他部门的雇佣工人的情况一样,是不受他的劳动力的价值限制的。

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分割

商业资本并不直接创造剩余价值,它由于完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而要求利润的分割。同样,商业工人得到的工资与商业资本家得到的剩余价值也来自产业部门。

3 商业资本的周转与商品价格买卖之间的玄机

商业资本的周转次数,会对它和总资本之间的比率,对流通所必要的商业资本的相对数量起决定作用。

周转特征和周转次数

产业资本的周转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统一,因此它包括整个生产过程。与之相反,商业资本的周转,因为实际上只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的运动,所以它只是代表商品形态变化的第一阶段W—G,即一种特殊资本重新流回起点的运动;从商人的观点来看,G—W,W—G'才是商业资本的周转方式。商人先是买,即把他的货币转化为商品,然后是卖,再把同一商品重新转化为货币;并且这样反复不断地持续进行下去。而在流通中,产业资本的形态变化则总是表现为W1—G—W2点,即同一货币两次转手;而在商人那里,在G—W—G'中发生了两次转手的,却是同一商品,它只是对货币流回到商人手中起一种媒介的作用。

在商人那里,同一货币资本(不管它是由什么样的货币单位构成),同一货币价值,按其价值额反复进行商品资本的购买,因而作为G+△G反复流回到同一个人手里,也就是以价值加上剩余价值的形式流回它的起点。这同时也是它的周转作为资本的周转所具有的特征。从流通中取出的货币总是要比投入到流通中的货币多。不言而喻,随着商人资本周转的加速(在发达的信用制度下,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来执行的职能成了货币的主要职能),同一货币量的流通速度也会加快。

商业资本的周转表现

商业资本会对生产资本的周转起一种中介的作用,但这只是针对它会缩短生产资本的流通时间而言的。它并不能直接影响生产时间,而生产时间对产业资本周转时间来说也是一种限制。对商业资本的周转来说,这是第一个界限。第二,在撇开再生产消费所造成的限制不说的前提下,商业资本的周转最终要受全部个人消费的速度和规模的限制,这是因为商品资本中加入消费基金的整个部分,都要取决于这种个人消费的速度和规模。

商业资本的周转

作为商品资本独立化运动的商业资本的周转与商品资本的周转相比,在形态变化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而其自身的周转也要受两个限制。

两种资本的周转

如果我们把资本在商业界内部的周转撇开不说(因为在商业界内部,同一件商品总是被某一个商人卖给另一个商人,尤其是在投机时期,这种流通会显得更加繁荣),那么就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商业资本能够缩短生产资本的W—G阶段即流通阶段。第二,在现代发达的信用制度下,商人资本实际上支配着社会总货币资本的一个很大的部分,因此,他们可以在已买物品最终卖掉以前,还能够再进行购买。当再生产过程具有巨大的伸缩性,能够不断突破它本身遇到的每一次限制时,那它在生产本身中就不会发现任何限制,或者只会发现某种有很大伸缩性的限制。因此,除了由于商品性质本身造成的W—G和G—W的分离以外,这里将会产生一种虚假的需求。

商业资本的周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商业资本的周转次数,会对它和总资本之间的比率,对流通所必要的商人资本的相对数量起决定作用,必要的商人资本的绝对量和它自身的周转速度成反比;如果其他一切条件不变,它的相对量,即它在总资本中所占的份额,就由它的绝对量决定。

但是,如果我们假定商人资本同总资本相比,其相对量是已定的,那么不同商业部门之间周转的差别,就不会影响归商人资本所有的那部分总利润量,也不会影响一般利润率。商人的利润,并不是由通过他而周转的那些商品资本的量决定的,而是由他为了对这种周转产生中介作用而预付的货币资本的量决定的。不同商业部门的商人资本的周转次数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商业价格。而且商业价格加价的多少,一定资本的商业利润中加到单个商品的生产价格上的那部分的大小,和不同商业部门的商业资本的周转次数或周转速度成反比。如果一个商人资本一年内可以周转五次,而另一个商人资本一年却只能周转一次,那么,对前者而言,对同一价值的某一商品资本进行的加价,就只有后者对同一价值的商品资本的加价的1/5。

虚假的繁荣

由于商业资本能够缩短产业资本的流通时间,再生产的过程也会加快,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也放大了市场需求信号,导致虚假的繁荣,带来了衰退的隐患。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