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序幕新总统的第一天

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拿了毕业证、走下这个讲台,然后去追求锦衣玉食等等这个金钱社会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你可以选择只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把你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割裂开来。

但我不希望你这样做。这不仅仅是因为你对那些没有你幸运的人负有责任,尽管你确实负有责任;也不仅仅是因为你对帮助你走到今天的人欠有债,尽管你确实欠下了债。

这是因为:你对你自己负有使命和责任。这是因为:我们个人的命运依赖于群体的命运。这是因为:如果你仅仅考虑你自己、满足眼前的需要,这是一种贫乏。这是因为:只有你把你自己的战车和其他一些更伟大的东西绑定到一起的时候,你才能发现你真正的能量,才能发现你为美国这个国家继续书写历史时所能扮演的角色。

——奥巴马,在卫斯理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2008年5月27日

2009年1月21日,星期三。

对美国白宫而言,这是特殊的一天,因为椭圆形办公室迎来了新的主人:第44任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8点35分,这位48岁的黑人总统来到了办公室。毫无疑问,这将是非常忙碌的一天。在一个政治姿态极其重要的时代,他第一天的举措将会引起广泛的评论和解读。他也要利用这个机会,迅速为他的新政府定下一个基调和方向。

日程安排得很满。按照传统,新总统上午要去华盛顿国家大教堂,参加就职礼拜。中午,他要分别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等四位中东领导人通话,讨论该地区的和平问题。接下来,他要参加内阁的宣誓仪式并发表讲话。2点半,他要出现在白宫开放日的现场,接见上百名来白宫参观的美国普通公民。4点整,经济顾问委员会和驻伊拉克部队的司令官要和他分别会面,讨论8000多亿的救市方案以及伊拉克撤军的具体计划。

萎靡不振的国内经济、久拖不决的海外战争,这些阴霾正笼罩着这位新的总统。

宽大锃亮的办公桌中间,静静地躺着一封信:“致:第44任美国总统”。

这是前总统布什留下的。在告别白宫之际,给下一任总统留下一封信,已经是美国上百年的传统了。

布什在信中陈述了当前美国面临的种种艰难形势和挑战,最后祝他好运。读完这封信,奥巴马抬头望向窗外,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一人一票:把“黑”人送进“白”宫

同胞们,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惊喜的时刻。想想看,当年那个来自奥地利的孩子,他骨瘦如柴,今天却成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并站在麦迪逊花园广场上,代表美国总统讲话。这是一个移民的梦想,是一个美国梦!

——阿诺德·施瓦辛格

在共和党2004年全国大会上的演讲,2004年8月31日

奥巴马的故事,是一个“美国梦”的故事。

带着对财富的追求、对平等的向往,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涌进美国这片土地。上百年来,各式各样、不同版本的“美国梦”在这里生长孕育、传承演绎。

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即使是外来的移民,也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这是“美国梦”中最炫目的一环。

2001年至2010年在美国申请并获得居留权的移民人数。

说明:近十年,平均每年有105万人获得美国的居留权(实际每年的申请人数都大大超出获准人数),这105万人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来源:美国国土安全部)

移民美国的中国人构成

说明:近十年来,每年平均有7万以上中国人(不包括中国台湾)获得美国的居留权。2005年起,中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美国海外移民的第二大来源国,第一大来源国是墨西哥。以2010年为例,该年度共有73438名中国人成功移民美国(不包括中国台湾),其中亲属关系的移民占一半以上。(数据来源:美国国土安全部)

1968年,21岁的施瓦辛格从奥地利来到美国。1983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2003年,56岁的他当选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

和施瓦辛格相比,奥巴马一出生就是美国人,但他是黑人。他1961年出生的时候,美国的黑人还没有真正的投票权。他的父亲,只是一个从肯尼亚来美国短暂学习的留学生,连移民也谈不上。

奥巴马和布什也不一样。和布什相比,奥巴马的成长和崛起,可以说是完全另类。这种另类,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又是一个美国梦的生动注解。

布什可谓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他生于政治世家,其祖父做过美国国会的参议员,父亲担任过美国总统。布什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先从军、后经商,经州长、再总统,走的是一条标准的精英道路。

而奥巴马的父亲来自非洲东部的一个贫穷小国:肯尼亚。老奥巴马是一个牧羊人家庭的孩子。1960年,他历尽艰苦、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夏威夷留学,不久后和美国女性安·邓纳姆(Ann Dunham)恋爱结婚,次年生下了黑白混血的奥巴马。

没过多久,老奥巴马就抛妻离子,回到了肯尼亚。邓纳姆也再婚并迁居到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小奥巴马在印尼接受教育,一直到10岁才回到美国,此后长期寄居在外祖父家里。

年轻的奥巴马一直在迷茫中长大,他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认同。他曾经在自传中提道:作为一个美国人,他不了解美国文化;作为一名黑人,他又似乎不属于那个群体。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很久。

他刚上大学时无所事事,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甚至借助毒品麻醉自己。后来由于他母亲和师长的影响,奥巴马开始关心公共事务。1985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决定:加入一个和教会相关的草根组织,为芝加哥南部的贫困社区工作。当年美国的年平均工资约为14500美元,奥巴马作为常春藤名校的毕业生,却接受了12000美元的年薪。

奥巴马在那里工作了3年。他看到了贫穷,体会到了无奈,学会了倾听、斡旋,积累了丰富的草根经验。这段经历,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在他竞选总统期间,2008年5月,奥巴马受邀在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他又回顾了这段经历。他说,没有别人为他提供的帮助,他走不到今天;但没有他自己试图去帮助别人、为社区提供服务的过程,他就更不可能找到人生的方向。他的结论是,个人的生活和公众的生活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个人的救赎取决于集体的救赎。一个国家需要改变,就需要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承担起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责任。他就是这么做的。

1991年,奥巴马从哈佛大学取得了法学博士学位。5年之后,他参加了伊利诺伊州参议员的竞选;作为第13选区(芝加哥)的代表,他当选为州议会参议员。其后,奥巴马在这个位置上连选连任。2000年,他参加了联邦众议员的竞选,但以失败告终。2002年,他决定竞选联邦参议员。这次选举活动,创下了几个美国之最,奥巴马很快声名鹊起,成了全美超具人气的政治明星。

选战在2002年7月打响。共和党、民主党的两党初选(Primary),共有16名候选人,其中有7名是百万富翁,竞争非常激烈。这场初选共耗资4600万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联邦参议员初选。奥巴马在民主党的8名候选人当中以很大优势胜出,成了民主党的正式提名人。

之后,奥巴马遇到了共和党的候选人杰克·瑞安(Jack Ryan)。和布什一样,瑞安也是主流社会的精英代表。他也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博士,曾是一名成功的银行家、投资人,成为百万富翁之后,弃商从政,披荆斩棘,赢得了共和党8名候选人当中的初选。

奥巴马、瑞安两人的民意调查最初不相上下。但瑞安离过婚,他的前妻洁丽·瑞安(Jeri Ryan),是位影视明星,曾担纲《律政狂鲨》(Shark)的女主角。随着选战的步步深入,奥巴马的支持者要求瑞安公布自己全部的离婚文件,瑞安曾经一度拒绝,最后官司打到了法院,法院裁决:作为参选的政治人物,他不能享有和常人一样的隐私权,文件必须公开。

文件一公开,舆论立刻一片哗然。他的前妻洁丽向法官反映,瑞安曾经在纽约、巴黎等地的色情俱乐部要求和她发生性行为,那里面堆满了皮鞭、笼子等怪诞的器具。这段话,被记录在有关子女抚养争议的文件当中。

瑞安的名声随即一落千丈,被迫自动退选。他事后抱怨说,这是美国历史上首宗因为子女抚养文件而退选的案例。

瑞安折戟之后,共和党走马换将,又推出了资深外交家艾伦·基斯(Alan Keyes)和奥巴马对垒。和奥巴马一样,基斯是黑人,这场选举又成为美国历史上首场“黑”“黑”对决,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基斯也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博士,曾经担任过里根政府的助理国务卿、驻联合国大使,还参加过几届总统的大选。除了这些背景和经历,基斯本人也是善于制造新闻的人物,曾经和现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大打口水仗。

但仓促上阵,基斯最后以大比分的落差败给了奥巴马。

随着这场高潮迭起的选举,奥巴马开始名闻全国。

也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进入了布什的视野。在一次白宫活动上,布什碰到了来自伊利诺伊州的众议员简·夏考斯基(Jan Schakowsky),夏考斯基刚刚成为奥巴马的粉丝,正佩戴着镶有“奥巴马”名字的小徽章。布什看了两眼之后,还是把“奥巴马”拼成了“奥沙马”,接着问她:“奥沙马”到底是谁?我不认识。

夏考斯基回答说:你很快就会认识他。

夏考斯基没错。此后不久,奥巴马就完成了从芝加哥到华盛顿的跨越。2005年1月,他宣誓就任联邦参议员。短短两年之后,2007年2月,奥巴马就宣布参选总统。

2008年的总统大选,更是前所未有。竞争主要在一个女人(希拉里·克林顿)、一个老人(约翰·麦凯恩,时年72岁,是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候选人之一)和一个黑人之间展开。美国选民最后硬是一人一票,把“黑”人送进了“白”宫。

2009年,当选总统之后,第一夫人米歇尔曾经透露,奥巴马最想做的,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可以想象,他在童年所经历的家庭变故以及青春期的身份困惑,曾经给他的成长投下过多大的阴影。

大国新政: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我的这届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我们将共同努力,以确保取得公众的信任,建立起透明、公众参与和多方合作的制度。

——奥巴马,2009年1月21日

不同的人生轨迹,自然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见解。竞选期间,无论是对前总统布什的内政措施,还是外交政策,奥巴马都曾进行过大量的抨击。

放下了布什的信,奥巴马走出了办公室,他知道,是时候了——是时候开始真正的改变了。

几个星期以来,围绕他即将签署的第一个命令和法案,奥巴马的助手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因为第一个命令和法案的象征性意义,每一任总统都格外重视。多数幕僚认为,他的第一个命令应该是关闭位于古巴的关塔那摩监狱。虽然该监狱关押的是恐怖分子,但那里最近发生的虐囚事件令国际社会嘘声一片。如果新总统的第一个命令是关闭这个监狱,奥巴马可能会为美国迅速扭转形象、直接加分。

奥巴马也同意这是丑闻,有违美国的价值观,必须立即纠正。但他还认为,仅仅关闭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他的根本任务,是要改变华盛顿的运行方式,营造一种新的行政文化,重建公众对于政府机关的信任。这才是各种积弊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他需要面对的深远挑战。

在竞选总统的漫漫征途中,他的口号始终是“改变,我们需要改变!”——这个改变,他一再诠释,是政府运行方式的改变,是华盛顿的改变。他也一再向选民承诺,如果当选,要建立一个透明的、开放的政府。

他计划通过即将签署的第一个命令和文件,来彰显他的决心。

中午1∶15,他来到了紧挨着白宫的艾森豪威尔行政楼,主持了内阁的宣誓仪式,并发表讲话。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为华盛顿这个城市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但从今天起,我们将不再沿承旧例,本届政府的基石将是法治和透明。”

上任第一天,奥巴马共签署了5个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透明和开放的政府》。左一为副总统拜登。(图片来源:Mark Wilson/Getty Images)

“我的这届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

“每一个联邦政府的机构和部门必须知道,本届政府将会毫无保留地支持信息公开,本届政府不会站在设法截留、隐藏信息的一方。”

“为了引领一个开放政府的新时代,面对信息,政府机关的第一反应必须是公开。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坚定地公开信息,而不是等待公众来查询。所有的政府机关都应该利用最新的技术来推进信息公开,这种公开,应该是及时的。”

一片掌声中,奥巴马结束了他的讲话。

他随即伏案,用他特有的左手姿势签发他任内的第一份总统令:13489号总统令。该总统令直接推翻了布什总统于2001年9月签发的13233号总统令。那是“9·11”袭击事件发生的当月,布什总统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通过该命令限制了公众查阅总统文件的权利。奥巴马首先拿自己的权力开刀,宣布放松对于总统文件的管制。

其中的意味,自然深长。

奥巴马还签署了他的首份总统备忘案:《透明和开放的政府》(Transparency and Open Government)。这个备忘案具体阐述了奥巴马的执政理念,他强调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公民参与、多方合作的政府。奥巴马还在备忘案中命令联邦政府的首席技术官要会同行政管理预算局(OMB)在120天以内制订出一个开放政府的具体行动方案,作为落实第一份总统备忘案的措施。

奥巴马签署的第二份总统备忘案是《信息自由法》。在这份备忘案中,奥巴马开篇就引用了美国著名的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Louis Brandeis)的名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奥巴马指出,美国在1966年通过的《信息自由法》(FOIA)是对开放政府这个理念最有力的承诺和表达。他强调,面对公共信息:

“当我们有所怀疑的时候,公开是第一选择。我们不能因为公开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官员陷于难堪的境地,或者会暴露我们的错误和失败,或者因为莫名的担心和和害怕,而把信息打上‘保密’的标签。”

一个星期之后,1月28日,奥巴马在白宫就经济形势发表了讲话,又重申了自己的信念。他说道:

“我深信布兰代斯大法官的这句话:‘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我知道,重塑政府的透明不仅能保证我们实现目标,也是政府重新赢得大众信任的最佳方法”。

奥巴马第一天签署的总统令和备忘案,立刻就在联邦政府的各个部门刮起了一阵“透明、开放和纪律”的旋风。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信息技术领域,这份备忘案也引发了一股新的浪潮。

这股浪潮,不仅冲击到美国联邦政府的各个部门,甚至波及全世界很多个国家。

《透明和开放的政府》总统备忘案白宫新闻办公室

2009年1月21日 立即发布。

发:各行政部门和机构负责人

主题:透明和开放的政府

我的这届政府将致力于建设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政府。我们将共同努力,以确保赢得公众的信任,建立起透明、公众参与和多方合作的制度。开放有助于加强民主,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帮助我们更好地履行职能。

政府应该是透明的。公开透明有助于建立问责制,能使公众了解政府的所作所为。联邦政府掌握和维护的信息是整个国家的财富。本届政府将根据法律和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便于公众查询、获取的方式发布信息,各部门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日常工作和决策的相关信息上网公示,以方便公众获取。各行政部门和机构还应征求公众的反馈,以确定哪些信息对公众最有价值。

政府应该是参与性的。公众的参与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成效,改善政府决策的质量。知识无处不在,政府官员能够从公众参与中获得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的知识,并从中受益。各行政部门和机构要为全体美国人民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参与政府的决策,政府将从集体的智慧和信息中受益。各部门要就如何增加和改善公众参与政府决策这个问题,广泛征求公众的建议。

政府应该是多方协作的。多方协作让美国人民积极地参与政府工作。各行政部门和机构应利用新的工具、方法和系统,在各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全面协作。此外,还要与非营利组织、企业和个人进行协作。各行政部门和机构要广泛征求公众的反馈,以评估协作的效果,确定新的协作机会。

我现在命令:联邦政府的首席技术官会同美国行政管理预算局的局长以及总务管理局的局长,协调相关行政部门和机构,在120天以内形成一个《开放政府的命令》,该命令将对如何落实这个备忘案提出明确具体的意见,将由行政管理预算局的局长颁布。联邦政府中的独立机构也要执行《开放政府的命令》。

本备忘案不创设任何实质或程序上的、在法律或衡平法下任何对美国及其政府部门、机构、其他实体以及其官员、职员、代理人或其他人予以执行的权利或利益。

本备忘案要在《联邦政府公报》上公布。

巴拉克·奥巴马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