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金融学大全集
第20章 追问,中国经济被绑架了吗——关注我国经济走向要学的金融学

小心,“热钱”疯狂来袭

数据显示,从2000年迄今,通过侨汇流入境内的外汇急速增加。外汇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从2000年到2008年,经常项下其他部门的经常转移数字逐年递增,从最初的67亿美元不断攀升至去年的525亿美元,相关专家分析认为,这其中相当一部分应该是热钱。

韩国《朝鲜日报》评论说,热钱的流入正推动新兴市场货币升值,出口竞争力下降,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堆积泡沫等。事实上,由于热钱涌入,新兴市场资产泡沫正在形成。在今年全球十大最佳股市之中,清一色全为新兴市场。与股市一同飙升的还有新兴市场的房地产价格。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楼市均价一年涨幅超过120%,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房价平均涨幅已超过40%;中国香港涨了20%;韩国、新加坡房市都在迅速回暖。

而《马来西亚内幕者》也分析说,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热钱流入亚洲地区的现象,是因为这一地区与西方市场存在着利差。美国已经将基准利率减至零,近期也没有增加的迹象。投资者简直是在以负利率借入美元,然后疯狂涌向新兴市场寻找高收益机会。有分析人士甚至指责说,美国正在绑架新兴市场。

什么是热钱?它到底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热钱又被称“逃避资本”,是充斥在世界上,无特定用途的流动资金,忠诚度极低。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投机性移动主要是逃避政治风险,而热钱即为追求汇率变动利益的投机性行为。当投机者预期某种通货的价格将下跌时,便出售该通货的远期外汇,以期在将来期满之后,可以较低的即期外汇买进而赚取此一汇兑差价的利益。

你想知道热钱的威力有多大?一个公认的事实是,热钱的大量涌入会造成一国外汇储备激增、本币大幅升值、资产市场行情火暴,而热钱流出则会导致一国外汇储备骤降、本币大幅贬值、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等大难题。好吧,正是靠它,20世纪90年代末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一手制造了亚洲金融危机,在短短半年间掀翻了整个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泰国在1997年前奉行高利率政策,大量“热钱”涌入;泰铢贬值后,“热钱”迅速逃逸,泰国的经济大厦轰然倒塌。

《今日美国》网站曾经报道说,对于一些新兴经济体来说,大量的热钱流入会带来如下后果:币值上升、股市泡沫膨胀、热钱一旦撤离造成的经济动荡……因此,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已经考虑对跨境资金进行控制,防止未来的金融剧变。

一般国际热钱,主要流向两个热源:一是该国或地区的短期利率还在走高或者正处在波段高点;二是短期间内汇率蓄势待发,将要步入升值周期。只要符合以上两个要件,将被动引导热钱源源不断持续流入。与之相反,热钱流出,就是变卖所在国货币计价资产,如外资拥有的股票、国债、投机性房地产等,换成他国货币汇出。例如,当人民币汇率预期改善、利率高于外币时,“热钱”就会千方百计地流入套利。一旦这两个条件发生反方向变化,“热钱”就会迅速撤出,从而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热钱带来的隐患正是在流入期间就已经埋下。实践证明,在保持本国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完善外汇形成机制,使汇率真正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加大“热钱”进出的风险和成本,是抑制“热钱”流入或大规模撤离的有效手段。

近几年来,与热钱相关的词语再度被人们不断提起,事实上,热钱这几年持续大量流入中国是不争的事实,只是阶段性的或多或少。

本质上,热钱总是逐利而行。那么利从何来呢?一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或长期升值的趋势;二为新兴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等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中经济快速恢复增长的预期及事实;三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

让我们再追问一句,大量的热钱是怎样流入中国的呢?

第一,虚假的贸易信贷。在这一渠道中,国内企业与国外的投资者可联手通过虚高报价、预收货款、伪造供货合同等方式,把境外的资金引入国内。第二,增资扩股。外商投资进行增资扩股,外商投资企业在原有注册资金基础上,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项目”等理由申请增资,资金进来后实则游走他处套利;在结汇套利以后要撤出时,只需另寻借口撤销原项目合同,这样热钱的进出都很容易。第三,货币流转与转换。收入转移,通过不同地区间进行汇款等货币转换方式进行跨地区操作,从而使大量热钱“自由进出”。第四,地下钱庄。地下钱庄是外资进出最为快捷的方式。假设你在香港或者境外某地把钱打到当地某一个指定的账户,被确认后,内地的地下钱庄自然就会帮你开户,把你的外币转成人民币了。根本就不需要有外币进来。第五,货柜车夹带现金。这种做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的来料加工企业。企业以发员工工资等名义,通过货柜车夹带港币进出粤港两地。第六,赡家款。海外华侨对国内亲属汇款被称为赡家款,这几年这个数字大幅增加。此间真正用于“赡家”用途的款项堪疑,相当多的热钱是通过这种渠道进来炒股、买房。

这些热钱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热钱进来对经济造成推波助澜的虚假繁荣。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热钱预期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乘机在其他市场如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不断寻找套利机会。如最明显的莫过于房地产市场。最近两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直线上升,全国房地产价格涨幅在12%以上,远远超过消费物价指数,尤其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一些大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20%以上,甚至达到50%。

其次热钱大量进入,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扰乱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加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比如2004年全年基础货币投放达到6600多亿元人民币,按照上文测算大约1000亿美元的热钱流入,就有8000多亿元人民币,因此,仅仅热钱流入就超过了全年的基础货币投放额。这迫使央行在公开市场大量运用央行票据强行冲销,仅2004年央行就发行了近1.5万亿元票据对冲,这大大增加了央行的操作成本,同时也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主动性不断下降,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最后,热钱流入,人为加大了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前面说过,我国现行的汇率体系,以及美元持续贬值,才能吸引热钱进来。因此,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随着流入热钱的增多,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会越大。最后,热钱的流入是个祸害,热钱的流出也同样会使经济剧烈波动。随着美联储7次升息,美元利率提高增强美元吸引力,加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不确定性增加,如果热钱大规模迅速流出,就会使一些投机气氛较大的市场价格会大幅波动,如房地产价格迅速回落、债券价格以及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等。

可热钱亦未必就是洪水猛兽,如能因势利导,控制好大量热钱的进出,有效地利用更多国际资本,那么热钱也可以用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巨量外汇储备:被迫担负起的职责

1998年8月的中国香港,“山雨欲来风满楼”。国际金融“大鳄”调动巨额资金冲击港币,一时间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风雨飘摇。8月14日到8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先后调动118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投入市场,与国际炒家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国际金融“大鳄”们遭到迎头痛击,最终铩羽而归,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功捍卫了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了外汇储备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重要性。

那么外汇储备到底是什么?它又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英镑等。

一般来说,外汇储备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顺差。充足的外汇储备是一国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币汇率稳定的保障。当外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抛售本币的情况,有可能导致本币贬值时,中央银行或者货币当局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大量买入本币,卖出外汇,缓解本币贬值的压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是因为有充足的外汇储备作保障,才赢得了港元保卫战的胜利。

外汇储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满足进口支付周转。比如,我们进口美国的飞机必须按时支付美元,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出口货物应收的美元没有收到,这时可以动用外汇储备来支付货款进行周转。外汇储备还是偿付外债的保障。偿还国际贷款要支付美元或者其他外币,也需要拥有一定的外汇储备。这是因为,当外债到期时,如果外汇收入达不到借债时的预期收入,从而不能按时偿还外债本息时,就要动用外汇储备来偿还。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普遍发生债务危机,各国纷纷放弃偿还外债。拉美国家之所以无力偿债,外汇储备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看来,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助于提高国家的信誉,增强国家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过多的外汇储备意味着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迫使中央银行为收兑外汇而投放过多的本币,从而造成通货膨胀压力。由此看来,外汇储备还是规模适度比较好。但多少才算适度呢?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只能由各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现在社会上对巨量外汇储备看法不一。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巨量外汇绑架了中国经济,中国的高储蓄率和巨额外汇储备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储蓄转化不了投资的剩余,就只能以顺差的方式资本输出到美国,不过不是通过私人投资的方式,而是略带强迫性质的央行储备,以美国国债和购买美元资产的方式再循环回美国。就是把钱借给美国人使。而另一方面,也意味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低下,根本不足以将庞大储蓄转化为有效的投资,美国的金融体系实际上成了全球资金的配置中枢,当然不光是对中国的储蓄。

因此对于增量,或许我们应该更多积极考量。是否还继续往那个严重失衡的天平上加美债,去被动地托住那存量的纸上富贵。对于存量的保值增值,尽管腾挪的空间不大,但也不是消极悲观任其自生自灭,其实超越储备使用途径本身是完全可以积极作为的,出路在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格局的形成。

而反方则认为,巨量外汇储备绑架中国经济是一个伪命题。首先,中国的外汇储备是“鲸吞”来的。中国的外汇体制和日本、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现行外汇制度决定了中国政府必须无限制地、被动地印刷人民币纸钞用以收购美元等外汇,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结果就是,只要人民银行的“柜台”前出现了美元等外汇,人民银行就发行人民币加以收购。买入的美元等外汇则构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

维持人民币币值和汇率的稳定是中国外汇储备的首要任务。而要担当这个首要任务,外汇储备的形式就必须符合“安全性,流动性和保值性”这三个基本要求。安全性排第一,流动性排第二,保值或增值性排最后。这就决定了中国政府不能将大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黄金、石油和矿产等实物。

第二,中国的2万亿外汇储备中的大多数不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财产,而是属于外国政府和外国老板的。中国外汇储备含有外国商人来华投资的款项,含有中国所积欠的外债,还有大家熟知的“热钱”(国际游资),当然还有贸易顺差。但是,即使在贸易顺差中,也并不是全部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而是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跨国企业的资产。为了维护中国国家信誉,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就必须满足外商和内商的经常性兑换需求。

作为外汇投资多元化的一部分,黄金,石油,矿产甚至小麦大豆之类的期货也是可以买一些的。但是,绝对不可能替代美国国债。第一,这些战略物资的价格波动相当大;第二,这些物资容纳不下2万亿美元的巨款;第三,这些物资不符合外汇储备所要求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当国家需要外汇兑付的时候,你抛出黄金,石油和铁矿石,谁来接盘,会不会被压价?一旦中国主权基金大量买进黄金的时候,黄金价格将被人为抬高;等中国急用美元大抛黄金的时候,黄金将被狠狠地压价,导致中国手里的大量外汇化为乌有。

事实上,一国货币若要成为世界货币,必须首先成为本区域的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并在经济实力强大的基础上,最后成为全球的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至少在泛亚洲,中国正逐步取代美国,成为这个地区出口市场的最主要提供者,这也为人民币在区域内大力推进货币互换,贸易计价结算以及人民币金融服务功能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中国应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美元滥发形成有效制约,改变现有“无政府规制的高度垄断性市场”,从而有可能形成“国际本位货币竞争市场”的新格局,这实际上就是对中国庞大的美元存量资产最好的保值增值。

热点: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发布的《2010-2011住房绿皮书》显示,有些城市房价中泡沫成分占实际价格比例已经超过了50%,其中最高的福州达到了70%。泡沫估计采用的房价指标为2010年9月35个大中城市地段普通商品住宅集中成交价。估计结果显示,2010年9月,全国35个大中城市二类地段普通商品住房平均房价泡沫为29.5%。分城市看:泡沫指数很高,泡沫成分占实际价格比例在50%以上有福州、杭州等七个城市。实际价格比例在30%~50%之间的有北京、深圳等城市。

绿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福州、杭州、南宁、青岛等城市泡沫指数最高,超过50%;北京、深圳、武汉、上海等城市的房地产泡沫指数则处于30%~50%之间。泡沫指数最低的城市则包括南京、重庆等地。

上面的数据让人不禁联想起了网上流传的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说,房地产真的以产业之力绑架了中国的经济吗?

从2005年开始,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说法就流传甚广,很多人都认为,房价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房地产,因此直接导致了房地产调控的投鼠忌器。那么这种看法正确吗?

要说明的是:房地产行业虽然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但还未到房产绑架经济的地步。海关总署刚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显示,1~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54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增长35.2%。从单月来看,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547.7亿美元,增长39.2%,其中出口1374亿美元,增长43.9%,月度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出口、进口贸易的高速增长,远超一些所谓专家的预测。如果中国经济整体都为楼市拖累,那6月份的进出口总值新高,又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认为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的观点:

首先是“房地产支柱产业论”。持这种主张的人声称房地产业联系众多上下游产业,再不放松房产调控,开发商投资意愿下降,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甚至拿“如果楼市继续低迷,从事建筑的农民工将大量失业”来给政府施压。第二个是拿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来说事。一些人声称,如果继续调控楼市,房价有大跌危险,将导致大规模的银行坏账,使中国面临全局性的金融风险。可以说,这两方面都是对长久以来盛行的“房地产绑架中国论”的演绎。

关于房地产市场恶化会拖累经济增长的呼声,首先必须承认,房地产业确实对中国经济很重要。不仅中国如此,它对各个国家都很重要,否则也不会因为美国楼市一衰退就导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大出血。不过,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房地产业对宏观经济的重要性主要通过投资这个过程来实现,房地产投资过程中才发生了对其他产业复杂而意义重大的关联作用。目前房地产投资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20%左右,也就是GDP的10%左右。再考虑到对相关产业投资的影响,诸如水泥、钢材、建材、建筑、家具等等,存在很长的多达数十个的产业链,房地产对GDP的影响确实很大。然而,房屋一旦竣工到了销售环节,销售额或更具体地说房价的高低,就只对开发商的利润有影响,与其他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毫无直接关系。

其次就是来自华尔街的唱空了。查诺斯、麦嘉华、格兰瑟姆等几位华尔街赫赫有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如今相继为中国经济“大唱崩溃”。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相当于1000个以上的迪拜”。2010年1月份,华尔街当红的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查诺斯凭借这一句惊人之语再次成为“话题人物”。

以悲观预测闻名的国际投资分析师麦嘉华,又面对美国彭博新闻社发表了一番有关中国经济的高谈阔论:“泡沫化的信号全都出现了,无论如何,中国经济都将放缓,甚至是在未来9~12个月内崩溃”。

杰里米·格兰瑟姆是一个靠“预见泡沫”而驰骋商界的投资家:“中国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已经呈现出泡沫状态,这个泡沫迟早会破裂。”

其实,这些人发表这样的言论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华尔街有一些人专门选择做空与中国有关的股票和债券,这些人向媒体散布“中国经济崩溃论”,一方面是为了解释其投资策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制造相关舆论,使中国经济受到打压,以便从中牟利。

“家电下乡”背后的经济顽症

2009年2月1日,“家电下乡”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广。据商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家电下乡产品累计已发货5900万台,登记销售1180万台,预计全年将带动1500亿元农村消费。

“家电下乡”主要内容是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家电下乡产品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洗衣机、电脑、空调、热水器(含储水式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九类。

那么家电下乡是在什么样的经济背景下出台的呢?

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的顽症,也是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之一。产能过剩不仅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决策者非常苦恼的一个难题。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只要是市场经济形态,都会出现周期性的产能过剩,但中国过剩的程度相对于成熟的西方国家更严重一些,表现的范围更宽一些,而且自我调节能力也相对较弱。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每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市场自发地出现大量并购行为,企业在调整期可以实现熊彼特所谓的破坏性创新,那些没有成本优势的企业可能被一些规模强大的、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收购。

有经济学家说此次金融危机的最终根源就是全球性产能过剩,而全球的最大产能在中国,因此中国如何判断和解决产能过剩就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既防止通缩,又防止更严重的产能过剩,特别是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已成为学者们的热门话题。这已俨然成为了中国式的顽疾。

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容易导致投资规模急剧膨胀,引发产能过剩,而经济过于依赖出口不可避免地将加大贸易摩擦。家电产品成为我国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由此产生的针对我国家电产品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这一切都与我国内需萎靡不振有关。200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货币政策由“稳健”直接改为“从紧”,这意味着投资增速将降低。另一方面,我国主要的产品出口地美国受次级债危机影响消费需求降低,我国与美国、欧盟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升级。拉动内需问题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紧迫。

国家统计局为此进行过测算:农村人口每增长1元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对任何家电产品的普及多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8万台(件)消费需求。但是,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远远低于城市。1979年至1986年,我国农村居民最终消费需求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7.09%,而现在已经降到10%以下。

实施“家电下乡”,既可转移出口能力,减少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又可消化家电行业的过剩产能,扭转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势头。与单纯控制出口相比,这种方式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有利于企业发展,更有利于就业及和谐社会建设。这也是“家电下乡”的大背景。

产能过剩是生产过剩危机的源泉,因为尽管产品过剩一时得到了化解,但由于存在产能过剩,所以产品过剩会在产能过剩之下很快再次出现。所以产能过剩要比表现为产品过剩的生产过剩更带根本性意义。

经济危机就其自然表现性来说,应该能够淘汰落后产能,淘汰那些因能耗高、污染大而成本过高的产能,和尽管成本较低但产品品质低劣的产能。只有那些既高品质又低成本的产品,才能对抗经济危机下需求收缩的局面,才能有较强的对抗危机的能力。但为什么在经济危机之下,过剩产能问题仍然那么严重?甚至显得更加严重呢?这恐怕要与政府的救市政策不无关系。因为,刺激经济的救市政策从本质上来讲是对现行经济结构与现行经济状态的肯定,正是在既定的现行经济状态下,通过刺激手段去制造对现行经济的需求,从而使现行经济状态得以继续维持下去。单纯的需求刺激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即维持现状。因此,如果经济现状是产能过剩,那么刺激需求就是对这种过剩的维持,而对过剩的维持将会导致新的产能过剩因素的增加。比如,通过救市与刺激政策使钢铁业走出了需求不足的困境,于是这个产业内部的人就会看到,无论怎么过剩,国家终将会出手解决过剩问题的,国家不会坐看这个重要产业陷于生产过剩的严峻困境而置之不理的;同时,在许多钢铁企业里面,如果某个企业老老实实不扩张产能,那么它就有可能吃亏,而那些扩张了产能的企业,则会占便宜,既占市场份额的便宜,也占政府救市的便宜。

想解决过剩,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使过剩产品不能得到市场的需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淘汰过剩,也通过这种淘汰而为将来先进的产能让出市场空间,而有利于先进产能的形成与发展。显而易见,救市的效果却是与此背道而驰的。因此,救市虽然使危机缓解一时,但却潜藏着新的危机。产能过剩绑架中国经济?见仁见智了。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