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第四讲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扩展

前一讲花了比较多的篇幅详细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接下来就转入在古典时期处于正统地位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1 比较优势理论

“劳动生产率”的部分中只有一个数字是不同的,那就是外国生产小麦的劳动生产率从0.4变成了0.67。这一改,导致“生产成本”的部分中也有一个数字不同,那就是外国生产小麦的成本从2.5变成了1.5。虽然只改动了一个数字,却使得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失效了。因为这时外国无论在衣服还是小麦的生产上都比本国的劳动生产率高,或者说比本国的生产成本低,即外国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不满足斯密的理论所要求的两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分别要具有相互的绝对优势的前提条件。

然而,这真的会导致国际贸易无法发生吗?在现实中,发达国家什么都强,发展中国家什么都弱,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显然有着相当庞大的贸易额,这又如何解释呢?正是为了解释这样的现象,李嘉图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却是重大的修正,提出了专属于他的比较优势理论。

虽然本国在两种产品上的劳动生产率都比外国低,但差距是不一样的。在衣服的生产上,本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外国的1/4,差距巨大;可是在小麦的生产上,本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是略低于外国,其差距明显小于衣服方面的差距。于是,如果计算比较成本——某种产品的比较成本等于该产品的生产成本除以另一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不是计算生产成本的话,本国在小麦上是有比较成本优势的。

李嘉图指出,贸易的发生不需要有绝对优势,只需要有比较优势——如果是绝对优势,比较优势是指优势较大的那一项;如果是绝对劣势,比较优势是指劣势较小的那一项。所以,即使什么都差,但只要差得少,也已经是优势!反过来说,即使什么都强,但只要强得少,也已经是劣势!事实上,中国古话所说的“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已经包含了比较优势理论的智慧。

然而,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比较优势理论的本质。由于古典时期的经济学家普遍持有“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所以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都假设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今天我们知道,劳动价值论是错的,其错误之处《经济学讲义》中关于成本的概念与租值的概念那两部分已先后指出了,其中一个错误就是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种把历史成本当作成本的理论。在经济学的范畴内,正确的成本概念必须是机会成本。既然如此,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以生产时所耗费的劳动力来量度产品成本)基础上的绝对优势理论也好,比较优势理论也好,能是正确的吗?新古典时期的经济学家早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因为既然优势是比较出来的,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比较优势也就是比较成本,而比较成本与机会成本的概念其实是同一回事!事实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往往被称为“比较成本理论”。而既然他有“比较成本”的概念,可知他其实至少在下意识的层面上是懂得机会成本的概念的。也就是说,比较优势理论在本质上其实是机会成本概念的一个应用而已。

下面就直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详细介绍比较优势理论,以便读者清楚地看到它的本质。

先看本国的情况。如果一个劳动力生产衣服,一小时能生产出0.25单位的衣服。而如果这个劳动力改为生产小麦,一小时能生产出0.5单位的小麦。也就是说,生产1单位小麦的代价是必须放弃生产0.5单位(=0.25×2)的衣服——这就是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倒过来说,生产1单位衣服的代价就是必须放弃生产2单位(=0.5×4)的小麦,所以这就是生产衣服的机会成本。这解释了为什么前面说“比较成本”与“机会成本”的概念其实是同一回事。读者可类似地自行推导出,外国生产衣服与小麦的机会成本分别跟比较成本是完全一样的。

一旦明白了所谓的“比较成本”其实就是机会成本,也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没有贸易时一国之内两种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也跟比较成本是完全一样的。在竞争的压力下,生产者不可能把价格定在高于其机会成本之上,否则竞争对手会蜂拥而入,通过降低价格来抢夺他的市场。这一点在《经济学讲义》中关于生产者理论的部分已经解释得很详细了。那里还指出,平均成本就是市场给生产者的价格。所以,合乎机会成本概念的成本,一定与价格相等,这跟市场结构是所谓的自由竞争(受价)还是垄断(觅价)毫无关系!所以,这里要特别指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为了确保价格与成本相一致,要指定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市场结构为自由竞争的状态。然而,只要坚持正确的机会成本的概念,这个假设根本是不需要的。后来的所谓“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搞出一套什么“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也就同样根本毫无必要。

这样,不需要有绝对优势,只要有比较优势,各国之内不同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就会是不同的,从而提供了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因为在某种产品上相对价格比较便宜的国家就具有了出口竞争力。接下来的分析在逻辑上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是完全一样的,没必要再重复了。这里只给出最后的结论: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该种产品并出口,以换回(即进口)该国没有比较优势、因此不再生产的产品。通过分工,整个世界的生产效率会提高,从而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也就为消费者的福利增加奠定了基础。

使用与上一讲一样的几何工具(社会等优曲线CIC与生产可能性曲线PPC),可以用几何图(见图4–1)将上述数字例子的分析表达出来。S0是没有贸易时的CIC与PPC的切点,也就是没有贸易时的最优消费点;而C是有贸易时的CIC1与TOT的切点,是有贸易时的最优消费点。

图4–1

思考与解答

思考

请思考:(1)分别将无贸易与有贸易时的中国画在一张图中,以及无贸易与有贸易时的美国画在另一张图中,总共是两张几何图;(2)两种产品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是1∶1.5,这当然也是假设出来的。请试行推导出TOT落在什么范围之内,才有可能发生国际贸易。

解答

衣服换小麦的TOT范围是“1.1单位衣服/1单位小麦”到“2单位衣服/1单位小麦”,画成几何图是图4–3的情况。

关于这道思考题的答案,还要提示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图4–2中两张几何图里阴影面积的三角形称为“贸易三角形”(trade triangle),因为这个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反映该国的进口量,另一条直角边反映该国的出口量,而斜边的正切反映世界市场上的相对价格(TOT),把与贸易有关的一些最重要的信息都包含在内了。此外,观察这两张几何图里的贸易三角形,应该会发现它们是全等三角形。道理很简单,世界市场的价格无论对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当然前提是不存在关税等扭曲价格的贸易壁垒),即反映TOT的斜边的角是一样的;然后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因此两条直角边也相等。

图4–2

图4–3

事实上,虽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能算出TOT的取值范围,但转化成几何分析的话,因为有了具体的图形,其实可以算出TOT的确切数值。从这两张几何图可知,TOT作为一个价格要处于均衡水平的话,出口国的出口供给量必须等于进口国的进口需求量,所以只要贸易三角形全等,这时的TOT就是世界市场的均衡价格。否则,TOT就要变化(价格线旋转而改变倾斜度),两图中贸易三角形的面积也会随之变化,直到二者全等为止。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的思路就是如此。然而,这样靠观察贸易三角形是否全等来推导均衡的TOT太麻烦了。后面将会介绍一个方便直观的几何工具用来求解。

第二,从反映美国情况的几何图来看,美国在贸易后的衣服消费量比贸易前减少了。这是否会导致美国的消费者福利下降了呢?首先,两种产品中有一种的消费量减少,另一种消费量增加,不一定就比原来差,因为消费量减少的产品的福利下降完全有可能被消费量增加的产品的福利上升所抵销还有余。其次,量度消费者福利变动的标准不是消费量是否绝对增加了,而是等优曲线是否位于更远离原点的位置上。这是因为,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增加了,一定能推出消费者的福利增加;但反之不然,即消费者的福利增加,并不一定需要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增加。根据微观经济学的“消费者理论”,等优曲线的位置越高就代表着消费者的效用(使用价值、福利水平)越高,这才是充分必要条件。既然反映美国情况的几何图中,通过C点的CIC(有贸易时的CIC)位于比通过A点的CIC(无贸易时的CIC)更远离原点的位置,就已经足以证明贸易使得美国的消费者处境变好了。

§2 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从边际成本不变到边际成本递增

上一节讲解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理论,但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还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做一些扩展。

对一个基本理论做扩展,方法是将该理论的假设条件做适当的放宽,看这些放宽会否对理论的结论造成很大的影响。这里先归纳一下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

一般的教科书会把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条件列举如下:(1)这是一个2×2×1模型。其中一个“2”是指两个国家,另一个“2”是指两种产品,最后的“1”是指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2)边际成本不变;(3)市场结构是完全自由竞争;(4)不存在交通费用与交易费用。

上一节已经指出,这里面的第三个假设是不需要的,所以后来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通过放宽这第三个假设来搞出什么“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多此一举。

至于第四个假设,是新古典主义通常都有的。我在《经济学讲义》中不厌其烦地指出,传统经济学或经济学教科书里的大量错误,都是因为忽略交易费用而起。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教科书只是把交易费用理解为性质等同于交通费用那样的东西,因此其效果类似于对国际贸易征收关税,这种分析虽然没错,却极为肤浅。更深刻的分析留待后面讲解贸易壁垒的影响时再详说。另一方面,传统教科书也只看到交易费用的存在对贸易的抑制,却没看到贸易反过来也有减少交易费用的影响。贸易其实就是使用市场,根据《经济学讲义》的有关内容,使用市场的本质是使用价格准则来决定竞争胜负,而价格准则是唯一不会引起租值消散的竞争准则。上一讲说过,“人之异于禽兽者”就是人会进行交易,而其他动物都不会。上一讲详细讲解了贸易如何促进分工,分工如何带来巨大的财富增长,这都是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影响下所做的分析。如果把交易费用也考虑进来,则贸易(市场制度或价格准则)相对于其他非价格准则而言,能大幅减少租值消散(交易费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财富增加的重要源泉。也就是说,一旦把交易费用的局限条件也加进来,贸易本身就能带来财富的增加,甚至不需要依赖于分工!

第一个假设,有些教科书会介绍把这个假设中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分别放宽为多个国家、两种产品,以及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情况。这样的放宽是可以做的,但意义不大。虽然乍一看起来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假设很远离现实——这世上显然是有很多国家、很多产品——但只要理解为本国与本国之外的所有其他国家、某产品与该产品之外的所有其他产品,这样的假设就已经足够贴近现实。所谓的“一般均衡分析”不需要真的像瓦尔拉斯所想象的那样把所有产品一网打尽。在大部分情况下,“1”与“2”有重大的区别——如只有1个人的世界是鲁滨逊一人世界,没有交易费用;但有2个人的世界就已经是社会,有交易费用的存在——但“2”与“3”或“多”已经没有本质的区别。经济学理论要反映现实,但必然要做适当的简化,重要的是看简化有没有把本质的东西简化掉。事实上,放宽关于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假设,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没什么重大影响,所以本书就不做介绍了。

但这个假设里的一种生产要素的假设,却有必要放宽为两种生产要素。刚才说过,“1”与“2”往往有重大的区别。那么这里的重大区别是什么呢?如果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参与生产,则国际贸易带来的好处会全部为这唯一的生产要素所获得;但如果参与生产的不止一种生产要素,就存在收入分配的问题,即由国际贸易而来的收益如何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显然,这是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时不会遇到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比较优势理论中,根本无法想象收入分配的问题,更不要说会对此进行分析了。后来的H-O模型正是在放宽这个假设为两种生产要素的方面,做出了重大突破,因而能成为新古典时期处于正统地位的国际贸易理论。有关这方面的重要意义,留待后面讲解H-O模型时再细谈。

这样,剩下来真的需要在这里讲解的扩展就只有第二条“边际成本不变”的假设。在现实之中,由于边际产量递减定律的作用,边际成本不可能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那么,这会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有影响吗?影响重大吗?

从上一讲的几何分析出发,将假设条件从“边际成本不变”改为“边际成本递增”,有关的几何图要如何修改,从而使得有关的分析结论会如何变化呢?上一讲关于绝对优势理论的几何分析中其实已经提到过,反映边际成本不变的假设的,是PPC(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直线;如果边际成本是递增的,那么PPC就会变成凹向原点的曲线,如图4–4所示。

PPC上每一点的斜率,反映的是该处在生产中以某种产品(如衣服)换另一种产品(如小麦)的比率,经济学术语是“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既定生产技术下,减少(或增加)生产一单位的某种产品,所腾出来(或多占用)的生产要素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所能增加(或减少)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就是生产那一种产品在边际上的机会成本(用另一种产品来量度),因此就是边际成本。如果边际成本不变,边际技术替代率也就不变,即PPC上每一点的斜率不变,因此PPC是一条直线;而如果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技术替代率也递增,即PPC上每一点的斜率要随着那一种产品数量(以横轴表示)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PPC上的切线随着横轴上的数值增加而从较为平坦变成较为陡峭,因此PPC的形状就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图4-4

搞清楚这个关键区别之后,余下的分析只要按逻辑直推就行了。图4–5是把“边际成本不变”与“边际成本递增”这两种情况分别以左图与右图对照着展示出来。这里画的是“本国”的情况,还有另一个与之做贸易伙伴的“外国”的情况,作为本讲的思考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应该怎么画。

从右图可见,最优生产点是PPC与TOT相切的点S(左图中这两条线都是直线,不可能有切点,只能用交点代替),最优消费点是CIC与TOT相切的点C。PPC反映一国的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与TOT的切点反映生产者调整自己的生产,直到边际技术替代率(符合机会成本概念的边际成本)与世界市场所给予的价格(边际收入)相等为止。CIC反映一国的消费偏好,与TOT的切点反映消费者调整自己的消费,直到边际用值(边际效用,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就是边际收入)与世界市场所要求收取的价格(边际成本)相等为止。这样,生产者与消费者都调整自己的行为直到与世界市场的价格相等,达到均衡状态。

图4-5

从两图的对比可知,假设条件从“边际成本不变”改为“边际成本递增”,一个重要的“后果”是导致有贸易时的生产点不可能再位于X轴上,其经济含义是一个国家不可能因为参与贸易而实行完全的专业化,即不能完全只生产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完全不生产它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是因为在边际成本递增的条件下,随着一国越来越专业化于生产某种产品,它在这种产品上的成本优势会逐渐地因为边际产量递减定律(等价于边际成本递增定律)这个铁律发挥作用而减少。当一国的产量增加到其边际成本与世界市场上的价格相等时,成本优势减少至完全消失。这时若仍然继续增加生产,边际成本会继续增加,以至于超过了世界市场给它的价格(边际收益),那就违反了边际相等的最优条件(均衡条件)。但在边际成本不变时,再怎么增加产量都不会丧失比较优势,自然是在生产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增加产量。

乍一看,这两图的分析是后者比前者更贴近现实。因为在现实中,人们没见过一个国家什么都不生产,只集中生产它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看到的都是一个国家通常还是会生产很多产品,只是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就生产得很多,没有出口竞争力的产品就生产得比较少——指相对于国内的消费需求而言是较少的,因此需要用进口来满足国内供应不足的部分。不过,目光从国家转向个人,就会发现如果用于解释个人的行为选择,前者的分析更贴近现实。因为在现实中,大部分人在同一段时间内只会专心地从事一种职业,不会大量从事其中一种、少量从事所有其他职业。这是因为人能用于生产的资源就是他个人的精力,在这有限的资源约束下,个人的产量是非常有限的,也就往往还不到边际产量递减定律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已经不得不停止生产的扩大了。数学思维好的人可以用极限的方式来想象一下,这相当于总产量曲线虽然整体来说是一条斜率不断下降(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的曲线,但对于个人来说,他是在很短很短的区域里从事生产,所以他所看到的那条总产量曲线(个人的总产量曲线)的斜率几乎没什么变化,几乎近似于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因此可看成边际产量不变,即边际成本不变,于是适用的就是左图的情况,而不像一个国家那样适用右图的情况。把一个国家与一个人的情况都用同一条总产量曲线来反映的话,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特点。

图4–6中上方的图是本讲介绍的反映比较优势理论(边际成本递增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分析,下方的图就是上一讲介绍的局部均衡分析。从图4–6就能明白,局部均衡分析的几何图是从一般均衡分析的几何图推导出来的。

图4-6

§3 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从物物交易到引入货币

虽然传统教科书一般没有提及,但实际上古典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还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假设,那就是不存在货币,国际贸易是以物物交易的方式进行的。

为什么斯密和李嘉图会在物物交易的基础上分析国际贸易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因为在他们之前,重商主义者就把黄金这种货币直接当成财富来考虑,被货币面纱蒙蔽得看不清国际贸易的本质仍是一国以其生产的物品交换另一国生产的物品,因此出口与进口必然相等,不可能长期追求顺差、避免逆差。斯密与李嘉图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固然摆脱了重商主义者的错误,但另一方面也忽视了货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他们所生活的那个金本位制的时代,这种忽视并不重要,因为在金本位制下,黄金在各国之间的自由流动,能自动地调节各国的进出口保持平衡。此外,各国的货币都与黄金保持固定的比率,它们之间的交换比率(汇率)就自然而然地也保持固定不变,即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在这种情况下,各国货币的价值保持稳定,对实体经济(包括国际贸易在内)的影响是中性的,因此斯密和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忽视货币的影响也就没什么问题。

然而,当国际货币体系不再是金本位制之后,各国货币失去了稳固的锚,彼此之间的汇率制度也相应变成浮动汇率制,货币价值不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就不再是中性的了。这样,对于古典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来说,最重要的一个需要放宽的假设其实是物物交换或货币中性的假设。但这个问题似乎因为牵涉到国际金融,于是没有放在国际贸易的范畴内考虑。然而,国际金融里考虑货币汇率的问题,也只是分析其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它对国际贸易理论中处于正统地位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

下面先以一个数字例子来说明引入货币之后的情况,再做有经济含义的分析。

两个国家分别是美国(使用美元)与中国(使用人民币),两种产品分别是自行车和玩具。在美国,自行车的价格是100美元,玩具的价格是25美元;在中国,自行车的价格是400元人民币,玩具的价格是50元人民币。

设RMB/USD=X,即1美元可兑换X元人民币,则可做以下的推断:若100X>400,也就是将自行车在美国的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之后,其价格高于自行车在中国的国内价格。由此可算出X>4。将X=4的汇率代入去计算玩具的价格,可知玩具在美国的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之后是25×4=100元人民币,也高于在中国的价格50元人民币。这样,所有产品的价格都是美国的比中国的贵,中美之间不可能有贸易发生。

另一方面,若25X<50,也就是将玩具在美国的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之后,其价格低于在中国的价格。由此可算出X<2。将X=2的汇率代入去计算自行车的价格,可知自行车在美国的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之后是100×2=200元人民币,也低于在中国的价格400元人民币。这样,所有产品的价格都是美国的比中国的便宜,中美之间也不可能有贸易发生。

由这个例子可推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当存在着货币,汇率落在某个范围之内时(如上述例子中的X<2或X>4时),一个国家完全有可能丧失所有比较优势!也就是说,比较优势理论失效了!

这个结论有着深刻的经济含义。

其一,如果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由市场自由决定,是绝不会落在上述那个使其中一个国家丧失所有比较优势的范围之内的,因为汇率本身就是由两国之间的经济实力(体现为一国在各种产品上的比较优势)来决定的。这是国际金融中解释汇率形成的“购买力平价说”的含义,其实就是货币理论中关于货币价值来自于实物价值的含义。

其二,如果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受到政府的人为干预,则完全有可能落入上述那个使其中一个国家丧失所有比较优势的范围之内。当然,完全没有比较优势是很极端的情况,但即使只是丧失大部分比较优势,也足以让一国陷入几乎无法参与国际贸易,从而无法获取国际贸易带来的庞大利益的困境之中了。

最典型的实例,就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一方面采用闭关锁国的方式直接拒绝参与国际贸易,另一方面通过将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人为地定在严重高估人民币币值的水平之上,从而导致中国丧失了大部分比较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虽然汇率仍然受到管制,但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出口也只得顺应市场的需要,向下调整汇率到接近市场均衡的水平——市场自由决定的均衡汇率可以大致地从黑市汇率上观察到。[注释]

另一个典型实例,就是现在陷于主权债务危机之中的希腊,因长期实施社会福利而导致竞争力极度萎缩。然而,由于它与像德国那样竞争力很强的国家共用欧元这一单一货币,无法自主地根据本国的竞争力水平向下调整汇率,也出现了基本上丧失所有比较优势的情况。

虽然由于汇率落在不适当的范围之内而导致一国完全丧失或大部分丧失比较优势是很罕见的极端情况,但把这种极端情况往不那么极端的常态推过去,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如果用政府干预的方法来扭曲汇率(指偏离市场自由决定的汇率水平),多多少少会使得一国的比较优势比没有干预时减少。扭曲(偏离)的程度越大,比较优势就丧失得越多。

附:货币汇率扭曲是如何使一国丧失比较优势的?

本讲最初在网络上发布时,最后一节分析引入货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指出如果两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在政府干预下严重扭曲,会让一国丧失全部比较优势,导致无法参与国际贸易。很多对比较优势理论没有真正掌握到家的读者对此不能理解,认为货币汇率的扭曲只会导致一国丧失绝对优势,不会丧失比较优势,而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只要具有比较优势就能发生,丧失绝对优势并不会导致一国无法参与国际贸易。虽然我已经反复说明在货币价值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价格直接反映真实价格(相对价格),因此货币价格已经直接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可是这些读者还是不能明白。后来我又写了一篇文章,现作为附录放在这里作为本讲的补充。

假设“本国”是美国,“外国”是中国,美国使用的是美元,中国使用的是人民币。再假设一开始时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率(汇率)是1∶1,而且每单位劳动力的时间工资都是1美元或1元人民币(下面简写为RMB)。这样,加进货币之后,因为美国生产1单位衣服需要4单位劳动力,即以货币表示的生产成本是4美元,则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也一定是4美元。同理,小麦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是2美元。而衣服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是1元RMB,小麦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是1.5元RMB。这时的汇率是1∶1,因此如果都折算成美元来计价,衣服在美国的价格是4美元,在中国的价格是2美元;小麦在美国的价格是2美元,在中国的价格是1.5美元。什么都是中国的产品便宜,美国将无法出口任何产品到中国去!

这个数字例子从一开始就已经设定了美国没有绝对优势,所以这时美国丧失的不可能是早就没有的绝对优势,它丧失的是比较优势!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用“一价定理”想一下就能明白。如果两国的劳动力质量(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根据一价定理,劳动力在不同国家的价格一定是一样的,前面已经假设中美两国的时间工资都是1美元或1元RMB。可是同样的1单位劳动力工作1小时在中国能生产1件衣服,在美国却只能生产1/4件衣服,以衣服而不是时间来直接量度劳动力的价格(时间只是个委托量),就能清楚地看到美国的劳动力价格以其劳动生产率而论其实比中国的偏高,已经违反了一价定理(因为一价定理在这里的含义就是质量不同的东西要有与其质量相称的不同价格,质量不同的东西如果价格相同,低质量的东西其实是价格偏高了)。美国要是不直接下调以美元计价的名义工资(劳动力的货币价格),就必须通过货币贬值来间接下调其劳动力相对于中国劳动力的价格。也就是说,中美之间的货币汇率不可能是1∶1,而应该是1∶4。

换成小麦来看。同样,1单位劳动力工作1小时在中国能生产2/3单位小麦,在美国却只能生产1/2单位小麦。美国的劳动力价格在生产小麦方面以其劳动生产率而论依然比中国偏高,说明美国要是不直接下调劳动力的美元价格,就要让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即中美之间的汇率不可能是1∶1,而应该是1∶4/3。

也就是说,从汇率要反映两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的角度来看,中美之间的货币汇率必须落在1元RMB兑换4/3~4美元才是合理的。一开始假设两国货币的汇率是1∶1显然没有落在这个合理区间之内。现在假设两国货币的汇率位于合理区间之内,是1∶3(即1元RMB兑换3美元),根据上述数字例子重新再算一下吧。每单位劳动力的时间工资仍是1美元或1元RMB,则衣服在美国的价格仍是4美元,在中国的价格仍是1元RMB。但根据新的汇率折成美元计价时,衣服在中国的价格是3美元;而小麦在美国的价格仍是2美元,在中国的价格仍是1.5元RMB,但折成美元后小麦在中国的价格是4.5美元。这样一来,美国的衣服比中国贵,但小麦比中国便宜,美国的比较优势回来了!

这就是国际金融中解释货币汇率形成的“购买力平价说”。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前面的章节中说,所有解释货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理论只有购买力平价说是正确的,其余全是胡扯!因为购买力平价说其实只是一价定理的运用而已。一价定理是对的,购买力平价说当然也就是对的,一切脱离了一价定理而试图解释货币汇率形成的理论当然只能是胡扯。一价定理在实际中运用时,需要补加的只是交易费用的局限条件。

在现实中,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国可以通过不断地印钞票来弥补因为丧失比较优势而出现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情况所累积起来的贸易逆差,因此也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但不断印钞票的后果当然就是货币贬值,美元相对于人民币的价值要下降,反映在汇率上就是1元RMB兑美元的数字要上升,跟前面的分析是毫无矛盾的。不过,同样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它必须通过贸易逆差把美元放出美国之外,以便其他国家能有美元进行国际结算,所以美国相对于中国保持庞大的贸易逆差也就是必需的。这一点我在“重商主义”一讲的最后简略地解释“特里芬难题”的本质时已经说过了。

那些对比较优势理论掌握得不到家的人,是犯了个严重同时很低级的错误,那就是比较优势理论是说生产成本比人家高不等于没有比较优势,而根本不是说价格!价格一定是比人家低才有可能出口。这是没学过经济学的人都懂的常识——你卖跟人家一样的东西却卖得比人家贵,别人会买吗?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