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第七讲 关税壁垒

从这一讲起,转入本书的第二大部分,也就是从之前“国际贸易理论”的部分,转入“国际贸易政策”的部分,要对政府的国际贸易政策进行福利分析。

如果一国奉行的是自由贸易,那是不需要搞任何贸易政策的,因为反正外国产品想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悉听尊便,又何须政策呢?于是,所谓的“国际贸易政策”一定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要搞些政策出来阻碍贸易自由地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贸易”这门课是“精神分裂”的!——它前半部分的“理论”与后半部分的“政策”针锋相对、互相矛盾。一切国际贸易理论都认为自由贸易对所有参与的国家有利,都主张自由贸易——哪怕在所谓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有一个用博弈论做分析的“战略贸易理论”,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可以作为抵消他国搞贸易保护主义对本国不利影响的手段,但它也承认如果考虑到他国也会搞反报复,最终还是得不偿失。可现实之中世界各国几乎无不或多或少地推行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悖谬的情况,在讲解H-O模型时已经解释过了。

也于是,这第二大部分对“国际贸易政策”的福利分析的结果,读者还没学就都应该提前知道答案了,那就是一定是伤害国家整体利益的!但不同类型的贸易政策,对一国的损害程度大不相同,因此还是有必要逐一地进行详尽的分析。

§1 关税的基本概念

先来看世界上最古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关税!

众所周知,关税自古以来就有。但古代的关税,性质跟现代关税大不一样。古代的关税以其性质来命名的话,应该称为“财政关税”,即它的目的跟普通税收类似,是为了获得财政收入,跟高速公路的收费是一样的。所以,古代的关税是“双向收费”的——进口要征税,出口也要征税。可是,正如之前介绍重商主义时所指出的那样,自从重商主义思想出来之后,关税的性质就发生了重大变化,目的不再是为了获得财政收入,而是成了一种抑制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自那以后,关税就变成单向收费了,只对进口征税,以增加进口的成本,出口则很少征税。

根据关税的计算方法,可分为“从量税”(specific tariff)和“从价税”(ad valorem tariff)两种。顾名思义,前者是指按商品的数量来计税,后者是按商品的价格来计税。以进口手机为例。如果征的是从量税,则按一部手机收多少关税来算;如果征的是从价税,则按手机价格的一个比例来算。显然,从量税跟从价税相比,会鼓励进口商倾向于进口高价商品。因为不同的手机有不同的价格,但都是按一部一部来征的话,显然高价手机每单位价格的税负较轻。例如,两部手机,A手机100元一部,B手机1 000元一部,按从量税的话都征10元一部。A手机每单位价格的税负是0.1(=10/100)元,B手机每单位价格的税负是0.01(=10/1 000)元。根据重商主义的主张,对奢侈品要尽可能地阻止其进口,显然从量税有悖于这一主张。这解释了为什么世界各国对绝大部分产品征收的都是从价税。另外,由此也可以得到一个推论:如果存在通货膨胀,有物价上涨的趋势,从量税相比于从价税也会有保护力度越来越弱的问题。

§2 关税的福利分析——小国情形

了解了关于关税的一些基本概念之后,接下来就直奔主题——对关税进行福利分析。

下面的图7–1左边画的是本国的自行车市场,是一个局部均衡的图。图中的供给曲线是本国自行车的国内生产者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则是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曲线。300元的水平价格线反映的是世界价格的水平。由于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高于世界价格的水平,意味着本国在自行车这种产品上是缺乏比较优势的国家(因为没有贸易时的均衡的国内价格高于有贸易时的世界价格),所以是一个自行车进口国。

先看没有关税(自由贸易)时的情况。在300元这么低的价格水平上,国内的生产者很不愿意供给,所以国内供给量只有0.6单位;但国内的消费者很愿意消费,所以国内需求量高达1.6单位。这供求之间有1单位的缺口,怎么办?进口呗!所以M0就是自由贸易时的进口量。

然后,政府推出了关税政策。简单起见,假设是从量税,每辆自行车的关税是30元。这样一来,进口品的价格会上升到330元。为什么呢?因为虽然表面上关税的纳税人是进口商,但他一转身就会把税额加到商品的价格里,把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这就是中国俗话所说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关税的真正负担者并不是进口商,而是本国的消费者!

图7–1

事实上,税收学会区分所谓的“直接税”与“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税负直接由纳税人承受、无法转嫁的税收,包括所得税、财产税等都属于这一类。而“间接税”是指表面上的纳税人是卖方,但他通过加价就能把税负转嫁给买方,从而使税收间接落在买方身上。间接税因为要通过加价来转嫁税负,所以必定是在交易流转环节中征的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都属于这一类。关税显然也是交易(进口)环节中征的税,也是间接税。

当然,仔细地辨析,税负的转嫁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转嫁程度有多高还要看买卖双方的议价能力。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吧。我国政府声称为了打压房价,在2005年的时候突然对房地产的交易开征20%的营业税。这项税收政策一推出,本地的房屋中介贴出的报价马上变成“含税价”或“全包价”,即房子的卖方直接把营业税也打进房价里,摆明了要买方替他把这项税收也负担了。这自然导致房价更加上升!不过,本地邻近的一个城镇,当地的习惯却是买卖双方各负担营业税的一半。表面来看,本地的地段比较靠近大城市,房子比较值钱,房子的卖方是“皇帝女唔忧嫁”(公主不愁嫁),有足够的底气公然要求买方替他支付全部营业税。邻近的城镇则地段较为偏远,房子没那么值钱,房子的卖方为了吸引买家,就愿意承担一半的营业税。但这表面现象是不是正确的解释,很难说。因为说不准其实后者的卖方早就预计到他要负担一半的营业税,开价时已经故意地开高一些,即其实已经是部分的含税价了。为什么毗邻的两地会有表面上看来不同的税负安排,还需要更深入地调查有关的局限条件。

在国际贸易领域里,如果世界市场是所谓“自由竞争”(受价市场),进口商(卖方)没什么租值,要他割价让利负担一部分关税,就会切进他的直接成本里去,他会选择离开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关税只会百分之百地通过加价转嫁给进口国的消费者。

这是进口品加价的原因。但国内市场上除了进口品,还有国产品。国内生产者并不需要交关税,为什么他们也把自己的产品加价到330元呢?因为不加白不加!既然这产品以330元可以卖得出去,生产者就会卖330元。他不会因为以前卖300元也能弥补其生产成本,就老老实实地在现在还是卖300元。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能卖330元而不卖,成本就是330元,不是300元。

于是,无论进口品还是国产品都加价了,整个国内市场的价格最终一定会上升到330元。当然,进口商多收的30元拿去交关税,不是他得到了;可是国内生产者不需要交关税,那多收的30元就切切实实地成了他们的利润(严格来说,是租值)。国内生产者凭空多赚了钱,所以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获利者,而所谓的“保护”就体现在这多赚的30元上。

国内价格上升,一方面刺激了国内生产者增加供应(如图7–1所示,是从0.6单位上升到0.8单位),另一方面当然打击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热情(如图7–1所示,是从1.6单位减少到1.4单位)。这一升一降,直接导致的就是供求缺口缩减,也就是进口量减少(如前图所示,从M减少为M1)。于是,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表面上的影响有二:其一是国内价格上升,其二是进口量减少。

然而,经济学对关税的分析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还要深入到对各个团体的利益影响中,这就是所谓的福利影响(welfare effect)的分析,是用消费者盈余与生产者盈余的工具进行的。在讲解绝对优势理论之前其实已经做过有关的分析了,只是那时是从“无贸易”到“有贸易”的状态变化来分析贸易的利益,而这里是倒过来从“有贸易”(无关税)到“部分无贸易”(有关税)的状态变化来分析关税造成的贸易利益损失。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只是给出结论:对生产者来说,是获得了a的利益;对消费者来说,是损失了(a+b+c+d)的利益。这里还要加进政府,因为它收了关税,因此也是获益者,获得的是c的关税收入——因为从量税是每单位30元,而有了关税之后的进口量是M,所以矩形面积c就是政府获得的关税收入。

经济学要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来分析问题,因此要计算净影响。将生产者的获益、消费者的损失、政府的获益加总起来,显然关税对一国的影响是净损失:–(b+d)。因为消费者在a上的损失其实转移到了生产者手上(换言之,生产者看似凭空而来的收益a其实是从消费者口袋里掏过来的),而c的损失则是通过进口商交税转移到了政府手上。

但b和d这两个小三角的损失却没有任何其他人拿去,于是成了净损失。这是几何图的分析,但数学只是协助推理的工具,不是经济学本身,必须要弄清楚其经济含义,才算真正明白。b和d的损失是怎么来的呢?先说比较容易看明白的d吧。由图7–1的左图可知,d这个小三角形的高是关税造成的国内价格上升,这个小三角形的底是消费量的减少,也就是说,d的损失来自价格上升而导致的消费量减少。对于消费者来说,物品越多越好,物品的数量减少,当然造成消费者消费享受的减少。所以,d的损失的经济含义,就是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消费享受的损失。

那么b呢?由图7–1中左图可知,b这个小三角形的高也是关税造成的国内价格上升,这个小三角形的底是国内生产者的产量的增加。有人会说,产量增加不是好事吗?以前在“国际贸易理论”的部分不是分析过贸易利益的来源就是产量增加吗?错!产量不是越多越好,有效率的产量才是越多越好。效率低下的产量多,反而会造成社会财富的损失。贸易利益的来源是基于投入(成本)不变的前提下产量增加,恰恰是由于生产效率的提升。

但是,怎么衡量某些产量的增加是“有效率”还是“效率低下”呢?标准很简单,看市场价格!在没有关税之前,国内价格由世界市场的价格300元决定,只有边际成本不高于300元的产品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回忆一下《经济学讲义》里关于边际成本的知识点: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就是边际成本曲线高于其盈亏平衡点的部分,所以供给曲线直接反映边际成本,在300元的价格线以下的部分,都属于有效率的产量;反之,当然就属于低效率的产量。在市场竞争中,生产者看着市场价格尽力而为地压他的成本,只要能压到市场价格以下,他的生产就是有利可图的(因为P=MR>MC)。但边际成本不能压到市场价格以下的产量,就会让生产者蒙受亏损。在自私本性的支配下,生产者会自动地停止生产,客观上看,他是被市场竞争淘汰出局了。这样,以市场价格为分水岭,生产效率高到可以把边际成本压至市场价格以下的就取胜,生产效率低到没法把边际成本压至市场价格以下的就被淘汰。这就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本质!

然而,有了关税之后,国内价格上升了30元,使边际成本在300~330元的那部分产量也能够在市场中生存下来。这部分产量本来在市场竞争中是无法存活的,它现在之所以能生存,不是因为它通过提高效率压低了边际成本,仅仅是因为政府的关税人为地提高了生产者的收入而保护了它们,所以这部分产量就是低效率的产量。显然,关税对国内生产者的保护,是保护落后!正是这部分本该被市场竞争淘汰出局的产量却在关税的保护下得以生存,造成了b的损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社会用于生产的资源是稀缺的,自私的人看着市场价格来配置资源,使资源都用在收益率最高,也就是最有效率的用途上。把交易费用也考虑在内,竞争会使得资源在各种用途上的收益率(效率)是一样的。但政府通过关税人为地提高了与进口竞争的产业的收益率,就会吸引资源从其他产业流出,流进这些受保护的产业之中。但其实这些受保护的产业效率并没有真的提高,这等于使资源从效率较高的产业流出,流进效率较低的产业,于是导致整个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下降,即资源创造财富的能力下降,当然造成了损失。显然,政府行为扭曲了人们的选择,使收益率与效率脱了节。

再从第三个角度来看,包括关税在内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本质,都是侵犯私有产权,这一点在前面的讲义内容中已经解释过了。保护私有产权是价格准则(市场制度)赖以成立的游戏规则,私有产权被侵犯就意味着游戏规则遭到破坏,价格准则至少局部地不能成立,非价格准则取而代之,必然带来租值消散,当然会使社会受损。

图7–1中右图画的是自行车的世界市场的情况,本国作为进口国为世界市场“贡献”的是(进口)需求曲线。右图是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也能看到关税造成了b+d的损失,只是它不如左图能那么清楚地辨析损失分别来自消费的减少与低效率的生产的增加。

§3 关税的福利分析——大国情形

上一节分析的都是“小国”。什么是“小国”呢?不是指国土面积小或人口少的国家,而是指该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小。一个政治上或地理上很大的国家,完全可能在国际贸易上是小国。例如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因为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很少参与国际贸易,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就很少。小国如果实行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必定导致进口量减少。但因为小,它就有如大海里的一滴水,世界市场上多它一个不多、少它一个不少,它的进口量减少也就对世界市场没啥影响。从前面的图7–1可见,世界市场的价格在小国实施关税政策之前或之后都岿然不动。

然而,与小国相对的,自然就是“大国”。“大国”当然也不是指国土面积大或人口多的国家,而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大。一个政治上或地理上很小的国家(地区),完全可能在国际贸易上是大国(地区)。例如中国香港就是典型。这个弹丸小地,在20世纪70年代里有多项产品在国际贸易领域内是无可置疑的。大国(地区)如果实行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也必定导致该国的进口量减少。而因为大,它就有如池塘里的一头大象,它的进口量减少便有如大象跳了出去,会明显地影响池塘的水面高低,即明显地影响世界市场的价格。

下面的图7–2就是对大国实行关税政策的分析。由图可见,世界价格在没关税前是300元,有了关税之后就下降为297元,这是因为该国的进口量减少导致世界市场上的需求量大幅减少,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供过于求就造成价格下降。

图7-2

其余的分析,基本上与小国的情况类似,只是要指出一点:政府的关税收入现在不是c,而是c+e,因为关税导致的国内价格上升是从新的世界价格297元往上加,不是从旧的世界价格300元往上加。但其他生产者盈余与消费者盈余的变化还是要从旧的世界价格300元算起。这就导致大国的关税对该国的福利影响是e –(b+d)。这是个重要的不同,因为这个值完全有可能是非负的!也就是说,大国开征关税,有可能给该国带来净收益,而不像小国那样必定是净损失。

要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这能说明大国开征关税是好事吗?首先要看的是,什么情况下关税能使大国获得净利益。由图可知,要使得e>b+d,就要让e的底和高尽可能大。其中的经济含义是,大国的关税要使进口量减少得不多,而且关税大部分被世界价格的下降所抵销,从而使国内价格上涨得很少。也就是说,要想使大国开征的关税对该国有利,条件恰恰是关税的保护力度不大!这就是问题所在。政府之所以要搞关税,目的是要保护国内生产者——虽然本质上是保护落后,但总会“美化”为“保护民族产业”,而不是要使国家整体获得净收益。如果不想让关税损害整个国家,那就几乎不能达成保护国内生产者的初衷。从二者这样的矛盾对立,其实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保护国内生产者是以牺牲国家整体利益为代价的本质。

以上就是传统教科书对关税所做的福利分析。当然还可以把从量税改成从价税,分析会变得复杂,但对基本结论影响不大,再做深入也只是技术性加深,这里就从略了。

要我来评价传统教科书的分析,还是那句话:教科书的分析是对的,但肤浅!肤浅之处在于,它忘记了人是自私的!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会损害消费者和进口商的利益,但自私的人不会坐以待毙、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利益受损而无动于衷,他们一定会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防卫行动。对于消费者来说,从前面的福利分析可知,他们损失巨大!但由于他们人数众多,一方面使巨大的损失除以众多的人数之后平均到每个人身上的损失就不多了,另一方面则是人数一多就难以齐心合力、协同一致地采取防卫行动(即合作的交易费用很高),所以他们只能是沉默的大多数,成为被宰的羔羊。

然而,进口商就不然了!所以,在现实之中,进口商不会只是被动地纳税、简单地提价,而是会通过提高质量来确保原来的市场份额与收入,关税是从量税时更是如此。换言之,关税的初衷本来是保护国内生产者,客观的效果却很有可能是“强迫”国外生产者这些竞争对手提高质量!国内生产者本来就是不具有比较优

势的落后分子,越保护就越落后;国外生产者本来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进步分子,越压制就越进步。于是国内外生产者的竞争力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这种适得其反的吊诡结果,教科书的肤浅分析是看不出来的。

不过,我要留到后面讲解非关税壁垒时再详细地做有关的分析。因为非关税壁垒中的配额、自愿出口限制都是数量限制,在性质上比关税中较为通行的从价税更接近从量税的特征,所以进口商以提高质量来应对利益受损的行为远远比关税要明显得多,也就更有说服力。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