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的真相:重新理解国际贸易10讲
第九讲 贸易保护主义的

前面分别详尽介绍了关税与非关税这两大类贸易壁垒。这些贸易壁垒的设立,是为了阻止自由贸易的进行,也就是要搞贸易保护主义。

但是,为什么要搞贸易保护主义呢?这“讲义”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已经雄辩地证明,自由贸易无论对进口国还是出口国都是有利的;而第二部分(国际贸易政策)到目前为止也详细剖析了贸易壁垒对进口国的伤害有多大。那为什么还要搞“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贸易保护主义呢?根本原因在讲解H-O模型时已经做了说明——就是因为自由贸易确实损害了一小撮人的利益,导致他们结成利益集团,向政府施加压力,促使政府以牺牲整个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行维护他们利益的贸易保护主义。不过,贸易保护主义者当然不承认他们以小团体利益“劫持”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因此他们为了证明贸易保护主义的合理性,也提出了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理由。这一讲就把其中最为盛行的理由逐一检阅一遍,也是逐一批驳一遍。

§1 保护幼稚产业

在主张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中,最早出现也算是最有道理的,是“保护幼稚产业”。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早在1792年提出,新生的合众国由于经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英国),其工业就像一个婴儿一样,而发达国家的同行则像一个成年人,二者竞争必定是前者落败。然而,也正如一个婴儿长大成人之后的力量未必会输于成年人一样,如果把美国的新生工业先保护起来,把它“抚养成人”之后,再让它去跟发达国家的同行竞争,那就不一定会竞争不过后者。其后,德国的经济学家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更为系统地发展、完善了这一理由。

这个“保护幼稚产业”的理由在逻辑上说得通,因为可基于我在《经济学讲义》中讲解过的“上头成本”的概念来解释。发达国家已经发展起来的工业,相当于一个已经进入某市场之内的生产者;而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的工业,则相当于一个还没进入该市场的局外人。在其他因素一样的情况下,已经在市场内的生产者的直接成本,天然地低于还在市场外的局外人,因为局外人所面对的直接成本有一部分对市场内的生产者而言是上头成本。

有些人会认为,发达国家的成熟产业有关于该产业的丰富知识(包括关于技术的知识),而发展中国家的起步产业缺乏这些知识,因此后者除了直接成本较高之外,还要另花成本去获取有关的知识。不过这无非是指有关的知识对已经在市场内的生产者(发达国家)而言,也是一种以前进入市场时早就支付过的学费,因此属于历史成本,要转化成上头成本来看的(信息)租值而已。此外,我们也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先进入市场的发达国家要获得有关知识,要从无到有地创造(研发)出这些知识,付出的成本较高;而后进入市场的发展中国家要获得有关知识,却可以成本低廉得多地从发达国家那里学习。所以,先发有先发的优势,后发也有后发的优势,不能一概而论。

保护幼稚产业的理由除了在逻辑上说得通,在现实中似乎也能找到实例的支持。例如,有人会指出,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虽然是率先推行自由贸易(零关税)的国家,并且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但它是在先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如纪录片《贸易战争》第一集中所提到过的“航海条例”就是属于贸易保护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运往英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使用英国船只,从而严重地打击了荷兰的航海业——确保了英国产业的竞争力冠压全球之后,才搞自由贸易。另外,韩国也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搞贸易保护主义把本国工业(如汽车)的竞争力提升到可以与发达国家的同行抗衡之后,才将有关企业推出去抢占海外市场。

然而,保护幼稚产业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什么时候所谓的“幼稚产业”才算长大了呢?因为李斯特明确地表示,他也认为自由贸易最终才是一国贸易政策的正确方向。发展中国家一旦度过了落后阶段,实现了工业化,幼稚产业已经长大成人,就应该转向正常的自由贸易。保护,只是要保护幼稚产业,不是要永无止境地保护下去。可是婴儿可以看着生理特征来判断它是否已经长大成人,幼稚产业要怎么看它是否长大成人、不需保护了呢?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局限条件,标准也会大不相同,难以有统一的规律。

从这个巨大的问题,还会引申出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其一,怎么选择幼稚产业?因为被选为幼稚产业就能得到保护,免于外国同行的竞争,这么一个本应纯粹是经济的问题,会容易地变质为政治问题,使得最终获得“幼稚产业”称号的其实只是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的产业,而并非真的是国家需要发展的新兴产业。

其二,幼稚产业会不会正因为受到保护而永远长不大?前面说婴儿可以看着生理特征来判断它是否已经长大成人,可是大家都知道,由于现在独生子女政策造成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造成一大批独生子女在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上却仍然极度幼稚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尚且如此,何况是“长大成人”的标准都模糊不清、变幻莫测的产业呢?前面举了英国、韩国通过先保护、后竞争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的例子,但纵观历史、环顾世界,人们见到更多的,是保护来保护去都迟迟长不大的失败例子。如中国台湾在七八十年代也曾经在汽车产业推行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但至今我们都没听说台湾出过什么叫得上名号的汽车。

其三,真的只有保护才能发展一国的幼稚产业吗?前面分析了保护幼稚产业的理由在逻辑上有其道理,但回顾一国之内的行业而不是全球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我们何曾见过一个已经在市场内的企业,会因为其直接成本天然地低于局外人,就不再需要害怕局外人的竞争进入?难道局外人会有谁保护它们到壮大起来,才能进入市场与之竞争?再看看中国对外开放的事实吧。就以汽车业为例,中国的汽车业到底是在2000年前用高得吓人的关税把贸易壁垒堆得高不可攀的时候发展得好,还是2000年后大幅降低关税后发展得更好?这答案不是明摆着的吗?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汽车业走的是一条先开放生产领域、后开放市场领域的路子。什么意思呢?中国先是允许外资车企进来,与中国车企开办合资企业,然后再开放汽车市场。开放生产领域的好处,其一是借助外国的资金;其二更重要的是,合资企业是一个学习与汽车业有关的各种知识——不仅是生产技术,还有管理、营销经验——的天然载体。前面说过了,后发也有后发的优势,那就是有关的知识不需要从无到有地创造,而只要学习就行了,后者的成本要低得多。开放生产领域,引入外资车企进来与中国车企合资,非常有利于学习这些知识,比简单地购买技术,或派人到国外去深造再回来传播,都效果更好,成本更低。因为简单地购买技术只能获得技术方面的知识,经验靠买是买不回来的,只能通过跟外方人员共同工作的过程中获取。而派人到国外深造,一方面派出的人数不可能太多,回来还要再作一次“二道贩子”。[注释]我们看看一国之内的行业有新加入者出现时的情况就明白这个道理了。新加入者往往要向已经在市场内的企业“挖角”,把它们经验丰富的人员高薪挖过来,因为要是找新手,学习培训、熟悉行业的成本不但高,而且费时失事。新加入者从原有企业那里“挖角”,不跟发展中国家引入发达国家的外资企业是类似性质的事吗?

也就是说,要发展所谓的幼稚产业,与其保护,不如开放——开放生产领域,引入发达国家的成熟企业进来。这样,大概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越保护可能越幼稚”的陷阱。

§2 其他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

如果说保护幼稚产业是发展中国家搞贸易保护主义的常用理由,那么显然发达国家无法拿它做搞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所以发达国家就“发明”了另一个理由,那就是“保护就业(工作岗位)”。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来说,自由贸易确实会使劳动力受损,但这未必直接等于就业减少。一方面,一部分劳动力通过学习可以转向从事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另一方面,只要没有最低工资法、工会等妨碍劳动力价格(工资)向下调整,就不会有失业。这些在讲解H-O模型时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最重要的是,保护幼稚产业在逻辑上还有可能提升一国受保护产业的竞争力(也有少数实例支持了这个逻辑),从而至少在理论上终有一天会过渡到采用正常的自由贸易政策的阶段;保护就业却怎么都不可能提升一国受保护产业的竞争力,只是永无尽头地通过蚕食整个国家其他人(包括其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广大的消费者)的租值来人为地保护落后产业。

然而,发达国家“发明”的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还层出不穷,远远不止这一条。还有保护消费者、国防安全、报复手段、推进外交目标等。保护消费者的理由对应于技术壁垒(含绿色壁垒),前面已经详细地分析过技术壁垒,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至于国防安全的理由,是认为有些产业涉及国防安全,不可以太过依赖于外国供给。然而,这个理由很容易被滥用。例如,曾有蚊帐生产商拿这理由来要求搞贸易保护主义,声称蚊帐在热带雨林地区进行战争时是军需品,所以必须予以保护。而生产丝带的生产商也不甘落后地插口进来,说他们的机器设备平时虽然用来生产丝带,但能够容易地转为生产蚊帐,所以他们也需要保护……至于报复手段的理由,是指外国对我们搞贸易保护主义时,我们也要搞贸易保护主义来作为报复手段。但前面已经分析过,搞贸易保护主义对进口国的伤害远远高于对出口国。所以这理由等同于以前讲过的那个伊索寓言里的笨驴,它一门心思要跳崖,难道农夫就要跟着它一起跳崖?至于把贸易保护主义当成推进外交目标的一种手段,那就更是愚蠢之上再加无耻了。

前面说的都是发达国家提出来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最后介绍一个由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理由。阿根廷的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提出过一个“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把世界经济体系划分为“中心”(center)与“外围”(periphery),前者是发达的工业国(也包括当时的苏联),后者是由殖民地转变而来的发展中国家。所谓的“外围”国家的经济结构是扭曲的,因为在殖民地时期长年为宗主国生产农产品和原材料,没有加工能力,因此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品都是廉价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要从中心国家那里购入高价的工业制成品,不但贸易利益大部分被中心国家攫取而备受剥削,而且由于农产品和原材料相对于工业制成品更缺乏弹性,因此“外围”国家严重依赖(依附)于中心国家。基于这样的理论分析,他提出的政策建议是要在国际贸易政策上搞“进口替代战略”(import-substitution strategies),其实就是搞贸易保护主义,不出口农产品和原材料换取工业制成品,而是留在国内生产本国的工业制成品,从而摆脱对中心国家的依附。

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推广到国际贸易的领域中,只是把资本家换成了中心国家,把工人换成了外围国家。马克思的剥削理论的错误,我在《经济学讲义》里已经分析过,这里不再重复。这里只针对依附理论进行简单的批驳:仅从最起码的生存需要来说,所谓的“外围”国家生产农产品就足以生存了,可是所谓的“中心”国家没有了农产品和原材料却生产不出工业制成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到底谁比谁更依赖对方呢?

然后,对于进口替代战略的贸易政策的对错,就让事实来说话吧!由于普雷维什是阿根廷人,南美国家普遍采用他的这个政策建议,而与南美国家同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步的东南亚国家却在日本的示范作用下普遍采用了“出口导向战略”,其本质是借助自由贸易的力量来拉动经济增长。半个世纪过去了,历史雄辩地证明,“出口导向战略”大胜“进口替代战略”!因为除了最先采用此战略的日本早就成为发达国家之外,紧跟而来的“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时至今日全都跻身进了发达国家或地区之列,但这个战略最成功的典范还是中国!——如此人口众多的大国,曾经一穷二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穷国,在短短30年间一跃而成“世界工厂”!反观南美诸国,经济时好时坏,导致连政局都经常不稳,更不要说能有一个国家可勉强称为发达国家了。

事实胜于雄辩!更不要说,贸易保护主义的理由,除了保护幼稚产业之外,没有一个在逻辑上站得住脚!

财经大咖
大咖评论